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航海傳統
作者:給您添蘑菇啦      更新:2021-08-12 06:59      字數:2570
  楊長帆向兩位新任提督親授趕製而出的肩章,黃底多層硬布製成,鑲銀星兩枚,放在大明的土地上,這樣的配色自然是大不敬,但在楊長帆眼中,這樣的配色剛好與現代中華海軍吻合,這讓他方便記憶與規劃軍職。

  ??頗具現代感的海軍肩章佩在二人肩上,實是有些滑稽,隻因二人穿的都是鐵質甲胄,配上這肩章看起來有些莫名,但不重要,隻要習慣什麽都可以接受的。

  ??胡光、唐三海行禮受賞。楊長帆親自督戰,行賞封官又是極快,這讓參與這一役的人們深感這一戰終究沒有白拚。

  ??“謝船主!”

  ??“謝船主!”

  ??“哈哈!一不留神就要趕上我了啊!”趙光頭拍了拍二人的肩章,又轉望自己肩頭的金星大笑道。

  ??楊長帆喝止道:“切莫碰人肩章,就像不要碰官吏的烏紗帽一樣,這是咱們海軍的光榮與身份。”

  ??“是了是了。”趙光頭連連收手,衝二人道,“船主賞罰分明,英雄不問出身。”

  ??“謝船主!謝提督!”胡光再次言謝,轉望趙光頭歎道,“末將效力於許棟手下時,與光頭也打過,也罵過,此時光頭能容我,當真海量。”

  ??徐文長在旁評價道:“光頭此役不如你們,甚至不如他船上的號子手,但他能傲而不驕,不冒進不爭功不妒忌,是為我軍之楷模,今後你二人務必效仿,發揚我軍的傳統,船上若有能人勇將,不要吝惜提拔。”

  ??“是!”二人行禮遵命。

  ??“坐吧。”楊長帆先行落座,請幾人依次坐下,喝過茶水後才歎道,“此役,你二人固然勇猛多謀,然而我軍不善大規模海戰的傳統也盡顯無疑。”

  ??“船主,這我就不愛聽了。”趙光頭第一個反駁道,“咱們出海幾十年……”

  ??楊長帆搖頭喝止:“我們隻是在東海窩裏橫罷了,真打起來,助我們取勝的也是胡光海盜的本事。弗朗機則不然,地處西洋,臨海彈丸之地,航海、海戰傳統已有千百年,經驗豐富,人皆會操船發炮,此役若非我們有海馬船出其不意,怕是難以取勝。”

  ??航海傳統,這是太重要的事了。

  ??清政府曾斥重資打造北洋水師,裝備教學均取經於大英帝國,且每年投入數百萬兩白銀維持,北洋水師也被公認為排行東亞第一艦隊。這樣的艦隊,無論身家、裝備還是人才,都碾壓日本全國的艦隊數倍、數十倍才對。

  ??但就是這樣一個水師,甲午海戰在麵對日本聯合艦隊時全軍覆滅,從此中華海事一蹶不振,東亞病夫正式掛名。

  ??清政府貪腐無能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細數中華海事,上一次談得上的功績還是鄭成功踞苔灣的時代,在明軍大勝荷蘭的光輝下,兵力艦船十倍於荷蘭,鄭成功生於九州的事跡也就通通被一筆帶過了。

  ??航海的傳統與底蘊,絕非一朝一夕鑄成,無論是歐洲地中海的混戰,還是日本的倭寇行徑,都通徹千年,融入了每一個人的骨髓。

  ??相反,中華則是閉關種田,即便地大物博,可以靠金銀堆積起龐大的艦隊,在真正的硬仗中,卻未必能發揮出足夠的威力。

  ??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可不是楊長帆,而是他的老師以及老師的老師,這讓他入學的第一天就以振興中華海事為己任,現代化的海戰已經與過去有了根本性的不同,這一次絕不能落下,他雖然不是海軍,卻也幾乎是有編製的海事科研人員,還未畢業即可隨軍下南洋考察,國家的培養力度不可謂不大。

  ??楊長帆現在隻是效仿前人,努力培養後生與傳統罷了。

  ??“船主說的是。”唐三海跟著楊長帆的話頭說道,“在敵艦分散逃竄之時,我軍無論是陣還是心,都已經亂作一團。若非胡提督臨危不亂,策略得當,怕是已經讓弗朗機逃跑掉了。”

  ??“沒你們說的那麽邪。”胡光尷尬擺手,“不過是海盜的經驗罷了,若是貨船隊四散逃亡,不要想著都吃了,能吃幾個是幾個。”

  ??“是了。”楊長帆振奮點頭道,“就是需要胡光這樣的經驗,我們全軍都需要,隻有多打多練才能有這樣的經驗。”

  ??唐三海接著說道:“船主說的是。隻是我……還未開過一炮,讓我領炮艦,怕是……”

  ??楊長帆四望道:“在場者,幾乎沒人開過炮吧?”

  ??趙光頭見沒人答話,隻歎道:“在東海,別人看到咱們家的船隊就跑了,幾乎沒有開炮的機會。”

  ??“那就對了,炮戰,沒人懂的。”楊長帆也不是謙虛,他自己也不懂,畢竟上的不是軍校,他就此衝唐三海道,“既然沒人懂,就隻能讓悟得快、學得快的人上。你也不要有太大壓力,贏了是你奮勇作戰之功,輸了是我用人不當之過。”

  ??“三海盡力而為。”

  ??楊長帆轉望徐文長:“我該說的都說了,軍師還有何吩咐?”

  ??“諸位提督傲而不驕,足矣。”徐文長道,“此戰絕非證明我們強於弗朗機,恰恰相反,證明弗朗機海戰強於我徽王府。今後戰事戒驕戒躁,穩紮穩打,逐步摸索炮戰打法,集而著書成術,以育後人,是為正理。”

  ??胡光唐三海紛紛點頭,這便告退,外麵等候已久的兩位葡萄牙人這才進來,徽王府翻譯官緊隨其後。

  ??海軍提督卡內利亞斯和安汶總督帕略塔身上雖然沒有鐵鏈繩子,但毫無疑問,他們已經是俘虜了,隻是楊長帆對於俘虜的處理比他們文明一些,這才能保持起碼的體麵。

  ??二人進了總督府會議室,這裏曾是他們商議如何對付本地人的地方,現在成為了中國人商量如何對付自己的地方。

  ??二人隻看著楊長帆,微微點頭,也不知該不該行禮,行什麽禮。看到楊長帆的手勢後,就此落座。

  ??楊長帆吩咐上茶後這便問道:“你們有吃有喝,隻等本國使者便是了,為何求見。”(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