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第2050章 高句麗勢力
作者:古沐魚      更新:2021-08-12 22:54      字數:2741
  薛仁貴的話很有彈性,仿佛是說等滅掉新羅之後,會把高麗三國的領土分給他們,可這話又沒有說的太過明白。

  ??不過對於高寒和崔元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隻要有薛仁貴這句話就行。

  ??也許等滅掉新羅之後,大唐不可能說讓他們再複國或者分封各地什麽的,但給他們的好處肯定是少不了的。

  ??成為一方諸侯,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高寒和崔元兩人很快同意了薛仁貴的要求,集合兵馬,跟隨薛仁貴一起去新羅王城,滅掉新羅。

  ??兩人手下有一萬多兵馬,依附他們的幾個叛軍首領手下也有一萬多兵馬,這樣,薛仁貴在百濟舊地一共拉攏了兩萬多兵馬。

  ??將這兩萬多兵馬拉攏之後,薛仁貴也不多做停留,立馬領著這些兵馬便直奔新羅王城而去。

  ??而就在薛仁貴在百濟舊地拉攏兵馬的時候,張青這邊,也已經到了高句麗舊地。

  ??高句麗舊地可以說是被新羅摧殘最厲害的地方了。

  ??因為從一開始,就是高句麗先對新羅動兵的,所以新羅對高句麗可謂是恨之入骨,滅掉高句麗後,可沒少屠殺百姓,再加上新羅後來又在高句麗抵抗大唐,所以少不得征兵征糧,所以高句麗舊地的百姓在新羅的統治下,過的簡直不是人的日子。

  ??也因此,高句麗舊地的反抗最為激烈,甚至隻要是超過了十五歲的男子,都會投入到抗擊新羅的戰鬥中來。

  ??因為男兒皆叛,所以高句麗舊地的叛軍實力要大許多,有兩個人的叛軍手下差不多各有一萬兵馬。

  ??他們此前是抗擊新羅的主要兵力,不過新羅被大唐給趕走之後,這兩個最大勢力的叛軍立馬從同盟變成了敵人。

  ??麵對權力,不會有人不動心的。

  ??也許在麵對共同敵人的時候,他們可以齊心協力的合作,可當共同的敵人消失之後,他們就要為各自的利益而戰了。

  ??高句麗還有可能複國,可是這高句麗隻能有一個國王,一山不容二虎,他們都想當國王,所以少不得要互相攻伐。

  ??當然,他們也知道大唐還未離去,因此就算時有攻伐,卻也沒有說打的不死不休,而是打打停停。

  ??這兩個叛軍首領,分別是王康和李喜。

  ??王康是王不定的一個侄子,高句麗王城破滅的時候,他逃了出去,後來在高句麗舊地,打著王不定的旗號在高句麗招兵買馬。

  ??因為王不定為國戰死,到最後一刻都沒有投降,所以高句麗舊地的百姓對王不定很敬重,王康作為王不定的侄子,自然是一呼百應,很快,不堪忍受新羅欺壓的高句麗舊地百姓便紛紛投到了王康麾下。

  ??李喜是農民起義起來的,他本來並不是頭領,他一開始是跟著別人反叛新羅的,可是自己的頭領被新羅士兵給殺了。

  ??這李喜有些小聰明,而且時運不錯,頭領被殺之後,他稀裏糊塗陰差陽錯的就成為了新的頭領。

  ??他成為頭領之後,遇到了大唐和新羅攻擊最為猛烈的時候,所以他僥幸存活了下來,並且把自己的隊伍給發展壯大了起來。

  ??兩人之中,王康的實力顯然更為強悍一點,不過高句麗舊地還有其他小的叛軍,所以王康投鼠忌器,也不敢跟李喜決一死戰。

  ??張青來高句麗舊地之前,對這些情況也了解,他來到之後,也學薛仁貴,先禮後兵,給王康和李喜兩人都送去了請帖,要他們來唐營一趟。

  ??李喜接到信後,猶豫了一下,不過想到大唐十分的厲害,若是得罪了大唐怕也不妙,所以就應了下來。

  ??可這王康卻是直接把張青的信給撕了個粉碎。

  ??王康是王不定的侄子,以前也算是高句麗王室的人,對於大唐的行為,他是由衷的氣憤,當初他們求大唐幫忙,大唐嘴上答應了,可卻遲遲不肯派兵馬前來。

  ??來了吧,卻又不肯真的想救,反而把福城給占了去,他對大唐恨之入骨,又怎麽可能去唐營赴會?

  ??他甚至有過這樣的想法,等大唐跟新羅打的兩敗俱傷的時候,他就立馬出兵偷襲大唐,徹底除去唐舟這個後患,之後再滅新羅,統一高麗三國。

  ??所以,對於張青的請帖,他根本就不在乎。

  ??不過,王康剛把信給撕了,他手下一名謀士便說道:“將軍,屬下覺得還是去的好,如今大唐兵力強盛,跟新羅還沒有決一死戰,我們若是不從,他們反而有可能先滅掉我們,如此的話,反而不妥,而且那李喜是個極其喜歡鑽營投巧的人,這個人沒什麽本事,就會趨炎附勢,看準時機之後,也立馬就會動手,麵對大唐的示好,李喜肯定會去的,如果李喜去了,可將軍卻沒有去,他們兩軍聯手,將軍覺得我們能是他們的對手嗎?”

  ??對於李喜,王康自然也清楚他是個什麽樣的人,聽到自己謀士這樣說後,王康頓時凝起了眉頭。

  ??“話是不錯,可……可我高句麗與大唐有仇,難道我真的要幫他們滅掉新羅嗎?”

  ??謀士又道:“非也,將軍不是早想趁著大唐跟新羅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偷襲大唐嘛,既然要偷襲,不如離的近一些,這樣更方便啊,滅了大唐,新羅怕也強悍不了多少,再加上其他人對新羅也是恨之入骨,不用將軍動手,大家都會先滅掉新羅的,那個時候,我們可看準機會,再謀複國啊。”

  ??謀士說的頭頭是道,王康一想,覺得也是,最終決定隱忍,想成大事,不忍怎麽能行?

  ??這樣說好之後,王康便領兵去了唐營,王康來到唐營之後,李喜已經來了,李喜見王康來了,還是覺得有些驚訝的,因為他知道王康跟大唐的過節,他以為像王康這樣的人,肯定不會來的。

  ??可是他卻來了。

  ??這讓李喜覺得王康絕非等閑之輩,不過他也不急,他對王康還是了解的,他知道像王康這樣的人絕對不會真心歸附大唐,他也不會,不過他至少不會像王康那樣跟大唐為敵。

  ??所以,他有很多辦法讓王康跟大唐決裂,那個時候,隻要大唐滅了王康,這高句麗說不定就是他的了。

  ??李喜想著,心裏越發高興,張青見他們都來了,於是也不廢話,直接把他的目的說了出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