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章 靠攏
作者:搞個錘子      更新:2021-08-12 06:15      字數:4544
  “什麽,你們也想要零戰?這是海航費盡千辛萬苦才研發出來的,你們竟然想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零式戰機?”新任的海軍大臣吉田善吾一臉鄙夷地道。

  ??田俊六臉上有些發燙,畢竟日本的海陸之爭由來已義,比如說之前海軍在大量推廣俯衝轟炸機在的同時,陸航為了避免被人說揀人的剩飯吃,就沒有搞這樣的研究。而此時的西北軍不少部隊都裝備了20mm機炮,軍一級,集團軍甚至有88mm防空炮。12.7mm大口徑防空機槍已經配致到團一級,日軍陸航攻擊手段相對單一的八八式,**式轟炸機,不僅在這些防空火力下損失不小,而且攻擊效率比起曆史上防空設施一片空白的國*軍來說,降低了不止一個檔次。

  ??日軍內部的海陸之爭甚至有時候到了生產的螺絲都要用相反方向螺紋的地步。為了不讓雙方雷同,讓別人認為有抄襲之嫌,日軍飛機也創造性的搞出來了海航的操縱杆向前,而陸航的操縱杆向後的這樣奇芭設計。慎於能飛一些陸航飛機的飛行員飛不了海航的飛機。

  ??哪怕在後世經濟高度發達的日本,內部也有著相當多的問題,可見製度本身也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至少此時日本雖然也是列強之一,但內部存在的問題著實不少。至少海陸之爭,就是天皇一時間也頭痛至極,衍生出的龐大利益團體甚至連天皇,首相這些大佬也無法解決。雙方的惡性競爭,也讓日本的軍事工業存在不少資源浪費的問題。

  ??若不是形勢所迫,田俊六這個之前的華東派遣軍司令官自然是不願意在海軍麵前折了麵子的,隻是此時陸航在民國的形勢,特別在民國北方,甚至已經遭受了相當大的挑戰。之前靠著產量,陸航能以優勢的兵力壓製住西北空軍。但隨著飛龍的後續改進型逐漸投產,產量擴大。飛龍係列戰機在西北軍戰機的比例擴大,鷹式戰機逐步停產,陸航靠數量上的優勢已經很難再像之前那樣繼續保持了。

  ??畢竟在早期,日軍的熟練飛行員占據相當的比例,可是隨著陸續的高戰損,使得熟練的飛行員也在不斷的消耗當中。不少的飛行員駕駛著性能劣勢的戰機迎戰飛龍,使得陸航的傷亡開始持續上揚,而西北空軍因為飛機上的優勢一部分飛行員不斷在實戰中累積經驗。雙方在這方麵的差距已經開始拉大。

  ??另外由於西北飛機製造上,大量的西風轟炸機的發動機轉移到美國那邊生產後,一些教練機也從美國那邊采買之後,西北除了生產一些高級雙座教練機外,在飛機上的大量產能都釋放在了戰鬥機,還有造價特別昂貴,耗時耗力的鯤鵬四發重轟上。至少在戰鬥機上的產量,西北已經在逐步追趕日軍。在西北的防守反擊上,由於雷達的成功運用,讓西北的主要工業區在日軍的幾次空襲中都幸免於難,並且給予日軍飛機大量的殺傷。使得西北工業區在戰爭期間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幹擾。畢竟日軍戰機護航的路程也十分有限,本來就性能相對低一些,更無法在西北的腹地與飛龍一較長短。

  ??總之以上這些加起來,使得陸航的損失越來越大,充斥在各個飛行隊中的生麵孔也越來越多。而陸航現在還未能成批量生產與西北飛龍相對抗的飛機。相對來說,向海航低頭雖然極為羞辱,但真正要是被西北空軍控製了製空權,對於陸軍才真正是災難性的。畢竟哪怕是此時的日本,也無法真正將大量的防空火力配置到作戰部隊。要預防對方的西風俯衝轟炸機的難度,比起防止日軍製式的八八,**輕轟要難多了。

