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軍援林成庭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08-12 05:45      字數:3836
  看著眼前這個穿著一身黑色西式禮服的鎮胡軍使者,林哲感覺到有些怪異。

  ??這個林成庭也是個有意思的人,太平軍出身的他反叛太平天國後,就是徹底走上了抄襲模仿之道,縱觀林成庭在江西、雲南以及現在在緬甸的施政,其實都是參考了中華帝國的諸多政策,唯一不同的人家暫時還把中華裝這種帝國獨有的服飾給學了過去,而是依舊保持傳統的漢服。

  ??現在跑到緬甸之後,這對麵不遠就是英國人控製的下緬甸,和英國人等洋人接觸過了,他幹脆就來個徹底的西化,林成庭自己帶頭就是剃掉了頭發,然後穿上了西服,這個使者麵見林哲的時候,行的是西式鞠躬禮儀。

  ??林成庭占領了臘戌後,就把自己的頭銜從‘鎮胡滅賊大元帥’換成了‘寧王’,之所以不用鎮南王,緬甸王,緬王之類的稱呼,是因為林成庭覺得自己就算是暫時在緬甸安身,但自己依舊是誌在九州,區區緬甸一地怎麽能夠展現自己對天下的野望之心。

  ??再者,這年頭包括林成庭在內的中國人還是相當鄙夷那些蠻夷之人的,雖然林成庭落難到緬甸了,但是你要讓他自認為是緬甸人之類的,他得跟你著急。

  ??所以他依舊采用了具有濃厚中原氣息的‘寧王’這一稱呼,來源於西晉時代的雲南稱呼‘寧州’,雖然林成庭所部已經被趕出了雲南腹地,但是依舊盤踞在雲南邊境的一些地方,所以跟雲南扯上關係,說自己占的是西進寧州之地也勉強說得過去,至於緬甸嘛,直接算進寧州裏頭了。

  ??好吧。其實這些都是林成庭的自欺欺人!

  ??但不管如何,林成庭在臘戌稱王建國後,也算是勉強算得上是開了個國。此國用中國傳統的稱呼來說的話,國號即為‘寧’。通俗稱呼可以稱呼為寧朝或者寧國之類的。

  ??本來林成庭的一些手下還準備勸說林成庭直接稱帝的,可惜林成庭到底還有著廉恥之心,現在這種苟延殘喘的狀態下稱王都是過分了,直接稱帝的話不得讓天下人笑話啊。

  ??而且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自古以來中國對稱帝這事都是相當在乎的,你林成庭稱王的話,林哲興許還忍得住,但你林成庭要是敢稱帝。林哲二話不說就得派兵殺過來了。

  ??再者林成庭之所以隻稱王不稱帝,還有另外一個考慮,他不是笨蛋,他很清楚自己入緬後,短時間內和中華軍已經沒有了直接的利益衝突,而且和英國人接觸過了,也是讓林成庭睜眼看了世界,讓他知道了中華帝國和英國如今正在為了緬甸的宗主權鬧得不可開交,這種情況下,林成庭覺得有必要試一試。

  ??看看能不能從中華軍手裏獲得一些軍械彈藥的支持!

  ??當初英國人能夠支持他打中華軍。林成庭同樣相信中華軍一樣會支持他打英國人!

  ??如今自己進入緬甸後,英國人就是徹底斷掉了和他的軍械貿易,法國人那邊也是迫於英國的壓力。無法大規模進行交易,隻能是靠走私偷偷運來一些軍械,這些根本就無法補充他的作戰消耗。

  ??所以林成庭就把注意打到了老對手中華軍上頭來!

  ??前頭他們雖然打生打死,但是林成庭並不是什麽老頑固的人,這向敵人祈援並不是什麽難以接受的事,所以他直接派了使者回國找中華軍,要求中華軍提供軍械方麵的支援。

  ??“要支持你們也簡單,左右不過是些許槍械的事,但是你們可以付出什麽?”林哲沒有和這使者瞎扯浪費時間。他又不是宋關前這種外交官員,扯皮拖時間並不是他擅長的強項。

  ??那使者是個年約四十的人。一看這身材以及掌心的厚繭就知道,此人是從軍多年的武將。說話的聲音也是洪亮的很。

  ??“如果陛下準許我們采購軍械,糧食等一應物資,必要時候準許我們回國募兵,那麽我們可以向帝國稱臣納貢!”

  ??林哲卻是搖頭:“朕不喜歡這些虛的!”

  ??也許其他王朝的統治者喜歡什麽萬國朝貢之類的,但是林哲對這些表麵上的稱臣納貢沒興趣,他要的是實際利益!

