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
作者:冰臨神下      更新:2021-08-12 14:22      字數:4616
  南直勁來到勤政殿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殿外站著一群官員,有人大聲叫喊要誓死守衛京城,有人拐彎抹角地建議從長計議,還有人信誓旦旦地宣稱自己找人算過,敵軍過不了小周城。

  ??殿內,十餘位重臣正圍著宰相,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卓如鶴應接不暇,一看到南直勁立刻招手讓他過來。

  ??“話不多說,碰到這種事,必須由陛下做主,可陛下不在,一時半會聖旨也到不了,咱們隻能先商議出一個辦法出來。南禦史比較了解陛下,讓他猜測一下陛下會怎麽辦,咱們照做就是。”

  ??群臣看向南直勁,有人對他比較熟悉,有人隻聞其名,這時的神情卻都一樣,冷淡而嚴厲,好像他是一名被喚上大堂準備招供的犯人。

  ??南直勁挨個向眾人行禮,準確地叫出了每個人的官職與姓氏,尤其是對頂頭上司瞿子晰,身子躬得更深一些。

  ??卓如鶴揮手道:“時間緊迫,少些虛禮,南禦史有話就說吧。”

  ??連宰相都不想遵守“規矩”了,南直勁沉吟片刻,開口道:“猜測陛下的想法乃是重罪……”

  ??瞿子晰道:“時移事易,這一次不算你有罪。”

  ??南直勁再次躬身行禮,然後道:“讓我猜測的話,陛下絕不會棄守京城。”

  ??卓如鶴點頭,心裏稍微有底。

  ??“陛下為人頗有深謀,兼又堅忍不拔,絕不輕言放棄,我不懂軍務,但我覺得,陛下若在,不僅會死守京城,還會派兵援助小周城、滿倉城和玉門關,寸土必爭。陛下的想法是這樣:狹路相逢勇者勝,楚軍隻要退卻,就是在長敵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敵軍會趁勝大舉擴張,楚軍則會失去鬥誌則,一敗再敗。”

  ??“可敵軍明顯比楚軍勢眾,一時間去哪調集足夠的軍隊?”崔宏問道。

  ??南直勁搖頭,“我不知道,我隻能猜到大概,陛下就算妥協,也要等到前線穩住陣腳,再與敵軍談判。”

  ??論到軍務,眾臣當中隻有崔宏最懂行,他想了一會,搖搖頭,“京城守軍本來就不多,沒法分兵支援前方,小周城此刻駐兵將近十萬,其中有數萬南軍,能守住自然最好,守不住的話,再派人去也是無益。京城牆高且厚,更容易守衛,另外一道防線就是函穀關,也是一人擋關萬夫莫開的地方……”

  ??“與神雄關一樣。”卓如鶴插口道,神雄關一度也被認為是固若金湯,最後卻失守。

  ??崔宏壓下心頭怒火,拱手道:“當然,陛下不在,一切由宰相做主,宰相若覺得應該支援小周城,我即刻帶兵出發,大不了有去無回、為國盡忠。”

  ??卓如鶴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崔太傅還應該去守衛函穀關,並且護送宮中諸貴人。”

  ??崔宏嗯了一聲。

  ??卓如鶴道:“小周城先不管了,守衛京城,就這麽定了,當務之急是選一位守城大將,諸位可有推薦?”