  ??“吉田閣下,看來,你還不了解我們的知道人現在已經發展到了什麽地步?也許應該讓你的海航去空襲幾次西北的重大城市,你就會知道西北現在的底蘊,遠超常人的想象。根據德川好敏他們的經曆,在幾次大型的空襲當中,幾乎都遭遇了失敗,而且損失了三百多架飛機之後,已經不敢再對西北工業區域發動戰略空襲。甚至對於空襲平漢鐵路中心鄭州,更西一點的中原野戰軍團指揮中心洛陽。大多數他們的空襲都有預警。因此飛行兵團已經作出了大膽的推測,西北已經研發出能遠距離探測飛行部隊的儀器。而列強很早就開始了這方麵的研究,這種儀器應該就是專門用來探測飛行器的雷達。雖然不願意接受,但不得不承認,西北空軍眼下除了規模,他們在技術上,已經達到了頂尖的水準。如果咱們現在還執著於派係之爭,後麵因為與西北軍的作戰導致航空兵的重大損失,是會影響到帝國戰略布局的。甚至,會影響到帝國未來南下的戰略。”

  ??“什麽?支那西北已經研製出了雷達?怎麽可能?”吉田善吾一臉難以置信地道,對於雷達,海軍部隊可不陌生,海軍省在美國那邊的辦事人員在幾年前就接觸到了類似的發明,但當時並未予以重視。

  ??但兩三年前,日軍海軍意識到雷達的重要性之後,再去找美國那邊之前想要拉投資的人之後。那邊的人已經被美國政府監管起來了。哪裏還有日本人的份。這幾年海軍部隊雖然在雷達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資源,但卻並未獲得多大的進展。遠未達到投入實戰的地步。

  ??“什麽不可能?西北的飛龍戰機足以與英德最新式的戰機相提並論。如此先進的戰機,卻出現在了最不應該出現的落後區域。這又該如何解釋?既然支那西北能開發出如此先進的戰機,能成功仿製德國的斯圖卡轟炸機,那麽他們開發出雷達,又有什麽不可能的?”田俊六冷聲道,

  ??“攻下武漢之後,會攻中原,海航也有與西北空軍交手了不少次,你們應該知道西北空軍的難纏。如果南方沒有足夠的前進機場,不妨派幾個飛行隊到北方來,試探一下西北的內地的空防。”

  ??“你也知道,海航方麵的事,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的。不過零戰上規模服役之後,以零戰的航程,足以對西北的一些區域進行空襲。到時候試探一下西北空軍,是否真有陸航說的這麽厲害。”

  ??吉田善吾沉吟著說道,從心底他已經接受了田俊六的說法。畢竟以陸軍的那些馬糞,若不是被逼急到了一定的程度,絕無可能向海軍低頭。

  ??“西北已經如此難纏,這個時候再選擇南下,時機上會不會不太對?”很快有參謀官提出質疑道。

  ??“西北雖然難纏,但底子畢竟還是太薄了一些,帝國隻要付出足夠的代價,還是能將其擊敗的。現在關鍵是要封死所有所有輸入西北的通道。現在滇緬公路與鐵路都已經不通車,但是從西伯利亞鐵路,再經西北公路輸入西北的器械仍然不在少數。現在歐洲局勢緊張,哪怕是蘇聯,也也沒功夫從俄歐運機械過來到西北。所以還有符拉迪沃斯托克這一條通道。一旦南下之後,帝國將直接與美國對立上。到時候勢必要封鎖蘇聯在遠東的軍港。達到全麵封鎖西北的目的,所以帝國南下的戰略,與對付西北的戰略是相通的。美國雖強,但以海航的精英力量,還有新式的零戰,足以橫掃美國海上航空兵。在美國這架龐大的戰爭機器徹底發動之前,擊敗他們在太平洋艦隊,將戰線推移到美國的西海岸,逼迫他們回到議和的談判桌上來。在東亞還有東南來,隻有聯合艦隊,才是無敵的。”

  ??...................

