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平大亂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08-12 05:45      字數:4323
  這一天裏,整個北平城大亂,無數清廷的權貴大臣們,不管是滿人大臣還是漢族大臣,一個個都是拖家帶口準備出逃,大量原本防守北平城的兵力,尤其是目前清廷唯一一支堪用的第一鎮更是直接撤下了城牆,然後前往東門附近,準備掩護鹹豐東狩。△,

  ??當然了,其他部隊,比如說部分綠營,京營都是被一股腦的留下來,穆陰要讓他們充當斷後部隊,在北平裏故作聲勢,免的被中華軍察覺出來鹹豐要東狩。

  ??被留下當斷後部隊,也就代表著這些清軍已經是被清廷徹底拋棄!

  ??清廷也不傻,這八旗新軍雖然戰鬥力遠不如其他清軍裏的新軍,但是好歹是新軍啊,比那些綠營和八旗舊軍強得多,這要走的話,肯定是會帶著新軍走啊,其他的清軍隻能是聽天由命了。

  ??清軍滿城大動,城內諸多得到了消息的權貴也是慌忙收拾細軟,然後拖家帶口往東門而去。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跟著鹹豐東狩的,有一部分主動留下來試圖拖住中華軍的步伐,而有些人幹脆自己帶著家人和細軟出逃,這不是去東北,而是準備離開北平躲避戰禍,然後直接回老家,這官他們不當了。

  ??而每逢亂局中,總會有一些人有著不同的想法,比如說就當鹹豐帝準備出逃的時候,已經有不少文官大臣們私底下商議。

  ??商議什麽?不外乎就是投誠而已。

  ??從古至今,文官這一群體,尤其是那些所謂的清流大多都是說一套做一套。明末時,麵臨李闖的進京。他們集體投降了一次,而等清軍入關的時候。他們又是集體投降了一次,這一次中華軍入京,他們再投降一次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數千年曆史裏,文人士子這個群體裏盡管會有幾個脊梁挺的筆直的人,比如文天祥等,但是絕大部分的人文士子都是一群人盡可忠的貨色,都說數十年寒窗苦讀隻為賣與帝王家,但是他們並不在乎這個帝王是誰。

  ??每當到了國家生死關頭的時候,叫嚷著戰爭的是他們。最先投降的也是他們,然後投降外了還說一些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之類的話,生怕天底下的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嘴臉一樣。

  ??要不你看看,自中華軍造反以來,除了少數在餘勝軍時代就對林哲效忠的幾個官員,比如薛煥等,有多少人在中華軍造反後主動投誠中華軍?

  ??不客氣的說,如今中華帝國裏百分之八十的中下層官員,尤其是府縣這兩級的官員。都是前清官員出身。

  ??他們之所以反叛滿清,轉而投誠中華帝國,絕對不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中華帝國這個體係對中國的好處,更不是他們憂國憂民。或者是說被林哲的主角光環給籠罩了,他們投誠中華帝國的理由相當簡單,四個字可以形容:榮華富貴!

  ??中華軍打到了城下或者幹脆破了城。他們失去了抵抗的力量,還有更重要的就是中華軍一般會接納這些主動投誠的官員。很多情況下都是原職留任,比如知府投誠的話。一般還會繼續留任知府,後續調任一般也是平調,也就是說,他們投誠中華帝國的話,能夠繼續保持榮華富貴!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滿清地方官員投誠於中華帝國也就不是什麽稀奇事了。

  ??然而地方官員可以投誠,為什麽這些京官就不能投誠?

  ??別說尋常京官了,就算是部堂大臣們也是有著不少人心裏打著小九九,不僅僅是漢人,甚至不少滿族大臣都是有這個想法,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鹹豐跑到東北那個不毛之地去受苦的。

  ??在榮華富貴麵前是沒有滿漢之分的,他們都有著同一個身份,那就是官員。

  ??北平城內亂作一團的時候,紫禁城裏也是亂成一團,一些消息靈通的太監以及宮女們已經是開始偷竊宮內的各種珠寶珍玩,有些偷偷出宮,而有些則是直接躲藏起來。

  ??如今宮內已經亂成一團,值守宮禁的第一鎮的一個標已經是被抽調了出來,甚至充當了運輸隊的角色,正在把大量宮內庫藏的金銀細軟搬上車。

  ??至於偌大的紫禁城其他地方,他們已經是懶得管了。

  ??鹹豐帝換上了一身便服,披著貂毛大衣的看看了眼被緊急叫過來的幾個嬪妃,還有自己的一雙女兒載淳以及榮安,其女榮安今年隻有三歲,而子載淳更是隻有兩歲多,此時載淳被他的母親抱著,露出好奇的大眼睛看著周邊,一雙小手不時的動來動去。

  ??而抱著載淳的女人眉目清秀,在一群女人裏頭顯得極為出挑,這女子在當代沒什麽人會注意,但是如果再過五十年後給她照一張相片,那麽後世人就會從這張泛黃的照片上認出她來,這個女人就是中國近代史上大名鼎鼎,垂簾聽政五十年,中國數千年曆史來風頭僅次於武則天的牛逼女人慈禧,葉赫那拉氏。

