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房與廠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1-08-12 16:25      字數:4414
  這兩章糙了點還請大家多多原諒!

  ??司馬百度了一下首鋼慶華工具廠很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慶華廠廠區麵積54萬平方米,高中級工程技術人員600多名,現有各類設備2000餘台,其中:

  ??金屬切削設備1130台,衝壓、鍛造、起重設備254台,動力、熱處理、表麵處理設備476台,廠房14座,建築麵積48000平方米,廠區供水、排水、供熱、供電設施齊全,有鐵路專用線800多延長米。”

  ??又對照了一下網上能搜到廠區圖片,至少單從照片上看這還是蠻符合司馬心思的,當然除了這個工廠有點太大了。這麽大一工廠想建好他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顯然並不符合司馬的要求,

  ??但是如果可的話司馬也比較樂意用這套圖紙建這樣的大工廠,如果自己可以建一家這樣的工廠光想想就很喜人。但是司馬也明白至少以自己當前的財力來看好像還承受不起這麽大的工程量。

  ??顯然像首鋼慶華廠這樣的大型綜合工廠並不是適合司馬的要求,至少在眼下這樣的大型綜合工廠遠不是司馬所需要的那種工廠類型,單從修建這種廠房廠區所需要時間就不是司馬所能忍受的對司馬來說如果能今天建廠打地基明天建成那再好不過了。

  ??“其實,你現在需要的是那種簡易廠房,那種廠房幾乎沒有什麽技術難度,比蓋桶子樓還要簡單。像這種簡易廠房的成本還底、建造速度快再適合你不是過了。”

  ??王磊在電腦前在看了司馬的要求說發來了信息,

  ??“嗬嗬!謝謝你的意見,我覺得你並不像是個生意人,要不然你一定不會提出這樣的意見。”

  ??司馬感覺這個在網上和自己聯係賣家並不像個生意人,一般生意人會推薦利潤最高的商品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直截了當的告訴司馬司馬並不需要賣工廠圖紙,隻需要先蓋那種簡單易廠房就行。

  ??“嗬嗬!也許吧!你也算不上什麽合格的商人,恐怕現在沒有幾個人會買這種老式的工廠成套圖紙了,說實話那種俄式的工廠雖然看起來傻大黑粗但是他的適應能力卻是最強的適合改造成各類廠房,造價是高了些但是壽命卻很長,

  ??實際上現在大多數的軍工企業的廠房仍舊用著這種老式的廠房要是換成鋼構廠房過半個多世紀恐怕早玩完了。”

  ??王磊覺得想買圖紙的這個人蠻有意思的,現在很少有人會買這種圖紙了,可他偏偏點名要這種圖紙。

  ??王磊本身就是在一家國有建築工程院工作,在這種單位工作年青更多的時候隻是打雜罷了,打雜之餘王磊利用工作的便利條件掃了舊式的一些圖紙在網上謀利,

  ??因為這家工程院建國初期就參加很多工廠廠區規劃設計工作所以有大量的老式工廠的規劃設計圖紙,雖然其中不乏兵工企業的工廠規劃圖紙但是從來沒有人意識到這些圖紙需要保密,

  ??而王磊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實際上正在構成泄密至少如果被發現的話,所幸幾年來王磊隻是賣了一些居民小區的建築規劃圖紙之類,還有些現代工廠的圖紙,除了司馬之外王磊還真沒碰到這樣的客人。

  ??“那我可真得謝謝你,要不這樣你幫我整些簡易廠房的資料行吧!”

  ??司馬感覺自己以後肯定會再和這個賣家聯係,反正自己不懂什麽簡易廠房不如交給他辦算了。

  ??“那東西不值錢,你要是想要,給我一百塊錢我給你全套。”

  ??王磊這時才發現弄了半天這個買圖紙的完全就是一個外行人,恐怕隻是一想開個工廠的主,想來也蠻搞笑的王磊剛才甚至如果這人願意蓋那種俄式工廠的話,自己到不介意去他那打工,

  ??必竟那種占地數平方公裏的大工廠建設就現在而言幾乎是難得一見,尤其是需要進行大量土工作業的的工廠建設,大量使用鋼構件的廠房雖然快捷、靚麗但是去失業那種工業味。

  ??“行!我這就把錢從支付寶給你打過去。”司馬連忙打開自己的支付寶給對方付款。

  ??“好了!哥們,別客氣了,那種簡易廠房結構設計和簡易的工廠規劃在網上都能搜到很多資料,根本不用花一毛錢就能下載了,我給你個網站你自己去下載吧!”

  ??王磊覺得自己並沒有必要去掙這個錢,剛才不過隻是句玩笑話罷了。

  ??“嗬嗬!那可真謝謝你了,那份首鋼慶華工具廠的圖紙可得給我留著,以後沒準我還真能用著。”

  ??司馬打開賣家發給自己的網站果然有這方麵的資料,感覺這個賣家也蠻有意思的竟然不想掙自己的這個錢,從六千多變成一百最後又成了無償的。

  ??要是天底的人都像這人這樣做生意恐怕……嗬嗬!相比之下司馬覺得自己可真的是一個奸商。

  ??“嗯!這種簡易鋼架結構加石棉瓦的簡易廠房看來起倒是不錯。建造工期也很短!不錯不錯。”

  ??司馬下載下電子書後就仔細的查看了一下上麵介紹的各種簡單廠房的結構設計有很多的確很適合自己的需要,所謂的簡易廠房就是大量采用角鋼、工字鋼焊接製造成框架再螺上鐵皮、木板、石棉瓦之類的做牆體,

