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第1854章 妥協和雄心
作者:古沐魚      更新:2021-08-12 22:53      字數:2868
  天下間,皇帝可以得罪很多人,但卻絕對不能夠得罪讀書人,特別是脾氣倔的讀書人。

  ??次日早朝,那些儒生仍舊聚集在皇宮門前,很顯然,如果李治不打消泰山封禪的念頭,他們是不會離開的。

  ??作為帝王最為重要的一個儀式,他們是絕對不允許沒有資格的人去封禪的。

  ??不然,這個封禪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唐朝之後,去泰山封禪的皇帝隻有宋真宗一人,宋真宗之後,便再無皇帝去封禪,之所以沒有皇帝去,不是他們不想,而是宋真宗壞了規矩。

  ??宋真宗不過跟遼人停戰而已,並無任何多大的功績,然後便恬不知恥的去泰山封禪,以至於泰山封禪的含金量大大降低,其他後來皇帝知道這個時候,那裏還肯去封禪?

  ??掉麵子啊,難道讓他們跟宋真宗混為一談嗎?

  ??丟人。

  ??所以,泰山封禪必須得有偌大功績才行,不然以後有功績的天子誰還有臉去啊?

  ??若是沒有功績還不知道羞恥的去封禪,隻會成為別人眼裏的笑話罷了。

  ??大唐儒生,是堅決不同意的。

  ??早朝上,李治顯得有些心煩意亂,也沒有了昨日的盛氣淩人,雖然他的心裏極其的憤怒,可麵對宮門外的那些儒生,他也一點辦法沒有。

  ??“聖上,宮門外的那些儒生是不肯離開的。”

  ??“聖上,收回成命吧。”

  ??“聖上,並未臣等執意要反對,而是聖上還需要再努力努力……”

  ??群臣陸陸續續的說著,許久之後,李治終於妥協了。

  ??“罷了,罷了,泰山封禪一事,以後再說吧,退朝。”

  ??很多事情都還沒有討論,但李治真的沒有心情說這些事情了,他隻想退朝,不過在退朝之後,他左想右想覺得不是滋味,於是就又去了乾祥宮。

  ??進得乾祥宮,李治先是一聲輕歎。

  ??“媚娘啊,朕心裏苦啊,朕這個皇帝做的窩囊啊……”

  ??武昭儀在得知宮門前儒生鬧事之後,便已經猜到了這個結果,沒有辦法,李治功績的確不算特別顯著,想跟那些儒生辯論都是不能,而天底下的人,皇帝樣樣能得罪,就是不能得罪儒生。

  ??如此,泰山封禪一事自然也就成不了了。

  ??不過武昭儀有意討好李治,又豈會放棄泰山封禪這事?

  ??所以,在李治訴苦的時候,武昭儀道:“聖上,群臣和那些儒生反對,也不過是覺得聖上功績不足罷了,若聖上立下無上功績,試問誰敢不服?”

  ??李治聽到這話,自然也覺得有理,道:“媚娘說的不錯,可想要立下不世功績,又那裏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武昭儀道:“聖上,如今我大唐兵強馬壯,得了突厥的地方後,養馬的地方更是充足,何不趁此時機,一舉滅掉吐蕃,若聖上能滅吐蕃,我大唐領土勢必又要擴大許多,而且滅掉吐蕃之後,我大唐周邊再無任何可威脅大唐的敵人,那時聖上再去泰山封禪,何人可違?”

  ??“滅吐蕃?”李治心下一緊,顯然覺得這事有些突然。

  ??武媚娘卻是點點頭,道:“聖上,吐蕃最近幾年慢慢又恢複過來了,若不盡早除去,隻怕會成為我大唐心腹之患,當初您去巡遊天下,吐蕃便要找事,若非臣妾堅持出兵,隻怕他們更加的囂張,但打壓了他們一次,可不代表他們會安分守己,聖上貴為天子,當有遠慮才是。”

  ??武昭儀雖為女子,但格局卻是很大的,她可不認為吐蕃這樣地域遼闊,而且又那麽有野心的人會甘願臣服大唐,隻怕隻要機會合適,他們便會對大唐動手的。

  ??所以,在她看來,不如趁早做準備,滅了吐蕃,而且這樣一來,也算是李治的無上功績,如此再想封禪,也就容易了許多。

  ??李治聽完武昭儀的話後,心下倒是一動。

  ??吐蕃之患,他作為天子又怎麽可能不知道,隻是他對吐蕃還有一絲絲幻想罷了,當初他也有在娜妃麵前保證,不會輕易對吐蕃動手的。

  ??如今娜妃雖然不在,但誓言還在啊,他還是太愛娜妃了。

  ??不過作為一個帝王,李治也清楚這些男女之間的誓言其實真的算不得數,如果吐蕃真的威脅到了大唐,他也是肯定會對吐蕃動手的。

  ??天子心,從來無情,偶爾的有情,也不過是平時無趣時的調劑罷了。

  ??武昭儀的話讓李治心裏有了一些準備,一些想法,不過他並沒有在武昭儀麵前同意下來,一他還沒有真的拿定決心,二,他也不需要跟武昭儀說這些。

  ??從乾祥宮離開之後,李治的心思便重了起來。

  ??他覺得明天早朝,興許可以把這件事情提出來跟群臣商議一下,不過很快他又想到,與吐蕃一戰,肯定會有很多大臣反對的,因為戰爭從來都是勞民傷財的,朝中那些習慣了平靜安逸生活的官員,又怎麽會想要打仗?

  ??說實話,大唐開國幾十年了,老一輩的那些人陸陸續續的不在,剩下的這些人,能打仗,而且有那種魄力的人,真的是越來越少了。

  ??若提,肯定又會鬧的不愉快,所以李治思來想後,命人去把唐舟給叫了來。

  ??唐舟來的時候,秋風已經停了,初秋的長安在風聽的時候,顯得特別秋高氣爽,令人覺得十分舒適。

  ??在進宮的途中,唐舟的心裏並不是很平靜,他覺得自己擔心的事情,隻怕終於要發生了。

  ??那些大唐儒生阻止了李治泰山封禪,這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是一件恥辱,李治年輕氣盛,肯定心中不服,對於封禪一事隻會更加執著。

  ??可想要泰山封禪,就必須有豐功偉業才行,如今的李治還差點火候,那麽他為了把這些火候給彌補上,少不得就要鋌而走險做一些冒進的事情了。

  ??唐舟不安,可他還是來了。

  ??進得禦書房,唐舟問道:“聖上宣微臣來,不知有何事?”

  ??李治抬頭看了一眼唐舟,道:“朕欲對吐蕃用兵,唐愛卿意下如何?”

  ??李治很直接,唐舟卻是心下一沉,自己擔心的事情,果然還是來了,李治果然要鋌而走險,通過一場戰爭,來完成自己泰山封禪的目的。

  ??麵對李治的勃勃雄心,唐舟並沒有急著開口,而是突然愣住一旁,一語不發起來。

  ??好像,他根本就沒有聽到李治剛才說了什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