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手批十八局
作者:七死八活      更新:2021-08-12 17:24      字數:3991
  李小強在前世的時候,下棋喜歡去一成網。因為一成網經常有很多中韓年輕職業高手出沒。而泡圍棋論壇,則喜歡去湯姆網的棋聖道場。那裏有一幫素質和水平很高的水軍。雖然李小強泡壇子也一般是隻潛水不冒泡,但是不妨礙其在裏麵泡得津津有味。李小強認為泡在那比看點娘的小白文有意思多了。

  ??作為一個專業性的論壇,圍棋論壇有所謂旺季,淡季之分。每當有重大國際比賽,論壇就到了旺季,開賽前,是各類預測貼,加油鼓力貼。這個時候,各路技術流,預測帝,數據流,紛紛出馬,從各個角度發表對比賽的預測和展望。比賽進行時,論壇就到了高峰,有一段時間特別流行“蓋樓”。所謂“蓋樓”,就是由某位論壇名人開一個看比賽的直播貼,比回複貼的多少,回複1個就稱一層樓。基本上樓層的高低可以代表參賽棋手的人氣。像古大力和李石頭的比賽,輕輕鬆鬆可以突破1000層。比賽結束後又是一番熱鬧,贏了是極盡肉麻的讚美,輸了是各類千奇百怪的諷刺。不一而足。。。。。

  ??論壇還有很多爭議性的話題,在圍棋論壇,最有代表性的話題,也是最有影響,參加人數最多,也是永遠也不可能有結果的爭議,就是著名的古今之爭。

  ??中國古代圍棋有三個高峰,就是清初的黃龍士,範西屏和施襄夏。日本古代也有三個高峰,就是前聖道策,中聖丈和,後聖秀策。所謂古今之爭,就是說古代棋手和現代棋手哪邊更厲害。發展到後來,又特指中國古代棋手和現代職業棋手誰厲害。本來對這類“關公戰秦瓊”的比法是不可能有結果的。那會李小強經常抱著打醬油的心態,看著雙方論戰。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李小強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但是不得不承認,隨著挺古派和貶古派的你來我往,也隨著李小強的水平慢慢提高。李小強的看法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前世李小強剛學棋時,正處在日本圍棋如日中天的時候。(當然現在看來是最後的餘暉)那時的環境是技術上全麵學習日本。把日本的圍棋理論奉為真理。解放初一位日本老太太能橫掃中國舊式棋手深深刺激了中國人,也讓當時我們認為日本圍棋理論更先進。相應的,中國古棋理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雖然其中有中國的一代國手陳超越,和日本一代圍棋大師“昭和之棋聖”吳清源挺古。特別是吳清源明確指出“黃龍士有名人之技”。所謂“名人”,在日本棋壇,指的是日本棋壇第一人,這個第一人還不是隨隨便便說的第一人。要能稱“名人”,必須能把第二名甩開很遠,才能稱“名人”。如果有兩個人水平差不多,那麽對不起,不好意思了,“名人”就空缺。這在日本棋壇是有先例的。吳清源大師說的名人就是這個意思。和現代每年產生一個的“名人”是兩碼事。雖然也有名家高手挺古,但是當時的環境,大多數人寧願相信那是吳大師的客套之詞。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韓國流出現,日本理論先進論動搖。但是動搖得不明顯,那是因為韓國的一代宗師李石佛也是脫胎於日本理論。李石佛以日本理論為基,吸收很多韓國流的特長,不斷創新,發展。終於形成自己的獨特棋風。成為一代宗師。可以說日本圍棋理論的最後一個高峰是李石佛。(這是李小強自己的理解,肯定有很多汽油不這樣認為)有趣的是近代日本圍棋理論,起於中國的吳清源,終於韓國的李石佛。真正的日本人,都隻能在裏麵打醬油。到了21世紀,日本圍棋理論終於真正崩塌了。

  ??有趣的是,推翻日本圍棋理論的第一個推手,居然是一個不能稱為頂尖高手的年輕人。當李石佛如日中天的時候,各路高手發動輪番衝擊,韓國的曹燕子,中國的馬小飛,常韌聖。無論是曹燕子的柔風快槍,馬小飛的妖刀,還是常韌聖的厚重。都無法動搖李石佛半分。這時,一個刺客般的青年棋手出現了。那就是韓國棋手崔毒。其年崔毒棋藝還未大成,卻在韓國的兩個番棋賽上連贏李石佛兩次,世人震驚。崔毒刺出了第一道縫隙。很快圍棋界一種全新理論出現,一種完全不同於日本圍棋理論的新圍棋下法出現。新理論重全局,重棋子接觸,重戰鬥。其代表人物就是中國的古大力和韓國的李石頭,有趣的是兩人內功心法一樣,外在表現卻是兩個極端。古大力如修煉九陽神功和降龍十八掌。出手剛猛有力,翻江倒海。李石頭如修煉九陰真經和乾坤大挪移,動若鬼魅,陰氣森森。

  ??到李小強重生時,其實新理論還遠未成形,還在完善當中。甚至還沒有一個比較貼切的名稱。不得不說湯姆網的棋友們很有才。有一位棋友,他是一個堅定的挺古派,他認為,進入新世紀,現代棋手下的圍棋,是“全局相關聯戰鬥”的圍棋。這正好和中國古代的棋風和圍棋理論一脈相承!

