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軍方人事調整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08-12 05:45      字數:4951
  “毫無疑問,今天我們已經是看到了未來戰爭的模式,而既然已經看到了,那麽未來部隊的建設就應該朝著未來的道路邁進,而不是一直看著過去的勝利和輝煌!”

  ??這話雖然沒有明,但是非常明顯是在批判軍方高層內的一些頑固保守派,他們繼續阻攔新式編製推行的行為已經讓林哲感到了厭煩。

  ??從林哲建立餘勝軍的那一天起,中華軍就是一支敢於創新的軍隊,當國內的清軍和太平軍還用刀槍等冷兵器廝殺的時候,他引進了英國的近代陸軍,把線列戰術帶到了中國,並讓這種線列戰術在短短數年內成為了國內各大勢力的追求。

  ??那幾年,國內的各大勢力的新軍一下子就是冒了出來!

  ??後來林哲又是把後裝步槍、前裝線膛炮引進了中華軍,這兩種武器的裝備,極大程度提高了中華軍的戰鬥力,如此才有了擊敗英法聯軍,相繼擊潰滿清、太平天國和林成庭,降服曾國藩的可能性。

  ??如果在1858年之後中華軍沒有大規模裝備後裝步槍,沒有第六軍的北伐,那麽中華軍對上國內的其他新軍雖然依舊有所優勢,但是絕對不會這麽大,估計現在都還在和滿清打著呢,哪有這麽快就完成國內統一啊。

  ??創新的追求是保持中華軍高戰鬥力的重要特。

  ??但是進入1860年以後,隨著國內的統一,很多軍方將領們開始安然滿足現在的狀態。他們認為現在的中華軍已經足夠強了。

  ??但是林哲卻是知道,這種優勢持續不了多久。英國和法國等國家已經是進入了改裝後裝步槍的時代,下一次和英法等國家爆發戰爭的時候。他們的部隊使用的步槍就會是清一色的後裝步槍。

  ??不管什麽時代,軍事發展都不可能停下來,因為一不留神敵人就會超過你。

  ??保持創新意識,這是林哲對軍方的要求。

  ??然而很多高級將領卻是讓林哲相當不滿!

  ??唉,也許他們老了,也許他們覺得現在是安享富貴的時候了!

  ??⑥∠⑥∠⑥∠⑥∠,m.↖. 想到這裏,林哲再看看眼前的這群將領們,自己的這些將軍們的確是老了,在他們的身上看不到當年的那種朝氣和衝勁了。

  ??事實上。站在林哲麵前的這些帝國將領們實際年齡非常年輕,其主要群體的年齡在三十歲到四十五歲之間,可以是一個男人,一個軍方的最巔峰狀態年齡。

  ??但是林哲依舊覺得他們老了,讓他們老去的不是年齡,而是心態!

  ??失去了追求的他們已經和那些七老八十的老頑固沒有什麽兩樣了,也許趁著這個機會,是時候進行一些人事調整了。

  ??此時此刻,站在林哲麵前恭聽聖訓的他們還不知道。站在他們麵前的這位皇帝已經是暗下決心,要在不久後就進行人事調整,而他們中的很多人有可能會離開現在的位置。

  ??返回皇宮的路上,林哲把統帥部銓敘司司長叫進了馬車內!

  ??銓敘司司長名為魯昌言。今年三十八歲,安徽安慶人,此人並不是傳統的軍人出身。實際上他在1858年之前都是普通的文官官員。

  ??但是也就是在1858年的時候,林哲開始在軍方的軍政、人事等部門推行文職製度。並從內閣甚至民間裏調任一些行政經驗豐富的人進入軍方的行政部門任職,主要擔任一些文書類的工作。

  ??魯昌言就是那時候由宮務廳秘書處的人事科科長被直接安排進入統帥部。先是擔任銓敘司下屬的處長,然後很快就是升任銓敘司副司長,今年順利升任銓敘司司長。

  ??實際上不僅僅是他,軍方的很多重要文職職位都不是職業軍人,最典型的就是軍械部總長韓向方了,他雖然掛著陸軍中將銜,但實際上他這輩子就沒打過仗,甚至連開槍都不怎麽在行。

