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第295章 壯哉歐陽通
作者:古沐魚      更新:2021-08-12 22:39      字數:2679
  大殿上喧囂了片刻,片刻之後,群臣皆將目光投向了李世民,見不見歐陽通,全憑李世民一人主意。

  ??李世民猶豫了片刻,在他心中是有些愧對歐陽通的,因此他並不是真的想見歐陽通,而且歐陽通突然要求覲見,指不定腦子抽什麽瘋呢,要是萬一他在大殿上鬧事,自己怎麽辦?

  ??不過李世民並沒有猶豫太久,片刻之後,他便點點頭:“宣歐陽通覲見。”

  ??李世民這樣吩咐下去,立馬有太監高呼,這個命令一層一層的傳下去,當聲音落盡的時候,歐陽通已是三跪九叩的來到了大殿之上。

  ??眾人見歐陽通行如此大禮,心中猛然一緊,暗想這小子到底想做什麽?

  ??進得大殿,李世民問道:“歐陽通來此可是有什麽事?”

  ??歐陽通跪拜道:“回聖上話,草民此來是想為家父討一個公道。”

  ??聽聞歐陽通此言,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兩人心中皆是一震,而吳王李恪卻是露出了一絲淺笑,隻聽歐陽通此言,便知他的計劃成功了。

  ??李世民臉色微微一變,歐陽通要為歐陽詢討公道,他想如何討,難不成想把自己的兩個兒子給彈劾了嗎?李世民雖然是明君,心胸開闊,但也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不過他並沒有急著生氣,隻是問道:“你想如何討還公道?”

  ??歐陽通道:“家父之死,大半罪在草民,若非草民紈絝,家父又怎會遭此厄運。”

  ??眾人沒有料到歐陽通會先說自己的罪,不過對於此他們也並沒有特別的吃驚,不管怎樣,如果不是歐陽通非得去十全樂看鬥雞,也就不會有後麵的事情了。

  ??可這個時候,歐陽通又道:“草民有罪,但家父之死卻又並非草民一人之罪,若命案發生的時候,我大唐衙役能夠認真檢驗屍體,又豈會有這般的冤假錯案產生?無此冤假錯案,家父又怎會去世?”

  ??歐陽通話罷,整個朝堂頓時沉寂。

  ??而吳王李恪卻是暮然一愣,他以為歐陽通要職責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可怎麽突然把話題扯到刑律上了,難道自己讓傳的消息沒有傳到歐陽通的耳朵裏?

  ??大家相互張望,皆覺得歐陽通此言有理,但雖有理,卻也是太過膽大妄為,朝廷律法和規矩一向都是如此,他說這些話,就是要挑戰大唐刑律了?

  ??因此,在不知道李世民的傾向之前,群臣並不敢隨便開口。

  ??李世民倒是一愣,他沒有想到歐陽通小小年紀竟然會提出這樣一番話,這一番話真是他自己想說的嗎?

  ??“你的意思是要長安刺史府的人為這事負責了嗎?”

  ??歐陽通搖搖頭:“刺史府的官員根據規矩辦事,草民又怎敢指責他們,草民隻是不滿意我大唐刑律罷了,草民素問聖上對人命看的很重,沒處決一個犯人都要再三思慮,直到確定他們真的該死才會處於死刑,聖上敬畏生命,但以大唐現在的刑律而言,隻怕做不到這點。”

  ??歐陽通竟然說現在大唐的刑律做不到這點,朝堂群臣這個時候就忍不住了。

  ??“歐陽家的小子,這可是大殿,話不是隨便說的。”

  ??“是啊,我大唐刑律行之幾十年了,有何不妥之處?”

  ??群臣看似在指責歐陽通,實則是在救他,現在的歐陽通還沒有說出讓李世民特別生氣的話,若是他們的這些話能讓歐陽通閉嘴,那無疑是救了他一條性命。

  ??畢竟,刑律是大唐的準則,說他不好有漏洞,就是在說大唐的不是,李世民怎麽可能容忍?

  ??可就在群臣這樣指責歐陽通的時候,歐陽通卻一點不為所動,道:“自然是有不妥之處的,比如死者屍體,難道我們不應該勘驗清楚之後,確定真正的死因後再定案嗎?隻是讓一些並不真正了解驗屍的人翻看一下屍體,看看有無外傷,這真的行嗎?”

  ??歐陽通說著,突然向李世民道:“草民隻是因為家父一事覺得我大唐刑律有些不妥,因此想著聖上能改進一下,以免再有冤假錯案的發生,聖上敬畏生命,當從根本做起,我們製定刑律真的隻是要處決犯人嗎?難道我們不應該讓無辜者免於厄運嗎?”

  ??歐陽通此言一出,群臣心中頓時一震,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刑律到底是處於何種目的來設的,如果隻從表麵來看,刑律是為了處決那些放了法的罪犯,可他們已將犯法,刑律處決他們是正常的事情,效果是有,但並不大,更起不到敬畏生命的作用。

  ??但讓無辜者免於厄運,則是另外一種情況。

  ??無辜者本來不應該受罰,可因為朝廷刑律的不足而遭了厄運,這的確是令人唏噓,有些不妥的。

  ??他們簡直不敢相信,這樣的一句話竟然是從歐陽通這個不及弱冠的少年嘴裏說出來的。

  ??“聖上,古人雲上天有好生之德,但何為好生之德,是挽救一個本來有罪的人更有德一些,還是挽救一個無罪的人更有德一些?在臣看來,後者更符合人倫情理。”

  ??“聖上,臣亦這樣覺得,若在我大唐有無辜之人遭了厄運,這就是我大唐的不是了。”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本來都以為歐陽通此舉是在找死的官員因為聽到了歐陽通最後那一番話而突然改變了想法。

  ??李世民見此情形,心知歐陽通的那一番話已是深入人心,大唐律法在對待屍體的態度以及案件的審核上的確有一些不足,念及此,李世民微微頷首,道:“眾位愛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朕決定派人重修我大唐刑律,勢必讓我大唐境內再無一件冤假錯案,不過此事交予何人,尚需考慮,退朝。”

  ??退朝了,群臣陸陸續續的離開,他們在離開的時候還在討論歐陽通說的那番話,而歐陽通則被李世民給叫到了禦書房。

  ??禦書房中,李世民望著歐陽通問道:“此時隻有我們兩人,你無需隱瞞,且告訴朕,這些話都是你自己想的嗎?”

  ??歐陽通猶豫片刻,接著突然給李世民跪了下來:“是草民之罪,其實這些話都是……都是小侯爺教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