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第1117章 我心如鐵
作者:古沐魚      更新:2021-08-12 22:46      字數:2791
  人死燈滅,死去方知萬事空。

  ??蘇無為很清楚這個道理,隻要李世民活著,他說什麽就是什麽,但隻要他死了,那他活著的時候說的任何話,都有可能被人打破。

  ??這是恒久不變的道理。

  ??死人還有能力反抗嗎?

  ??李世民雖然是皇帝,他的命令是遺詔,但隻要太子登基,他就有可能廢除李世民之前所說的一些話亦或者是命令。

  ??當然,廢除的時候可能會頂受一定的壓力,但這比現在去翠微宮頂撞李世民要好的多,一個人老了病了,脾氣就不好了,他畢竟是天子,此時不如事事都順著他。

  ??太子李治明白了蘇無為的意思,現如今時局動蕩,他又怎麽能夠隨便離開長安城呢?

  ??點點頭後,他便再次把精力放在了處理政務上。

  ??而與此同時,後宮的那些妃子才人也都聽說了李世民的這個遺詔,她們都是一群可憐人,她們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他們除了哭沒有任何辦法。

  ??於是,就在她們知道了這個時候,他們便開始了以淚洗麵的日子。

  ??偶爾有一兩個人想去見皇上,但宮裏的太監和侍衛又怎麽可能準許?

  ??他們就是想見李治都是不能。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誰都沒有辦法,至少目前為止,這些宮裏的妃子、才人對未來是絕望的,她們似乎隻是在等待命運的到來。

  ??翠微宮的事情唐舟都清楚了,比其他人清楚的更為徹底,他知道李世民想通過這個遺詔除去武媚娘,其他人隻是受到了武媚娘的牽連,他也知道李世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跟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做了交換。

  ??而唐舟在知道這些後,也隻是很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李世民到底是一代君王,為了達到目的,他可以把事情做的很絕,隻是在唐舟看來,這件事情他恐怕勝算不大。

  ??殉葬要等李世民死後才能夠進行,可李世民死後,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殉葬倒是有可能不發生。

  ??而且,李治太仁慈了,他又怎麽可能允許這麽殘忍的事情發生在唐朝呢?

  ??就算李治沒有辦法,他唐舟又怎麽可能坐視不管?

  ??對於武媚娘,唐舟一開始是不想插手的,一切聽天由命,但是他從武媚娘這裏看到了契機,他想抓住這個契機,所以他肯定要保下武媚娘,所以對於殉葬,唐舟是反對的。

  ??再者,對於唐舟這樣的人來說,用活人來陪葬是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夠接受的,不為保護李世民的臉麵,隻為他的良心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

  ??用活人陪葬,唐舟堅決不同意,雖然現在的他在朝中沒有一官半職,但隻要他想阻止這件事情,他就一定能夠阻止。

  ??一個用活人來陪葬的朝代,是一個可悲的朝代,而這個朝代的子民也是可悲的子民,他們仿佛又倒退了上千年。

  ??這是唐舟絕對不允許的。

  ??--------------------------------

  ??李世民要用活人殉葬的消息一開始還隻是在權貴的圈子裏傳,但當這個消息傳到洛陽王李元裕這裏的時候,這個消息很快便在長安城傳開了。

  ??在洛陽王李元裕看來,李世民用活人陪葬的目的隻是為了滅掉武媚娘,哪怕讓自己的名聲受損。

  ??這對洛陽王李元裕來說自然是有點不利的,但如果能夠實現把李世民的名聲搞臭,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

  ??試問一下,一個要用活人陪葬的皇帝,他是好皇帝嗎,隻要輿論倒向他這邊,李世民就有可能遺臭萬年,如此,他們出師也就有名了。

  ??所以很快,他們就把這個消息傳遍了長安城,甚至是其他任何的地方。

  ??而消息傳開之後,大唐的文人書生頓時就不願意了。

  ??百姓愚昧,倒不關心殉葬的事情,可讀書人不行,他們讀書,知道什麽是禮義廉恥,知道什麽是人道主義,秦漢之後,隻要是漢族人民建立的朝廷,就很少有人用活人殉葬的,隻有那些外來的蠻夷才會用活人殉葬,他們很以大唐的文化自豪,他們不能接受殉葬這件事情。

  ??文人都很憤青,憤怒起來也很可怕,他們很快就聚集在了一起,而且就堵在了朱雀大街皇宮門前,他們反對人殉,他們要大唐的皇帝放棄殉葬。

  ??對於很多普通老百姓來說,這些讀書人的行為讓他們很是不能理解,李世民又沒有說要他們殉葬,隻是說讓後宮的妃子才人殉葬,你們這些讀書人抽什麽熱鬧?

  ??他們此時的感覺就像是一群看砍頭的百姓,隻要砍的不是他們的頭,這都隻是熱鬧而已,愚昧的百姓從來都不會動腦子去想想這些事情跟他們有什麽關係,也許,有一天就會輪到他們,而隻有輪到他們的時候,他們才會明白他們之前嘲笑別人的摸樣是多麽的可笑。

  ??不過他們雖然覺得這些讀書人很可笑,但當讀書人越來越多,當這些讀書人宣傳殉葬多麽多麽不文明的時候,這些百姓也潛移默化的接受了這個。

  ??這是普通百姓的特製,他們很少對跟自己沒關的事情感興趣,他們又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和感染。

  ??漸漸的,這些老百姓也覺得把一個活人埋到陵墓裏實在是有點太殘忍了些,而他們受到鼓舞之後,也就很自然的跟著那些讀書人嚷嚷了起來。

  ??這些百姓一嚷嚷,形勢立馬變得嚴峻,聲勢也浩大起來,洛陽王李元裕見此,終於滿意的點了點頭,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如今所有的人都覺得李世民錯了,覺得他殘忍,像隋煬帝一樣,那他們要出師,誰還能說他們無名,就像當初隋末大亂一樣,隋煬帝昏庸無道,大家皆可取而代之。

  ??京城局勢緊張,太子李治在皇宮內承受著無法言明的壓力,而與此同時,知道情況的武媚娘卻仍舊繼續堅守在煙花巷。

  ??她很清楚,之所以發生這些事情,都是因為李世民要除去她,隻要她一個人死了,所有的問題都會隨之解決,但就算她清楚這些,她也不會站出去任由那些人宰殺。

  ??牽連到了一些人又能怎麽樣,如今給李治造成了壓力又能怎麽樣,這一切都不過是李世民非得要殺自己的結果,他為什麽要犧牲自己來換取和平?

  ??他心如鐵,他心如石。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