  ??除了崔宏,勤政殿裏盡是文臣,能做決定,卻不會排兵布陣,偏偏多半個兵部與大將軍府都被皇帝帶到了晉城,剩下的將領不多。

  ??若在平時,大家會搶著推薦自己的人,這時卻沒有一個人開口,崔宏推薦了幾位,他剛回京,不了解情況,推薦的這幾個人都不在。

  ??南直勁道:“我推薦兩個人,一個陛下會讚同,諸位不會,另一個諸位讚同,陛下卻未必。”

  ??“這種時候了,就別繞圈子了。”卓如鶴催道。

  ??“讚侯之子謝存,雖然年輕,但是參加過晉城之戰、雲夢澤之戰,陛下幾次巡狩,他都追隨左右,頗受賞識,這一回是因為得病,留在了京城。”

  ??眾臣當中有人認得謝存,“他才剛剛二十歲吧,而且隻是宿衛軍裏的一名小小參將。”

  ??“用人之際,年紀與職位都不重要。”南直勁也不講規矩了。

  ??“你推薦的另一位是誰?”卓如鶴問,覺得謝存不太合適。

  ??“前俊陽侯花繽,曾經帶過兵,頗得武帝讚賞。”

  ??眾臣更是無語,花繽犯過謀逆大罪,現在還被軟禁家中,能活下來已算是皇帝開恩,重新啟用實在沒法向皇帝交待。

  ??中司臨劉介匆匆走進來,將太後懿旨交給卓如鶴,“宮中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什麽時候遷宮?”

  ??卓如鶴看向崔宏,崔宏道:“今晚四更,盡量不要泄露消息,以免驚擾城中百姓。”

  ??劉介退下。

  ??眾人繼續討論守城大將的人選,都覺得謝存與花繽各有問題,難堪大任,可是一時間又找不出更適合的人選。

  ??眼看夜色漸深,崔宏首先告退,他得準備出發事宜。

  ??卓如鶴又叫進來幾位大臣,隻是令爭論變得更加激烈。

  ??南直勁被遺忘在一邊,沒人再問他的意見,也沒人讓他離開,南直勁默默觀察,悄悄走近左察禦史瞿子晰,隔著數人向他點下頭。

  ??瞿子晰剛剛發過言,口幹舌燥,看到南直勁點頭,不由得微微一愣,很快醒悟過來,又是一愣,再一思考,卻又覺得這是自然而然的唯一選擇,奇怪的是自己竟然早沒有想到。

  ??“我再推薦一個人,比謝存年長位尊,比花繽忠成可信。”瞿子晰大聲道。

  ??群臣止聲,都看過來。

  ??瞿子晰上前一步,“就是我本人。”

  ??群臣全都呆住了,卓如鶴皺眉道:“瞿大人懂軍務?”

  ??“看過一些書,守城也沒有那麽難,而且城中不是還有許多將領嗎?隻是職位不夠高,有他們相助,應該沒問題。”

  ??外圍的南直勁小聲道:“謝、花二人也可一用。”

  ??“對,讓這兩個人過來幫我。”

  ??瞿子晰掃視一圈,眾臣不說同意,也不說反對,都是一副沉思表情,瞿子晰怒道:“敵軍入境,京城危殆,諸位縱然不為滿城百姓著想,也該替自己考慮,還有誰願意出來負責實城,站出來就是,我讓賢,若是沒有,盡快做決定吧。”

  ??卓如鶴道:“好,就由瞿大人領守城之職。”

  ??宰相開口,其他人自然不會再反對,立刻以宰相的名義任命左察禦史瞿子晰為關中提督,兼領兵部侍郎,就在南門外的兵部設立幕府,指揮關中一帶所有楚軍。

  ??瞿子晰向卓如鶴拱手道:“守城我來負責,其它事情宰相處理,別幹擾我就是。”

  ??卓如鶴帶領群臣親自將瞿子晰送出勤政殿。

  ??大事已定,宰相的麻煩才剛開始,好幾位大臣又來勸說宰相將朝廷遷到洛陽,“瞿大人守城,咱們一幫文臣留下隻會誤事。”

  ??卓如鶴斬釘截鐵,“誰也不能走,京城之所以是京城,就是因為朝廷在此,朝廷若是棄城,就會示弱於敵,大楚之傾自此而始,誰能負這個責任?”

  ??好幾位大臣未得宣召就進入了勤政殿,王國舅也混在其中,這時大聲道:“要留就都留,為什麽戶部、禮部可以走?”

