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突然襲擊
作者:駕霧      更新:2021-08-12 10:01      字數:3483
  新月聯盟的火速成立,讓外界再次感受到安派的瘋狂。就連美國也沒想到這幾個國家竟然能這麽快就形成聯盟。

  ??但美國總統沃特爾知道必須要將目光放遠,把膽子和決心拿出來。美國仍舊是世界霸主,它們仍舊會輸出價值觀。

  ??她直言前任政府的小心謹慎,才會讓安派這個群體在中東肆意崛起,如果當初果決一些,扶持代理人清理它們,現在就不會頭疼。

  ??當然她不會糾結於過去,目前的局勢雖然糟糕,但機會同樣並存。聯盟形成後,更害怕的應該是海灣富國;其次是以色列和土耳其。

  ??她正在白宮的辦公室裏來回踱步,考慮著:“我們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必須要大膽,美國耗費心血在中東的根基不能被拔除。有沒有辦法,由內到外的破解這個聯盟,在它們剛形成的時候?”

  ??中情局局長站了出來:“聯盟的內部並不是一條心,並且它們才剛形成,我認為可帶動它們境內不滿於政府,不滿於安派和世俗化的群體,這些人往往是傳統,且容易極端的。”

  ??沃特爾明白了,說“傳統”是美化了它們,美國的雙重標準裏,這些人一旦針對西方,它們就是典型的“極端分子”、“恐怖.主義”。如果策動這幫人在聯盟境內搞破壞,效果可想而知。

  ??但沃特爾沒有立即同意:“光是內部的這些……不同政見人士的爆發,確定有用?安派的領導人每一個都是強橫的,如今美國麵臨亞太和中東的多重壓力,不能輕易揮霍資源。”

  ??“當然夫人,我們還有第二步。”赫伯特說,“內部混亂的同時,加劇他們外部的摩擦,我們推動海灣其它國家的抱團,組成反安派聯盟,再暗中支持以色列的發展,鼓動土耳其去捍衛它們的中東霸主位子。”

  ??“我們的第三步是保證第二步的運行,我們可以提供情報、武器甚至包括反安派人士的訓練環境;同時利用其它地區盟友的力量,加大對聯盟的經濟打擊,再幹擾它們的貿易。”

  ??顯然赫伯特的想法是醞釀多時的,步步緊逼且環環相扣,就如同當初安派讓沙特內憂外患一樣,但美國人顯然要狠辣得多,策動和培養恐怖.分子這一招用的得心應手,絲毫不生疏。

  ??且在外部它們還發動著經濟、軍事和盟友的力量,並且這個“外患”的程度是沒有極限的——哪怕是立即打起來,爆發中東大戰,最後坐收漁翁之利的,也很可能是美國。

  ??再不濟也能夠摧毀那個讓人擔憂的聯盟。

  ??赫伯特的所有想法拋出來後,行事鐵腕的沃特爾權衡幾下就同意了:“用實際行動讓盟友和那個所謂的聯盟明白,美利堅仍舊是強大的。”

  ??……

  ??當然沃特爾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對話,都被智能監控著。

  ??中情局又在開始謀劃損招了,就像以往無數次推動他國“追求民主”、“顏色革.命”,最終又搞得民不聊生,達到美國混亂目的的一幕。

  ??但這次他們不會得逞。

  ??聯盟的高層已經掌握了中情局的計劃、人員和動向,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配合中情局的表演,讓他們以為事情順利。

  ??然後等到即將實施的時候,聯盟再來個黃雀在後,一鍋端!

  ??安揚放心追隨者的能力,但唯一一個讓他擔憂的就在敘利亞:“那裏是大國角逐的焦點,到現在都沒有完全平定。”

  ??魯格曼說:“聯盟會在內部軍事和工業基礎完善後,盡快的援助敘利亞,將突厥和西方人的陰謀完全粉碎。”

  ??安揚讚同:“攘外必先安內,聯盟的發展絕對不能建立在內部不穩的情況下,該用的鐵碗就用,西方民主的一套不用管它,反正你們已經被妖魔化了。”

  ??魯格曼笑著:“那我們就做一些符合妖魔化、邪惡軸心該做的事情。”

  ??安揚點頭:“我將結束這邊的旅途,後續的支援會陸續到來,還是那句話,強橫建立在實力的保障上。”

  ??魯格曼說:“我們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

  ??安揚踏上了返程的旅途。

  ??在中國等待轉機時,他在貴賓候機室裏看了一些新聞,恰好正在談伊朗核問題,新任領導人魯格曼已經完全同意了協議,簽署在即。

  ??解除了製裁就能夠爭取一段時間,但並不是絕對的,比如當年的蘇聯倒下後,俄羅斯回歸資本主義,但得到西方的親近了嗎?

