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節假寒(加更求粉紅票)
作者:15端木景晨      更新:2021-08-13 08:49      字數:5039
  袁裕業非常孝順。

  ??大哥和二哥因為生意,過了正月十五就去了陝西。

  ??家裏隻有他和父親。

  ??而他的父親,是個不管事的性格。

  ??母親病倒之後,袁裕業自己尋了些藥書看。

  ??雖然隻看了兩天,卻也熟記了些溫病和傷寒的藥。

  ??生石膏的藥性,正好在他熟記範圍之內。

  ??他並不知道是顧瑾之開了這方子,隻是知道母親怕冷,卻開大涼之物,嚇了一跳。又想起那位李大夫的藥,讓他母親的病越來越奇怪,他心裏對那位李大夫已經有了不滿。

  ??再看到生石膏,他就一頭腦門子怒意。

  ??此刻聽了妻子的話,他愣住。

  ??繼而,他連連給顧瑾之賠禮道歉:“……我無心之過,七妹不要怪罪!”

  ??他連作揖兩次。

  ??宋盼兒開始因為他叫嚷心裏有點不痛快,此刻又見他是誤會,態度又誠懇,氣就消了。

  ??而顧瑾之知道世人對袁太太這病容易誤解。

  ??袁太太這病,中醫上叫“真熱假寒”。

  ??人們肉眼之能看到寒,又知道寒熱相博,斷乎不能想到熱毒存體,阻礙了身子的氣機,反而生出寒相來。

  ??顧瑾之也起身,給袁裕業還禮:“原是沒有說清楚的……”她又把袁太太的病因,跟袁裕業解釋了一通。

  ??顧珊之見顧瑾之沒有生氣,心裏好稍微踏實了點。

  ??袁裕業見她說得很有道理,又想起她的神奇名聲。心裏就信了六成。

  ??他又給宋盼兒和顧瑾之道歉了一遍,自己拿了藥方,出去抓藥。

  ??宋盼兒坐了一會兒,等身上的汗收去了些。才帶著顧瑾之告辭。

  ??四姑娘很舍不得她們走,苦留她們吃飯。

  ??娘家不來接,她不能自己回去。雖然在娘家跟宋盼兒和顧瑾之也不親,可到了婆家這裏。就想和娘家嬸嬸妹妹說說話兒。

  ??那邊裏屋,袁太太也吩咐丫鬟出來留宋盼兒和顧瑾之。

  ??顧瑾之就對母親道:“娘,咱們要不就吃了飯再回去吧?我正好看看親家太太喝了藥的情況。”

  ??宋盼兒看四姑娘一臉的期盼,心裏倏然有點軟。

  ??她就答應了。

  ??大奶奶忙親自去廚下備飯。

  ??宋盼兒和顧瑾之也移步到了花廳說話。

  ??二奶奶陪坐在一旁。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袁裕業就將藥買了回來,吩咐丫鬟去熬藥。

  ??二奶奶忙起身,親自去熬,正好留下顧珊之和宋盼兒母女說點體己話。

  ??“……三爺他方才,也是擔心婆婆。話說得有點不妥。三嬸別往心裏去。”顧珊之仍想起袁裕業進門前氣勢洶洶的態度。又給宋盼兒賠禮道歉。

  ??她知道宋盼兒記仇。

  ??宋盼兒就哭笑不得。

  ??“你三嬸就這樣小氣嗎?”宋盼兒道,“姑爺道歉的話說了一籮筐,你又來了!”

  ??顧珊之心頭微安。

  ??正說著。袁裕業進了花廳,又給宋盼兒行禮。

  ??他問了顧家人的安。又跟宋盼兒寒暄了幾句。

  ??宋盼兒問他:“姑爺如今在做些什麽?”

  ??“在讀書。”袁裕業道,“二月份的春闈,我也要下場去試試……”

  ??宋盼兒這才知道他是個舉人。

  ??她和二房不合,自己未來的女婿又是王爺,根本沒法子比較,所以她也懶得去打聽四姑爺到底什麽人品模樣。

  ??如今再看袁裕業,生的一表人才,還是個舉人。

  ??宋盼兒就覺得顧珊之賺大了。

  ??“姑爺定會金榜題名的。”宋盼兒說了句客氣話。

  ??袁裕業道謝。

  ??又說了些家裏的瑣事。

  ??最後,袁裕業才問顧瑾之:“七妹,家慈的病,熱邪是從何而來的?我們知道了,以後也多加防範。”

  ??這等寒天凍地的,的確難有熱邪。

  ??所以大夫看到袁太太又是那般寒冷,自然以為是陽虛。

  ??“我瞧袁太太的麵相,豐腴白皙,氣血旺盛,平日裏是不是吃羊肉或者乳羊羹?”顧瑾之道。

  ??袁裕業恍然。

  ??羊肉乃是溫燥滋補之物。

  ??去年開春的時候,袁太太也是染了風寒。

  ??大夫說袁太太有點虛,而且體內寒濕,需要用溫燥之物驅寒,羊肉最好。

  ??吃了幾頓,袁太太居然上癮了,偏羊肉的膻味兒。

  ??豬肉、雞肉也不吃了。

  ??袁家也不是吃不起的。

  ??於是,去年一年,從春上到冬四季,總少不得羊肉,連秋燥的時候,袁太太也有隔三五日吃上一回。

  ??有時候做羹,有時候熬汁下麵,有時候燉炒,每天都不帶重樣的,做給袁太太用。

  ??“滋補之物,原是補氣養虛的,可不能過量。咱們也不是那草原的遊牧百姓,他們是吃習慣了,咱們可不行。像親家太太這樣,平日裏不做重活,滋養之物消化不盡,全在身體裏,反而給身子添了負擔。”顧瑾之聽了袁裕業的話,道,“她這是熱邪久積且深,而且最近定是地炕燒的暖和了,又有外溫入侵,才引發得如此……”

