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2.第1652章 羞於再見
作者:古沐魚      更新:2021-08-12 22:51      字數:2986
  早朝一鬧,正和唐舟心意。

  ??早朝的事情很快傳來,唐舟滿意的點了點頭。

  ??雖然李治把這事往後推了一天,但隻要這事沒有一個確切的解決辦法,群臣是不會同意的。

  ??當然,那些來京城告狀的人也不會同意。

  ??他們的未婚妻被人生生拆散,入了後宮,怎麽著也得給他們一個說法吧?

  ??雖說皇帝的權限很大,可隻要李治想當明君,這搶人家女人的事情,他就不能做出來。

  ??唐舟在等,等李治做出妥協。

  ??不過是把秀女放回去而已,他想李治應該會有一個很好的選擇的。

  ??而就在唐舟這樣想的時候,李治回到後宮之後很是生氣。

  ??“可惡,可惡,這些官員,之前是他們嚷嚷著要給朕選什麽秀女,朕不同意,他們還死逼著,說什麽朕子嗣不旺,為大唐萬年計什麽的,可現在呢,出事了,就又逼朕把秀女給放了,可惡,可惡……”

  ??李治罵了好幾句,這個時候,武昭儀突然走了來。

  ??“聖上,何人惹您生氣了?”

  ??見得是武昭儀,李治心下大喜,道:“媚娘,你來給朕評評理,你說朕屈不屈……”

  ??終於找到了一個傾聽者,李治一股腦的把自己的委屈給倒了出來,武昭儀在一旁聽著,不時的點頭附和。

  ??等李治說完,武昭儀道:“聖上,臣妾覺得,此事好解決。”

  ??李治早知道武媚娘是個聰明的女人,一聽這話,連忙問道:“哦,怎麽解決?”

  ??武昭儀道:“群臣之所以嚷嚷,無非是因為大唐各地的官員沒能好好執行聖上發布的命令罷了,隻要聖上嚴懲那些人,把重點放在這些為非作歹的官員身上,自然也就沒有人去管聖上的秀女如何了。”

  ??“媚娘的意思是,轉移重點?”

  ??武昭儀道:“正是。”

  ??李治聽完連連點頭,道:“媚娘所言不差,明天早朝,朕便讓人嚴懲那些為非作歹的官員,這些人正是可惡,朕明明說不可擴大範圍,不可驚擾百姓,他們倒好,把事情鬧的這麽大,朕就納悶了,朕的話他們聽不明白嗎?”

  ??武昭儀淺笑,道:“聖上久居皇宮,對於地方的情況可能不清楚,臣妾聽說啊,在一些地方,常有這麽一句話,天高皇帝遠,為非作歹時啊,您想想啊,您在京城,他們在地方,也沒有人去監督他們,他們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就跟個土皇帝似的,如此發生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就說得通了嘛。”

  ??“天高皇帝遠?”李治將這一句話反複說了好幾遍,說完之後,咬了咬牙,歎息道:“可惜啊,朕不能離開京城,不然非得讓那些人看看,他們是不是天高皇帝遠。”

  ??聽到這話,武媚娘心神微微一動,她發動這件事情的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把李治給弄出京城去。

  ??隻要李治離開了京城,她武昭儀在長安便可培植自己的勢力,至於後宮新封的那些昭儀、才人,她也有辦法將他們一一收拾的妥妥貼貼的。

  ??這樣等李治從外麵回來,一切都將大不相同。

  ??如今她已經慢慢引導的李治有了微服出巡的念頭,但想要讓他下定決心,隻憑她的引導還不行。

  ??所以,武昭儀在心神微動之後,並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因為她知道時機還不夠,而且她不能讓李治疑心。

  ??----------------------

  ??次日早朝,群臣再次提及昨天的事情。

  ??他們要去李治嚴懲那些官員,以及釋放宮裏的一些秀女。

  ??麵對群臣的請求,李治少不得表現的很是明君,聲明那些為非作歹的官員,他一定會嚴懲的。

  ??李治這般表態,官員自然心悅誠服。

  ??而就在李治跟群臣討論這些事情的時候,後宮之中,則另有事情發生。

  ??自從那天被李治臨幸之後,秦若離便感覺自己仿佛生活在水生活熱之中。

  ??她覺得自己現在生不如死。

  ??可是她仍舊堅強的活了下來,因為她心中還有牽掛,那便是潘三郎。

  ??可就在她堅強的活著的時候,一個消息突然傳了來:潘三郎進了長安城,而且要告禦狀。

  ??聽聞這個消息之後,秦若離心中頓時一痛,當她聽到潘三郎三個字的時候,便覺得自己對不住他了。

  ??自己已經不是潔白之身了,她辜負了他。

  ??緊接著,想到潘三郎進京告狀,李治又怎麽會聽他的話,自己已經是李治的女人了,李治是不可能放他離開的。

  ??可是李治又需要堵住潘三郎的口,那李治會怎麽做?

  ??殺人,殺了她的三郎。

  ??秦若離越想越覺得可怕,很快,她意識到,想要救下三郎,唯有自己一死,而且她已經羞於再見潘三郎,活在這個世上,還有什麽意思?

  ??秦若離想明白這些之後後,緊緊的咬了一下嘴唇,然後便義無反顧的自縊而亡。

  ??她自殺,一是為了保全潘三郎,二是覺得自己不配再活在這個世上。

  ??唐朝的時候,對於女子的貞潔看的並不是很中,一些女人嫁了幾個男人都不會被人說什麽,但也不排除有一些女人比較保守。

  ??比如說秦若離,她就是一個保守的人。

  ??而正因為她的保守,才導致了她的自殺。

  ??秦若離自殺的消息並沒有第一時間傳到李治的耳朵裏,而是最先傳到了乾祥宮。

  ??武昭儀得知秦若離自殺,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從武昭儀讓秦若離被李治臨幸開始,她就想到了這一步,而秦若離之所以能夠得到潘三郎的消息,自然也是她做的安排,不然皇宮之中,秦若離一個小小的秀女,能知道什麽外麵的消息?

  ??如今秦若離自殺身亡,這個消息若是傳了出去,朝堂之上,隻怕李治鎮不住局麵吧?

  ??早朝。

  ??李治見群臣漸漸不似之前那般激烈,心中這才終於安定下來,想著武媚娘的辦法就是好用,自己把重點轉移到整治那些為非作歹的官員後,這些人果真不再提什麽秀女了。

  ??朝堂之上其樂融融,可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太監急匆匆來到李治旁邊,在李治耳邊低語了一番,李治聽完那太監的話後,神色猛然一動:“死了?”

  ??意識到不對,李治立馬起身,對群臣道:“今天就先談到這裏,退朝。”

  ??說著,不等群臣,李治先行急匆匆往後宮趕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