  ??“好啊,幾年的搶工,現在終於開始見效了。西北重工,自從包頭之後,現在又多了一顆強有力的心髒。有了足夠的鋼鐵產量,西北工業的脊梁才能真正挺起來。”藏式毅相對並強壯的身體,迎著廠房內滾滾撲來的熱浪。拉下安全帽擦掉額頭上沁出來的細汗笑著向旁邊的周總道。

  ??“是啊,這偌大的一個廠區,這麽多需要操作的章程還真不是一般的多啊。不過好歹也算是把這個鋼鐵廠給搭建起來了。不過僅憑這一個團的兵力,想要護衛兵工廠的安全,關鍵時候恐怕力有未逮啊。”周總有些不放心地道。

  ??“也還好了,再多兵,繼續的四川王可就不肯幹了。從川北運兵到鋼鐵礦區,也費不了多少時候。再說了,咱們十多萬大軍壓在川北,就憑川軍,還承擔不起西北軍一怒。至於現在日薄西山的中央軍,還要靠咱們西北接濟軍火,不至於這太歲頭上動土。你可不要看司令現在在洛陽,對於川南的這幾個鋼鐵廠關注程度可不在咱們之下呢。這一個團的配製,憑現在中央軍和川軍的能力,想要拿下鋼鐵廠難度還真不小。再說,在西北這些年,關於安全上的事,我是從來沒傷過腦筋,這些都是司令考慮的。再說讓我考慮,也考慮不過來,這些事,你應該跟軍隊上的人去打商量,而生產上的這些瑣事,司令也是從來不管,拍拍屁股,全部扔給了我跟邵主席,黃主席這些人。”

  ??想到以前跟薑立的合作模式,藏式毅不由搖頭一笑道。

  ??“那倒是,分工明確。這也是薑主任較常人有魄力的地方。好啊,有了川南的這幾個鋼鐵分廠,咱們今後兩三年的鋼鐵產量又能再有一個較大的增長極了。”

  ??周總眼角帶著笑意點頭,對於藏式毅心裏也是佩服之極,這樣一家大型的鋼鐵廠,蘇聯人雖然援助了一部分,但大部分是解決機械的問題,真正的管理上,仍然還是以西北的管理人員為主。管理這樣一樣浩大的工程,可不比管一支軍隊簡單。

  ??“嗯,川南的幾個鋼鐵廠設計的產能就有一百二十萬噸。現在西北已經有了自製平爐,高爐的能力。再加上進口的設備,咱們的規模已經上來了。到年底,鋼鐵產量達到330餘萬噸。日本現在也不過五百幾十萬噸。從這方麵講,咱們已經有了對抗日本的本錢了。未來三年之內,按照眼下增長的速度,達到五百萬噸甚至趕超日本,也是可以預期的。比起當初司令交待給我和邵主席的任務,時間還是有些延後了。”

  ??“石油產量上,現在也突破性的達到了370萬噸,不過咱們在高辛烷值上的優質汽油的產量,實際上在航空汽油上比起日本的產量還要略高一些。再考慮到日本的海軍要吃進大量的油料。實際上咱們在油料上相對也不算低。而且利用率極高。說實話,老藏,這段時間你帶我走訪這麽多地方,每多走一處,給我的衝擊就更深幾分,若不是來西北,要是在江西那邊聽到這些事,我一準是不相信的。”周總感觸良多的道,雖然在西北也呆了幾個年頭了,但回過頭來看,仍然有幾分不真實的感覺。

  ??“說實話,不親身經曆,誰能相信。那些洋鬼子,不也以為民國抗戰必敗。西北近十年,哪怕是戰爭期間,也在保持著高速的前進。若不是司令目前要保持戰略上的守勢,現在中原的戰爭也不至於會打得如此辛苦。說實話,司令要是早出世十幾年,現在的民國,絕不至於會是如今的局麵。”藏式毅將安全帽交給旁邊的工作人員,將額頭上稀疏的頭發捊到後麵道。“現在我們一年能造幾萬輛汽車,卡車。拖拉機,上萬摩托車。火車頭也可以造幾十個。從飛機,到坦克,機步槍,大炮,西北都能自己製造。而且是在如此貧瘠的西北建立起這樣的工業群。司令在大方向上的推斷,還從來沒有錯過。既然司令說日本必定會南下在,那就肯定會。我有個預感,民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必然不會太久了。至少大陸這邊,三兩年之內,必然會見分曉!”

  ??“希望如此。”周總有些詫異藏式毅對薑立的信心,不過就眼下的形勢來看,確實還是不錯的。(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