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章 橋梁
作者:搞個錘子      更新:2021-08-12 06:14      字數:2381
  “是呢,北麵已經打翻天了,幸好當初我見機得快,早一步來到了西北,現在雖然累點,好歹能混口飯吃,不用時刻擔心那些天殺的日本人。”

  ??姚老八在家裏排行老八,姚家村遭到了日軍的血洗,他在西北一家棉紡廠的兒子跟老家有書信來往,聽說五哥家裏一家人隻逃出了一個侄兒,還有一個三歲大的孩子。算是徹底的家破人亡了,他的五哥家境比他富裕,當初不願意走,沒想到他這個窮漢子揀到了一條性命,但與自己的弟兄卻是天人永隔了。想到這裏姚老八便不勝唏噓。

  ??“誰說不是,這日本人再厲害,咱們西北軍也不是吃素的,聽說前線又打了一場勝仗,日軍想打到咱們西北來,那也得順順咱們薑司令答不答應。”另外一名寧夏藉的漢子鄭鴻錦一臉自豪地道,“再往北邊就是包頭了,咱們西北軍可不興坐等日軍打上門來,自從薑司令來了咱們西北以後,別說是戰亂,就是小股的土匪也被清理得地一幹二淨。西北這地頭,太平得很,你們啊,早些來西北也就對了。”

  ??“可不是,咱們西北北有黃河天險,東麵有山西,河南,日軍要打進來,那是千難萬難,再說以薑司令的決心,哪裏會讓日軍打到西北來,早就指揮部隊殺出去跟日軍拚命了,在河北的幾仗,咱們打死了日軍幾萬人呢。”另外一個看上去消息有些靈通的工人說道。

  ??“那是,咱們西北軍遇到日軍就從來沒有避戰過,要是其他地方軍隊跟咱們西北軍一樣。老早就把日軍給打回去了。”

  ??外麵盛傳抗戰之激烈。再加上西北的輿論宣傳。整個西北都對日軍同仇敵愾,不過終於是處於大後方,與其他處於戰亂中的省份不一樣,這些勞工,百姓還能享受到這亂世中的一絲安逸。而每一年,都有大量從中原,河北逃難過來的百姓,帶來外界的信息。從這些人親口講述中,得知外麵現在是多麽恐怖,對於眼下這難得的安定太平也越發的覺得珍貴。

  ??此時在西北的百姓都能感受到西北軍是撐在頭頂上的那棵大樹,將風吹雨打都擋在了外麵。哪怕麵臨日軍這樣的強敵,也從未動搖過,這樹大樹正在努力的將枝葉伸展開去,竭盡所有能力的將那些戰亂中的百姓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陳教授,辛苦了!”看著漂浮在黃河上的大橋,李杜不勝感慨,自從進入西北之後。李杜也親自考察了中原,河北。西北的地形。對於這樣一片破敗的地方能建立起相對完善的交通,有多困難,李杜心知肚明。

  ??“不敢當,李司令率部與日軍拚命,我們這些人在後方,哪裏談得上辛苦。”

  ??陳天明搖頭一笑,主持修建這座鐵路橋的正是他的導師茅以升。此時茅以升正在負責監修更加緊要的風淩渡大橋,借以打通陝西與山西的聯係,方便西北軍直接進入山西援助抗戰。避免山西局勢進一步敗壞。對於後方一些橋梁的整修與維護工作,便由茅以升的一幹學生帶隊完成,經過這些年的實踐與苦學,這些學生相當一批人已經可以獨擋一麵,陳天明正是其中之一。

  ??“這座橋這兩天已經檢修過了,當初這座橋梁是老師親自主持設計與修建,以橋梁的承重,保守一點,可以承擔50噸重量的載重汽車或是坦克在上麵通行。完全能滿足機械化1旅的坦克部隊通過橋梁,不過不管是汽車隊,還是地麵部隊,通過橋麵時,切忌不要按平時的隊列前行,自由行進便可。”

  ??“這士兵平時按隊列行進慣了,現在倒好,剛好要反過來,還真是件麻煩事。好,陳教授放心,下麵會約束好士兵的。”

  ??李杜手背在後麵一笑,這座橋梁的設計是十分超前的,作為一條主體是公路的橋梁,其載重上限竟然高達五十噸,而以此時西北配備的戰斧式坦克重量也不過二十多噸,聽說坦克研究所那邊正在實驗更重的坦克,李杜都有些不敢想象,薑立究竟想將坦克做到多重。戰斧式坦克由於增加了倍數於複仇者的重量,用采用了西北軍坦克極具開拓性的斜麵裝甲,其防禦性能比起複仇者提高了一倍不止。若是坦克的重量增加到二十五噸,甚至三十多噸,恐怕到時候坦克的性能又是一次飛越性的提升。此時戰斧式坦克已經足以在一千米的距離上擊穿日本任何一型坦克,而日軍坦克至少要推進到四五百米的距離上,才能對戰斧造成實質性的威脅。而這個距離在兩軍交戰的時候,已經能決定相當一部分人的生死了。

  ??李杜有些期待薑立口中所說的當75mm火炮裝備在坦克上麵時,那種幾乎能橫掃一切的無敵氣勢。而眼下,戰斧式坦克裝備的47mm坦克炮,不僅僅是在東亞,哪怕跟其他列強相比,攻擊力也是極為強勁的。可惜的是新出產的戰斧式坦克都優先補充到被打殘了的孫立人機械化2旅。不過後麵補充到機械化1旅也隻是遲早的事,以此時西北坦克產量的提升速度,這個時間不會超過一年。

  ??看著周大富的機械化1旅源源不斷地通過橋梁時,李杜心裏不禁有些感慨,這架堅固無比的橋梁,無疑是西北軍越過黃河向北輸送軍力的大動脈,西北參謀部早就考慮到了這一天的到來,所以提前修建好了這座橋,聽說河南那邊的情況也大致相差不多,否則以戰斧式的重量,憑以前的小土橋,小石橋。可承載不住。想到以前在東北軍的時候,問題隻能往往在事發時才能想辦法去解決,而此時的西北總參謀部已經提前幾年就將這些困難都考慮到,並且著手解決了,現在這些職業軍人,隻要用手中的槍炮去與日軍殊死搏殺,不用去考慮更多,這種感覺真是不錯。

  ??趙鐵樹的第2集團軍主力順利退至保定一帶,依靠這段時間打造起來的防線,還有陸續增援上來的楊虎城第3集團軍,與宋哲元,孫殿英,商震,龐炳勳幾部成功拖住了日本華北方麵軍主力。而潰退下來的劉峙第8集團軍已經滄州,南皮一帶進行休整。(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