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作者:路遙      更新:2021-08-12 14:23      字數:4792
  一九八一年農曆正月十六過罷傳統的“小年”以後,黃原地區各縣的縣城,頓時湧滿了公社和農村來的基層幹部。這些人胸前的鈕扣上都掛著一張紅油光紙條,上麵印有“代表證”三字。各縣每年這個時候召開縣、社、隊、小隊四級幹部會議、似乎像過節一樣,也成了個傳統。會議期間,這些小小的縣城陡然間會增加一倍左右的人口,顯得異常地擁擠和熱鬧。縣城的小學、中學和各機關一切閑置的房屋和窯洞,都睡滿了這些各地農村來的傑出人物。通常這期間,縣上都要唱大戲;這種會議似乎越熱鬧效果越好。

  ??按老套路,每年的“四幹”會主要是總結去年的工作,安排今年的生產,全體大會上,由縣委書記做總結報告,縣上其他領導圍繞報告中心分別講一通話,然後以公社為單位進行討論。

  ??今年的“四幹”會非同以往;因為這是農村實行個人承包責任製以來的第一個“四幹”會。不知哪個縣開的頭,今年“四幹”會除過傳統的日程安排,另增添一個新內容:在會議結束時舉行聲勢浩大的“誇富”活動。

  ??於是,各縣聞風而紛紛效仿。

  ??這真是時代變,做法也截然相反。往年的“四幹”會,通常都要批判幾個有資本主義傾向的“階級敵人”、今年卻大張旗鼓地表彰發家致富的人。誰能不為之而感慨萬千呢?

  ??既然各縣都準備這樣搞,原西縣當然也不能無動於衷。盡管縣委書記張有智向來反感這類大哄大嗡,但看來不這樣搞也不行。以前他是副職,不感興趣的事可以回避;但現在他成了“一把手”,就不敢再任性了——“誇富”實際上是讚揚新政策哩!

  ??張有智把這件事交給“二把手”馬國雄去操辦。這差事正對國雄的口味,他最熱心這些紅火工作。我們知道,一九七七年,他曾負責“導演”了接待中央高老的那次著名活動。

  ??馬國雄根據常委會的決定,早在元旦前後就召開了電話會議,要求各公社推選“冒尖戶”。“冒尖戶”的標準是年收入糧一萬斤或錢五千元;各公社不限名額,有多少推選多少,但不能連一名也沒有。“冒尖戶”除在春節後“四幹”會上披紅掛花“遊街”以外,每戶還要給獎勵“飛人牌”縫紉機一架。

  ??這件事首先難倒了石圪節公社書記徐治功。治功知道,按照縣上要求的標準,他們公社連一個“冒尖戶”也找不出來。石圪節是全縣最窮的公社,雖然實行了責任製,農民的日子比往年好了,可新政策才剛剛一年,憑什麽能打下萬斤糧食或賺下五千元錢呢?這不是逼著讓他徐治功去上吊嗎?哼,別說農民,他徐治功也沒那麽多家當!

  ??可是,找不出“冒尖戶”,徐治功沒辦法給縣上交待,再說,沒個“冒尖戶”,他又有什麽臉麵去參加“四幹”會?

  ??找不出來也得找!找不出來就說明他徐治功沒把工作做好!

  ??他們副手劉根民叫來,發愁地和他商量到哪裏去找個“冒尖戶”。

  ??兩個人扳著手指頭一個村子一個村子往過數,結果還是找不出來一個。

  ??徐治功突然手在大腿上拍一巴掌,說:“我好像聽說雙水村的金富弄了不少錢,興許這個子能夠上標準哩!”

  ??劉根民淡淡一笑,對興奮的徐主任說:“據有人傳說,他的錢不是從正路上得來的……”

  ??“去他媽的!不管是偷的還是搶的,隻要湊夠五千塊就行了!”

  ??“這樣恐怕不行。”劉根民搖搖頭,“再說,如果這小子真是用不正當手段弄來的錢,他也不會給你說他有那麽多。”

  ??“那咱們怎麽辦?”徐治功束手無策地問劉根民。

  ??劉根民能有什麽辦法呢?

  ??徐治功背抄著手在地上走了兩圈,又來了“靈感”,說:“你的同學孫少安怎麽樣?這小子開了燒磚窯,說不定賺下不少錢呢!”

