第239節增援
作者:15端木景晨      更新:2021-08-13 08:50      字數:4674
  那天從藥鋪回來,被烈馬驚了,讓朱仲鈞分外不安。

  ??他帶著孫柯,滿城閑逛。

  ??顧瑾之幾次問他,都被他打斷。

  ??連宋盼兒也看得出,問顧瑾之:“王爺這些天不閑,到處走,他都說往哪裏去?”

  ??顧瑾之搖頭,若無其事道:“孫柯跟著他,又是在京裏,誰敢對王爺動手動腳?娘不用擔心。他好幾年沒有回京,突然心血來潮想到處看看,也是有的。”

  ??這個理由也說得通。

  ??宋盼兒就沒有再問了。

  ??而顧瑾之自己,也在想秋前後朱仲鈞的變化。

  ??從宮裏回來,說皇帝和太後有異,是他變化的開端;而上次在藥鋪後街被烈馬衝撞,讓他格外緊張起來。

  ??他的緊張,一直持續到南邊的安南國有了消息傳回來。

  ??他似乎終於理解了皇帝為什麽情緒不對勁,整個人鬆懈了幾分。

  ??去年對安南國用兵,平安南叛亂,因安南國地形的緣故,平叛尚未取得大捷。

  ??可現在,居然傳出十萬大軍,了安南國的埋伏,全數被殲滅的謠言……

  ??皇帝上次估計也是聽到了這樣的話,才在秋節的宴席上悶悶不樂。

  ??具體的邸報尚未到達朝堂,可消息越傳越盛,連在內宅的宋盼兒都聽說了。

  ??“安南國才多大點的地方,這仗居然從去年打到現在?”吃完晚飯,大家一處坐著說話。宋盼兒就說起這件事來,“不僅僅沒有平複叛亂,反而傳出被全軍殲滅的謠言。掛帥真是飯桶!”

  ??顧瑾之想起自己讀過的曆史。

  ??大軍到達安南國,一來是水土不服,不少的將士生病;二則地形不熟,總被安南國的軍隊偷襲;三則將領無能,導致了那場叛亂,兩年多才結束。

  ??“行軍打仗難得很,你光坐著磨嘴皮子。”顧延臻道。“掛帥的是元平侯的人。要是傳言是真的……”

  ??他的話打住了,沒有繼續往下說。

  ??要是傳言是真的,那就是死了將來十萬將士。

  ??多少人家骨頭分離,連最後一麵也見不著啊?

  ??除了這個,還有其他的。

  ??吃了這麽大的虧,朝廷不可能這樣算了的。

  ??又要重新選將、重新征兵。一旦用兵。就要加重賦稅,百姓們又是一番折騰。

  ??宋盼兒也知道這些……

  ??“說到底,就是主帥窩囊了些。”宋盼兒道。

  ??這個話題有點沉重,宋盼兒和顧延臻都不喜歡,而孩子們又聽不懂,就將話題轉移到京裏的人情往來上。

  ??譚家已經派人向寧家提親。想替譚貴妃的胞弟——譚家長房的八少爺求娶太後娘家的侄女寧媗,是京裏最熱鬧的話題了。

  ??宋盼兒也聽說了。

  ??兩大望族之間聯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我聽大嫂說,京裏不少人家眼饞著,看準了譚家的那位八少爺。聽說這位八少爺五六歲上,總是譚貴妃娘娘帶著,姐弟倆情同母子。”宋盼兒對顧延臻道,“譚貴妃娘娘,將來是做皇後的命。如今娶了太後的侄女。隻怕後位已定的……”

  ??顧瑾之、朱仲鈞和煊哥兒、琇哥兒一樣,安靜坐著喝茶。

  ??大人說話。沒有孩子插嘴的份。

  ??可是這個話題,他們幾個孩子一點興趣也沒有,隻想趕緊散了,各自回房。

  ??可誰也不敢所有表示。

  ??朱仲鈞也想快點走。

  ??譚家打什麽如意算盤,京裏人盡皆知。和太後娘家聯姻,取得太後的支持,隻怕素來都是譚家的計劃。

  ??當然,除了譚家,也沒人有資本打寧家的主意。

  ??寧萼那種性格,任何比他們家門庭低的,都視為巴結。

  ??整個京裏,大概隻有譚家上門求娶,他才覺得人家和他們家門當戶對吧?

  ??“後位定給誰,也輪不到咱們家娘娘……”顧延臻不對題的回答著,“你操這個心!”

  ??“我是操心這個嗎?”宋盼兒反駁。

  ??他們倆話不投機,有點要吵起來的感覺。

  ??煊哥兒和琇哥兒立馬忐忑不安,求助般看向了顧瑾之。

  ??顧瑾之便起身,打斷了母親的話:“娘,我們先回去了……”

  ??宋盼兒也知道自己說話有點急了,隻怕孩子們正不自在,也沒有挽留他們,讓丫鬟們送著出門。

  ??從上房出來,朱仲鈞往外院去,顧瑾之往回走。

  ??兩人要同一段路。

  ??朱仲鈞問顧瑾之:“安南國什麽事?”

