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第1856章 猜測
作者:古沐魚      更新:2021-08-12 22:53      字數:2891
  推薦秦懷道練兵,唐舟其實是有私心的。

  ??若論用兵,秦懷道在大唐現在至少能排到前五六名了,隻是因為缺少一些自己主導的戰爭,這才並不是特別的耀眼。

  ??再加上唐朝還是有不少老將存在的,所以也沒有他這個晚輩的位置。

  ??如果能讓他領兵滅掉吐蕃,那絕對是一件能夠讓他特別風光,而且能夠提高身價的事情。

  ??這是唐舟作為一個朋友,很希望能夠看到的情況。

  ??而另一方麵,唐舟也的確需要軍方的支持。

  ??而除了秦懷道外,他找不到其他可以特別信任的人。

  ??唐舟要在朝堂上爭權奪利,要幫李弘成為太子,要防止武昭儀野心膨脹,這些都需要他有足夠的實力才行。

  ??如今,他在朝堂上已經跟長孫無忌、武昭儀三分天下,但在兵權上,他幾乎並沒有什麽可用的人。

  ??一個人如果沒有強大的實力,隻靠嘴是不行的。

  ??秦懷道隻要建立了大功,對他唐舟來說就是大大的幫助。

  ??至於他唐舟嘛,雖然也曾領兵打仗,但顯然李治對他的防範是很大的,根本不怎麽讓他接觸兵權。

  ??兩人這樣說完之後各自離開,次日,秦懷道便開始為練兵做起準備來。

  ??差不多一個月後,大唐某處突然多了幾萬兵馬,不過整個行動十分的隱蔽,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當然,再隱蔽的事情,對於朝堂上的一些人來說,根本就不算秘密。

  ??所以,當秦懷道開始練兵的時候,朝中還是有不少人知道了這件事情,而這個時候,已是秋末時節,長安風寒起來。

  ??長孫無忌聽聞這個消息之後,突然凝起了雙眉。

  ??“唐舟和秦懷道兩人將兵馬藏匿在那些山上做什麽?”長孫無忌實在有些不能明白,他覺得很不可思議。

  ??這個時候,長孫溫道:“父親,他們該不會想要密謀造反吧?”

  ??長孫無忌神色微微一震,接著搖頭:“他們兩人怎麽可能造反,而且這事顯然聖上也是知道的,不然秦懷道就這麽不見了,聖上能不懷疑?”

  ??“這……”長孫溫有些迷惑了,不過經過他這麽一提醒,長孫無忌突然反應過來,道:“此事聖上若是知道,那必是聖上安排的,聖上安排兵馬到山上做什麽?”

  ??想著,長孫無忌頓時又有了靈感,接著就在屋內來回的走動起來。

  ??“是了,是了,怪不得,怪不得,前段時間聖上想要泰山封禪,結果被群臣以及那些儒生以功績不夠而被阻止,以聖上脾性,怎肯善罷甘休,他隻怕是想滅掉吐蕃,所以才偷偷練兵啊。”

  ??唐軍不能適應吐蕃的氣候,這點長孫無忌也是很清楚的,如今唐軍在山上練兵,那除了對吐蕃用兵外,隻怕沒有其他可能了。

  ??這樣想著,長孫無忌又哼了一聲:“我們的這位天子,還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啊,他以為這樣練兵就能夠滅了吐蕃?吐蕃實力不俗,可不比突厥啊。”

  ??長孫無忌這話倒不假,吐蕃的情況其實是十分複雜的,不僅吐蕃的構成複雜,就是地勢也極其複雜,想滅掉吐蕃,絕非易事。

  ??“父親,既然滅吐蕃不易,那父親可要阻止聖上?”

  ??長孫無忌想了想,道:“聖上隻是練兵,還沒有說對吐蕃用兵,談何阻止?還是先看看再說吧。”

  ??長孫無忌這邊並未有什麽動靜,武昭儀這邊,卻是隱隱有些不樂。

  ??對吐蕃用兵這事,她是希望越早越好的,因為越早滅掉吐蕃,她的提議就越有功勞,而他們也越好勸李治泰山封禪,以此得聖寵。

  ??可是李治對吐蕃用兵是用兵了,但他卻要先練兵,這樣一來,豈不是又要耽誤很多時間?

  ??練兵要用一兩年,滅掉吐蕃至少也得一年吧,這樣的話三年之後李治才有可能泰山封禪,三年對她武昭儀來說,真的太長了。

  ??三年之後,她便過了三十了,三十歲的女人,對李治還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武昭儀這番考慮之後,覺得不能等這麽久,他必須盡早觸動大唐和吐蕃的開戰才行。

  ??她也清楚,過早開戰,對大唐來說並不是很有利,但在她看來,大唐做出一些犧牲來,要取勝也並非難事,如此,就算要犧牲更多的人,取勝也變得更加的困難一點,那又有什麽關係呢?

  ??而且,他也知道,李治現在也必定很心急,隻要機會合適,李治肯定會忍不住對吐蕃動手的。

  ??想引發大唐和吐蕃的戰爭,在武昭儀看來方法有很多,她可以在朝中做手腳,也可以在吐蕃那邊做手腳。

  ??當然,若是能夠雙管齊下,則是最好。

  ??有了這個想法後,武昭儀立馬派人給許敬宗送去了消息,而除了送給許敬宗一些消息暗示外,他還讓自己的武家兄弟派探子送一些消息到吐蕃與大唐的邊關上去。

  ??這樣安排妥當之後,武昭儀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

  ??李治想等準備好之後再跟吐蕃作戰,她偏偏不讓。

  ??秋風已涼時節,當秦懷道帶著兵馬開始練兵的時候,長安城中,一些探子悄然離京,直奔吐蕃而去。

  ??在這些探子中,有幾個是武昭儀派去的人,但也有幾個是吐蕃探子。

  ??吐蕃並非笨蛋,他們知道在大唐滅掉突厥之後,他們便成為了大唐眼中最大的釘子,如此,他們肯定是要時刻注意大唐動向的。

  ??如此,在大唐安插一些探子臥底什麽的,再正常不過了。

  ??既然是吐蕃探子,必然對大唐的行動最是敏感,大唐秦懷道帶著幾萬兵馬悄然消失的事情,他們又怎麽可能察覺不了?

  ??既然察覺了,那麽想辦法探聽也很正常,而他們在大唐的手段其實還是很多的,探聽清楚之後,便急匆匆的回去複命了。

  ??吐蕃探子悄然離開了長安城。

  ??長安城並無任何異樣,仿佛明天還是明天,大唐還是大唐。

  ??武昭儀很快得到了許敬宗以及她武家兄弟的回信,得知之後,武昭儀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她可以很肯定的說,她的計劃一定會成功的。

  ??大唐跟吐蕃的一戰勢在必行,避免不了,除非李治特別的堅決,但她不認為李治是這樣的人,一個想要盡快泰山封禪的人,他忍得住嗎?

  ??就算他忍得住,這不是還有他武昭儀的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