  ??“據我所知,少安也沒賺下那麽多錢。”劉根民說。

  ??“不管怎樣,咱們一塊到雙水村去看看!”

  ??劉根民也和徐治功一樣急,找不出個“冒尖戶”,縣上不會饒了石圪節公社。

  ??劉根民隻好和徐治功一人騎了一輛自行車,到雙水村找孫少安,看能不能把他的同學湊合成個“冒尖戶”。

  ??公社的兩位領導在燒磚窯的土場上找到了滿臉煙灰的孫少安。

  ??少安聽他們說明來意後,驚訝地說:“哎呀,你們也不想想,我就這麽個攤場,怎麽可能賺下那麽多錢呢?”

  ??“你甭輕看這事!”徐治功誘導說:“當了‘冒尖戶’,不光到縣上披紅掛花揚一回名,還給獎一台縫紉機呢!”

  ??“我沒資格去光榮嘛!”少安無可奈何地說,“把我的骨頭賣了,也湊不夠那麽多錢。”

  ??“嗨,這就看怎樣算賬哩!”徐治功嘴一撇,給劉根民擠了一下眼睛,“咱們回家去說吧!”

  ??少安引著他們回到家裏。徐治功一進院子,就指著少安的三孔新窯洞說:“這不是個‘冒尖戶’是個啥?”

  ??秀蓮一看兩個公社領導上了門趕忙洗手做飯。

  ??徐治功立刻發明了一種“新式”算賬法。他把孫少安的現金、糧食、窯洞和家裏的東西統統折了價,打在一起估算。後來又加上了現存的磚、磚坯和燒磚窯。盡管這樣挖空心思算了一番,結果還是湊不夠五千元。

  ??這時候,在鍋台上擀麵的秀蓮插嘴說:“要把我爸爸的算上大概就夠了。”她聽說能獎一台縫紉機,就一心想當這個“冒尖戶”,她早就夢想有一台縫紉機。

  ??“對!”陷入困境的徐治功高興地說。

  ??“可是我和爸已經分家了。”少安說。

  ??“父子分家不分家有什麽兩樣!”秀蓮白了一眼丈夫,意思是埋怨他太傻了,為什麽把一台不要線的縫紉機扔了呢?

  ??徐治功竟然就麻麻糊糊把孫玉厚的財產也算到少安名下,總算湊夠了“標準”——他終於搜腸刮肚為石圪節創造了個“冒尖戶”。

  ??於是,過罷“小年”,孫少安就以隊長和石圪節公社惟一的“冒尖戶”的雙重身份,參加了縣上的“四幹”會。雙水村去開會的人還有田福堂和金俊武;這兩個精明人都在心裏嘲笑他們村的另一個精明人。孫少安雖然知道他是個冒牌“冒尖戶”,但既然被徐治功糊弄出台子,不會唱戲也是硬裝成個戲子了!

  ??會議期間“冒尖戶”們像平民中新封的貴族一般,受到了非同尋常的抬舉,其他社隊幹部都是自帶鋪蓋,七八個人擠在一個學生宿舍裏;而“冒尖戶”和各公社領導一起被安排在縣招待所,兩個人住一間帶沙發的房子;吃飯也在縣招待所的小餐廳,有社會還普遍貧窮的狀況下,這些發達起來的農民受到了人們的尊敬。他們佩戴著寫有“冒尖戶”的紅紙條走到街上。連幹部們都羨慕地議論他們——是呀,這些每月掙幾十元錢的公家人,恐怕有五千塊存款的也不多。人們的觀念在迅速地發生變化;過去尊敬的是各種“運動”產生的積極分子,現在卻把仰慕的目光投照到這些腰裏別著人民幣的人物身上了。

  ??孫少安站在這個光榮的行列裏,心慌得像兔子一般亂竄。他知道,在全縣這幾十個“冒尖戶”中、大部分是真“冒尖”,也有假“冒尖”的。他自己屬於後一種“冒尖戶”。他真後悔為了一台縫紉機而來受這種精神折磨。除過開會,他也不上街去;他心虛,似乎感到城裏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假”的。

  ??他同屋住著柳岔公社的一個“冒尖戶”,名叫胡永合,是靠長途販運發財的。這家夥是個真“冒尖”。據他誇耀,他可以一次包縣運輸公司的兩輛汽車,到省城和中部平原的縣鎮拉麵粉,回到山區每袋淨賺四五元錢。胡永合氣派很大,對少安說,他今年還準備辦個罐頭加工廠呢!

