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人皇的功過
作者:周末下雨      更新:2021-08-12 16:23      字數:2261
  隨著趙天鎮的講述,一段有關黑暗時代緣由的曆史在慕白和蠻砍麵前慢慢展開。

  ??兩人聽完後都唏噓不已,既有埋怨,也有憤慨,但更多的是敬佩。

  ??看著的腳下的天山,兩人都不由得肅然起敬。

  ??但是有關於天山的這一係列曆史故事還沒有結束,現在根據時間線,已經來到了黑色時代。

  ??黑暗時代是人族曆史上最壓抑最恐怖的時代,禮樂崩壞,種群危急,天地仇視。

  ??好在人族以前的基本盤很好,種群基數大,雖然很痛苦,但是人族最後還是熬過了黑暗時代。

  ??通過死氣通道湧過來的死氣被慢慢消化掉了,靈氣世界的“胃病”終於痊愈,天地靈氣複蘇,人族從新走上了複興之路。

  ??黑暗時代結束了!

  ??緊跟著的,後麵就是秦朝的大一統時代。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想到一個時間點,秦曆102年。

  ??那年天降隕石,秦始皇收集天下所有紅曜石去了天山,回來後就立刻開始焚書坑武,修建長城,修建秦始皇陵。至此,秦朝國運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秦始皇的種種奇怪行徑,明顯是與天山有關,那麽我們就不禁好奇,秦曆102年在天山到底發生了什麽。

  ??這個問題就交由趙天鎮來講解吧!

  ??趙天鎮講了大半天故事,口幹舌燥,所以停下來喝了口水,然後繼續。

  ??“神話時代的人族頂尖強者的肉身化成了天山,鎮壓了死氣通道。但是死氣世界的生物賊心不死,它們不惜壓榨族人的生存空間,每年用海量的死氣去腐蝕天山,試圖重開死氣通道。無數歲月過去了,時間來到了大秦朝代。死靈生物對天山的腐蝕真的起到了效果,堅挺了無數歲月的天山出現了裂痕,就像是火山爆發一樣,死氣從天山山頂的裂縫裏噴湧而出。無數強大的死靈生物伴隨著無盡死氣再次降臨靈氣世界。

  ??這一年,秦曆102年。

  ??看到天降隕石,秦始皇借助靈器感應,發現極北之地好像出了大變故。秦始皇憑借化靈境的頂尖實力,迅速趕到了天山,正好遇到了數萬從天山裏爬出來的死靈生物,它們是入侵靈氣世界的先鋒。

  ??這可是世界之爭,雙方二話不說,直接動手。因為有著靈氣世界的主場加持,秦始皇手握靈器天子劍,憑借人間全無敵的修為,一人攔下了數萬死靈生物。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雙方鏖戰了半日,秦始皇不愧是一代人皇,竟然硬生生憑借一人之力,把死氣世界的先鋒隊給打回了死氣通道。當然,這也是依靠了靈氣世界的主場優勢。

  ??雖然打退了死氣世界的先鋒部隊,但是秦始皇也身受重傷,天子劍也折斷了。而且秦始皇也知道,敵人賊心不死,一定會再次積蓄力量,卷土重來的。而且死氣通道還在源源不斷地往外噴湧死氣,如果置之不理,靈氣世界難免再度犯胃病。

  ??現在最大的困難便是如何補上天山山頂的裂縫,重新鎮壓死氣通道。當時擺在秦始皇麵前的就有一個辦法,他可以學習先輩,在死氣通道麵前兵解,還靈氣於天地,把肉身融入天山,補上山頂的裂縫。但是秦始皇回頭望了一眼南方,終究是沒能放下他那千秋萬代的大秦帝國,所以他選擇了撤退養傷,再另想辦法,而他想的辦法便是紅曜石。

  ??秦始皇養傷一段時間後,再臨天山,這次他帶來了帝王最精銳的部隊和天下所有的紅曜石。秦始皇要給天山山頂的死氣通道安上一道門。

  ??通道另一側的死氣世界在發現了秦始皇的動作後,立刻派出大量死靈生物,試圖阻撓。秦始皇率領大軍迎擊,雙方爆發血戰,最後的結果是秦軍付出了近乎全滅的代價,終於是撐到了紅門的安裝成功,搭配各種最為頂尖的封鎖大陣,算是勉強重新封印了死氣通道。”

  ??聽到這裏,慕白忍不住插話了。

  ??“秦始皇雖然貴為一代人皇,但是和神話時代的那一位人皇相比,還是缺了些果敢。紅曜石雖然特殊,但是肯定比不上一具化靈境的肉身來得堅固。不然天山也不會屈屈四百年就再出問題。”

  ??對應慕白的評價,趙天鎮並不認同,說道:“那是一代人皇(全人族的帝皇),他的功過不是我們這種小人物可以評價的。而且秦始皇也不是沒有付出代價,當時封印完死氣通道後,他身受重傷,修煉道路被斬斷,算是徹底斷了他想靠著修煉就能長生不老的念頭。

  ??秦始皇從天山回來後,立刻開始焚書坑武,就是為了防止天下再有人修煉到化靈境,那樣會導致界壁的靈氣變得稀薄,死氣通道變大,加快紅門被死氣的腐蝕的速度。後來他還不計民生的修建長城,秦始皇陵,都是為了穩定靈氣世界(至於這兩個東西具體怎麽個效果,以後等需要用到的時候咱們再展開了聊)。

  ??他甚至還派徐福出海求覓長生不老藥,當然這個是因為他修煉道路被斬斷,隻能寄希望於藥物來幫助他長生不老。雖然不知道當年徐福到底找到長生藥沒有,但是最後結果反正是秦始皇沒能長生。可笑,他當年還在李斯麵前誇下海口,說他必然長生不死。可惜終究身死道消,他覺得有希望千秋萬代的大秦帝國也二世而亡,亡於我大齊之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