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章 轉道鞍山
作者:搞個錘子      更新:2021-08-12 06:13      字數:2642
  夜色如織,渾河東南岸炮聲仍舊經久不息。此時大隊騎兵卻從城南疾馳而出。

  ??薑立仍舊帶著本部的973營,原本駐紮在兵工廠的趙鐵樹也由黃顯聲派過去的人換回來,戰損的缺額也得到補充,王鐵漢已經失去炸毀丹東鐵路橋的機會,隻能沿途炸毀鐵路,遲滯日軍一定的時間,朝鮮日軍增援至奉天的時日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了,必須在朝鮮日軍主力趕到之前擊潰關東軍主力。

  ??眼下奉天最缺的還是時間,隻要有足夠的時間,憑借奉天的積蓄與兵工廠的軍械,足夠武裝起一去裝備不錯的大軍。從昨夜到現在,薑立仍然在跟時間賽跑。好在在出發之前,薑立已經指揮第7旅將關東軍主力截斷成兩個不相連的部分,持續大半天的狂轟濫炸,使得關東軍在撲天蓋地的炮火下死傷慘重,尤其是沒什麽作戰經驗的在鄉軍人,還有少部分浪人,損失更大。如果此時能截斷關東軍南滿鐵路運輸線,甚至攻占遼陽,斷了關東軍主力的補給,那麽數日之內擊破關東軍並非天方夜潭。

  ??為此薑立親自帶973營,除了將中國銀行的藏銀全部都搬到大帥府,讓馬壯帶兵看管外,973營的人馬算是到齊了。為了滿足此次突襲,薑立甚至帶了4門150mm迫擊炮,16門82mm迫擊炮。至於輕重機槍數量也相當不俗,再加黃顯聲臨時給他加強的一個連,此次突襲遼陽的兵力達到七百餘人。馬1700餘匹,馬車50餘輛。所攜帶的彈藥可以打幾場小型的遭遇戰。並且後麵還有一支運輸隊伍延後出發。派了兩個排的士兵沿途護送。

  ??雖然日軍來勢洶洶,但此時奉天省大部分仍然還是東北軍的天下。在918事變當天,日軍在鄉軍人,各地警察都被抽調一空。遠一點的還是已經占領了營口的獨立第三守備大隊主力。一個第三守備大隊還不被此時的薑立放在眼裏,更何況對方現在遠在營口。此時從奉天城到鞍山根本是一路坦途。

  ??“團座,咱們不是要去端了關東軍設在遼陽的守備地點,為什麽不下拉去攻打遼陽,反而要去更遠的鞍山,要知道咱們現在時間可不是一般的緊迫。”徐勝在起伏的馬背上問道。

  ??“日本人早在日俄戰爭之後就加大了對東北的經濟掠奪,控製南滿路沿線一帶的煤鐵資源。二十幾年前,日本人就在南滿線附近紮下了根。其中鐵礦最有名的本溪與鞍山兩點。在鐵石山、西鞍山、東鞍山、大孤山、櫻桃園、關門山、小嶺子、弓長嶺等十餘座鐵礦山,日本人發現了大石橋菱鎂礦、煙台粘土礦等資源,鞍山地區是開礦建廠冶煉鋼鐵的寶地。在民四條約之後,日本人徹底獲得了鞍山礦區的權益。然後在這裏建造高爐,平爐,焦爐,用來煉製鋼鐵。”

  ??“日本人煉製鋼鐵與咱們要打遼陽有什麽關係?”王三炮也詫異地問道。

  ??“咱們打遼陽,主要是為了斷掉日軍的後勤,補給。而遼陽軍需物資大多需要從旅順大連運來,整個南滿線運力最為充足的地方便是以鞍山,本溪,奉天城,以及撫順煤礦為中心。這裏每年有十幾萬噸的鋼鐵要運出去,必然要占用大量車皮,而這些煉製出來的鋼鐵都被運回日本建造大型戰艦,還有步槍,大炮。咱們去鞍山首先截住那邊的車皮再說。”

  ??薑立目光閃動,前來鞍山也是在將關東軍主力截斷之後決定的,時間雖然倉促一點,但壓製關東軍後又贏得了幾天的時間,幾天,也可以幹很多事了,比如說日本未來在鞍山的鋼鐵基地。至少,薑立要讓日本在以前二十多年所做的努力都付之一炬。

  ??端掉日軍在鞍山的鋼鐵工業基礎,使得未來日軍占領奉天付出更大的代價,曆史上最高峰超過八十多萬的精銳關東軍也無法那般快速地成長起來。可惜之前讓王鐵漢全力奔赴丹東,若是知道東邊道於芷山的部隊那麽不管用,直接端掉日軍在本溪的礦區也同樣意義重大。

  ??“原來如此。”徐勝等人聽得連連點頭。

  ??趙鐵樹一笑道,“團座知道的就是多,換了咱們,一聽攻打遼陽,就隻知道去遼陽跟日軍死磕。”

  ??“咱們國家是太窮了,等以後見識多了,就知道了。”薑立搖頭,煉鋼廠對於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軍人來說,絕對是高深莫測的東西,趙鐵樹這些軍人都是平民出身,接觸這方麵的機會也少。

  ??從奉天城一路出發,經遼中長灘鎮渡口渡過渾河,來到太資河北岸的高沙溝村時已經是七個小時以後,正是淩晨兩點多的時候。

  ??“來了,來了!”已經提前一步接到通知的張顯銘在河邊的船頭處激動地站起身來向北方張望,隻是此時正是夜色濃重的時候,又如何能看出個究竟。隻看到遠處零星的火把如同一條火龍在湧動。

  ??沿途在長灘鎮曾做過少許的休整,繞了一點路,奉天城距離鞍山有兩百幾十裏,馬不耐久力,就算一人雙馬也無法持續進行如此長途的奔襲。

  ??希律律…………

  ??薑立讓人拿僅有的手電筒對著太資河中亮滅了三次。張顯銘也照著做了幾次。隱藏在河中的船隻迫不及待地向河岸劃來。

  ??“在下張顯銘,聽黃司令說要派兵奔襲遼陽,未曾想到竟是薑團長親來,久仰之至。”船離岸邊還有近兩米遠,張顯銘頗為矯健一地躍上岸,頗為熱情地向當頭的薑立迎上來道。

  ??“我也從舅父那裏聽說了張叔,是陸士的高材生,不過聽聞張叔與孫伯前去本溪,昌黎一帶前去聯絡各地警隊,怎麽到鞍山這一帶來了?”薑立問道。

  ??“說來話長,當時我與述周兄一同前往本溪,後來得到消息,我那堂兄張虎聽聞日軍攻打奉天城,在鞍山這邊招兵買馬,短時間內竟然拉扯起了五百餘號人馬,我就與述周兄兵分兩路,到鞍山這邊來了,準備跟我堂兄在鞍山打日本人一家夥,再拉人馬北上去援助奉天城。沒想到又接到黃司令的消息,說薑團長要來這邊,真是巧合,若非如此,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見到這次保衛奉天的最大功臣。”張顯銘讓船家將船隻靠岸,跟薑立說道。

  ??“原來如此,聽我舅父說孫伯滿門忠烈,都是抗日誌士,張叔這邊看來也不差多少。不知張叔的人馬現在在何處?”薑立同張顯銘熱情地握手,對方大他十幾歲,跟孫銘武與黃顯聲平輩論交,薑立也隻能以長輩相稱,況且張顯銘能在張學良實行不抵抗主義的情況下毅然與孫銘武抗日,也讓薑立對張顯銘多幾分好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