  ??“兩部分掌圖籍與禮器,乃是大楚東山再起的根基,不可留於危地。”卓如鶴的這項決定沒有大臣反對,他們都明白這兩樣東西的重要。

  ??王國舅還是不滿,“那吏部尚書元九鼎呢?我聽說他已經帶著家人出城了,誰放他走的。”

  ??“元九鼎私自離城,乃是大罪。”

  ??“不對,我聽說是宰相讓元九鼎離開的,他的家仆下午還給宰相送了一封信,而且還有一大批官員排隊等著宰相放行,反正這裏沒有外人,宰相不如開個價吧。”

  ??“放肆!”卓如鶴再也忍受不住,退後幾步,從袖中取出信,大聲道:“元九鼎寫來的信在此,卓某不才,可也不至於在城危之時假公濟私,諸位同僚有誰看到我給任何人發出離城之令了?”

  ??沒人回答,王國舅也閉嘴了。

  ??卓如鶴憋悶已久,一開口就不想再隱瞞,“元九鼎聲稱我家夫人幹預朝政,離間陛下與太後的親情,我沒話說,就是諸位的家眷,想必也不都是清白無辜。”

  ??卓如鶴幾下將信撕碎,“城破人亡,身後之名任身後人評說,若是僥幸保住京城,我自會向陛下伏地請罪,誰也不用再拿此事要挾在下!”

  ??這番話一出,更沒人敢開口了。

  ??卓如鶴心中痛快,突然之間真的無所謂了,“明日遷宮,大臣之家最多可跟隨兩人,年紀十五歲以上的男子,不得離京,卓某兩子,幼者今年十六,全都留守京城!”

  ??群臣駭然,可是也有人支持宰相,禮部尚書劉擇芹上前一步,“禮部要護送禮器離京,可禮部尚書不是非得親自護送,我留下。”

  ??卓如鶴有點意外,劉擇芹並非他這一派的人,與皇帝的關係也不和睦,竟然在這種關鍵時刻站出來表示支持。

  ??戶部尚書沒辦法,也站出來自願留京。

  ??卓如鶴緩聲道:“諸位,咱們就是朝廷,大家多多少少都曾與陛下有過爭鬥,為的是什麽?就是為了證明朝廷是正確的,現在,證明對錯的不是說過什麽,而是要做什麽,你我皆為楚臣,大話說過許多,今天該做些實事了。”

  ??群臣一塊躬身行禮,隻有王國舅敷衍了一下,轉身向外跑去,要向太後本人求情。

  ??兵部衙門裏,瞿子晰開始接管京城軍隊,命人將謝存與花繽都叫來。

  ??謝存的病還沒好,臉色蒼白,說話帶著鼻音,見過瞿子晰之後立刻道:“城外的道路、橋梁,瞿大人是守是棄?”

  ??“該守還是該棄?”

  ??“先派人守,情況不對的話,伺機毀掉。”

  ??“你去擬一份方案出來。”

  ??花繽心裏即使有意外,臉上也沒表現出來,說話更直接,“瞿大人派人燒掉滿倉城了嗎?”

  ??“沒有。”

  ??“滿倉之糧若是落入敵軍之手,京城必陷。”

  ??瞿子晰這才反應過來,立刻叫來宿衛軍將領,調軍一千火速前往滿倉城,隻要聽說小周城失守,立刻燒掉城中糧倉,在此之前,盡可能將糧草向京城轉移。

  ??直到後半夜,瞿子晰終於理出大致頭緒來,對身邊的南直勁說:“還有什麽事情沒辦,提醒我一聲。”

  ??“朝廷隻想守衛京城,不願支援小周城,可我知道,陛下一定會以進為退,所以請大人允許我征集義軍,前往小周城。”

  ??南直勁頓了一下,“這回我站在陛下一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