  ??而且林哲既然打算插手緬甸局勢,同時還得避免和英國人的戰爭,那麽就不能給英國人太多借口了,這要是接受了林成庭的稱臣,那麽這個所謂的寧國就是屬於中華帝國的一部分,林成庭出兵緬甸也就和中華帝國出兵緬甸差不多了。

  ??所以林哲並不打算給英國人太多的借口,就算要插手緬甸,也得暗地裏來。

  ??那使者聽罷也是略微一愣,這稱臣納貢可以說是他們反複考慮,甚至是做出了巨大決心才提出來的,這一旦稱臣納貢了,就代表失去了大義名分,這對於傳統君主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尤其是對於林成庭這樣的人來說更加難以接受。

  ??當即那使者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林哲道:“首先,這各項軍械等物資一應照價購買,嗯,募兵一事就免了!”雲南人口一共也就那麽幾百萬,要是讓你隨便過來募兵的話,那邊境地區還都不是你們鎮胡軍將士的家眷啊。

  ??聽到林哲說可以照價購買軍械武器,這讓使者的麵色變的極為激動!

  ??不過林哲的話還在繼續:“另外,朝貢就免了,如果後續貴軍能夠一路打到下緬甸去,那麽朕還要一個港口,另外需要修築一條雲南的沿海港口鐵路,以及鐵路的沿線駐兵權!”

  ??那使者能夠被林成庭派出來當使者的,自然也是有所見識的,鐵路這東西他知道,但是隻聽過沒見過。

  ??還有,這林哲要港口幹嘛?

  ??然而盡管他暫時搞不清楚林哲要鐵路和港口幹什麽,但是沿線駐兵權的厲害關係卻是知道的!

  ??一旦讓中華軍可以沿線駐軍的話,那麽以後還不得任由中華軍來往?

  ??可是如果不給呢?

  ??林成庭盡管現在在緬甸打的還算可以,但是沒有後續軍械的補充,他手裏的槍支火炮總會用光,到時候能夠擋得住英國人才見鬼了。

  ??盡管這使者知道一旦答應的話,後續會很麻煩,但是這種麻煩卻是建立在林成庭能夠真的擊敗貢榜王朝,甚至擊敗英國人並占領緬甸的前提下,如果不接受的話,因為林成庭根本就撐不了多久,更別提占領整個緬甸了,到時候連‘麻煩’的機會都沒有

  ??對此,即便明明知道林哲的提議是一倍毒藥,但是他也是決定喝下去,以後死總比現在死要強得多。

  ??來之前,林成庭已經是給予了他充分的授權,隻要能夠從中華帝國手裏弄來足夠的軍械彈藥,那麽除了把林成庭綁到南京去殺掉這種條件外,其他的條件原則上都能答應,哪怕是現在林哲提出以後要把半個緬甸都割讓給帝國,估計這使者也是會答應的。

  ??再者,這年頭大家都是沒有什麽國際法觀念,更加不在乎什麽條約的,現在答應了又如何,以後等林成庭占領了緬甸,他真要反悔的話你林哲有什麽辦法?

  ??出兵打一場的話還不知道誰勝誰負呢,再說了,到時候萬一打不過了,大不了林成庭掉頭就去抱英國人的大腿,英國人要是能無視中華帝國出兵緬甸才是真見鬼了。

  ??哪怕是緬甸已經不在他們的控製之下,但是緬甸就在印度邊上了,盤踞在緬甸的是貢榜王朝又或者是林成庭的寧國其實對英國人來說,都很難威脅到印度的安全,但是要是中華軍出現在緬甸,以中華帝國的國力,英國人還不得天天提心吊膽中國出兵印度啊,所以哪怕是掀起一場全麵戰爭,英國人都是要阻止中華軍出兵緬甸甚至占領緬甸的。

  ??這關乎到印度的戰略安全,任何英國的當政者都不會無動於衷。

  ??這也是前段時間為什麽英國人對緬甸的局勢有著如此強烈反應的原因所在了,他們在乎的並不是緬甸人的死活,他們在乎的是印度的安全。

  ??現在林成庭和林哲的交易,靠條約是維持不了的,林哲之所以選擇扶持林成庭,並不是因為什麽鐵路還有港口什麽的,這些隻是順帶而已,林成庭要是真不答應林哲也不會強求,但是給賣的軍械還是得賣。

  ??因為扶持林成庭在緬甸搞風搞雨,避免英國人徹底吞並緬甸,同時也是為了獲得一些外交籌碼,用來換取遠東方向的一些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林成庭的使者很快就是拿到了他想要的!

  ??經過一番初步商談後,帝國方麵會向寧國提供超過五千支1856年型米尼步槍,本來那使者是想要中華軍的後裝步槍的,也就是1858年型林德步槍,但是這種步槍暫時是帝國的最大軍事利器,怎麽可能外賣給林成庭這個半敵半友的人。更何況帝國正處於大規模換裝以及擴充期間,未來三年需要的1858年型後裝步槍至少是三十萬支以上,根本沒有多餘的產量外銷。

  ??而且那些換裝下來的米尼步槍如果不外銷的話也不太好處理,軍方那邊已經是決定全麵換裝後裝步槍,那麽是守備部隊也要換裝後裝步槍,這前裝的米尼步槍替換下來存放到倉庫裏還不如直接賣掉呢。(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