  ??沒有!西方是無法妖魔化“社會.主義”了,但又開始雙重標準,民主的俄羅斯立即就變得“邪惡”,還不斷被抵製。

  ??用在解除對伊朗的製裁上也是一樣的,尤其它現在還有“聯盟”這個令人不安身份,就更要抵製它們。

  ??深諳這些道道的安揚,還是無法太樂觀。

  ??他回去後加大了基地對軍事技術的投入,重點不是研發,而是設計量產。

  ??研發已經不愁,它們積累著大量二級文明的軍事技術,但安揚並不打算給聯盟——任何一個國家現階段都不合適擁有這些。

  ??所以重點就在於,超前一部分的技術,該如何大規模的而生產和儲備,周邊的零件、材料又該怎麽合作。

  ??基地雖然能夠輕易做到,但性質更像“實驗室”,大批量生產的能力尚不具備,它們需要重新設計工廠流水線。

  ??事情還很多,安氏財團的商業、技術援助將主要通過航海路線從澳洲前往波斯灣,同時一些隱蔽的軍事技術,夾雜其中。

  ??澳洲和海灣各國的貿易活動正在繁榮,這期間伊拉克的二號人物還進行過對澳的訪問,重點在於促進兩國貿易的問題上。

  ??如今澳洲已經是西蒙·費舍當政,他更是處處給財團開綠燈,就差光明正大批準軍火走私了。

  ??西方正在警惕中東的時候,卻沒想到地球另一端的盟友,卻樂嗬的與那些“邪惡軸心”展開了合作,讓人眼紅。

  ??但這種過分熱情,背離原有盟友關係的模式,也在醞釀著新的麻煩。某天下午,參觀工廠流水線建設的安揚,就被電話打斷。

  ??哈絲娜帶來了一條緊急情報:“美國人準備要對前往波斯灣的多艘貨輪動手,他們掌握了上麵的機密貨物。”

  ??安揚有些意外,因為自從上次鬧的烏龍後,澳洲與美國在關係上還有點僵,按理說來不會再有下次了。

  ??卻沒想到美國人竟然敢冒著撕破臉皮風險……他問:“具體有什麽?”

  ??哈絲娜的答案讓他明白了為何美國會冒險:“一批中程彈道導彈,外貿版的FJ戰機,還有增強型的FK-2型防空導彈,先進雷達等。”

  ??果然如此!但安揚還是納悶:“美國人都掌握了?”

  ??哈絲娜解釋:“是我們這邊大意了,所有人都認為美國短期內不會亂來,保密工作就鬆了些。沒想到她竟敢下命令。”

  ??“這瘋婆子!”安揚開始懷念奧觀海的時代了,至少他沒有那麽衝動,沒有口口聲聲的美國精神。

  ??她問現實的:“這批貨輪已經行駛到了印度洋中部,美國的迭戈-加西亞基地艦隊出航,30個小時後就能實施攔截,現在該怎麽解決?”

  ??這些機密裝備裏,彈道導彈不是正規途徑的合作,兩國政府尚未牽頭,軍火商私底下這麽做是嚴重的違法。

  ??並且一旦證據被美國人掌握,對費舍政府的影響會是災難性的!因為他是財團的背書人,走私被揭露後,他也難逃其咎。

  ??美國人這一招真的是瞄準了它們的七寸打。

  ??安揚打開衛星地圖,找到貨輪的位置,它們靠近了印度,美國的攔截艦隊也正在逼近當中,人贓並獲在即了。

  ??傷了一下腦筋,目光停留在印度旁邊的島國——斯裏蘭卡,有了辦法:“我馬上回去,給我準備中方領導人的電話。”

  ??PS:推薦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