  ??當然了,現在的她還不是那個權傾天下的老佛爺,現在的她不過是隻有二十三歲的惶恐女人而已,在沒有掌握權力之前,她的表現並沒有一旁的慈安太後以及玫貴妃強多少。

  ??隨著眾多的金銀細軟被搬上車,鹹豐也是帶著六七個妃子以及一雙女兒上了馬車,然後在大清陸軍第一鎮的護送下直接出宮。

  ??這一次東狩,鹹豐並沒有帶上很多人,隻是帶上了一雙兒女,然後幾個妃子而已,而偌大一個皇宮肯定不止這些人,就算是鹹豐的嬪妃們都有好幾十了,更別說其他人。

  ??但是事出緊急,前頭的中華軍就已經快要抵達北平城下了,這給鹹豐出逃的時間並不多,這準備時間實際上也就半天左右。一天都不到。

  ??上午鹹豐決定東狩後,下午鹹豐就已經是帶著少數幾個近親的親人在大清陸軍第一鎮的護送下出了紫禁城。然後直奔東門而去。

  ??至於皇宮內的其他人,比如那些道光帝時代的妃子們。比如鹹豐自己的那些不甚在意的妃子們,鹹豐帝是沒有什麽心思搭理了。

  ??要知道這可不是去熱河行宮度假,更不是去東北旅遊,這是逃命呢,人家穆陰安排的行程計劃中,頭兩天要做到日行八十裏,而且要在午後時分就出發。

  ??為啥?因為人家中華軍今天下午就能夠打到北平來,而一旦決定東狩就代表著唯一可以依賴的第一鎮必須抽調出來護駕,這北平城沒有了第一鎮防守。就靠那些綠營和八旗舊軍?別說一天兩天了,估計一兩個時辰都守不住。

  ??盡管包括都興阿在內的清軍降臨們大多看不起大清陸軍第一鎮,認為這支新軍徒有其表,但是現在這支新軍卻是鹹豐出逃的唯一一支可以依賴的軍事力量,至於那些綠營和八旗舊軍,以往的時候都是被都興阿等人無視掉,而現在更是被穆陰直接拋棄,充當了棄子。

  ??這輕車逃命呢,加上準備時間嚴重不夠。所以鹹豐帝肯定是不會帶上太多累贅的,這要是帶上成千上百的宮人,尤其是裏頭多數還是一些女人的時候,鹹豐也不要逃了。直接自刎算了。

  ??為了增加逃跑的速度,他甚至連伺候的宮女都沒帶,隻帶了十來個身強體壯的太監隨行。

  ??鹹豐帝一行人匆匆出逃後。很快就是在東門外和部分大臣們匯合,這些大臣們大多也是拖家帶口的。但是鹹豐帝是絕對不會帶著他們的家眷一起逃,頂多就是帶著大臣逃而已。至於他們的家眷,能不能逃出來就得看天命了。

  ??在馬車上,鹹豐帝略微看了眼外頭候著的這些大臣,發現好多熟悉的身影已經是看不見了,鹹豐帝並不想用他們路上耽誤了,稍候就會到的想法來欺騙自己,他非常清楚,那些沒人的人要麽自謀生路,要麽是等著投誠中華軍了。

  ??他歎了一口:“都走吧!”

  ??穆陰親自安排,把這些大臣們安頓好,然後這一行高達三百多輛馬車的隊伍急速奔馳起來。

  ??等鹹豐帝出了東門,然後朝著東方狂奔的時候,北平城內已經是陷入了完全的混亂中,那些原本被寄望於可以拖住中華軍步伐的綠營和京營舊軍們這還沒見到中華軍的身影呢,自己就是先跑了。

  ??城內的巡捕營等維持治安的人馬也是一個個跑回家,有的收拾細軟忙著出城逃命,而有的想要等風頭過去。

  ??沒有了官方力量維持,加上城內的恐慌,直接導致了城內的動亂,大量民眾開始哄搶米糧店,燒殺劫掠,動亂時分總是最能彰顯人們心中的醜惡,一個尋常小民為了爭奪糧店裏的最後一袋糧食,可以和三五大漢進行生死廝殺,隨手砍倒好幾個婦孺。

  ??一個孩子的母親為了保住好不容易搶到的一小袋糧食,可以任憑身後的人對她拳打腳踢,然後死死的咬住身前壯漢的脖子,直到自己滿臉都被血跡浸染了也沒鬆開,因為這時候她已近被身後的人打死了,她死死抓住要帶回家給一雙兒女吃的糧食也不知道被誰搶走了。

  ??更多的偷雞摸狗之輩更是趁著城內秩序大亂的時候禍害人家,強搶偷竊都不算什麽,甚至都有流氓直接衝進別人的家人,奸`淫`他人妻女,搶走一切可以搶走的東西。

  ??整個北平已經是才徹底亂掉了!

  ??但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紫禁城以及部分重要衙門卻是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下午三點時分,一隊穿著練軍軍服的士兵進入紫禁城以及周邊重要官府,而領隊的人卻是讓人很意外的恭親王奕訢。

  ??“立即肅清宮內,凡是作亂的宮人一律就地斬殺,再讓人聯係兵馬司,讓他們立即派兵維持城內秩序,告訴他們,如果城內在這個關頭大亂,到時候就算我奕訢不殺他們,看看那些中華軍進城後會不會殺他們!”

  ??看著手下人一個個跑出去,再看看麾下的士兵把一排排慌亂中試圖偷著宮內珍玩出逃的太監以及宮女們直接砍頭,奕訢卻是深深歎了一口氣。

  ??自己隱忍了這麽多年,一直想要等到皇帝鹹豐重用他的機會,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從自己被趕出軍機處後,鹹豐首次用他,卻是讓他防守北平,給他斷後。

  ??這哪裏是給自己發揮才能的機會,他這是要置我於死地啊!

  ??奕訢深深了歎息著,他和鹹豐相爭多年,鹹豐不放心他奕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不能這樣啊,不帶著自己走也就算了,他憑什麽讓自己給他斷後?(未完待續。)u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