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9.第1629章 上元節之後的廢後
作者:古沐魚      更新:2021-08-12 22:51      字數:3074
  長安風寒。

  ??王仁祐回去的時候心哇涼哇涼的,本來以為能夠得到長孫無忌的鼎力支持,可最後呢,不僅沒有,反而被長孫無忌給狠狠的羞辱了一番。

  ??這是他王仁祐這麽大,被羞辱的最狠的一次。

  ??他幾乎恨不能把長孫無忌給吞吃掉。

  ??但是他沒有,他知道,長孫無忌哪怕是單槍匹馬來,他的身後也有足以可以保護他的人,而且殺了長孫無忌,他王家可就真的毀了。

  ??帶著滿腔怒火,王仁祐回到了府上。

  ??他回到府上的時候,柳奭已經在等著了。

  ??“魏國公,情況怎麽樣,那長孫無忌肯幫忙嗎?”

  ??“呸,不要跟我提長孫無忌這個老匹夫,等我緩過這段,非得弄死他不可。”

  ??柳奭神色微緊,沒有再繼續問下去,王仁祐都這麽說了,那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過雖然沒能得到長孫無忌的幫忙,柳奭也沒有多麽緊張,道:“魏國公,有一個辦法,興許能救皇後一命。”

  ??“什麽辦法?”

  ??“先皇遺詔啊。”

  ??“先皇遺詔?”

  ??柳奭頷首,道:“先皇臨死前,曾經讓眾多妃嬪殉葬,其中就包括武昭儀,之所以如此,恐怕聖上也是擔心那句武代李興應在武昭儀的身上,如果我們從這點出發,興許能有一些勝算也不一定。”

  ??這是柳奭所能想到的最後的辦法了。

  ??武昭儀的身份,可以說是她的軟肋,這個身份讓他不容易成為皇後,也不容易被朝中群臣同情,如果緊抓住這點不放的話,興許能有一絲轉機。

  ??王仁祐聽完柳奭的話後,覺得也有一些道理,於是跟柳奭一番商議後,便隻等上元節之後的早朝。

  ??永徽四年,上元節。

  ??李治登基已經有幾個年頭了,在這幾個年頭裏,他犯過錯,但也真真切切為百姓做了不少事情,這幾年裏,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

  ??而百姓對於上元節的期待,也更多了一些。

  ??今年,不僅長安城有盛大的煙花,就是長安城周圍的幾個州縣,也都有煙花,再等幾年,整個大唐都將實現上元節看煙花的盛事。

  ??這是李治的願望,而在他看來,這個願望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上元節來臨了,長安城內外一片歡聲笑語,煙花在夜空中綻放開來,美的像是一場夢。

  ??往年,李治會跟自己的妃子在皇宮最高的閣樓裏欣賞這盛事繁華,可是今年沒有。

  ??今年的李治心情不好。

  ??他的女兒死了,而且是被自己的皇後給殺死的,後天就要上早朝了,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去處理。

  ??而且,他還要安慰武媚娘。

  ??這許多的事情,讓他如何有心去欣賞煙花?

  ??乾祥宮中,武昭儀躺在床上,寢宮的窗戶開著,她在床上向外張望,可見煙花璀璨。

  ??自從她的女兒死了之後,她就生病了。

  ??她到底不是一點悲傷沒有,她到底還是有點忍受不住。

  ??可為了登頂權力的高峰,她別無選擇。

  ??煙花的聲響不時傳來,偶爾也能夠看到燦爛的星空,武媚娘突然一聲輕歎,如果自己的女兒還在,她現在肯定抱著她去看煙花的吧?

  ??她還那麽小,世上很多美好的東西她還沒有看到,可她卻就這麽去了。

  ??---------------------------

  ??上元節很快結束。

  ??正月十七,早朝開始。

  ??一大早,群臣陸陸續續來到了皇宮門前,王仁祐也在,隻是每個人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

  ??以前,沒有人敢輕易觸碰王仁祐的鋒芒,但王皇後就快要不保了,誰還怕他?

  ??權力之爭本來就是殘酷的,如果你將要失去他,誰都會來踩你一腳。

  ??王仁祐很不喜歡這種感覺。

  ??他平日裏可都是高高在上的,誰見了他不得卑躬屈膝一點,可如今,大家隻是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不過王仁祐忍了。

  ??這個時候還去耍脾氣,對他不好,他會記住這些人的,因為他會讓這些人付出代價。

  ??進宮的時候,天空突然又下起雪來。

  ??雪不是很大,但卻也使得長安的天氣越發清冷起來。

  ??群臣陸陸續續的進殿,首先談了一些國家大事,畢竟許多天不上朝,很多事情都在積壓,不處理不行。

  ??處理完這些之後,李治望著群臣,不等群臣開口,他先說道:“王皇後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經聽說了吧,皇後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人憤怒,痛心,不容饒恕,所以朕的意思,皇後失德,朕欲廢之,諸位愛卿可有什麽意見?”

  ??皇後雖在後宮,但廢立卻是大事,不是說李治說廢就能夠廢的,必須得到大部分群臣的同意,才能夠實現皇後的廢立。

  ??而且,皇後背後牽涉到的家族勢力也不少,輕易不能隨便給廢了,不然對大唐的影響不亞於對太子的廢立。

  ??李治說完,朝臣之中,早有憋了好幾天的禦史官員,立馬就站了出來。

  ??“聖上,皇後竟然做出這等事情,實在有違後宮之主的典範,臣同意廢後。”

  ??“聖上,皇後無德,連三天的孩童都不能忍受放過,她又如何讓大唐的婦人學得仁慈,若人人都像她如此,我大唐成什麽樣子了,所臣同意廢後。”

  ??“聖上,臣也同意廢後。”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廢後一事,似乎會很順利,長孫無忌站在人群之中,平靜的仿佛一灘無風的死水,可但他神色觸及到王仁祐的時候,卻不由得變了一變。

  ??按理說,現如今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王仁祐肯定得急的團團轉才對吧,可他發現此時的王仁祐並沒有著急,反而也像他一樣平靜的仿佛一灘無風的死水。

  ??這顯然很不科學。

  ??出現這種情況,隻有兩個可能,一是王仁祐已經認命,如此爭不爭也就無所謂了,二是王仁祐有後招,這個後招讓他不懼現在的情況。

  ??但在長孫無忌看來,這兩種可能都不太可能,王仁祐不是那種認命的人,他如果是那種人的話,就不會有這麽多事情了。

  ??至於後招,他實在想不出來,王皇後殺了武昭儀的女兒,這事怎麽說都饒不過去,雖說不至於殺了王皇後,但這皇後的位置她怕是不能繼續坐下去了吧?

  ??長孫無忌不明白怎麽回事,而就在眾人紛紛附議的時候,王仁祐站了出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