  ??袁裕業聽到她能一口斷定袁太太的飲食,心裏早已信了九成。

  ??如今又這樣一分析,就十成信了。

  ??他又起身給顧瑾之作揖:“家慈性命,這次全依仗了七妹。多謝七妹。我方才進門,也是無心叫嚷。”

  ??顧瑾之笑了笑,道:“姐夫客氣了。”

  ??說了會兒話,大奶奶親自來請用膳。

  ??吃了飯,宋盼兒才帶了顧瑾之回家。

  ??雪已經停了,馬車仍是慢悠悠的,回到了元寶胡同。

  ??到了家。天色微黯。

  ??宋媽媽以為她們怎麽了,正提心吊膽。

  ??看到回來,就忙問:“怎麽這個時辰才回來?”

  ??“袁太太重病,咱們撞上了。總不能轉身就走。”宋盼兒笑著解釋,“這不,給她看了一回病。珊姐兒又苦留吃飯,姑爺又有話說。才耽誤到現在呢。”

  ??然後想了想,問宋媽媽,“下個月初九,是不是春闈啊?咱們家三爺,還準備去考嗎?”

  ??宋媽媽就笑。

  ??三爺那樣子,讀書都是逼著自己的。

  ??如今得了爵位,聽說書都丟了,哪裏去考呢?

  ??晚上顧延臻進來吃飯,宋盼兒又拿這話問他:“四姑爺也要下場。您還去不去?要是去的話。咱們也得告訴親戚一聲。將來金榜題名,親戚們也好送禮來……”

  ??顧延臻就咳了咳。

  ??他上次被大哥顧延韜氣了一回,的確是重新把書翻出來看了。

  ??可是沒那心境了。

  ??看了幾頁。就毫無興趣,把書又丟在一旁。

  ??宋盼兒是明知故意。把顧延臻紮麵紅耳赤。

  ??他道:“萬一考不中,還不如四姑爺,豈不是鬧大了笑話?天又這樣冷,我還是算了的。”

  ??宋盼兒就抿唇笑。

  ??顧延臻被她笑得很不好意思。

  ??晚飯,顧瑾之沒有在這裏吃,她去了外院陪老爺子吃。

  ??宋盼兒又疑惑:“瑾姐兒這些日子,除了早膳,整日都在老太爺那邊。這是怎麽了?”

  ??“怕是又添了書給瑾姐兒看吧。”顧延臻也不知道,就胡亂猜測。

  ??朱仲鈞總是跟著顧瑾之。

  ??顧瑾之到哪裏吃飯,他就跟去哪裏。

  ??外頭老爺子的書房那邊,也在吃飯。

  ??顧瑾之就將今日袁太太的醫案,說給了老爺子聽。

  ??老爺子筷子頓了頓。

  ??最後他道:“這個醫案解得好!等袁太太痊愈,你複診之後,做個醫案保存下來吧。真熱假寒的症狀,我從前也碰到了一例,當時也給治錯了。那戶人家還挺好,錯了又讓我改了。寒熱兩相衝突,他們也信了我,而後就痊愈。”

  ??顧瑾之點頭。

  ??像這種真熱假寒之症,比較容易就看錯了。

  ??這樣息脈非常精準,才敢斷言是假寒。

  ??顧瑾之的脈息,隻怕不在老爺子之下。

  ??老爺子心裏想了想,還是什麽也沒問。

  ??吃了飯,老爺子拿出一個小匣子給顧瑾之,對她道:“你將這個,交給你爹爹,讓他去城西僻靜的街上,租見鋪子,租一年。再添置好藥櫃,請兩個夥計,一個掌櫃的,再聘個坐堂先生。我說了要傳授你顧氏祖業,需得用實例,否則無法相傳……”

  ??顧瑾之道是。

  ??她打開匣子一看,裏頭都是一千兩一張的銀票,大約有二十來張。

  ??說了會兒話,顧瑾之回了內院。

  ??朱仲鈞送她到二門口,捏了捏她的手,道:“晚安!”

  ??顧瑾之笑,沒回答,轉身進了內院。

  ??第二天,她將匣子給宋盼兒,又把老爺子的話,說給了宋盼兒聽。

  ??宋盼兒嚇了一跳:“讓你去問診?你個姑娘家,拋頭露麵,京裏那些人,吐沫還不淹死你?老爺子是怎麽想的?我去問問。”

  ??宋盼兒拉住了她。

  ??她抿了抿唇,才道:“祖父說,他陽壽將盡……”

  ??話說出口,她的聲音就開始發澀。

  ??宋盼兒愣住。

  ??“胡說八道,老爺子精神矍鑠,好得很,哪裏來的陽壽將盡?”宋盼兒道。她雖然說得很肯定,聲音卻有點飄。

  ??老爺子和顧瑾之的醫術,宋盼兒知道。

  ??他們倆說老爺子陽壽將盡,自然有九成真。

  ??隻是一時間叫人難以接受。

  ??“娘……”顧瑾之拉住了母親的手,“祖父的醫術,現在傳給誰都來不及了,隻有我先接著。顧家的醫術,不能就此斷了。我扮成小子就好,這件事沒得商量了……”

  ??宋盼兒心裏倏然就湧起了酸楚。

  ??她眼睛有點濕。

  ??“是得了什麽病嗎?”她問顧瑾之,“不能治嗎?”

  ??生老病死,是個循環的過程。

  ??人體的機能到了用盡的一天,什麽藥物也起不來作用。

  ??“不是病……”顧瑾之聲音也是濕濕的。

  ??宋盼兒捧著這小匣子,一時間愣怔再那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

  ??加更求粉紅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