  ??幾天以來,孫少安被各種情況刺激得坐臥不安,同時也在內心升騰一種新的雄心壯誌。他感到,由於過去太窮,生活一旦有所改善,就有點心滿意足了。現在看來,他應該放開手腳發展自己的事業。他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冒尖戶”。他暗暗下決心,明年他要理直氣壯地來參加這樣的會議!

  ??在別的“冒尖戶”們外出逛悠的時候,孫少安就一個人躲在房間裏,開始謀算他下一步的宏圖遠景。他想回去以後,先立刻籌劃買一台中型300型製磚機,多開幾個燒磚窯,辦它個真正的磚廠!

  ??當然,要邁出第一步困難就很多。首先是資金問題。一台中型製磚機就得五千元,他個人的錢根本買不起;更不要說擴大生產還得有其它花費。至於人手,現在倒可以雇幾個人;雖然雇工還沒有明確的政策,但許多地方已經有這樣的現象,公家一般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據他二爸說,報紙上現在對這問題正討論著哩。

  ??他首先發愁的是錢。沒有辦法,看來隻能走貸款這條路。

  ??這一天晚飯後,他找到了公社的徐主任和劉主任,向他們傾吐了自己的心事。

  ??徐治功和劉根民馬上表示支持他的想法,說回去以後立即給他貸款,他要多少就給貸多少。兩位主任這次會上也受到了強烈刺激。別的公社都有兩名以上的“冒尖戶”來參加會議,就他們公社是一戶,並且還是個假的!他們來參加這個會實在是臉上無光,因此決心回去也要大幹一番,下決心搞出幾個真正的“冒尖戶”來!

  ??“四幹”會的最後一天,原西縣舉行了隆重的表彰“冒尖戶”大會(當時俗稱“誇富”會)。

  ??這一天,原西縣城一片熱鬧。除過參加會議的一千多名幹部外,城裏的機關幹部和市民也都紛紛湧進了縣體育場。縣廣播站在向全縣轉播大會實況。體育場擠得人山人海。主席台下,“冒尖戶”們全部披紅掛花,騎在高頭在馬上,一個個都被裝扮得像狀元兼駙馬。人們都新奇地想擠前去看看這些光榮的老百姓。

  ??簡短的會議儀式舉行完以後“誇富”大遊行開始了。總指揮馬國雄手裏拿著個電喇叭,滿頭大汗地跑個不停,指揮著遊行隊伍按順序出了體育場,浩浩蕩蕩走向大街。

  ??遊行隊伍的最前邊是十幾班吹鼓手。這些被召來的是全縣最著名的樂人,嗩呐上挽著紅綢花,一個個都大顯神通、腮幫子鼓得像拳頭一般大。嗩呐聲和鑼鼓聲震天價喧吼。四麵八方鞭炮聲聚起,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硝煙味。

  ??樂隊後麵,是騎馬的“冒尖戶”們。他們的馬都由縣委和各部門的領導人牽著,使得這些受寵的泥腿把子們,都十分不好意思;此刻一個個羞怯地低著頭,像些新娘子似的。

  ??“冒尖戶”後麵,是一長溜工具車。每輛車駕駛樓的頂棚上麵,都擱著一架“飛人牌”縫紉機——這是給“冒尖戶”們的獎品;縫紉機上貼著大紅“喜”字。馬國雄幾乎把這個活動弄成了集體婚禮。工具車使勁按著喇叭,警告兩邊潮水般擁擠的人群讓路;它們跟在馬匹後麵,像烏龜般慢慢地爬蜒著。工具車後麵,緊跟著“四幹”會的一千多名代表。市民們現在已經擠在街道兩旁,歡天喜地觀看這場無比新鮮的熱鬧景致……

  ??披紅掛花的孫少安騎在馬上,在一片洪水般的喧囂和炮仗的爆炸聲中,兩隻眼睛不由地潮濕了。此刻,他已經忘記了他是個冒充的“冒尖戶”,而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種幸福之中;自從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他第一次感到了作為人的尊貴。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