  ??實際上隻起到擋風的作用並不像彩鋼建築那樣有隔熱隔間的效果,但是因為成本底建設速度快而被很多小廠采用,必竟在中國並沒有太多的廠家會願意把大量的資金用在廠房建設上。

  ??有時候想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一個工廠最好的辦好無非就是克隆一個工廠,現代社會實際上很多廠房的建設設計都是重複再重複,

  ??像俄布在建國初期援助我國建立工廠時大都都是將俄布工廠直接克隆到我國,從不僅工廠廠區規劃設計包括機械在內都采用同樣的機械這種無疑大大加快了工廠建設的速度。

  ??對於現在司馬來說,司馬所需要的就是加快建設速度,雖然這個二十一世紀的倉庫還沒能買下來,但是隻要錢一積攢夠恐怕隻要兩天就能讓這個倉庫成為自己名下的產業,

  ??可是在西元一九一五卻別想那麽順利,如果在那裏不建成大型倉庫、廠區根本就不要指往光明正大的把各種物資成批量的運走。

  ??如果花個幾年才能建成恐怕到時就不是司馬倒賣物資了,而是那個時空的歐洲的各交戰國向中國出售各種戰後剩餘物資,到時別說掙錢了不賠錢就算不錯了。而眼下克隆一家工廠則成了司馬不二的選擇

  ??1954年,國家經委主任曆輻春在上海視察時提出:“我國有6億人民這樣大的市場,手表工業大有作為。希望上海能生產我國自己製造的手表。”

  ??1955年7月9日,上海市第二輕工業局與上海鍾表工業同業公會組織13家鍾廠和建國儀表廠、華康鍾表材料行、慎昌鍾表店、以及藝星、和成、華成、中蘇等4家工業社,加上6名從事鍾表修理的個體技工共58人參加手表試製小組,

  ??第一批試製的長三針(17鑽)細馬手表150隻零件均由參加試製單位和人員分頭製造。到9月26日,試裝成首批18隻長三針(17鑽)細馬手表。翌年5月,試製工作集中到江陰路(原齊心發條廠倉庫)進行,試製隊伍擴大到150多人,采用簡陋設備試製出第二批手表100隻。

  ??1957年4月,試製小組抽調原搞火車頭設計工程師奚國楨、原製造醫療針頭技術人員童勤奮等參照《俄布工藝學》教科書,結合試製實踐,用了4個多月時間,畫出了150多張零件圖紙,訂出1070道工序的生產加工工藝,成為我國自己製訂的第一套手表生產的工藝文件。

  ??1958年3月,A581型機械手表注冊為上海牌商標。4月23日,我國第一家手表廠——上海手表廠建成。當年共生產上海牌手表13600隻。從此,結束了中國隻能修表不能造表的曆史……

  ??看著從網上的搜尋的資料,司馬覺得自己顯然是把手表這種行業想的太過於繁雜了,剛開始以為生產這種商品會像生產大商品一樣需要大型廠房,

  ??沒想到那怕是在走廊裏、辦公室都能用小型機床生產這種手表,至少資料上提到60年代上海各手表企業為了提高產能就曾利用這種辦法來擴大生產。

  ??當年年產千萬隻機械表的上海手表企業現在!哎!司馬看著資料上的介紹,這些企業實際上每年的開工率還不到當年的10%,當年的響徹全國的上海產名牌手表現在早已停產,早都已經淪為代工加工各類仿牌表而已要不就是淪為為私營企業加工機芯等精密配件的加工企業。

  ??看著網上這些企業出售老舊的機械設備信息司馬不禁兩眼發光,在外人的眼裏像這類的老舊設備也許沒有什麽利用價值可是在司馬眼中這種設備就再適合自己不過,

  ??這些設備根本不像現在的機械設備一樣動不動都是什麽數控之類,大都是上世紀70年代國產的機械設備。像那幾台24軸高速打孔機,

  ??看上麵的介紹是用來打製手表機芯的寶石軸承每人每天可打孔2500~3000粒,這種小型打孔設備看似老舊,生產效率還不到激光打孔機的十分之一

  ??可是這種設備拿到西元一九一五卻是再合適不過的設備,而且是非常的先進。還有其它的的機銑設備。

  ??司馬看著網上這些像衝床甚至包括表殼、表帶模具等等之類的老舊設備的出售信息,甚至有些慶幸這些國有企業改製,如果不然恐怕這些設備還需要自己從其它工廠定製,

  ??光定製造這些設備需要多長時間,更何況司馬根本不知道辦一個手表廠需要什麽機器,而眼下不同這些設備大都是直接從工廠拉出,隻需要有熟練的工人重新開動機器就能很快生產出新的手表,到那時自己就會源源不斷手表從自己的工廠裏生產出去,

  ??司馬當然明白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必須要在西元一九一五的時空陪訓出一批熟練的技術工人再說,

  ??否則那怕這些機器運去也是白淡,而眼下司馬覺得還是從現代定製機芯之類的精密配件還有表殼、表帶在組裝,然後慢慢生產表殼、表帶之類一步步來的穩妥,

  ??更何況光是培訓那些大識都不識幾個的農民學會組裝手表這種精密機械都是個問題,顯然這種手表不是那些大字都不識幾個的農民能裝配好的。

  ??“《俄布工藝學》就是《蘇聯工藝學》一書,本書中關於蘇聯用俄布代替。”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