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封功臣(二)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08-12 05:45      字數:4812
  在這一次大規模授爵之前,林哲一共封出去了四個侯爵,八個伯爵,十五個子爵,二十六個男爵。…≦,

  ??這些爵位也不僅僅是功臣,還包括了部分皇室宗親,比如林哲唯一的一名堂兄林嵐,就是或封子爵,另外其他幾個林家族人以外,太後林老太太的娘家的兩位弟弟,也就是林哲的兩個舅舅被授予男爵、皇後陳靜的弟弟被授予男爵,生下皇長子的李惠嬪,其父親被授予男爵,方德嬪的父親也是被授予男爵。

  ??不過宗親的爵位普遍偏低,基本是以男爵為主,子爵的隻有林嵐一人,同時這些爵位都不是世襲爵位,也不是減等世襲,受封爵位的本人去世以後就是直接取消了。

  ??帝國的子爵以上爵位,普遍是由擁有顯赫戰功的將領們所獲得,另外也有少量文臣,比如畢餘同和宋關前。

  ??在眾人的期待中,這一次的授爵典禮也終於是開始了,最先受封的自然是獲得公爵頭銜的幾個人,而這幾個人無一例外都是過去數年裏戰功最為顯赫的高級將領。

  ??首位獲封的乃是施清瑄,被封為宿遷公爵。

  ??再過來則是沒有太大爭議的徐言青,被封為鎮江公爵,林成飛被封為益州公爵,石琅翼被封為大理公爵,另外還有直接越過之前的侯爵,直接獲得公爵之位的沈馳雲,其被封為鄭州公爵。

  ??一共封出去了五位公爵,比明朝開國時期封出去的國公少了一位。

  ??同時帝國的爵位製度和明清時代不一樣,基本上侯爵以上都會有特定的封號。這個封號以地名為主,而這個地名往往是獲封將領立下巨大功勞的地方。比如施清瑄當年攻克宿遷,徐言青奔襲鎮江。林成飛攻克成都(益州為成都古稱),石琅翼攻克大理,沈馳雲奪取河南山西,拿下鄭州。

  ??上述五個公爵皆為減等世襲,另外特旨恩準其後代減等世襲到子爵時,不再降爵,而是以子爵世代承襲。

  ??這個世襲也是帝國目前為止,頒發出去真正意義上的世襲爵位了,哪怕隻是一個世襲的子爵而已。

  ??對於這幾個人獲得公爵的爵位。也算得上是眾望所歸。

  ??這幾個人是帝國過去數年裏功勞最大,並各自領軍一方開創帝國基業的人,其中的施清瑄在1857年開始率軍北伐,攻克江北安徽諸地後,返回江南編練第六軍,而後在1858年率領第六軍在上海大敗英法聯軍,緊接著在1858年下半年率領第六軍北上攻克山東、直隸,東北,徹底把滿清王朝掃進了曆史垃圾堆。

  ??其戰功之顯赫。在帝國內部裏無人能出其左右。

  ??再過來即使徐言青,其人早年的表現更加優秀,一度是帝國最顯赫的將領,當年奔襲數百裏從浙北一路殺到鎮江。然後抵達南京城下,以區區兩三千人的兵力創下了累計擊潰超過四萬太平軍,俘虜上萬人的龐大戰功。後續其在1856年底率軍第四師進攻浙北,隻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是把偌大的浙江攻克。

  ??由此帝國把整個環太湖地區收入囊中。林哲才能以蘇南、浙江為根基建製稱帝。

  ??後續他殺入皖南一帶,奪取了九江以東地區。並和林成飛合作攻克了安慶等。

  ??1858年,其率軍抵達上海和英法聯軍交戰,上海之戰結束後率領第二軍南下廣東,一度攻打香港,收複廣州,隨後又是率軍北上江西奪取贛州等地。

  ??林成飛則是早年雖然表現不算太突出,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他在餘勝軍時代就已經是軍方的三大巨頭,1856年的時候,是他和徐言青、施清瑄一起把林哲擁立為帝的,後來其領軍一方,長期率領部隊在皖南、皖北一帶作戰,中間這兩年雖然有些平淡,但是在中華軍西征開始後,他率領第五軍一路殺進湖北,然後進軍四川,徹底把太平天國給滅掉了。

