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炎帝號鐵甲艦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08-12 05:45      字數:5564
  在台灣海峽爆發的美國華盛頓號和懷俄明號的戰鬥盡管隻是一次小規模的戰鬥,甚至都稱不上是一次典型的戰鬥,對於世界海軍史而言並不具備什麽開創性的戰術或者戰略意義。

  ??但是對於帝國海軍而言卻是意義重大,因為這是帝國製造的鐵甲艦的首次海上交戰,這一次交戰充分證明了帝國的海軍之前采用的諸多新式技術是正確並具備極大優勢的。

  ??不管是露天旋轉炮台還是柚木鍛鐵混合式裝甲,都是取得了讓帝國海軍相當滿意的結果。

  ??此舉直接促進了帝國海軍加大了對鐵甲艦的投入,並下了第三艘遠洋型鐵甲艦的訂單!

  ??該艘鐵甲艦訂單在海軍部內部造船科的設計代號為甲五型戰艦,根據造船科的設計代號,其中的甲即代表海軍遠洋主力戰艦,五型即是海軍造船科內部的第五個方案。造船科在數年前就開始構思設計海軍的新一代主力艦了。

  ??在盤古級鐵甲艦正式動工後,新一代的主力艦設計就成為了造船科的主要工作,過去的兩年來造船科的多名設計師提出了多達七八種方案。

  ??其中比較值得一提的就是一號,五號以及八號方案,其中的一號方案乃是全新設計,噸位直追英國最新大噸位鐵甲艦,設計噸位高達九千噸,依舊采用風帆蒸汽混合動力,武備上擬采用二百五十毫米以上的後裝火炮。

  ??這個設計方案雖然看似高大上,但實際上對於帝國造船以及艦炮工業而言根本就是空中樓閣,不管是上海造船廠還是海軍自行投資建設的青島海軍造船廠,根本就沒有能力製造九千噸的龐大船體。

  ??再就是艦炮,不管是提出的二百五十毫米還是二百八十毫米的艦炮,對於目前的艦炮唯一供應商江南武器公司而言,都是屬於天頂星科技。

  ??目前江南武器公司的主要艦炮產品依舊是一百二十毫米以及一百五十毫米的後裝火炮,即1857年型150毫米艦炮以及1857年型120毫米艦炮。

  ??雖然已經生產這兩款艦炮多年,但是江南武器公司一直在努力改進後裝火炮製造成本高昂以及炮管壽命較低還有可靠性的問題。

  ??數年過去後,最新生產的後裝火炮和早年生產的相比。可靠性方麵已經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同時非常重要的是製造成本有所下降,為大規模製造生產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因此從技術還有成本的角度上來考慮,江南武器公司是希望海軍持續大規模采購這兩款火炮的。畢竟他們搞這兩款火炮這麽多年,如今才算是堪堪解決了大部分問題,讓這兩款火炮進入成熟穩定期,這要是海軍不繼續大規模采購的話,他們過去這幾年花費的改進研究經費豈不是得打水漂?

  ??在這種大背`景下。其實江南武器公司對其他型號的後裝火炮投入的研發力度比較小,雖然也有對一百八十毫米以及兩百二十毫米這兩種口徑的研發,不過受限國內的配套企業,嗯,主要是江南礦務公司的鋼鐵質量問題,這兩種大口徑的艦炮研發進度是非常緩慢的。

  ??雖然江南武器公司已經初步掌握了後裝線膛火炮的技術,但是製造一百二十毫米以及一百五十毫米的火炮和製造兩百二十毫米甚至兩百五十,兩百八十毫米的火炮是兩個概念。

  ??更大口徑的火炮,需要更大的原材料,需要更大的加工設備。比如水壓機,鍛壓一百五十毫米火炮需要的水壓機和鍛壓兩百五十毫米火炮的水壓機可是兩碼事。

  ??如果要製造更大口徑的艦炮,江南武器公司需要做什麽工作呢?火炮的設計都是最簡單的,隨便一個火炮設計師來就能完成這個工作。真正困難的是江南武器公司幾乎要全新建造一個兵工廠,從頭開始采購設備,並不比當初打造一個林德機器廠簡單。

  ??在十九世紀後期以及二十世紀前期,如果要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技術有多強悍,基本上直接看它能不能自行製造大型戰艦就行了,工業基礎技術的能力不足的國家,是絕對不可能製造大型戰艦的。

  ??船體設計。作為動力的蒸汽機,還有大口徑艦炮,這些東西沒有過關的技術能力是絕對無法取巧造出來的。

  ??帝國工業雖然經過了這幾年的快速發展,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帝國的工業水平依舊停留在非常處級的技術引進仿製上,整體工業水平並沒有多強。

