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08-12 05:45      字數:3782
  相對而言,那些東印度公司所屬的印度步兵表現就要差一些,這些和清軍士兵一樣抱著頭巾的印度士兵盡管也能和英法的本土士兵們一樣繼續前進,但是隻看士兵的神情神態就可以發現,他們害怕了。︾︾,

  ??和他們有著同樣表現的還有法軍中的印度支那仆從軍以及北非殖民地軍隊,這些英法兩國殖民地的軍隊雖然都經過了晚上近代化訓練,軍隊內軍官也都是英法兩國的軍官,但是仆從軍再怎麽用也還是仆從軍,戰鬥力雖然過得去,但是和英法兩國的本土軍隊還是有些較大差距的。

  ??那些英法兩國的本土士兵們可以心態輕鬆的冒著炮火發起進攻,但是那些協同作戰的殖民地軍隊卻是雖然也跟著進攻,但是心理素質就要差許多。

  ??而戰爭這東西,如果雙方的武裝裝備以及訓練體係相當的情況下,那麽士兵的素質就會直接影響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了。

  ??距離近,更近了,當英法聯軍進入到大約八百米距離時,中華軍最後六磅騎兵炮也是開火了,他們並沒有使用榴彈或者榴散彈,而是直接發射的實心彈。

  ??沉重的實心球炮彈從天空落下,然後落入一個個步兵方陣中,從堅硬的地麵上跳下又落下,如果運氣好的話,一枚炮彈足以貫穿一整個步兵連的縱隊。

  ??隻需要兩三枚炮彈的準確命中,就足以擊潰一支步兵連。

  ??不過中華軍的炮火雖然猛烈,但火炮的數量到底不算多,各種口徑的火炮加起來也不過數十門而已,遠遠比不上對麵的聯軍火炮數量,要知道對麵的聯軍火炮總數可是超過了上百門之多,而且相當多一部分都是從戰艦上拆下來的大口徑火炮。

  ??聯軍的炮擊規模是要遠遠超過中華軍的炮擊力度的。

  ??唯一不同的是。作為進攻方的聯軍的步兵們在進攻時,遭到中華軍的炮擊不能獲得掩護,從而損失較大,而作為防守方中華軍第六軍的步兵們卻是一直躲在戰壕和防炮洞裏頭,雖然頭頂上不斷落下炮彈,但是除非榴彈炮直接落入戰壕內。或者是在他們的頭頂上直接爆炸,要不然的話炮擊的效果是比較有限的。

  ??在雙方的炮聲隆隆中,聯軍的步兵已經是越過了五百米的警戒線,然後發起了全麵的衝鋒!

  ??就和吳淞之戰的時候一樣,麵對麵對躲在壕溝和胸牆之內的敵人,這個年代的步兵們最好的進攻方式就是直接衝上去肉搏。

  ??當然了,聯軍也不會傻乎乎的從正麵進攻,這第六軍的正麵防線也不過三四公裏而已,他們完全可以派遣部隊繞過一段距離。然後從側翼發起進攻。

  ??所以就當主力部隊發起正麵猛攻的時候,在右翼方向上,一支大約五千餘人的英法聯軍士兵是小跑著繞過了第六軍的正麵方向,然後從側翼衝了上來。

  ??從天空上來看,就可以看見英法聯軍以正麵、側翼為主攻方向,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進攻態勢,整個進攻寬度大約三公裏左右。

  ??麵對英法聯軍從右翼發起的側麵進攻,施清瑄當即就是命令第八步兵師抽調一個步兵團增援右翼。

  ??側翼。正麵,此時炮聲彷佛已經消失了。剩下的隻有聯軍士兵們發出的叫喊聲,他們叫喊著各種口號,在軍樂隊的鼓點聲中挺著刺刀衝了上來。

  ??而當他們越過三百五十米距離的時候,正麵防線的中華軍軍官們已經是相繼下達了命令:“開火!”

  ??下一瞬間,整條防線上的中華軍士兵們開始了射擊,那些四磅的步兵炮也是同一時間加入了炮擊。

  ??三百五十米的射擊。哪怕是對於線膛步槍而言其命中精度也是相當低下的,更別說第六軍使用後裝步槍後,執行的步兵戰術已經拋棄了齊射,是采用自由射擊。

  ??也就是說,戰鬥開始的時候。軍官下令開槍,接下來士兵們就可以自由裝填,然後選擇目標瞄準射擊,不用和前裝槍時代一樣,要等待全部士兵裝填完畢後進行齊射或者輪射。

  ??這是因為後裝步槍和前裝步槍在射速上的巨大差距,前裝步槍的理論射速可以達到一分鍾三分以上,實戰中普遍是一分鍾兩發到三發之間,也就是說一場戰鬥根本就打不出去幾發子彈,所以每一輪射擊都必須爭取獲得最大的命中效果。

