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作者:路遙      更新:2021-08-12 14:23      字數:5921
  經過漫長的冬天和短暫的春天,荒涼的黃土高原又漸漸進入了它一年中最為美好的季節。

  ??五月初,立夏前後,山野裏的草木大部分都發芽出葉,連綿的山巒染上了一片片鮮綠嫩青。太陽開始有了熱力,暖洋洋地照耀著廣袤的大地。河流水泊清澈碧澄,映照出初夏的藍天和藍天上悠悠的白雲彩。

  ??一九八二年,整個黃土高原全部實行了生產責任製。這塊飽經滄桑的古老土地進入了它新的曆史時期。各種政權機構也由多年來一元化的革命委員會演變成了黨政分家的局麵。縣以上重建了人大,和黨委、政府一起被俗稱為“三套班子”。舉世聞名的人民公社先後被鄉政府所取代。“革命”留下的許多遺產正逐漸在生活中銷聲匿跡。

  ??雙水村在外觀上看不出有多大變化。山還是原來的山,人還是原來的人,東拉河依舊唱著它不倦的歌謠淌過這個平凡的村莊。

  ??但是,雙水村的確不是原來的雙水村了,它的變化有的能感覺到,也有感覺不到的。一個最顯著的變化是,大部分人再不為吃飯而熬煎了。僅此一點,就不能不使人百感交集地喊道:天啊……

  ??如今,對大部分人家來說,玉米麵饃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有些門道的人家,不僅白麵,就是大米也不再是什麽稀罕之物。個別農戶的存糧,據本村一些觀察家估計,遠遠超過了舊社會老地主金光亮他爸。金家灣前二隊長金俊武就是其中之一。

  ??需要提醒諸位的是,這一切變化都是在短短一兩年中發生的;要知道,我們曾幾十年鳴雷擊鼓搞農業,也沒有能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

  ??可是,隨之也出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情況。最突出的問題是大部分人缺錢花。

  ??說實話,眼下人們對新政策是否久長,心中還存在著疑問。那麽,趁現在手腳放活之時,趕快狠收幾年糧食!為了多打糧,大部分農民都對土地實行了掠奪式耕種。誰也不再給土地施有機肥料。過去,為了搶擔公社機關和縣城的公共廁所裏的茅糞,常常釀成各地農民的武鬥。現在,城裏大小廁所的糞便都無人問津,公家不得不掏錢雇人清理。糧食要高產,當然上化肥最足勁!

  ??可買化肥需要錢——一年兩料莊稼,得要多少化肥呀!

  ??當然,除過買化肥,還有許多用錢之處。一家一戶耕作,壞了農具要自己添置。牲畜不蹬勁需要換個好使役的,也需二三百元。另外,市場一開放,洪水一樣泛濫的各種東西也若人眼讒。旁的不說,石圪節街上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時髦衣裳,兒女媳婦們趕集上會想買一身,你不給錢行嗎?

  ??錢啊!成了莊稼人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個字眼。為了買化肥,為了買牲畜農具,為了給兒女們買一兩身時新衣裳,為了像鄰居一樣添置一件新時代的小玩藝,莊稼人不得不又把囤裏積攢下的糧食,扛到石圪節的自由市場上去賣掉……

  ??俗話說,這山望見那山高。的確,在農村,人們在剛吃飽飯之後,就又有點不滿足了。老百姓紛紛尋思,怎樣才能把日子過得紅火一些?這心理極其正常——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的本性。

  ??對大部分農民來說,隻要土地由自己耕種,多收獲一些糧食是不成問題的;這是祖傳的專業和本領,他們信心十足。但要在土地之外再打點別的主意,那就不是什麽容易事了。

  ??但無論如何,隻靠在石圪節上去賣一點糧食、土豆、旱煙葉,或靠一年出售一頭老婆喂養的肥豬,就想把光景日月過好,那實在是妄想!這一點收入,通常連化肥都買不回來!

  ??芝麻鹽,黑豆醬,張三李四不一樣。農村也有個把踢飛腳的家夥,早已不靠土地吃飯了。他們做生意,跑買賣,搞副業,人民幣在手裏嘩嘩響,愛得眾人眼睛都紅了!

  ??這雙水村出現的第一個能人就是孫少安。他已經用機器辦起了磚瓦窯,並且第一家在村裏修整了一院新地方。緊接著,書記田福堂不甘人後跑到原西城裏當起包工頭——隻是因為兒女的急躁事加重了他的肺氣腫,最近才不得不咳嗽氣喘地回來了。副書記金俊山——他現在還兼任了村長——買了十幾隻好山羊,和教書的兒子金成合夥喂養,去年秋天就去石圪節的機關賣上了羊奶,據說收入很可觀。唉,說來說去,有能耐的人什麽時候也有能耐!

  ??瞧,現在雙水村又一個有能耐的人,竟然要挖塘養魚了!