  ??再過來則是石琅翼了,此人早年可是餘勝軍的頭號悍將,他的威名傳遍江南之地的時候,徐言青和施清瑄還沒幾個人認識他們呢,可惜後來1856年期間被林哲猜忌,後來沉寂了數年,一直到1858年左右才重新崛起。

  ??後續更是擔任第四軍軍長,率軍西征,拿下九江等江西大半地區後進軍湖北,然後南下湖南,逼降曾國藩,兵不血刃就收編了數萬人的湘軍,讓湖廣兩省免於戰火,最後一路殺到了雲南把林成庭趕到緬甸。

  ??這一連串的戰事讓他重回了中華軍巔峰,聲望一度蓋過施清瑄。

  ??後續的沈馳雲也不差,他的表現雖然沒有前麵幾個那些顯然,但是他是個穩打穩紮的個性,也是參與北伐之戰,奪取了大半個山東以及河南,稍候又是殺進了山西,雖然沒有太過驚人的戰役讓他出風頭,但是拿下的地盤、殲滅的清軍和太平軍一點都不比其他人少。

  ??除了上麵的這五位公爵以外,林哲還授予了大量的其他爵位。

  ??封出去侯爵十五名,有王呂雲、陳雲陶、邊成勳、曲攀雲、邴曲鬆等人,對於這些開國侯爵,林哲特旨下令,上述十五名侯爵依例減等世襲到男爵後,可世襲男爵,不會直接取消爵位。

  ??而獲封侯爵的還有一個漢特?威廉,他之前就已經是伯爵了,現在提一級受封為侯爵,封號為長興侯,這個封號是來源於當年餘姚縣勇營的第一次參戰,當年的這第一次戰鬥雖然表麵上是林哲親自率軍指揮,但實際上餘姚縣勇營早期的一係列戰鬥都是漢特?威廉指揮的,隻不過那個時候他隻掛著軍事顧問的頭銜而已,但是帝**方高層都知道,基本上1853年、1854年期間的餘勝軍進行的主要戰鬥。都是漢特?威廉實際指揮的。

  ??嚴格上說起來,當年的施清瑄啊、沈馳雲什麽的都是漢特?威廉的學生和下屬。

  ??如果這漢特?威廉不是洋人。而是一名華人的話,估計這一次封的就不是侯爵。而是公爵了。

  ??漢特?威廉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有些劣勢,所以這些年他一直極力的融入帝國中,學習中文就不說了,現在他的一口中文除了有少許口音外,基本已經是很流利了,甚至還能寫一手不錯的中文鋼筆字,至於毛筆字那玩意實在太難,他學不了。

  ??此外還娶了華人女子為妻,一度還想要給自己改姓。不過被林哲所阻,你丫的就是一英格蘭人,改了姓氏也不可能變成華人啊,改了有什麽意義,掩耳盜鈴嗎?

  ??甚至他還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傳自己已經皈依佛教,成為一名佛教徒。

  ??盡管漢特?威廉的這些舉動在很多人看來是有些滑稽的,但是林哲卻是看在眼裏,他知道漢特?威廉一直都是想要融入到帝國中來,對於這樣的人林哲自然不可能因為他英格蘭人的身份就拒絕他。相反,林哲一直還是挺欣賞並重用他的。

  ??而林哲重用漢特?威廉當年舉動也是引來了一些預料不到的效果,比如好多來華的洋人都是想要和漢特?威廉一樣在帝國謀得一官半職,甚至是獲得貴族的頭銜。如此也就讓帝國在招募洋人來華工作的時候容易了許多。

  ??這個漢特?威廉已經逐漸成為了帝國對外招募人才的一快招牌:快看,興許不遠的將來你就是下一個漢特?威廉,成為一名人人敬仰的貴族老爺!

  ??獲得侯爵的除了軍方將領外。還有畢餘同等幾個文官,畢餘同這小老頭這麽多年來雖然沒有展現出治國天才的天賦。說實話也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政績,但是林哲就是喜歡他這樣。任勞任怨,林哲怎麽說他就怎麽做,很少有自己的想法。

  ??不重用這樣的下屬,難不成還去重用那些所謂的天才,有著濃厚個性的人?

