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章 拒絕調令
作者:搞個錘子      更新:2021-08-12 06:13      字數:2518
  “任命邵力子為陝西省主席,白雲梯為甘肅省主席。南京的胃口還真是不小呢。日軍寇擊山海關,意欲鯨吞熱河在即,南京不思率軍增援東北軍抵抗日寇,對地方的小動作一套接一套。”薑立將中央的電文扔在一邊冷笑著說道,這還不算,繼去年陝西警備師背叛楊虎城在先,今年楊虎城收編不久的陝西警備第一旅王誌遠又率兩個團的兵力反出十七路軍逃往四川。

  ??“為了削弱地方勢力,南京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黃顯聲也是一臉憤懣之色,出身東北軍的他對南京自然也沒半分好感。“不過對於南京的這份任命你怎麽看?”

  ??“我的意思是邵主席繼續留在蘭州,隻要邵主席不想走,難道南京還能派人來強行把邵主席架走不成?”薑立看向邵力子說道,“我隻看邵主席你的意見,你要是想走,我也絕不留難,邵主席還想留在甘肅,南京也不能勉強,站在我個人與甘肅的角度,是極力希望邵主席留下來的。”

  ??“可是南京那方麵追究起來該如何是好?”邵力子擔心地問道。

  ??憑心而論,邵力子跟薑立搭夥處理甘肅政務算是比較愉快的,薑立對他這個沒有兵權的省主席也十分尊重。很少插手政務上的事,一年的時間,15路軍四處平亂,將甘肅大大小小的地方勢力清理得差不多了,跟以前政令不出蘭州的局麵比起來。現在的甘肅全省還沒哪個地方敢抗拒省政府的威嚴。

  ??陝西已經是楊虎城的地盤。本來楊虎城就兼著陝西省主席的職務。南京陡然撤了楊虎城的兼職讓他去,就算楊虎城再大度,心裏肯定也是有氣的,不可能有甘肅這邊呆得舒坦。別說是陝西,就是沿海南京直接控製的省份,能像薑立這樣支持他的政舉,隻怕也難以找到。現在甘肅一片興盛的氣象,邵力子哪裏想走。

  ??“臨陣換將本就是兵家大忌。這省主席地位比一軍之將也不差分毫,不說別的,甘肅去年一年接受的收饑民,難民就不下五十萬人,今年至少要漲到八十萬以上。各地實業工廠的投資也需要處理,現在換了邵主席,南京能保證給我解決這些事情?南京把腦殼一拍,換了人了事,這些政務怎麽辦?日軍攻打山海關,意在熱河。15路軍要出兵抗戰,物資的調度怎麽解決?要是今年南京能拿出妥善安置八十萬災民的實績。能支援15路軍的消耗,甘肅再考慮更換省主席。”薑立向旁邊的副官說道,“用15路軍的名義給南京拍電報,就這麽發。”

  ??“用詞要不要再斟酌一下?”黃顯聲雖然覺得解氣,但還是有些猶豫地道。

  ??“南京現在自己忙著安內,還想影響我們抗日,把我們跟楊虎城的十七路軍攪亂不得安生。我們還要好言相待?”薑立心裏猶自有些不太爽地說道。

  ??“長江水患,北地難民,中原旱災。南京能料理的確實有限得很,安置八十萬災民,吃喝拉撒,一年少說也得兩三千萬元。南京哪裏會來做這個冤大頭,放眼整個民國,也隻有司令肯做這種看上去吃力不討好的事。至於支援15路軍的抗戰物資消耗,那更是想也別想了。”邵力子鬆了口氣,不過很快又道,“不過去年一年,大多是忙於從奉天遷過來的實業工廠的重建工作,甘肅雖然政治趨於清平,各地財稅也能押解省庫,但80萬人的吃住,甘肅可支持不住,司令得另外再撈一筆財源才行。”

  ??“嗯,已經有著落了,就算差,也差不了多少。這幾年仗得打,但西北的建設才是最重要的。按眼下的建設進度,80萬人也不過能填補其一部分需要,單是鏡鐵山那邊的鐵礦區開采就要四五萬人,這次的冶礦設備是從德國采買過來的,鋼鐵廠也要消耗一到兩萬人。另外就是修路,擴軍所需,再一部分屯田。這些人看著挺多的,實際上也能消化得差不多。日子這一兩年會苦點,熬過這兩年就好過了。”

  ??作為采買德國三萬噸槍炮用鋼訂單的延續部份,這套價值1570萬馬克的冶鋼設備產能可達到26萬噸以上。價格有些貴,但作為交換條件,薑立在三年內再采買兩套不低於這樣的設備,用來換取德國萊因金屬公司幫助西北自行設計,製造鋼鐵冶煉設備。如此算起來也就還過得去了。西北自行擁有了製造鋼鐵冶煉設備的技術之後,在戰爭時期,便不再擔心被日本封鎖了東麵的渠道,畢竟已經能自給自足了。

  ??“這次司令打算派哪支部隊去熱河?”邵力子問道。

  ??“上次去上海是太遠,又是南京直接控製的地盤,不方便派太多的軍隊,隻出了江文浩一個混成四旅。這次動作得大一些,我跟司令商量過了,成立15路軍暫編軍,由王鐵漢出任代軍長,攜張治邦第2師,翁照垣暫編2旅,重炮1團。以及三個戰鬥機中隊,又1個小隊,一個轟炸機中隊又一個小隊出甘。”馮占海替薑立回答道。

  ??不止是邵力子,就是在場的藏式毅也倒抽了一口冷氣。“司令,曆次抗戰咱們15路軍都從不落人後,但這次出兵的規模會不會太大了一點?”藏式毅擔心地說道。之前的混成四旅給打成了空架子,今年甘肅說是隻擴編了三個師,實際上還要算上重建的混成四旅。若是算上防空部隊,坦克部隊,航空部隊,其花銷是相當恐怖的。若不是薑立不知道從哪裏弄到的閑錢,單靠以前從東北帶過來的錢財是斷然無法做到的。

  ??“日本人記打不記吃,我跟張學良打過招呼了,他也同意了我這邊派兵過去。雖說曆次日軍出兵咱們都積極叫陣。但全麵抗戰爆發的時間相對來說能晚上一年是一年,西北也能多做一年的準備。現在將日軍打痛一點,拖住日軍南下的腳步。咱們也能多運一些機械進甘。”

  ??薑立搖頭說道,另外隻有打出來的名氣越響,軍隊表現得越強勢,日軍南下,北平,天津一帶的富人,士紳,還有實業家才會更有傾向性的選擇轉移到西北來,國民黨定鼎南京之後,雖然政治中心南移,但平津作為晚清以來民國最為富庶的區域,其積累是十分深厚的,單純的為了掩護其中一部分學校,實業工廠內遷到西北來,隻要能逐步引導平津一帶,以至內地的實業工廠西遷,哪怕把這支部隊打光了也是值得的。距離抗戰還有幾年的時間,軍隊打光了還可以再訓練出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