  ??這人是大隊支委田海民。

  ??三十五歲的田海民,在莊稼行裏屬平庸之輩。多年來,他一直是大隊會計,很少出山勞動,靠撥拉算盤珠子,月月下來都是滿工,加之他嶽父在米家鎮公私合營門市部賣貨,家底厚實,三五十塊錢的常支援他,媳婦銀花又出身於經營者家庭,很會計算,因此小兩口的光景一直在村裏拔尖。

  ??土地分開以後,雖說海民種莊稼不行,家道也沒有衰敗下來。但也沒什麽發展。

  ??孫少安等人的發跡其他人看見眼紅,海民兩口子也不例外。這對精明夫婦日夜思量,看能不能在土地之外另尋一條出路。他們有一千多塊存款——在農村是個了不起的數字!這些錢搞大事業不行,但弄個小打小鬧的資金還是足夠的。

  ??當海民不知從什麽地方搞回一本養魚的小冊子後,夫妻倆在燈下頭挨著頭直看了一夜。他們立刻興奮地決定:得,幹脆,挖個池塘養魚!

  ??黃土高原山鄉圪的農民,從來沒有吃魚的習慣——別說吃了,許多人連這玩藝兒見也沒見過。聽說海民兩口子要養魚,雙水村的人大為震驚。哈呀,這小子看別人發了財,急得胡跳彈哩!魚?誰吃那東西!

  ??其實,這初中畢業的夫妻倆是有遠見的。正因為這裏的人不愛吃魚,因此本地很少有人養魚。但不是沒有吃魚的。逢年過節時,海民曾目睹過原西城的幹部市民怎樣排著長隊,在副食門市上爭買外地進回來的那點凍魚。是的,他們將不指望在農村銷售他們的產品,而是準備賣給城裏的人的。現在這社會,四麵八方門戶大開,原西城裏天南海北的人都來,吃魚的人有的是!海民已經在城裏打探過,好幾個飯館都提出,隻要他有魚,有多少盡管往那兒拿!

  ??由於海民是村裏的支委,因此很順利地征得田福堂和金俊山的同意,以每年交三十六塊錢的微不足道的代價,在村子北頭東拉河岸邊搞到了三畝六分荒草地,就準備在這裏挖養魚池了。

  ??這一天下午,以每小時十二元租來的石圪節農機站的推土機,就喧吼著開到這片荒草地上,開始了引人注目的挖掘工作。推土機巨大的轟鳴聲再一次震撼了這個古老的村莊。許多幹畢活的莊稼人和放了學的孩子們,都前呼後擁趕到這地方來看熱鬧。

  ??順便提一提,這裏正是那年雙水村偷水攔壩的地方。相信諸位對六年前的那場悲喜劇依然記憶猶新的。唉,時光流逝得多快。當年在這裏命喪黃泉的金俊斌,墳頭早已被青草覆蓋,而人間的生活卻照樣的在這裏轟轟烈烈地進行著……

  ??雙水村立刻被攪動得紛紛亂亂。現在,村子南頭,孫少安的製磚機隆隆價響動,燒磚窯上空黑煙大冒;村子北頭,這田海民租來的推土機,又在喧天吼地,攪得滿天黃塵飛揚……雙水村啊,你是一個永遠不肯安靜的世界。往日,是田福堂和孫玉亭這些人在此翻雲覆雨,而現在又是孫少安和田海民這些人在大顯身手囉!

  ??雙水村的那些手頭緊巴的莊稼人,無限感慨地立在推土機周圍,觀看這鋼鐵動物怎樣在荒地上拱出一個大坑來。他們羨慕和眼紅有能力折騰的人——聽一些見多識廣的人議論,這土坑裏撈出來的將是一把又一把的人民幣啊!他們自己隻有眼紅的份。他們折騰不起。一來手頭沒有本錢,二來也沒魄力到公家門上去貸款。再說,就是有錢有魄力,大字不識一個,哪來的技能?弄不好還得倒賠錢。看來他們隻能在土地上戳牛屁股囉!

  ??可是,他們委實窮得心慌啊……

  ??在觀看田海民非凡壯舉的人堆裏,還有他爸田萬有和他四爸田萬江。

  ??田四田五老兄弟倆蹲在一起,在人堆裏隻抽旱煙不說話。如果這是另外的人家,村中首席藝術家田五馬上會給眾人編出一段逗笑的“鏈子嘴”來。現在,他蹲在這裏卻是一副平時少有的沉思麵孔。

  ??田五有他的愁腸。他明年就滿六十歲了,家裏還有兩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兒。他這把年紀一個人有山裏掙命,勉強能糊住四張嘴,手頭緊巴得連化肥也買不回來。兩個女娃娃都大了,穿不起一件像樣的衣服,經常破衣連身。別看他常在人麵前是一個熱鬧人,其實一個人在山裏唱完一段子信天遊,便由不得抱頭痛哭一場。海民不管他。不是兒子不想管,是兒媳婦不讓兒子管。

  ??蹲在旁邊的他哥田萬江,日子過得比他還恓惶。田四的三個兒子都另過了光景,一個個老實巴腳,都拉著一窩兒女,根本不可能照顧他們。老兩口窮得連口鍋也買不起,一直用一隻漏水的破鍋做飯。

  ??老弟兄倆聽說海民要挖池養魚,就湊到一塊拉談過,看能不能在海民這裏入個“股”。他們一沒資金,二沒技術,但粗笨活可以全包在他們身上。他們估計,盡管兒媳婦銀花看不見他們的死活,但他們幹重活,拿個小頭,也許她能同意。

  ??現在,他們還沒有向海民提這事。不過,他們此刻熱心地蹲在這裏,心裏上倒覺得,這事好像也是他們自己的事;聽著推土機的吼叫聲,心裏怪激動!

