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子文論商(下)
作者:天山寒鴉      更新:2021-08-12 08:03      字數:3222
  曆代皇帝都討厭商人,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控製,於是他們想了一個辦法——降低商人的地位。

  ??商人出門在外是不能穿絲綢的,隻能在家偷偷穿,同樣的,商人的兒子也是不能做官的,就連官宦人家都不願意娶商人的女兒做妻子。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商人的力量讓統治者擔心。

  ??每一個政權的興起都是依靠大家族的支持,而所謂的支持無非就是錢糧,有了錢糧就能拉起人馬造反!

  ??可以這樣說,有了錢糧做後盾進行造反,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沒有錢糧做後盾造反,一定不會成功!

  ??由此可見錢糧多有用了!

  ??而什麽人可以輕鬆的把錢糧握在手裏?

  ??答案就是商人!

  ??對於統治者來說,造反沒成功之前,能幫助自己的商人都是好人,但等他們造反成功了,情況就不一樣了。

  ??“萬一這些商人幫別人造反呢?反正他們為了錢什麽都願意幹的!”

  ??這就是當權者心底對商人的看法。

  ??而這個時代的商人也多是為世家大族服務,很多時候也會損害國家和百姓的利益。

  ??大唐初期,小農經濟還是目前最主要的百姓生活現狀,百姓自己種出來的糧食都是自給自足,而不是用來作為商品交換。

  ??現在鄭子文告訴李世民,他圈地之後,百姓可以依靠種他的地獲得錢財,然後土地所出產的糧食則賣給李世民,百姓則需要向李世民購買糧食。

  ??同樣的糧食在三方手裏轉了一圈,中間多了什麽?

  ??答案是錢!

  ??糧食還是那些糧食,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卻是百姓,國家手裏都有錢了,不但如此,就連糧價這個重中之重也被李世民掌握在了手裏。

  ??作為一個聰明的統治者,李世民立刻就發現了裏麵的好處。

  ??“子文,是朕小看你了。”

  ??鄭子文頓時微微一笑。

  ??“微臣隻是一條不小心躍出命運長河的一條小魚,隻是比一般人看得更遠一些罷了,沒什麽了不起的。”

  ??說到這裏,鄭子文再次向李世民行了一禮。

  ??“陛下,為了防止日後土地都落在富商等人的手裏,致使百姓無地可種,微臣有一計!”

  ??李世民這次態度好多了,他笑著點了點頭。

  ??“愛卿盡管說來。”

  ??連“愛卿”都出來了,看來老李心情不錯,鄭子文頓時笑著點了點頭。

  ??“陛下,我這個計劃叫做土地年限製度,首先陛下得取消永業田,無論是陛下賞賜的土地,還是分給農民的土地,全都可以用來買賣,但這些土地都有土地年限!”

  ??李世民頓時皺了皺眉。

  ??“何為土地年限?”

  ??鄭子文頓時一拍巴掌。

  ??“陛下這個問題問得好,所謂的土地年限就是這塊土地所能使用的時間,假設我們每一塊交易的土地年限定位六十年,這塊土地從購買者到官府登記地契的時間來算,六十年之後,朝廷就有權力無償收回這塊土地。”

  ??看著李世民瞪大的眼睛,鄭子文頓時咧開嘴笑了,露出兩排白花花的牙齒。

  ??“也就是說,土地還是您的,我們買賣的隻是這幾十年的使用權利,過了這段時間,它又變成您的了,您可以把他給您的兒子,孫子,或著賞賜給有功之臣。”

  ??李世民的嘴已經張大了。

  ??“都是我的?”

  ??“對,都是你的?”

  ??“沒錯,都是我的!”

  ??李世民的眼睛頓時紅了,他站起身來,用力的把手拍在書桌上。

  ??“我的……我的……全部都是我的!”

  ??看著他激動的樣子,鄭子文覺得有必要給他潑一瓢冷水,好讓他冷靜一點。

  ??“不過陛下,這事恐怕不容易……”

  ??李世民的動作頓時一滯,然後僵硬的轉過頭狠狠的瞪了鄭子文一眼。

  ??“不用你多說,朕自有分寸,退下吧!”

  ??“是!”

  ??鄭子文慢悠悠的走出了禦書房,然後順手關上門,咧開嘴笑了。

  ??他是高興了,不過李世民卻愁壞了。

  ??作為大唐的霸道總裁,老李對剛才鄭子文提出的土地年限製度很心動。

  ??心動得都快心痛了!

  ??但他也知道,要讓那些世家大族心甘情願的把手裏的私有土地交出來,恐怕需要他付出很大的代價。

  ??該怎麽辦呢?

  ??李世民的眉頭都快皺成一條瀑布了,卻依然沒有想出辦法,他頓時忍不住歎了口氣。

  ??“唉,要是這些家夥能向鄭子文一樣就好了。”

  ??話剛出口,李世民頓時一愣。

  ??“不對啊,鄭子文這小子向來都是不吃虧的主,為什麽他心甘情願把土地交出來呢?對了……以他的本事的確不需要土地也能活得快活……咦?”

  ??李世民似乎抓住了什麽,他的眼睛有些發直,過了半晌他頓時猛的一拍桌子。

  ??“對了!是商人!”

  ??他忽然想到了鄭子文以商人的手段讓自己過的滋潤,同時也讓他取消農民的賦稅,轉而收取商人的交易稅。

  ??如今的大唐還有百分之七十八的土地是國有的,實際上也就是屬於他的。

  ??他可以學之前鄭子文說的那樣,花錢讓百姓幫他種地,然後把糧食賣給百姓,這樣他也沒有任何損失。

  ??那麽損失的是誰?自然是那些圈占了土地的富商和士族。

  ??他們若是給的錢少,百姓自然不會幫他們幹,如果他們給的多,李世民也沒損失。

  ??等他們把糧食拿出來賣了,還能收他們交易稅。

  ??一舉三得!

  ??這些想法似乎相當不錯,但真正需要實施卻相當的麻煩,李世民頓時煩躁的在禦書房裏走來走去,但依然沒有想到辦法,於是他“砰”的一聲推開了門,朝著門口的劉炳就喊了起來。

  ??“傳房玄齡、杜如晦覲見!”

  ??“是!”

  ??房玄齡和杜如晦很快就進了皇宮,禦書房的燈一整夜都沒有熄滅。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當房杜二人提出任用任用商人做官的意見時,整個朝堂頓時嘩然。

  ??百分之八十的官員都在強調“商人重利”,而言官也高呼著“與民爭利,奸臣誤國”,整個朝堂頓時亂哄哄的,老李的臉都被氣黑了。

  ??就在這時,朝堂裏響起了一個洪亮的聲音。

  ??“皇商一事,老臣以為不能以‘與民爭利’一言概之,若是能夠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則百姓幸甚,則大唐幸甚,臣,崔貴,有本上奏!”

  ??這是及時雨啊,李世民眼睛頓時亮了,於是他大手一揮。

  ??“準奏!”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