  ??韓向方乃是一個典型的行政官僚,和軍人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聯係,但是他卻是一直牢牢的霸占著軍械部總長一職,成為軍方的核心高層。

  ??此外軍械部、軍需部、軍政部、銓敘司、總務司、軍醫司等諸多機構裏,其相當多的中高層軍官也不是職業軍人出身,有個是技術人員出身,有的幹脆就是文官出身。

  ??魯昌言就是其中的一員。

  ??你讓他打仗自然是不行的,但是他在林哲幕府裏從事人事工作多年,並擔任宮務廳人秘書處人事科長一職,人事工作經驗相當的豐富。

  ??而且宮務廳秘書處人事科科長雖然隻是科長的頭銜,但實際權力相當大,因為這個人事科並不是負責宮務廳內部皇室雇員的人事問題,實際上皇室雇員的人事事務由宮務廳下屬的人事處負責。

  ??而秘書處人事科負責的事務,實際上是協助林哲這個皇帝處理整個帝國國家雇員的人事問題,包括內閣、軍方、地方政府等。

  ??他們的工作就和秘書處的其他各科一樣,主要是充當林哲的私人顧問、幕僚,處理一些繁雜的具體事項。

  ??比如林哲覺得某個省的領導班子的業務能力不強,需要對該省的領導人進行調換的時候,主要工作由內閣組織部負責,比如列出新任巡撫、布政使的候選名單等。

  ??而人事科的工作實際上和組織部非常類似,他們也會列出相關的候選人名單,同時對組織部遞交的候選人名單進行更詳細的資料核實,並對每個候選人做出初步評價等。

  ??同時如果組織部進行什麽組織工作的改革,提交了諸多改革計劃的時候,他們也是負責審核這些計劃,並提出初步審核建議。

  ??當然了,他們並沒有任何的決定權。他們隻是起到林哲私人顧問的一種角色。

  ??大體上,林哲構建的秘書處模式非常類似於前清時代的軍機處、明朝的司禮監。但不同的是,林哲建立的秘書處有著明確的諸多機構。並不是隻有幾個人,而是一整個秘書處有著高達一百多人的工作人員,同時政治地位也更低一些。

  ??如此的秘書處就是林哲手底下的一個私人智囊機構,同時協助林哲處理眾多的文書工作。

  ??從宮務廳秘書處人事科科長被調任到統帥部銓敘司任職,這對於魯昌言來是一個從背後走到前台的過程。

  ??進入軍方任職後,他不可避免的掛上了軍銜,成為了一名陸軍少將,然而穿上了軍服的他依舊不像是一個軍人。

  ??此時的他聽著林哲的,不時的頭稱是!

  ??“前幾期軍官學校的那些畢業生也曆練的差不多了。是時候讓他們承擔更多責任的時候了!”

  ??“如今正式處於軍製改革的重要時期,雖然穩定是第一要務,但是也要適當的把一些適合的人才提上來,讓他們擔任更重要的事務,這個月底授勳的時候,你這邊要配合好,及時的做出調整。嗯,對一些已經無法擔任重要職務的人也要妥善安排,不能讓這些跟著朕打了這麽多年仗的老人們寒了心!”

  ??林哲用著閑談的語氣交代著這些問題!

  ??魯昌言自然是連續頭稱是。但是離開了林哲的馬車後他卻是暗自歎了口氣,這事可不是那麽容易的啊!

