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趕赴漢中
作者:龍竹      更新:2021-08-12 06:06      字數:2280
  翌日大軍整裝趕赴漢中,十萬軍民浩浩蕩蕩,來到漢中地帶,城外十裏處軍民夾道歡迎。

  ??先前早到的文謀酈食其、叔孫通、陸賈、婁敬、隋何、鯽生等,武將有曹參、灌嬰、虞子期、陳嬰、王陵、周昌、呂臣、袁英、酈商、楊瞳、呂澤、薛歐、葛離等,校尉官職以上將領全部聚齊過來,迎接主公的到來。

  ??龍天羽接受帝王的禮遇,看到數十萬軍民跪拜在地,那種讓人駕馭一切權力的感覺,足令任何男人心動,難怪自古為了帝位,骨肉相殘,殺父弑兄毫不猶豫,權力讓人為之變得瘋!

  ??“漢王萬歲萬歲萬萬歲!”潮水般的聲音在郊外數裏內傳蕩,充滿了敬畏和崇意。

  ??龍天羽坐在馬背上感受眾人的朝拜,心中澎湃,隨著一直把這一天納入理想之一,並朝著這個目標奮鬥,但是真正到來,還是有些驚訝,盡量保持平靜的心態,揮手道:“眾將士平身!”

  ??呂雉、郭鈺瑩、張倩等女掀起轅車的簾子,往外瞧去,看到黑壓壓跪地一片人群,芳心那個激動,都在暗自慶幸,自己不但選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而且還有帝王之位,那自己豈不是也是身份崇高的王妃了!

  ??接風過後,龍天羽率大隊伍入城,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城內從城門開始,通往臨時設立的宮殿的街道也是擠滿了百姓,由於在彭城有遇刺的遭遇,這次曹參派兵全城戒嚴,整個街道裏三層外三層設下重兵,以防有刺客行刺漢王。

  ??龍天羽一番感慨,曾經漢高祖所作的事,現在由自己代勞了,曆史弄人啊!

  ??街上許多地方百姓,早聽酒樓說書先生將他在中原抗秦的事跡編成段子分段講說,傳得神乎其神,什麽沛縣起義、彭城大戰、破釜沉舟、空城計等,將他的本領接近神化了,傳言是上天紫薇星宿下凡拯救凡間苦難的。

  ??漢中百姓都是懷著好奇和興奮、崇佩的敬意來圍觀的,想知道這漢王龍天羽有沒有傳說中的三頭六臂,身高三丈?

  ??更多的人則是聽聞沛公龍天羽乃是一個仁主賢君,對部將和百姓都是非常好,禮賢下士,來到巴蜀,肯定會造福一方,很多百姓都準備讓家中壯丁報名參軍,加入漢軍的隊伍,能為漢王效力。

  ??龍天羽等人來到一座豪宅群,這是短期修建的,曾經這裏住過夜郎王,府邸在半個月內搶修,將附近一群莊院也劃到其中,加高了宮牆等,勉強像個豪宅的樣子,但是與彭城的臥龍府相比差上許多。

  ??龍天羽看了一眼,微微一笑,並不在乎這些表麵功夫,來到議事大殿,坐穩王座之上後,廳中聚集的數十位文武臣子齊刷刷跪拜高呼漢王萬歲,態度畢恭畢敬,有的甚至情緒激動,好像自己登基一般。

  ??“大家……眾卿…平身吧!”一時間他還有些不適應這個口吻,好多麻煩稱謂。

  ??眾人暫分官職大小排好前後位,左側武將,右側文臣,武將行列排在位的自然是曹參、灌嬰、周勃、樊噲、虞子期、夏侯嬰等人,文謀這邊位則是張良、蕭何、酈食其、叔孫通,由於陳平身份特殊,也站在了前三排位置。

  ??龍天羽橫掃大殿內的重臣,器宇軒昂道“諸位,很多跟著我從沛縣起義,一直征戰到現在,才算暫時有了安定之所,不必再征戰了,但是戰爭還沒有結束,屬於咱們的中原還在諸侯割據之下,那麽多流亡的百姓還沒有安定,我們任重道遠,接下來的兩年中,以此為根據地,文要治國,武要興邦,興農辦工通商擴展國庫財富,然後招兵買馬增強實力,使咱們大漢國從漢中崛起,兩年後橫掃中原,眾卿有沒有信心?”

  ??“臣有信心!”

  ??“參差不齊,看不出一點氣勢,再問一句,眾卿有沒有信心?”

  ??“臣等有信心!”數十位文武臣子異口同聲高呼,呼聲在大殿內回蕩不絕。

  ??龍天羽微笑道:“很好,三天之後祭壇宣召國號,統一漢中一帶的律法和政策等,這三天內,我有一些部署要與諸位卿家商討,比如重設朝政官職登基,振興經濟的方法,征兵練兵的策略,以及開設學堂,獎勵農工科技,創辦科舉選拔人才等,使我大漢國體機製盡快步入正軌!”

  ??他將抗日八大方針照搬出來,簡單地精簡後交待下去,隻為了暫時穩定城內百姓,以免造成地方百姓恐慌,以及軍民生衝突暴動等,至於細節就不是他要考慮的,由蕭何牽頭,帶領所有文臣負責起草律法和各項政策文書等。

  ??領導人未必要事事親自過問,有些時候就要放開手,讓底下有專長的人才來揮,而蕭何正是規劃政治經濟方麵能人中的強者,否則也不會被曆史推崇,稱為西漢三傑之一了。

  ??接下來的三天分秒必爭,各方麵工作都啟動了,比如安置四十萬軍民,那些從彭城跟著大軍追隨過來的百姓都要安頓下來,在西郊圈地,臨時建立房舍供流民百姓歇身。

  ??大軍抽出十萬,負責在漢中之外通往鹹陽的川道設立防禦關卡,以防東方諸侯軍殺進來,同時漢中東南西北四麵都設下軍營,二十萬人駐守;而城池內則由接近八萬駐軍,防守城門,巡邏街道,維護城內治安。

  ??最忙的則是文官了,治國與上戰場打仗不同,需要建立政策法律等,還要從農工商建等多方麵複蘇經濟,穩定蜀地的人心,所以先要廢除秦朝的一切法律和政策,重新根據此地人文環境、社會背景等修訂律法。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