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陣前對飲
作者:龍竹      更新:2021-08-12 06:06      字數:3943
  夜街上人聲鼎沸,這時道路中央迎麵相對著兩股車馬,都使漢中城邑內的達官貴族,而且由於龍天羽冊立王妃較多,個個受寵,因此她們的家族以及旁支也跟著水漲船高,有的仗著是皇親國戚的子弟和家將,便覺高人一等,經常在風月場合中一言不合,就會出手傷人,而刑部與司法部門剛成立不久,對於這些皇親國戚子弟也不敢過於轄製處罰,畢竟打狗還要看主人,那些尚書和侍郎等,都在等著時機,出現大爭執和人命官司,證據確鑿,再向漢王上奏。

  ??正所謂天子腳下的都城,人人覺得官小,畢竟這裏太尉、丞相、禦史大夫、太傅、尚書、侍郎、大將軍、大學士、一品大員等等,太多了,聚集在都城內,總之曆朝曆代,王城內的水渾著呢!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太過出頭招風囂張的,往往都是些城府不深的螃蟹,真正的大鯨和蛟龍都蟄伏起來,靜觀其變,明哲保身,這才是為官之道。

  ??呂家的侍衛聽到對方竟然是郭族的人,心中有些愣,他們多少也清楚,皇宮內以淳於王後的地位最高,其次是楚才女李月瑤貴妃,然後才是其它王妃,而在諸王妃之中,還要看其家族的力量,其中郭族以冶鐵稱雄天下,財力最為雄厚,與漢室軍方交往密切,為漢軍提供所有的兵器和甲胄,其郭族兩位公子均在朝中任有重要職位,家將和食客近萬,所以勢力最大。

  ??至於其它王妃,其家族人丁不旺,又無實權在手,所以影響不大。

  ??呂家侍衛見碰到了釘子,不部敢硬抗,立即有兩名侍衛掉頭回去稟告,片刻隻聽得後麵坐騎上一人冷哼道:“真倒黴,竟然碰上了唯一忌憚的郭家人,讓路!”

  ??三匹駿馬以及數十持戈的侍衛靠到路旁,閃出一條寬敞的路來。

  ??轅車內二公子郭立仲本是要去太尉府與曹參商議兵甲之事,忽然車馬停住,掀簾問道:“前麵生何事?”

  ??那郭族侍衛長郭興來到車窗口,拱手道:“回二公子,前麵與一路車馬撞路,剛才起了爭執,小的報出郭家之名,對方現已主動讓路。”

  ??“哦,對方是哪一家大戶?”

  ??“是呂家三豹,呂祿、呂台、呂產,收下侍衛極其囂張,仗著呂家有王妃,就讓咱們讓路,被迫無奈隻好抬出郭王妃。”

  ??郭立仲眉頭一皺,責備道:“家主說過,盡量不要在王城內爭權奪名,仗著皇親國戚就欺善壓民,囂張跋扈,打擊其它貴族和官吏,那樣隻會招惹眾怒,加家族的衰敗,這次就算了,下不為例,去,拿黃金五十兩給呂家三豹,以表本公子內疚之心。”

  ??郭興雖不知其意,但恭敬領命,在後車上領取三十兩黃金,送到呂祿等人麵前,然後才隨著車馬遠去。

  ??呂台愕然道:“他這是什麽意思?要巴結咱們嗎?”

  ??呂產大笑道:“沒聽郭族侍衛說嗎?他公子不知是和我們撞路,否則就讓咱們先過了,這說明什麽,說明咱們呂家的勢力已經讓王城貴族敬畏了,等來日呂雉王妃率先生下龍子,沒準還能當上皇後,到時候我們呂家就能成為大漢第一家族了。”

  ??呂祿低聲冷笑道:“這有什麽?大漢能不能躲過這次危機還不一定呢,連漢王最緊都不上朝了,當初把彭城半壁江山用來換女人,害的咱們來到這個小盆地遭罪,你們真以為他還要打中原,統江山嗎?難了,走吧,今晚還有楚國重要的人要見,不必理會這等不相幹的事了。”

  ??三人策馬在侍衛的簇擁下,直奔全城最熱鬧的風花場所之一[攬月樓]。

  ??漢明關外,兩軍對壘,一方是韓信帶來的親兵衛隊和數萬大軍,另一方是陳平帶出關外的守衛將士,劍拔弩張,雖然雙方陣列的將士未動,但從方陣中散出的兩股肅殺之氣如實質一般在上空對撞。

  ??在方陣最前方的中間空地上,擺著一張酒桌,兩個墊榻,桌上擺放著酒甕、青銅杯爵和兩個盛放肉塊的鼎盤。

  ??韓信和陳平對桌跪膝而坐,碰杯小酌,無視對方的軍陣和弓箭手虎視眈眈。

  ??“陳兄,闊別多日,近來安好?”韓信微笑著問道。

  ??陳平也笑道:“托韓兄弟的福,一切尚好,如果韓兄弟不來,相信愚兄會更好!”

  ??韓信輕歎道:“陳兄是在怪信大舉進攻漢川,絲毫不念往日兄弟之情吧?”

  ??陳平搖頭笑道:“不,昔我共侍一主,愚兄力薦於你,是覺得韓兄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埋之可惜,這才排開萬難以身擔保;而今你我立場不同,正所謂戰場無父子,私事小,公乃大,你率大軍來襲關,愚兄絲毫不怪你,隻是替你惋惜而已?”

