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章 白銀法案
作者:搞個錘子      更新:2021-08-12 06:14      字數:2291
  由於薑立牽製了川軍原本投在清剿紅色勢力的軍隊,並且將其直接擊潰,紅色勢力在川東北地區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剿*共進行到最後關頭,紅色勢力川陝根據地的發展壯大引起南京的極度關注。而此時孫殿英畏於15路軍的威勢放棄了南下渡過黃河的打算,單靠川軍一家根本無法威脅到甘肅這支蓬勃發展的新勢力。楊虎城對於中央軍入陝剿匪也十分抗拒,對此,便是南京在川軍敗北之後也不得不暫時放棄了進一步打壓的想法。

  ??在孔祥熙的百般周旋之下,薑立與劉湘在平川進行了一次會晤,確定了雙方初步的勢力範圍之後,薑立在川北有自行築路的權益。但通往成都的鐵路修建一事仍然被劉湘擱置了,至於原本的軍費賠償,劉湘自然是沒錢,更別提上千萬的賠償。隻是將川北的十二個縣劃給了薑立的15路軍。這十幾個縣便有數百萬人口,幾乎抵得上大半個甘肅省,更何況在川北站穩腳跟之後,薑立可以通過這塊橋頭堡源源不斷地吸納青壯充實西北的勞動力缺口。在無法取得利益的更大化之後,馬壯川北集群正式退回到了德陽以北百餘裏處。而與此同時,兩條從甘肅通往川北的公路已經開始動工。

  ??民國二十三年除了內部的戰爭之外,跟日本的關係是相對平靜的一年,由於川北的戰爭超出預支的消耗,去年西北的財政透去了不少,原定於上半年的擴軍計劃不得不推遲。這個問題馮占海,王鐵漢等人不止一次跟薑立提到過。由於之前的建設任務鋪得太大,後續投入的資金還是超出了薑立的預期,原投在農林水利,糧食儲備上的資金又不能動,四川由於連年兵災,再加上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影響也開始在這一年爆發,大量的難民湧進川北。甘肅。救助,安置這些災民也占用了大量的資金,華茜集團的盈利幾乎全部都投在了這方麵上。看著大筆的收入愣是落不到自己的口袋。大手大腳花錢慣了的薑立此時也嚐到了缺錢的苦果。

  ??時間一直挨到6月,作為生產白銀的傳統大國。美國資本控製了世界白銀生產的66%和白銀冶煉的77%(見汪熙(1992)。),但是白銀工業在美國經濟中並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據1934年的數據,當年白銀的產值不過3200萬美元,少於花生和馬鈴薯的產值,比小麥和棉花的產值就更少了。但是。白銀對於生產比較集中的西部七州(猶他、愛達荷、亞利桑那、蒙大拿、內華達、科羅拉多和新墨西哥州。)卻很重要,而來自這七個產銀州的參議員控製了參議院中1/7的投票權。以這些州的議員尤其是民主黨的議員為核心,再包括銅、鉛、鋅等以白銀為副產品的生產者就形成了所謂的白銀集團(私lverblo),美國政府和政客們發現隻有取悅白銀集團,才有可能順利通過其他的政策或者法案。

  ??羅斯福總統為了通過有關新經濟政策的一係列法案也需要白銀集團的支持,部分縱容了白銀集團的活動(著名的白銀參議員皮特曼時任美國參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就曾經宣稱,如果羅斯福總統不提高對白銀生產者的補貼,他將要求參議院不對“中立法”進行表決。),1934年6月通過的《白銀收購法案》標誌著白銀集團的遊說活動達到了高氵朝。

  ??考慮到提升白銀的購買能力。可以讓落後的民國用有限的資金買到更多的武器,用來抵抗開始逐漸失去控製,想要獨霸整個東亞的日本,從這一方麵來講,也符合美國的遠東戰略。這些綜合性的因素加起來,白銀法案最終還是通過了。隨著美國這個大財主開始屯積白銀,國際銀價頓時如同打了雞血一般,一掃之前的頹勢抬頭猛進。

  ??得知白銀法案終於通過的薑立這才算是鬆了一口氣,為時幾年的準備,就為了這個時候。在初期就準備了超過了五千萬美元的準備金。後麵又不段的通過銀行循環抵押貸款,再加上華茜集團的部分投入,此時馮庸屯積的白銀已經達到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程度。由於之前打下的良好模式,在白銀法案通過初期。仍然用驚人的速度買進白銀。馮庸手底下所掌握的財富在短時間內膨脹到了一個極為驚人的地步。

  ??“司,司令,這,這是真的嗎?”有著15路軍錢袋子之稱的藏式毅看到從海我各個帳號轉過來的資金時,藏式毅用著一種夢囈般的聲音重複著這一句話。

  ??“是真的,再真不過了。真得不能再真了。立即啟動西北崛起計劃。這幾億美元砸下來,必須要盡可能落到實處。三五年之內,必須將西北的基礎設施,工業產能拉升幾個等級。”薑立滿意地看著藏式毅一副極為吃驚的模樣。按照馮庸報過來的數據,通過循環抵押,這次保守估計,可以直接獲得3。6億美元的暴利,加上原來的本金,陸陸續續將手裏的白銀出手後,回籠的資金將達到驚人的4。1億美元。在這個時代,這麽大一筆現金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司令放心,這麽大一筆錢投下去,保證讓司令看到一個全新的西北。”藏式毅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嗯,修路,石油,鋼鐵,電力,硫酸,汽車,拖拉機,這些行業你跟邵主席兩人各自把握一下。”薑立點頭,實業上交給藏式毅與邵力子他是放心的,對於軍火方麵,產能上至少要翻上一兩翻,之前在西北搭建的軍工體係雖然已經初具雛形,大多數武器都已經能夠自己生產,但整個產業鏈仍然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不管是機械的采買還是人才的引進上,在薑立看來都有著相當的不足,有這一次強心劑的注入,西北的槍炮生產都將跨升幾個台階,為抗戰奠定堅實的基礎,至於原本十分欠缺的飛機與坦克製造方麵,也將極大的強化。這幾億美元花出去,未來的抗戰絕不會再出現曆史上的八年慘劇!(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訪問m.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