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聖王
作者:周末下雨      更新:2021-08-12 16:23      字數:3232
  李乾一通勸酒騷話,把唐乙弄得有點懵。

  ??唐乙認知裏的君王勸酒都是這種:君王微微一招手,一旁的太監就端上一個金龍杯,放在臣下麵前,裏麵也不知道盛著的是美酒還是毒酒。接著君王就用眼神直勾勾得盯著臣下,也不用說話,反正他想表達的意思不言而喻。喝酒吧!不喝就夷族抄家。

  ??但是今天,李乾算是讓唐乙長見識了。

  ??唐乙是第一次看到有君王用一種近乎耍無賴的口吻來勸酒的?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唐乙不喝好像真的說不過去。

  ??唐乙無奈笑了笑,學著三人,仰頭把杯中酒一飲而盡。

  ??(這裏補充一下設定,大家都知道,在這個靈武世界,靈法修煉者的身體素質遠高於常人,自然而然他們的解酒能力很強,非常不容易醉。禦靈境的人,別說喝酒不會醉了,就是幹喝百分百純度的乙醇都沒有問題。

  ??那問題來了?

  ??酒喝不醉人,那它還能幫助大家消愁,找精神寄托嗎?

  ??好在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找到了一種靈花,叫混沌花,這種花根莖的提取液有擾亂腦部靈力的作用,人喝下之後,腦部靈力會產生混亂,迷糊大腦神經,達到醉酒的效果。

  ??飲酒者體內的靈力越深厚,混沌花的提取液能擾亂的靈力也就越多。所以也就不存在什麽高修為者更能喝酒的說法了,大家在這種添加了混沌花的靈酒麵前,一視同仁,都會醉。

  ??隻能是喝得多了,身體對混沌花提取液的抵抗性要強一些。

  ??現在世麵上煉製的靈酒都添加了混沌花根莖的提取液,而混沌花根莖提取液的濃度就可以理解為原來的酒精濃度。)

  ??一杯下肚,唐乙的臉上迅速地泛起了紅暈,已然一副酒勁上頭的模樣。

  ??看到這一幕畫麵,李乾等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見眾人酒杯見底,林淋再次上前給四人倒酒。

  ??“來,我們接著喝。”

  ??李乾再次舉杯,邀大家同飲,劉家宏和楊濤也不廢話,一飲而盡。

  ??唐乙猶豫了一會,心一狠,也把杯中酒幹了,臉上的紅暈越發明顯了。

  ??就這樣,在李乾的組織下,大家高效且迅速地幹杯。

  ??不知不覺已經酒過多巡,李乾,楊濤和劉家鴻三人正到興頭,臉上也都漸漸浮現了紅暈。

  ??而唐乙了,我們這位處處顯得與眾不同的神秘司丞,此時正頭昏腦脹,隻能靠手臂撐著腦袋,才避免了倒在飯桌上的囧態。

  ??李乾看唐乙已經不行了,也就不再勸酒了,轉過頭和劉家鴻,楊濤拚起酒來。

  ??楊濤和劉家鴻就不用說,一個本就是酒鬼,一個是軍旅之人,酒量自然很好。

  ??但是讓人意外的是,很少沾酒的李乾居然還能和他們拚得不分伯仲。

  ??或許李乾天生就是一個當酒鬼的料吧!

  ??唐乙看大家不帶他玩,不高興了,哈著酒氣,開口說道:“王上,臣喝醉了。”

  ??李乾擺了擺手。

  ??“知道了,喝醉了你就去找地方睡一會兒,睡會兒就清醒了。劉家鴻,來,我們繼續。把這杯酒幹了!”

  ??唐乙擺著頭,說道:“王上,臣喝醉了,不喜歡去睡覺,臣喜歡說故事。”

  ??“說唄!”

  ??“好,那臣就說了。”

  ??恍惚間,唐乙再次坐直了身子,緩緩開口道:“秦曆元年,秦始王剛剛一統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國。帝國剛剛建立,國家體製還不完善,秦始王召諸位大臣入宮商量如何治理這麽大的一個疆土。

  ??(以下內容純屬瞎編!)

  ??時任秦國丞相李斯,深受法家思想影響,於是他在大殿上提出了一個思想:創建一部完善且全麵的秦國律法,依法治國。那麽,不管多少歲月後,隻要秦國律法在,大秦帝國都將井然有序地運轉下去。

  ??當是秦始王不以為然,說律法死板,治國效果一般。而他自己必將長生不死,他就是一部永遠活著的律法。

  ??於是秦王駁回了李斯的建議,倒不是說不讓修訂秦國律法,隻是律法並沒有淩駕在權貴階層之上。

  ??這就是有史以來最早的“人治”與“法治”思想地對碰。

  ??很明顯是“人治”贏了。

  ??但是後麵的情況大家都知道,秦王暴政,且也沒有做到他說的長生不死。當時天下苦秦久已,秦始王一死,天下便大亂。

  ??這個時候,李斯和趙高勾結,把持秦國朝政。趙高一心斂財,而李斯卻再一次提出了他的法治思想。這一次沒有人再來反駁他,他也真的編撰了一部完善且全麵的秦國律法。

  ??但是李斯還是失敗了,他的律法根本推行不了。貴族階級我行我素慣了,根本不尊律法,李斯也沒有那麽高的權威去強迫他們遵守。底層人民思想固化,識字率極低,他們根本不懂法,隻知道君王。

  ??李斯失敗了,秦朝二世而亡。當然,不是說李斯導致了秦朝的滅亡。隻能說李斯的“法治”思想沒有到底救國的效果。

  ??嗝!(酒嗝。)”

  ??說了一段話,唐乙都說渴了,開始到處找水喝。

  ??李乾趕忙遞上一個杯子,他早就沒有再和劉家鴻他們拚酒了,他被唐乙口中的故事吸引住了。

  ??唐乙接過杯子,道了聲謝,然後一飲而盡,結果發現裏麵居然還是酒。

  ??酒就酒吧,這靈酒雖然醉人,但是口感不錯,好喝。

  ??唐乙潤了潤喉嚨,繼續說道:“王上可知,我大聖國的國號為什麽是“聖”?”

  ??李乾搖了搖頭。

  ??唐乙笑了笑,解釋道:“秦朝滅亡後,群雄逐鹿,大聖國的開國聖王當年是揚州這一帶的軍閥,在立國之前和他手下一位謀臣聊起了李斯的法治思想。這位謀臣就是後來的大聖國欽天司第一位司丞。

  ??兩人都覺得李斯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生不逢時,這是一個王權當道的時代,妄圖通過“法治”淩駕王權,自然是行不通的。而且“法治”也不定比“人治”好。

  ??嗝!

  ??王上你覺得了?”

  ??聽到這個問題,深受法治思想熏陶的李乾立刻搖頭如打鼓。

  ??“怎麽可能,法治雖然也有些缺點,但是明顯比人治更可靠,更有效,容錯率也更高。人治不可能比法治好。”

  ??唐乙擺了擺手,說道:“和法治相比,人治確實更容易出問題,但是有一種情況人治會好於法治。”

  ??“什麽情況?”

  ??“人治的關鍵在於人,如果這個統治者是一個全知全能的聖人的話,那在他治下的國度,必然會好於法治。”

  ??聽到這話,李乾愣住了,這確實是他從來沒有想到過的方麵。

  ??唐乙繼續說道:“我剛剛提到的這個可能,就是開國聖王和第一任欽天司司丞交流時提出來的。這兩位思想巨人當時一拍即合,想試一試這個構想能不能實現。

  ??於是他們就立國了,國號聖。他們想試著創造出一位全知全能的聖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