  ??韓信哦了一聲,淡笑道:“惋惜?如今韓信在楚國,身為霸王收下第一將軍,統領大軍幾十萬,盡可施展生平所學,這一戰,隻要攻入漢川,橫掃漢軍,然後再調轉大軍滅掉天下諸侯,使楚國統一天下,韓信便能越戰國四大名將,李牧廉頗白起王翦的功業,將來著書立說,寫一部韓氏兵法,載入史冊,此生足矣,這一切夢想此刻盡在韓信掌控之中,談何惋惜?”

  ??陳平心中一凜,暗想原來韓信竟然有這麽大的抱負,原來隻以為他要統兵征戰沙場,隻為求的王侯將相的爵位,現在看來,卻有與古人兵法大家一爭長短之雄心,而且還要著寫兵法,流傳後世,萬古流芳,這就大不簡單了。

  ??自古數百年出一聖,兵聖、文聖、劍聖、匠聖等等,現在都已經成為中古諸子,如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莊子、孫子、鬼穀子、魯班子等等,這些開宗立派,著書立說,影響數百年後的社會,甚至還要一直流傳下去,流芳千古!

  ??韓信見陳平一臉愕然,繼續說道:“我韓信帶兵,多多益善,這一場仗,如果龍天羽親來,而且傾注漢軍主力,勝算五五分,現在久久不見龍天羽禦駕親征,想必是看不起我韓信吧,到時候漢川四處烽火,生靈塗炭,他雖有萬恨,悔之晚矣!”

  ??陳平也非一般謀士將領,城府頗深,而且心計百出,立即恢複神色,雖然心中對這韓信更多出幾分忌憚,但也不會慌亂陣腳,肅然道:“韓兄弟,今日愚兄看在昔日情麵,與兄弟聚一談,你雖有青雲之誌,兵神之才,可惜投錯了賢主,項羽這人天生神勇,力能扛鼎,膽色過人,每次征戰都身先士卒殺兵斬將,一人能獨殺數百敵兵,可謂當世少見的猛將,也是熱血方剛、不可一世的武人,但他殺戮太重殺氣過盛,還常屠城坑殺降兵,性格孤傲自負、剛愎自用,不善納言,專寵親信和自家子弟,對有功之臣獎罰不公,對治國更是一竅不通,霸王可為無敵戰將,卻不可為君王賢主!”

  ??“雖然曆朝曆代都是靠武力打江山,開國立業,奪取天下,但這些開國明君哪個不是文武雙全,如果要選其一,至少是文在先,武在後,隻要懂得用人和馭將之道,心胸開闊廣納良言,懂得治國安民之道,才能為君,韓兄弟若連這一點看不清楚,將來必有大難,即使你攻破了漢川,手握數十萬大軍,項羽必然心存猜忌,一旦你功高蓋主,恐怕難以善終,更不要說有機會著寫兵法,流傳後世,性命都難保了,還談什麽夢想?”

  ??韓信凜然一笑,喟歎道:“縱觀殷商周朝,春秋戰國,曆朝曆代的將領,都逃過不出功高蓋主,自噬自身的命運,這一點古今相同,明主也好,昏君也罷,皆會如此,難道韓信在投靠漢軍,有一天手握百萬雄兵的時候,龍天羽會高枕無憂?如果我的鋒芒蓋過了他,恐怕韓信死得更快吧!”

  ??陳平搖頭道:“你錯了,愚兄之所以棄楚從漢,不是因為漢王劍術高,帶兵如神,這些也隻是一個將帥該做的事!陳平是被漢王的胸襟氣魄以及仁義之舉所打動,尤其是他心胸開闊,選賢任能,但凡英雄不問出身,隻看賢德和才能,賞罰分明,知人善任,愛惜百姓,深明治國之道,這才是明主大義所在!如果韓兄弟能投靠漢軍,將來的成就定然能過戰國四大名將,直追管仲樂毅,孫武吳起,如果一意孤行,倒行逆施,助紂為虐,帶領大軍殺伐成性,必遭天下百姓唾棄!”

  ??韓信眉頭一皺,畢竟他年剛二十四五,正是熱血方剛之時,麾下統兵數十萬,銳氣正盛,聽到自己會遭到天下百姓唾棄,心中不悅,而且聽對方之意,明顯對漢王死心塌地的追隨,要想招攬回楚根本不可能,遂橫了心,舉杯道:“事在人為,韓信自會小心應對,何況霸王對信有知遇之恩,委以重任,授予鎮西大軍,放手而為,反觀漢王,昔日令韓信遭受胯下之辱,函穀關又大敗我韓信,淪為階下囚,這些屈辱若不討回,韓信自覺念頭無法通暢,積怨越深,神智難明,更別說要著書立說,流芳千古了!陳兄,幹了這杯,日後戰場上再相逢碰麵,就莫怪韓信不念昔日之情了。”

  ??陳平心中感慨,知道今日終難說服韓信投效漢室了,暗歎可惜,臉色不愉,舉杯道:“好,愚兄言盡於此,韓兄弟好自為之吧!”

  ??二人碰杯後,同時一幹而盡,從此之後,便是欲置對方於死地的敵人了。

  ??韓信起身,雙手交叉躬身向著陳平一禮,然後大手一揮,大軍兵甲鏘鏘,開始移動,韓信回到侍衛隊,蹬上馬背,揚長而去,數萬士卒跟隨尾翼。

  ??陳平起身後,輕歎一聲,接下來的大戰又要無休止地廝殺了,轉身回到後麵的侍衛群眾,對著身旁幾位校尉道:“派些探子迅到關中和彭城一帶,秘密散韓信將要投靠漢軍的消息,造謠越撲朔迷離越好,眾口鑠金,瞧瞧項羽的心胸有多大?能忍住幾時?”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