  ??兩天以後,魚池已經挖好了。海民兩口子正緊張地做放水前的工作。據那本小冊子介紹,放魚苗前,要用白灰對魚池消毒。一畝放六百斤生石灰,再潑一層大糞,用犁耕一遍——這樣既能消毒,又能生微生物。

  ??這天上午,田五田四乘銀花不在工地,兩兄弟就結伴來找海民,向他提出了他們的“建議”。

  ??海民當時沒有拒絕。隻是為難地對兩位父老說,這要征得他媳婦的同意。海民的家事由銀花掌管,他隻能把這一點不害臊地向兩位老人當麵表明。兩位老人也知道這是事實,隻好等待海民去請示他媳婦。

  ??當天晚上,海民就到父親家來了。他告訴等待消息的父親和四爸:銀花不同意他們來幹活!

  ??田四田五一時瞪住眼睛,不知該說什麽。

  ??田五發了半天呆,長歎一口氣說:“我和你四爸等於去給你們攬工,你們都不要。你們比舊社會的地主都殘酷!我和你媽吞糠咽菜把你拉扯大,如今我們不行了,你連我們的一點死活也看不見!你還算個人嗎?”

  ??田五數落兒子的時候,田四一直低垂著蒼頭——海民是弟弟的兒子,他無權數落人家。前一隊飼養員此刻隻能承認現實的打擊是一件自然的事。

  ??田海民無言地接受了父親的一頓責罵,然後又無言地退出了這個把他養育大的破窯洞。他在黑暗的村道上回家的時候,眼裏噙滿了淚水。

  ??唉,海民不是不知道兩家老人的苦情。但他無法說服自己的女人。沒辦法呀!他要和這女人一塊生活,一塊過光景日月;如果和銀花鬧翻,除不能解決老人們的問題,他自己的光景也要爛包!他無法在老人麵前為自己的難腸辯解。他盤算隻能在自己賺下錢後,背著銀花偷偷給他們幫扶一點,此外便束手無策了。一個男人活到這種地步,那痛苦也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

  ??第二天,受到生活和感情雙重打擊的田五,在公眾麵前仍然扮演了他那慣常的樂天派的角色。在神仙山那裏,他仍然神仙般快活地唱他的信天遊。至於唱完後哭沒哭,我們就不知曉了……

  ??過了沒多久,又起了意外的風波。海民家的隔牆鄰居劉玉升,突然傳出了一個可怕的預言。這位先知先覺的神漢危言聳聽地散布說,在田海民的養魚池裏,將要誕生一條“魚精”。說這魚精必定要在雙水村殃害人和牲靈;而且以後還要在外地去作怪哩!一些迷信的村民立刻開始詛咒海民和銀花,有的人並且揚言要給魚池裏撒毒藥!

  ??本來情緒十分高昂的海民夫婦,被這謠言氣得連飯也吃不下去。他們惹不起這位自稱掌握全村人生死命運的神漢。但他們也決不放棄養魚——他們已經花費七百元資金了!

  ??與此同時,田五因生兒子的氣,竟然用荒誕的手法編了一段“鏈子嘴”使劉玉升的謠言變為戲謔性的藝術在村子裏傳播開來——

  ??雙水村,有能人,

  ??能不過銀花和海民。

  ??東拉河邊挖土坑,

  ??要在裏麵養魚精。

  ??魚精鱉精蛤蟆精,

  ??先吃牲靈後吃人。

  ??吃完這村吃那村,

  ??一路吃到原西城。

  ??原西城裏亂了營,

  ??男女老少爭逃命。

  ??急壞縣長周文龍,

  ??請求黃原快出兵!

  ??地委書記田福軍,

  ??拿起電話發命令。

  ??中國人民解放軍,

  ??連夜開進原西城。

  ??進得城來眼大瞪,

  ??報告上級無敵情——

  ??原來魚精沒吃人,

  ??後被人把魚吃盡。

  ??吃完魚頭吃魚尾,

  ??隻剩一堆白葛針……

  ??當“鏈子嘴”在村裏傳開後,田五卻後悔極了。唉,他怎能給自己的兒子編排笑話?他太過份!兒子光景爛包了,對他有什麽好處?再說,這樣能解決了他自家的困難嗎?“鏈子嘴”沒人給稿費!

  ??這一天,田四又一臉愁苦找到田五,對弟弟說:“咱們再去找找少安,看能不能到他的磚場打一段零工?要不,秋天種麥子的化肥都沒錢買……”

  ??田五一想,也覺得可以去碰碰運氣。少安人雖年輕,但為人做事都很寬厚,說不定能同情他們的處境哩。

  ??這樣,窮困無路的兄弟倆就準備麻纏他們的“老隊長”去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