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章 迎張
作者:搞個錘子      更新:2021-08-12 06:14      字數:2477
  “司令可不要跟卑職說完全沒想過這些問題。”馮占海看到薑立一臉的清高樣,頓時有些氣不打一處來地道。

  ??“不管南京那邊如何,咱們也要做出主動把少帥接回來的姿態,否則這東北軍人心可就不一樣了。蔣委員長這招以退為進確實施展得漂亮。”

  ??薑立此時臉上的笑意為之一收,放張學良回來也就算了,竟然還委任他北方行營副主任一職,跟他平起平座。再加上張學良到底還是東北軍的最高統帥,忠於張學良的將領可不在少數。但之前南京扣著張學良,一方麵欠於鳳至的人情確實要還,所以從這方麵,薑立也不認為自己是個能把政治玩得很好的人。另一方麵,如果自己不下點功夫把張學良弄出來,恐怕東北軍在之前也未必會輕易聽從他的調遣分赴各地抗戰。蔣委員長終究是個人物,之前他通過劉湘向南京施壓,蔣委員長很快就順水推舟的回敬了他一手。不廢一兵一卒,但起到的效果卻遠比兩三個師的威脅來得更大。

  ??“不管如何說,咱們跟少帥,跟東北軍之間總還算有些情誼的,再說現在除了西北,有誰能保障東北軍的後勤如此完善,又有誰能帶著他們一路跟日軍作戰?我說過,誰要是動搖到一致抗戰的陣線,威脅到現在民國的局麵,誰就是我的敵人。”

  ??“嘶,司令的意思是?”馮占海頓時一驚。

  ??“事情未進展到那一步,眼下咱們跟少帥的關係還是算不錯的。”薑立臉上露出一絲深不可測的笑意,既然南京能扣押張學良。這種事薑立自然也幹得出來。不過不同的是。南京雖然扣押張學良,但東北軍卻是想向北打的,並不想遂了南京的意老是跟紅軍,地方軍閥對著幹。而薑立的做法與大多數東北軍將領,士兵的想法卻是一致的。扣押了張學良,一樣能浩令這些東北軍,隻是眼下事情還未進展到那一步而已。

  ??“司令終究是司令。”

  ??馮占海嘿然一笑,原本他還以為薑立對於張學良忍不下心。畢竟薑立的親舅舅黃顯聲以前受張學良恩惠不小。相比之下,他們這些人以前大多是東北軍的旁枝末係,跟張學良原本交情就不深,相比之下,跟薑立的交情卻是在戰火中曆練出來的,到現在五六個年頭共事,已經牢固無比。馮占海自然不希望張學良來西北之後會鳩占雀巢。不過相比之下,哪怕張學良威脅再大,馮占海等人最擔心的仍是薑立會下不了決心。東北軍就算規模不小,但現在已經給分拆得七零八落。就算張學良想將東北軍聚起來,也得看西北總參謀部答不答應。馮占海傻了才會去幹這種事。一支分散在各地的東北軍顯然不能成為張學良的有力支柱。

  ??此時本部的西北軍規模正逐漸擴大,而東北軍戰損的兵額除了東北藉將領在戰時非正常時期在當地征集了一些人馬,大多數由西北這邊補充,按西北總參謀部的推算,兩三年後,西北軍的規模至少也要過百萬,越往後麵推,東北軍被稀釋得越厲害。到那時,對於控製了西北,河南,綏遠,川北等大片區域的新西北,東北軍也不再是個威脅,甚至已經被同化得差不多了。但關鍵的是薑立在現在要把口子收好。

  ??“南京給咱們上眼藥,咱們也不能讓他蔣某人太痛快了,看來日本人給他們的壓力還不太夠。第二批交付給他們的飛機往後拖一拖。”

  ??很快,薑立又下了一道決定,雖然他向來不鳥南京,但南京此時確實在民國具有法統地位,如果這次南京不委任張學良這個北方行營副主任,那麽他兼並起東北軍就會方便很多了。

  ??事實上此時南京在淞滬一帶已經漸落下風,明眼人都已經看出來淞滬是要守不住了,隻是包括蔣委員長在內,仍然有不少人將希望寄托在列強的插手上,而薑立在華北投入了西北軍的精銳力量之後,打得出彩了一點,導致原本應該出現在華北戰場的日軍坦克比起原來多了三分之一,而相應的,調到淞滬戰區的日軍坦克就降低了不少,好幾十輛坦克堆在一起的陣容,不是一般的陣仗能抗得住的。不止坦克,就連原本應該派往淞滬戰區的飛機也出現了一定數量的減少。

  ??日軍的預備役雖然相對完善,但在七七事變之前,畢竟隻有17個常設師團,在東北還要留至少3到4個師團,預防蘇聯潛在的威脅。而此時出現在華北的日軍序列中就有8個師團的番號,在分兵幾路的情況下,仍未占到絕對優勢,在上海那邊,日軍也陸續增兵出現的番號也多達5個,日軍好歹還要留一些兵力在本土,台灣,朝鮮。同時在淞滬,華北出現的傷亡也需要不斷填補進來大量的兵力。

  ??華北這邊吸住的日軍越多,淞滬那邊的壓力自然也就會小一些。所以蔣委員長那邊此時雖然窮於應付,卻也並未像曆史上那般狼狽。也就怪不得蔣委員長會覺得內部的一些勾心鬥角會沒什麽。不過薑立可不是好好先生,蔣委員長認識不到,他就要幫他認識此時與其把心思花在西北身上,不如多想想如何在日軍的步步進逼下自保。也許隻有真等到南京失陷後才能意識事情的嚴重性。

  ??薑立對於蔣委員長是否能守住南京不抱什麽希望,但武漢卻不能輕易丟失,也正因為如此,一直到現在,薑立也仍未抽調駐紮在川北的五個西北師。為的便是要保持對川中的威懾力,讓蔣知道退到四川一帶可不是什麽好主意,從後方迫使蔣死守武漢,保證平漢路南段的安全。蔣委員長肯定不願意自己所在的地區時記得被西北威脅到,同樣,退到西南也不是一個什麽好的選擇。畢竟西南的交通太過落後,一旦退到西南,看上去多少有點蛻化成地方軍閥的意味在裏麵。想必這也是蔣不願意接受的。

  ??所謂手裏有槍,心裏不慌,加上川北那邊,薑立能隨時調動的嫡係部隊仍然高達二十幾萬,這還是未算上那些動員補充兵的基礎上。不過以此時西北的能力,保障河南,山西,綏遠三個方向的後勤已經極為吃力,甘肅的情況還稍好一點,陝西與河南的交通基礎仍然不好,薑立可不想走南京那條光增加兵力,卻不提高技術含量的老路,用士兵的性命去堆不是辦法,也是不持久的,而抗戰剛好是個持久漫長的過程。(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