  ??讓這個時期的帝國就去製造噸位高達九千噸的鐵甲艦,是不太可能的事。

  ??這一號方案的九千噸設計被槍斃掉後,剩下的就是五號以及八號方案。

  ??其中的八號方案則是盤古級的小改版本,噸位並沒有擴大太多,標準排水量為兩千六百噸。武備上依舊保持了四門一百五十毫米以及六門一百二十毫米的以後裝火炮,采用露天旋轉炮台,不過動力上有所增強,純蒸汽動力下,最高航速可達十三節,混合動力下可達十六點五節。

  ??此外續航能力大大改善,裝載的淡水以及煤炭數量要比盤古級多了百分之三十。

  ??不過海軍方麵對這種小改設計並不滿意,在海軍的高層將領們看來,盤古級的初始設計雖然已經算是優秀,但是畢竟噸位太小,才兩千多噸的噸位放在東亞海域還算強大。

  ??但是和歐洲列強的主力戰艦比起來就是太小了。

  ??這兩年的海軍強國,嗯,主要就是英國,其皇家海軍在過去數年來密集動工了一大批鐵甲艦,已經服役的就有兩艘勇士級,兩艘防禦級,皇家橡樹號,此外還有探索號等一批小型鐵甲艦。

  ??在建或者已經下水進行舾裝的鐵甲艦更多,有阿基裏斯號,赫克托級兩艘,企業號,女王夫級三艘,君權號,米諾陶級三艘。天蠍座級兩艘等。

  ??這一大票的鐵甲艦足以讓當代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將領為之心驚膽顫。

  ??這幾年英國皇家海軍是保持了每年服役四艘或五艘鐵甲艦的速度,而這些鐵甲艦裏絕大部分都是大型戰艦,從六千噸到一萬噸不等。

  ??英國皇家海軍這麽強悍,帝國海軍不可能不感受到龐大的壓力。

  ??要知道帝國海軍的假想敵人並不是周邊鄰國海軍。日`本,暹羅或者其他什麽落後國家的海軍都不是帝國海軍的嘉祥敵人,帝國海軍的假想敵人有兩個,一個是英國皇家海菊,一個是法國海軍。

  ??自己的假想敵這麽強大。帝國海軍這幾年可謂是一直都提心吊膽的,當初大力扶持發展鐵甲艦也是出於這種擔憂。

  ??自己的敵人一大票的大噸位鐵甲艦,到時候萬一和英法兩國爆發戰爭,帝國海軍怎麽抵抗他們的鐵甲艦?隻靠那些隻有兩千多噸的小型鐵甲艦?

  ??而這也是帝國海軍為什麽排除了八號的盤古級小改方案,最終選擇了五號方案的盤古級大改方案。

  ??該方案的設計噸位為標準四千噸,而這個噸位是經過海軍和上海造船廠那邊反複討論後得出了最終結果。

  ??當初海軍向上海造船廠發出招標谘詢的時候,上海造船廠的答複是,以上海造船廠目前的設備以及船塢等,最大可以製造噸位達到四千噸的戰艦,如果要製造更大的船體。那麽就要引起設備進行技術升級,同時要新建更大的船塢,而設備升級,新建船塢都需要時間,到時候隨隨便便都是一兩年以後了。

  ??而海軍的造艦可不能停下來,必須每年都要保持有主力艦下水服役,這樣才能夠保持帝國海軍的規模以及戰鬥力,所以不能等。

  ??因此選定了最後四千噸的設計方案,該方案的整體設計依舊沿襲盤古級的設計,采用和英國一係列鐵甲艦一樣的柚木鍛鐵混合式裝甲。采用風帆蒸汽混合動力,搭載了一座水平平複式蒸汽機,四座燃煤鍋爐,最高輸出兩千匹馬力。使用單軸單槳推進,純蒸汽動力下最高航速可達十二節,風帆蒸汽混合動力下,最高航速可達十五節。

  ??武備上繼續采用成熟可靠的1857年型150毫米係列火炮為主,配屬十六門一百五十毫米後裝炮,另外配屬八門的八十五毫米後裝炮。

  ??從火炮配置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款戰艦就是用來進行遠洋艦隊決戰的!

  ??盡管這款戰艦在性能上,興許還不如英國最新設計建造的部分鐵甲艦,但是至少不會落後太少。

  ??該款戰艦完成設計後,上海造船廠那邊很快就是開工進行施工,該艦的艦名被命名為炎帝號。

  ??不過海軍雖然下了炎帝號的訂單,不過這是迫於現實,在內心裏他們一樣想要那些上萬噸的大型戰艦。

  ??既然上海造船廠那邊沒有大新的船塢,而且上海造船廠雖然說是皇室產業,但畢竟是屬於商業運營的企業,除了接軍艦的訂單外,實際上上海造船廠的主要業務是製造民用船隻,各種商船才是他們的建造大頭。

  ??在沒有明顯盈利前景的情況下,上海造船廠很難迅速抽調資金來修建承建萬噸戰艦的船塢以及相關設備。

  ??所以海軍這一次決定自力更生,直接加大了青島海軍造船廠的投入,直接提出了要修建一座一萬五千噸的船塢,以求在未來為海軍建造大型戰艦。

  ??青島海軍造船廠那邊代表的是海軍的未來希望,而現在嘛,海軍還得依靠上海造船廠給自己製造戰艦!