  ??好吧,李小強承認,他對這個說法很感興趣。也認為那位網友說得很有道理。後來李小強也慢慢會去研究一下古棋。

  ??圍棋又被稱為“手談”,意思是下圍棋不用說話,你隻要看我下的棋就可以了,我下的棋就會說話。其實這給現代人研究古棋帶來很大困惑。古人留在棋盤上的棋,一手一手,現代人都有很多解讀。但是現代人的解讀,是古人的原意嗎。古人是怎麽看待自己的棋呢?

  ??靜靜的看著大板車上的“手批十八局”,李小強知道這本書,這是中國古三聖之一施襄夏的一本棋評。當然這本書的名氣不大,比“圍棋十決”,“官子譜”,“玄玄棋經”,“當湖十局”,“血淚篇”,等等古代經典名氣小多了。但是李小強知道,看懂古人解說他們自己的棋,其實是一種更有效的和古人交流的辦法,比光讀古人的棋譜強多了。

  ??“楊爺爺,這本書送給我吧!”

  ??李小強一點都不會客氣,他以前和大寶送廢報廢紙到這,都是按重量記,兩分錢一斤,那時一根冰棒還要5分錢。兩人抗一堆廢品累個半死,也就能換兩根冰棒。一本書如果按廢品折價,還真不好算,大不了,下次送點廢報紙給楊爺爺。果然,老楊頭笑咪咪的說“拿去吧,拿去吧,雖然現在是新時代,古文還是要學的。”

  ??趙大寶疑惑的看了看李小強,拿起書翻了翻,要說自己的好朋友是為了學古文才要這本書,那是打死他也不會相信的。

  ??“那謝謝楊爺爺了,我們要回家了,再見!”

  ??李小強伸手去拿“手批十八局”,一邊和老楊頭打著招呼,一邊碰碰大寶,準備回家。。。。。

  ??“原來這本書在這!”

  ??這時,另一個手也搭在這本書上。

  ??李小強回頭一看,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在那一刻,他愣住了。。。。

  ??過來的人,李小強認識,當然在原來的時空裏,應該是在三年後才認識。

  ??過來的人矮矮胖胖,留一個這個年代少見的三七分頭,帶一副寬框眼鏡,名字叫魯帆雲。李小強還知道,魯帆雲現在是教育局副局長,一年後,是教育局長,三年後是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六年後,是縣委常委兼宣傳部部長。魯帆雲還有一個身份,是翠微縣成立圍棋協會後的第一任會長。

  ??“小朋友會下圍棋嗎?”

  ??魯帆雲拍拍那本書,笑咪咪的問道。

  ??“會。。。。。噢不會。。。。。會,會一點”

  ??李小強看到這個“熟悉的陌生人”,有點手足無措。趙大寶在邊上看看李小強,沒有說話。

  ??‘哈哈,你的棋誰教的?老王還是老謝”。那時整個縣城懂棋的很少,另兩個人李小強也知道,縣交通局的老王和縣醫院的老謝。都是縣裏的骨灰級玩家。

  ??“以。。以前在部隊裏,我爸的部隊。”

  ??李小強隨口撒了個謊。

  ??“喜歡下圍棋嗎?,水平怎麽樣?現在都和誰下”

  ??魯帆雲完全是一副碰到新棋友的驚喜。

  ??“喜歡,就是自己看書,沒人下”

  ??李小強慢慢恢複正常。

  ??“這書上的古文看得懂嗎?”

  ??魯帆雲揚楊手上的書。

  ??“我幹媽是中學的胡老師!”

  ??這回是趙大寶接腔。做為中學的骨幹教師,李小強的媽媽在小縣城還是小有名氣。

  ??“噢,是李政委家的小孩,你的棋在閩南學的?”

  ??李小強的父親是縣公安局的副政委,以前的部隊在閩南。沒想到魯帆雲都知道。

  ??‘是。。。。是的”

  ??李小強隻能繼續把謊圓下去。

  ??“哈哈,喜歡下棋以後來找叔叔下棋,叔叔教你!‘

  ??魯帆雲爽朗的笑著。

  ??“好,好的,我們要回家了,叔叔再見。”

  ??李小強擠出一個很奇怪的表情,和魯帆雲告別。實話實說魯帆雲的水平不錯,標準業2,在當時的翠微縣是當仁不讓的前三。不說縣裏,在虔城市也是數的著的好手。

  ??以前李小強因為還是學生,很少和縣裏的其他人下,一般都是自己琢磨或和哥哥李小剛下。在中學時代自己什麽水平完全沒有概念。一直到了高二暑假,才第一次參加縣裏的比賽,當時是一出江湖天下驚,第一次參賽就以8勝1負成績拿了全縣第2.那時縣裏棋友才知道還有這麽一位年輕高手。不過那個時候,魯帆雲已經不算是縣裏第一集團了。不過在現在,魯帆雲絕對有資格說教人下棋。

  ??就這樣一路胡思亂想,兩人回到了家。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