  ??而且這文官行列也不能沒有幾個人,他們沒有人成為公爵就算了, 如果侯爵都沒有幾個的話,以後的文武力量對比就會過於失衡,而這不是林哲想要看到的結果,所以他就把內閣裏頭僅有幾個看得上眼的家夥領出來,授予侯爵爵位。

  ??分別是內閣總理大臣畢餘同、財務部大臣齊宣浩、江蘇巡撫薛煥。

  ??侯爵之下,則是伯爵,這些伯爵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封號的普通伯爵,一種是有封號的伯爵,有封號的伯爵很少,隻有五個,多是軍方裏戰功顯赫的將領,但是其功勞又沒能達到被授予侯爵的這幾個人,這五位獲得封號的伯爵,依照林哲特旨,其減等世襲至男爵後,可世襲男爵,不再學削爵。

  ??此外還有十二個普通伯爵,這些伯爵都是沒有封號的,其中軍方將領有七人,文官有五人,比如外務部大臣宋關前就是被授予伯爵。

  ??再過來就是子爵和男爵了,這些爵位授予的也不算多,其中子爵授予二十四人,男爵授予三十四人,文官和武將、宗親都有。

  ??上述被晉升或者新封的貴族一共有九十五人,另外加上部分已經獲得爵位,但是沒有在這一次獲得晉升的貴族十七人,這兩部分相加,那麽帝國的貴族總數是達到了一百一十二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一百一十二名貴族中,超過三分之一都是一次性的爵位,絕大部分的男爵以及部分子爵都是一次性爵位,受封爵位的本人死亡以後,該爵位直接取消,不可世襲。

  ??其餘的大部分爵位都是減等世襲,而這些減等世襲的爵位中,大部分都是減等世襲到最低等的男爵後,承襲男爵去世以後,這個爵位依舊會被直接取消。

  ??真正可以世襲的隻有特旨或封的五位公爵,他們的後代可以世襲子爵。十五位侯爵、五位封號伯爵,他們的後代可以世襲男爵。

  ??也就是說,傳統意義上的世襲貴族爵位,隻有二十五位而已!

  ??而這個世襲與否,其實看封號就行了, 有封號的爵位都是減等世襲後到規定爵位(公爵為子爵、侯爵以及封號伯爵為男爵)後就可以世襲的,沒有封號的爵位都是減等世襲到男爵直接取消或者幹脆就是一次性的,連減等世襲都沒有。

  ??其實本來林哲一開始還想著幹脆所有爵位都不能世襲,但是考慮到一大票臣子們跟著自己打天下也不容易,這要是後代不爭氣的話,或者幹脆家主死的頻繁一些,估計二三十年就會從貴族行列裏消失。

  ??反正貴族頭銜也沒有實際封地,也沒有政治特權,就是隻有一些禮儀特權以及薪水啊,而這部分薪水實際上並不多,比如公爵一年的俸祿是額定一萬四千銀圓,這個數字其實也就是和一名高級官員的年薪相當。

  ??帝國的一名地方巡撫的年薪大約是一萬到兩萬之間,其中八千圓是中央財政支出的固定薪資,其他的則是省府財政支出的任職補貼薪資,而根據各省財政不同有所不同,比如江蘇巡撫薛煥就一年最少拿一萬五千圓,原因無他,江蘇有錢。

  ??但如果是陝西、甘肅這些偏遠省份的巡撫,估計也就隻能拿個八千底薪,頂多省級財政補貼個幾百一千的。

  ??內閣成員的話,協辦大臣的年薪大約是一萬圓,各部大臣的年薪是一萬兩千圓,內閣協理大臣是一萬三千圓,畢餘同這個內閣總理大臣的年薪一萬五千圓,全中國的官員裏頭,他薪資最高。

  ??貴族方麵最高的公爵是一萬五千圓,侯爵為一萬兩千,封號伯爵為一萬,普通伯爵為八千,子爵為六千,男爵為四千。因此這二十五個世襲子爵和男爵的貴族,供養他們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一年才十一萬圓而已。

  ??用這點錢來換取這些功臣們的忠心是值得的。(未完待續。)

  ??ps:3.9k小福利章節!u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