  ??安南國出事的時候,他剛剛穿越到這個世界,不甚了解。

  ??顧瑾之就將陳煜朝的事,仔細說了遍。

  ??“和曆史上也能對的上。”顧瑾之道,“曆史上的安南國叛亂,也是打了兩年多。之後,安南國就並入了疆土,成為安南布政司,不再是屬國。”

  ??朱仲鈞沉默著。

  ??“安南國,是不是後來的越南?”他問顧瑾之。

  ??對於曆史,他不算熟悉,可政客的敏銳不減。

  ??顧瑾之點點頭:“應該是。可能版圖有點出入,但大致就是後來的越南了……”

  ??“我記得越南的戰爭裏,有個很重要的工具,是不是它製約了平亂?”朱仲鈞道。

  ??“什麽?”顧瑾之對戰爭沒什麽興趣,對這個時空戰爭更是知之甚少,她一時想不到。

  ??“大象啊。”朱仲鈞道,“大象皮厚肉粗,又碩大無朋,弓箭對它的作用很小。越南素來有馴養大象,作為戰爭的秘密武器之一。”

  ??顧瑾之隱約記得的,是曆史書,非戰爭史書……

  ??“極有可能。”顧瑾之讚道。“難為你想起這個。安南國的兵力和武器都不及咱們的,境內又非崇山峻嶺,僅僅是江河多。渡江並非難事,打了這麽久都沒有進展,還傳回全軍覆沒的話,足見安南有咱們不及的東西。”

  ??朱仲鈞抿唇微笑。

  ??“這場戰爭要想結束,需要有對付大象的方法。”朱仲鈞道,“我倒是有個現成的法子可以盜取……”

  ??而後,他沒再說什麽。轉身從岔路,去了外院。

  ??顧瑾之沒有聽到下,心裏頗為不舒服。

  ??她一整晚都在想如何對付大象,朱仲鈞說的法子是什麽。

  ??大象太過於龐大,弓箭又無用;火炮的話,尚未來得及填充。大象早已衝過來;或者早填充好了,迎上大象就射擊,未必就能一擊即。擊不的話,又來不及填充,跑又跑不過,隻是被踩死的命運……

  ??想了一會兒。到底對戰爭不熟悉,又不太了解大象具體的習性。慢慢便睡熟了。

  ??朱仲鈞卻沒睡。

  ??他盥沐之後,把丫鬟們都遣了下去,隻留下孫柯在跟前說話。

  ??他問孫柯:“你們到京裏來的這些人來,有誰曾經去過南邊駐防,或者本身就是南邊的人?”

  ??孫柯不明所以。

  ??他認真想了想,道:“姚問錯是廣西的,他家裏是做響馬的。”

  ??朱仲鈞一聽這話。眼睛都亮了起來。

  ??“你仔細說說……”

  ??“王爺,不必多說。姚問錯是寧大人的死士,忠心耿耿的。他家裏是響馬,朝廷叛亂的時候,他爹被殺了,他和幾個叔伯被抓。是寧大人見他力大如牛,才守在麾下,還將他叔伯和爹的全屍還給了他,替他安葬。”孫柯道。

  ??朱仲鈞笑意更勝。

  ??孫柯也看得出朱仲鈞和寧席不是一條心,這很好。

  ??能當麵點破,就更好。

  ??朱仲鈞平日裏也不在孫柯麵前裝傻子。

  ??此刻,倒有捅破窗戶紙的意思。

  ??看到朱仲鈞的笑,孫柯一顆忐忑試探的心,也緩緩歸位,他也難得的笑了笑。

  ??“每個人都有缺點。”朱仲鈞笑著對孫柯道,“這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安南國的戰事,你也聽說了的。不管是不是全軍覆沒,必然是吃了虧的。朝廷要重新派軍,我會自薦,將王府的護衛軍全部充作增援。你也是要去的,我要你立一個大功。。但是你身邊,必須帶個對南方情況熟悉的人,否則沒有信服力。你敢不敢?”

  ??孫柯聽了,眼角直跳。

  ??他不敢自負有才,但是能有機會去戰場,也許是他一展身手的運氣。

  ??一旦勝利,回來之後,他就是能和寧席並肩的。不在兵部做事,也能派個布政司的指揮使,地位不會比寧席差。

  ??“當然敢!”孫柯沉聲道,“謝王爺栽培!屬下定不會辜負王爺厚望。”

  ??“好。”朱仲鈞笑起來,“有這個心就足夠了。那個姚問錯,你仔細說給我聽,我幫你想個法子,咱們將他拉攏過來……”

  ??孫柯笑著道是。

  ??他努力將自己認識的姚問錯,一點點說給了朱仲鈞聽。

  ??“……他娘呢,他的兄弟姊妹呢?”朱仲鈞聽了半天,發現孫柯口的姚問錯,是個鐵血漢子,沒什麽嗜好,很難下手。

  ??可他家裏是響馬,他爹和叔伯兄弟都死了,那麽母親和姊妹,應該是跑了的吧?

  ??孫柯愣了愣。

  ??“沒聽他說過……”孫柯道,“他未必在意。”

  ??“有情有義的人,都在意!”朱仲鈞篤定道,“他越是不說,說明他心裏越是放不開。你記著我的話,帶著他過去的時候,想法子幫他尋找家裏人。一旦找到了活的,你就是他最大的恩人,將來他就是你的親信。”

  ??孫柯道是。

  ??朱仲鈞笑了笑,又將他對大象的了解,一一說給了孫柯聽。

  ??兩人一直說到了雞鳴時分。

  ??第二天,果然有了準確的邸報到達朝廷。

  ??安南的平叛軍,在雞陵關了埋伏,又在嘉林江被偷襲,損失盡一半,主帥請求增援。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