  ??他早年進入林哲幕府的時候,就是從事人事工作,一度也負責過軍方的人事問題。這從事人事工作這麽多年,他非常清楚林哲口中的這種大規模軍方人事調整會牽扯到眾多的東西。

  ??比如一些政治利益的糾纏,軍方派係的一些傾軋。甚至有著引發軍隊的騷亂,繼而兵變之類的可能性。

  ??不管是在文官體係還是在軍方體係裏。大規模人事調整鬥毆代表著權力體係的洗牌,一個處理不甚就會釀成重大的負麵後果。

  ??而一旦出現重大的負麵後果。那些軍方將領們對林哲這個皇帝陛下自然是不敢有任何怨言的,估計就會把怒火都發在自己這個具體負責人身上。

  ??到時候為了安撫軍方將領,自己極有可能會被陛下當成棄子拋棄掉,這對於一個標準的政治官員來是難以接受的。

  ??但是魯昌言更清楚,哪怕是麵臨著這種危機,但是他也必須去做。

  ??因為他和很多人一樣,他是靠著自己爬起來,而且也沒有拉幫結派,他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靠的是林哲的信任,靠的是孤臣的身份。

  ??他不和其他官員或者將領們一樣,有著一大幫的政治盟友或派係,他的靠山就隻有一個,那就是陛下。

  ??陛下的信任就是他的一切資本。

  ??所以哪怕前路非常危險,但是他也不得不做。

  ??魯昌言不但做了,而且動作還非常快速,近衛軍的演習剛結束沒有幾天,銓敘司就是發出了眾多人事調整命令。

  ??一大批早期畢業,已經積累了相當資曆的軍官學校的畢業生們被提拔起來,並陸續擔任一些要職,比如參謀部作戰司的作戰參謀職務,這些作戰參謀的職務其軍銜從尉官到校官不等,但是不管是哪一個都是眾多年輕軍官們的追求,因為到作戰司去了後,就能夠接觸到更多東西,學習到更多東西,去轉一圈後再到野戰部隊任職,基本上都能夠獲得晉升。

  ??而經過銓敘司的調整後,作戰司除了上麵的副司長和司長外,其他的各處處長、科長們清一色是1856年後畢業的軍官學校畢業生。

  ??而部分尉官職務更是1858年後畢業,經過係統散兵戰術學習的那些年輕畢業生們。

  ??同時,更多的畢業生被安排到了一些主力野戰部隊裏擔任連長、營長甚至團長等職務。

  ??尤其是一些主力部隊的基層軍官們更是清一色被1856年後畢業的年輕軍官們所代替。

  ??而餘勝軍隨營學堂畢業的三期學生裏頭,除了那些已經身居高層的這些人沒有去動外,其他混了這麽多年依舊隻是中校以下的軍官都是屬於清理的行列之內。

  ??當然了,這種清理並不是直接讓他們退役,而是通過一係列的人事調整,比如從主力一線部隊調到二線部隊,比如從野戰部隊調往守備部隊,又或者是調任到統帥部各部、各級司令部去擔任一些文職。

  ??這種大規模的調整自然會引起一些人的注意甚至不滿,不過魯昌言也不是笨蛋,他並不是某一天就一下子調整好幾百個人,而是隔幾天調整一批,同時為了迷惑更多的人,這種調整也不是一層不變的,實際上依舊有部分老舊頑固派的的隨營學堂時代的軍官得到了晉升,也有一些1856年後畢業的軍官學校畢業生被貶職等等。

  ??除非你拿到銓敘司內部的調整名單,要不然的話很難在如此大範圍的調整裏看清楚什麽規律來的。

  ??當然了,之所以還沒有引起動亂,這主要是目前的調整隻針對校官和尉官,對於將官則是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調整。

  ??不過魯昌言知道,將官的大規模調整才是真正的挑戰,而這個挑戰將會在今年八月份的授勳大典後出現。

  ??1861年八月中旬,眾多在外的軍方將領、地方政府的要員們齊聚南京,每個人都是臉上洋溢著笑容和期望。

  ??因為上半年開始,宮內就傳出風聲來,隨著國內大規模戰爭的結束,國內剿匪作戰也是陸續完成,是時候準備對過去幾年諸多功臣們進行評判並授勳了。

  ??根據宮內傳出來的不明確消息,這一次大規模的授勳將會出現多個公爵,至少十個以上的侯爵,至於伯爵和子爵、男爵就更多了。

  ??跟著林哲奮戰這麽多年,不就是為了獲取一個王侯爵位呢,而現在終於是到了摘取果實的時候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