  ??看著海軍遞交上來的未來萬噸戰艦發展計劃,林哲麵帶微笑輕輕點了點頭,看著手底下的這些人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具有進取心。

  ??林哲自然是知道未來的海軍發展方向是什麽的,不過當他知道不代表這個時代的人同樣知道。

  ??即便是如今代表了海軍發展潮流的英國那邊,對鐵甲艦依舊抱有極大的反對之聲,這從他們的鐵甲艦依舊固執的使用側舷艦炮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一支成熟的海軍,往往是有著大量的保守派力量的。

  ??然而帝國海軍卻是一支沒有太多曆史包袱的力量,作為一支新生的後進力量,帝國海軍上下尋找著一切可能性來提升海軍實力,追趕英國海軍。

  ??所以他們能毫不猶豫的支持發展鐵甲艦,現在更是激進的要提出了製造萬噸鋼鐵戰艦的計劃。

  ??這份計劃並不是短期計劃,而是一份長期計劃,計劃的分了諸多細節,其中包括海軍內部自行擴建萬噸船塢,不過要打造萬噸鋼鐵戰艦不僅僅需要造船廠的船塢,還需要國內諸多工業力量的配合。

  ??比如鋼鐵行業,要製造這麽巨大的戰艦,對鋼鐵的性能需求是非常高的,而在鋼鐵上麵,就需要江南礦務公司的技術支持了。

  ??還有動力上,上海林德機械公司的蒸汽機盡管已經算是堪用,但是對於萬噸鋼鐵戰艦而言還是過於弱小了,未來上海林德機械公司勢必要研發更大功率的蒸汽機,輸出功率至少需要達到六千匹馬力,這樣使用風帆蒸汽混合動力的情況下,才能夠勉強讓戰艦跑上十四節以上。

  ??而十四節這個航速 ,已經是當代主力鐵甲艦的最低標準了,人家英國的大型鐵甲艦基本都是超過十四節,甚至能夠達到十五節的。

  ??有了蒸汽機還不夠,還得有傳動係統,僅僅是那隻巨大的螺旋槳就不是那麽好搞定的。

  ??設計采用單軸單槳的,對承軸的要求相當高,對螺旋槳的要求更高,僅僅是這兩樣,目前帝國的幾家主要機械製造企業就沒有能力製造。

  ??目前帝國裏提供螺旋槳的企業是上海林德機械公司,但是他們目製造的螺旋槳在大小尺寸上至能夠滿足五千噸以下的戰艦所需,如果要推動萬噸鋼鐵戰艦的話,就需要製造更大尺寸的螺旋槳,而這可不是什麽簡單的事。

  ??除了動力外,武備要求也是相當高,如果是萬噸巨艦的話,自然不可能繼續使用一百五十毫米的艦炮作為主炮了,肯定是需要更大口徑的艦炮。

  ??到時候就算不用兩百五十毫米或者兩百八十毫米的後裝炮,但是至少也得使用兩百毫米以上的艦炮吧。

  ??這艦炮方麵就需要江南武器公司的支持了。

  ??萬噸巨艦在製造過程中,不僅僅需要上述幾家企業的支持,實際上需要整個工業體係的支持。

  ??具體下來,可能牽涉到國內上百家企業,從輕工業到重工業,鋼鐵到化工甚至和紡織都有關係。

  ??沒有整個帝國的支持,是不可能建造這麽一艘龐大的鋼鐵巨艦的。

  ??所幸的是,海軍方麵也是知道要製造萬噸巨艦的難度有多大,所以他們並沒有指望著一兩年內就可以動工,海軍的計劃是從現在開始進行技術儲備,從船塢、動力到艦炮再到裝甲等,期望在三年後完成動工所需的技術儲備,然後正式動工,而施工的時間估計會有三到四年的時間,這一段時間裏企業還可以繼續研發進行技術升級,等到企業完成技術升級之時,就是萬噸巨艦完工下水之際。

  ??海軍方麵是希望七年後看到首艘萬噸巨艦服役,嗯,最好是六年!

  ??在林哲看來,海軍方麵提出的這份計劃雖然激進了些,不過還算是在可控範圍之內,如果努力努力,未來沒有在六年後看到首艘萬噸巨艦服役的希望。(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