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劉傑講故事
作者:燁華      更新:2021-08-12 23:15      字數:2601
  陳明今天來本來就是來巴結陳宮的,可是他看到了劉傑在這裏,就想想法設方的來讓劉傑出名,讓他以後在陳宮麵前抬不起頭來。

  ??劉傑當然知道陳明的目的,隻不過他正在一點也不慌,臉上甚至還帶著笑容。

  ??之前的劉傑可能是不會知道這些問題,可是現在的劉傑不一樣了啊。

  ??“哦?你說劉少不會?那你來說說你的看法唄!”

  ??陳明怎麽也沒有想到,陳宮為什麽會突然這樣讓自己說,難道不該讓劉傑說嘛。

  ??這個好深的問題他當然不知道了,雖然他上過的學比劉傑多很多。

  ??一時間陳明有些慌亂了,不過他馬上眼珠子一轉,故作鎮定地看著劉傑和陳宮說道:“誒,學問又先後,既然是劉少先來,那就讓劉少先回答吧。劉少,你能不能在這個看法中加上一些理我們這個曆史近的時候的人或者事呢?”

  ??陳明為自己的急中生智而沾沾自喜,他還覺得自己在最後還給劉傑加大了一些難度。

  ??劉傑知道普通人,鄉下鄙人,怎麽可能知道我們最近發生的人或事呢?

  ??這下,可以讓劉傑出醜更大了。

  ??“好的,那我就發表一下自己的謬論,如果有說的不好的地方,還請陳大人為我指這麽哦!”

  ??說著,劉傑又向陳宮行了一禮。

  ??“放心,一定給你指正,一定,一定!”陳宮扶起劉傑,還沒有回答劉傑,在一旁的陳明已經笑出了聲,似乎已經開始看劉傑的笑話了。

  ??而且他還想到如果自己把這件事告訴給陳申,陳申誇獎他的請進,以及自己把這件事告訴給他那幫狐朋狗友的時候,他們對自己的讚美了。

  ??可是下一刻,陳明就笑不出來了,因為他看到了陳宮正眉頭緊皺地看著自己。而且更讓他驚訝的是,劉傑竟然真的開始說了。

  ??陳宮自然知道劉傑是隻讀過兩年私塾,可能對這件事是不會有太多的認識。

  ??可是別人敢問也敢說,這就讓陳宮很佩服了。

  ??而且陳宮也知道陳明這樣做是為了嘲笑,劉傑,讓劉傑出醜。所以他剛剛才會讓陳明來回答這個問題。

  ??本來他還想幫劉傑說什麽,可是這個時候劉傑都已經答應了。

  ??也了再這個時候,劉傑的聲音響起了。

  ??“其實就在現在這樣一個亂世裏,讀書人同樣不少。無論是我們大漢,還是大漢之外的他鄉異域,都有讀書人在掙紮,都有讀書人在努力。絕大多數讀書人都被亂世攪進去,主動遺棄或者被迫放棄了自己的本分。即便有少數堅守本分的讀書人,也多半被命運的坎坷折磨死,折磨瘋,折磨得無可奈何,最後不得已,也背叛了自己的人生宗旨。盡管這些人實在出於無奈,遭遇也萬分值得同情,但卻仍然隻是背叛而已。同情他們的遭遇,並不等於認同他們的“誤入歧途”和“最終自棄”。這叫以義衡之。”

  ??“堅守的讀書人,丟掉自己本分的艱難境遇裏,卻不妨仍有讀書人,耐住了寂寞,忍住了清貧,擋住了誘惑,頂住了壓力,守住了操節。以微薄之軀,勇擔聖道,傳布仁德,在黑暗的世界裏,高舉起文化精神的火炬。”

  ??“剛剛陳兄讓我舉個例子,好我也給陳兄舉個例子,雖然現在真正讀書人已經不多,可也不是屈指可數的三個五個。”

  ??劉傑略做思考後,繼續說著。而此時不管是陳宮還是陳明,都已經驚訝得不行了,劉傑已經把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了,他現在還要舉例子。

  ??“嗯,比如公孫度,董卓控製朝廷時,拉攏天下豪傑,授予官職,以扶持地方爪牙。當時董卓身邊有個遼東人,叫俆榮,官任中郎將。徐榮向董卓推薦同鄉公孫度,董卓就任命公孫度當了遼東太守。”

  ??“公孫度本來沒有很高的威望,上任以後靠武力和酷刑製服了當地的豪俊,還南攻高麗,西擊烏桓,占地越來越廣。公孫度得意地對自己的屬吏說:“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王耳。”公孫度把本來的遼東郡,分成遼東、遼西兩郡,又跨海攻占東萊諸縣,設立營州,安排刺史。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全麵控製了遼東、渤海灣及黃海北部沿岸地區,試圖據此建立割據政權。等待時機,再尋隙進入中原地區。”

  ??“當諸侯在關內紛爭混戰之際,遼東地區相對安穩,很多士大夫和讀書人,為了躲避戰亂,紛紛來到這裏。管寧、邴原和王烈,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管寧,字幼安,幼時尚未記事,母親已經過世。16歲喪父,因為家境貧寒,無力用常規禮儀葬父,家族、親戚等紛紛前來贈送錢財等物,管寧一一表示感謝,但卻一概不受,量力而行,簡單安葬了父親。”

  ??“管寧青少年時代,跟平原郡的華歆、同郡的邴原等相友善,三個人當年都非常敬重東漢的名臣陳寔。”

  ??此時,陳宮和陳明都聽出神了一樣,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聽著劉傑給他們講故事,而劉傑也很認真地在腦袋裏回想這自己曾經在那本雜誌上看到過的這個故事。所以自己也是一邊回想著,一邊胡編亂扯給陳宮和陳明講著。

  ??而陳宮雖然認得劉傑講的是何人,但是這個故事他似乎聽過,也似乎沒有聽過,反正他可以肯定,沒有聽到過這麽詳細的故事。而他不知道的是,這裏發生的事,有些都是以後發生的事了,他當然不會知道。

  ??而劉傑,還在在繼續。

  ??“一次管寧跟華歆兩人在園子裏給菜地除草,管寧一鋤頭下去,刨出一塊黃金,跟沒看見一樣,繼續做自己的農活兒。華歆趕上來,看到了黃金,撿起來看了看,然後又把它扔掉了。當時的人們就因為這件事情,了解了管寧和華歆品質的高低。”

  ??“其實華歆在對待金銀財物方麵,應該也是相當高致之士。當年在東吳,很多人給他送了好多禮品,被朝廷征召時,這些人前來送行,華歆把他們所送的東西如數原樣還給了大家,根本就沒動,而且都標好了名姓,當時隻是出於禮貌,不好不接受。”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