  ??然而後裝步槍的射速可以輕易達到每分鍾八發以上,甚至在熟練士兵的操作下,可以達到每分鍾十發到十四發的極限射速,比如說1858年型林德步槍,其理論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鍾十二發,槍口初速可以達到每秒三百五十米,理論有效射程是五百米。

  ??其理論有效射程以及精度實際上比1856年林德步槍,也就是米尼步槍還有所不如,但是1858年型林德步槍的最大優勢就是射速,在訓練有素的士兵手中,該款步槍可以達到每分鍾十發以上的戰鬥射速,是1856年型林德步槍的實際戰鬥射速的三倍多。

  ??而這個射速上的優勢在今天就是充分體現了出來,當英法聯軍在三四百米的距離上發起最後衝鋒時,他們發現承受了第一輪齊射後不用幾秒鍾,對麵又是響起了清脆的啪啪聲,而且這個槍聲並沒有和前裝步槍那樣射擊後就會停頓大約二三十秒,反而是幾秒鍾就響一次,而擴大到整條戰線上,就可以發現對麵的中華軍士兵正在源源不斷開火。

  ??這種火力密度比他們在吳淞之戰時遇上的中華軍火力密度要整整提高了三倍以上。

  ??也就是說如果中華軍使用前裝步槍,他們衝過來要付出一千人的話,那麽現在是他們要衝過來就要付出三千人以上的代價。

  ??而戰鬥中,任何一支部隊都有著傷亡承受極限的,尤其是進攻戰的時候,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後,哪怕軍官怎麽催促,軍隊都會自行崩潰。

  ??而現在,來自英國本土的士兵哈維就是有了轉身就跑的衝動,他是東蘭開夏兵團第一營的士兵,早上出發的時候,他的上司,一個來自蘇格蘭的貴族子弟告訴他們,對麵的敵人都是一群野蠻人,雖然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了一些步槍和火炮,但是他們就和以往遇上的所有野蠻人一樣,是不堪一擊的。

  ??隻要他們衝上去,那麽就可以輕易的獲得戰爭的勝利,並且說等部隊打贏以後,就能夠攻占更多的中國城鎮,到時候大家就可以收獲心滿意足的戰利品。

  ??哈維也是幻想著自己能夠在那一天攻打中國人的城市後,能夠收獲到一份足夠他養老的戰利品,興許自己還能夠給居住在貧民區的母親帶回去幾件珍貴的中國瓷器呢,讓母親也享受享受貴族一樣的生活。

  ??然而這種幻想在他跟著戰友們發起進攻後就是破滅了!

  ??當他們剛進入戰場的時候,他所在的步兵連就是倒黴的遭到了連續兩枚榴彈炮的命中,這兩枚炮彈直接報銷了十幾名士兵。

  ??要知道一個步兵連也不過百人出頭而已,這一下子就沒了十幾個人,相當於傷亡率就達到了百分之十幾。

  ??但是他們是英勇的英國陸軍,這個時代最好的線列步兵之一,所以哪怕是開局不順,但是剩下的士兵依舊能夠表情平淡的繼續向前進 ,這個過程甚至都不用一旁軍官們出聲說什麽,士兵們就是自動重新整齊了隊形前進。

  ??後排的士兵自動上前,填補了死傷士兵留下的空缺,然後邁著堅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後來他們就要幸運的多,一直沒有被炮彈命中,有驚無險地走過那漫長了一千多米後,他們在五百米左右的距離發動了最後的衝鋒。

  ??但是他們剛跑動起來沒有,對麵的守軍就是相繼開火了,由於東蘭開夏兵團第一營是衝在最前麵的部隊,所以遭到中華軍的步槍火力打擊後,也是最新出現損失的人。

  ??就當哈維認為他們已經開過槍,他們至少可以有二十秒甚至更多的安全時間用以前進的時候,沒想到對麵的中華軍僅僅五六秒中就是繼續開槍,而這一開槍就是再也沒有停下來過。

  ??在對麵持續響起的啪啪啪聲中,哈維的戰友們不斷的倒下,當哈維好不容易衝到大約百米的時候,被腳下一個石頭絆倒的摔了下來,摔下來後他沒有著急第一時間爬起來,而是就趴在地上扭頭四處張望,但是卻發現周邊數米內已經沒有任何一個戰友還能站著了。

  ??原先帶領他們衝鋒的那個騎著馬的軍官早已經是倒在了地上,就連那批戰馬都已經是倒在地上哀鳴。

  ??難道隻剩下自己了嗎?

  ??此時此刻的哈維內心裏是一片空白,這不是絕望也不是驚恐,而是他實在搞不清楚為什麽到現在隻剩下他一個人了,戰友們那裏去了?

  ??把頭抬高一些,他看向身後自己衝鋒的路上,入眼處,是滿地的人,有些一動不動,而有些掙紮著試圖爬起來,嘴裏似乎還在大聲呐喊著,但是在隆隆炮聲的戰場中,他聽不見那些人的慘叫聲。

  ??一時間,哈維整個人都是愣住了,這是怎麽回事?(未完待續。。)u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