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四章 應對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08-12 05:45      字數:3724
  “根據我們初步得到的情報顯示,英法聯軍由額爾金伯爵率領,目前在香港屯兵約六千人,其中法軍一千五百人,另外有四千五百多人則是英軍,這些軍隊裝備的步槍是米尼步槍,火炮以滑膛炮為主,但是也有一部分線膛炮!”

  ??“而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在印度,緬甸,馬來西亞等殖民地上尚有大量兵力,法國也可以從法屬印度支那地區調動一定數量的兵力,也就是說一旦和英法聯軍開戰,我們麵對的不僅僅是已經部署在香港的六千聯軍,還極有可能會麵臨從上述地區增援而來的敵軍,有可能數千人,甚至有可能是超過萬人!”

  ??“通過英國在遠東地區的艦隊規模實力龐大,一旦備戰敵軍的艦隊將會輕易封鎖長江出海口以及東南部沿海區域,屆時我們將會無法從海上向第三軍提供補給增援!同時敵軍有可能理由海軍優勢,隨意擇地進攻,廣東,福建,浙江以及江蘇沿海都有可能是他們的襲擊目標。£∝,

  ??不過參謀部認為,敵軍最大可能登陸之地點有二,一個是敢在我們拿下廣州之前登陸廣州,並在第三軍之前控製廣州周邊。

  ??第二就是有可能從上海直接登陸,進攻商貿區之外,他們既有可能沿江而上,在艦隊的配合下直奔南京而來!”

  ??陳雲陶並沒有先說製定的計劃,而是先簡單說了一遍敵情,而英法聯軍在香港屯兵數千,以及在南亞地區殖民地也有大量駐軍並不是什麽秘密。在上海商貿區裏隨便問幾個洋人都能夠問的出來。

  ??而猜測聯軍可能登陸進攻的方向,這就需要從他們的戰略意圖去判斷!

  ??英法聯軍如果要進攻中華帝國的話。那麽他們的目的和清軍以及太平軍是不一樣的,中華軍和清軍以及太平軍的戰爭。目標是奪取更多的控製區,最終目的是統一中國。

  ??而英法聯軍和中華軍的戰爭呢?他們並不是單純為了中國的領土,他們是為了最單純的商業利益,最終目標是逼迫中華帝國屈服然後簽訂他們所希望的條約。

  ??而要達成這樣的戰爭以圖表,他們要怎麽做才能達成目的呢?

  ??最簡單的就是和第一次中英戰爭一樣,通過威脅南京,甚至是直接攻下南京來獲得中國方麵的求和。

  ??而一旦摸清了這些洋人的所求,那麽也就不難猜測他們的後續戰略行動了!

  ??“基於上述判斷,我們製定了相關的戰略規劃。首先是向上海地區增援更多的兵力,囤積足夠的彈藥以及糧食等作戰物資,同時加速吳淞要塞的建設,力爭把敵軍阻擋在長江口外,在他們登陸上海的前期就重創他們!”

  ??“把敵人擋在上海之外,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但是考慮到這些聯軍可不是清軍也不是太平軍,一旦敵軍糾結超過我們預計的兵力進攻上海,那麽我們就需要備份計劃。那就是在上海失守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在另擇一地作為防守之地阻攔他們。

  ??在上海到南京這一帶,我們認為最好的地點就是江陰,江陰的長江江麵狹窄。如果在江陰修築一座炮台,所發揮的作用將會比吳淞要塞更有效!

  ??再者考慮到時間緊迫,即便是現在開始修築江陰炮台也有可能難以在敵軍進攻之前徹底建成。對此參謀部戰術司的建議是在江陰段長江采取閉塞作戰,即集結一切可以動用的大型船隻。包括海軍多艘千噸級戰艦在內搭載砂石主動沉江,徹底斷絕長江航線。阻擋敵軍艦隊之西進!

  ??失去了艦隊的支援,敵軍的陸軍就算是有萬人之眾,但是主要我軍抽調蘇南地區現有兵力,再抽調贛北、皖南以及華北方向的部分兵力回援蘇南,屆時數萬將士齊心協力,必定能夠鎮江攔住敵軍的前進步伐,絕不會讓一個蠻夷之敵抵近京師!”

  ??陳雲陶說到最後的時候,語氣是充滿了決斷!

  ??如果在上海擋不住英法聯軍,在江陰也擋不住英法聯軍的話,他們就必須在鎮江攔住他們,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退路,再退一步就是南京,而南京可是中華帝國的首都,臣子百姓口中的京師。

  ??林哲不是鹹豐也不是洪秀全,他是絕對不會棄城而逃當一個懦夫的,中華軍也不是清軍或者太平軍,他們是絕對無法忍受自己的首都被外**隊攻占的。

  ??中華帝國是一個新生的王朝,現在它的一切都是潮氣蓬勃,上到文臣武將,下到普通士兵都認為自己是遲早要取代滿清成立一個全新的中國,如此的他們是絕對無法遭受首都被洋人攻克的恥辱!

  ??這對於新生的中華帝國而言絕對是致命的一刀,如果南京被攻克了,林哲也洪秀全一樣狼狽而逃的話,後續中華軍還怎麽和清軍以及太平軍等國內勢力作戰,還怎麽統一中國?

  ??上海丟了大不了損失些許財賦,但是南京要是丟了原本淺薄的帝國根基可就會被徹底動搖了!

  ??真到了那個時候,中華軍肯定是顧不上什麽北伐或者西征了,必定會把在外征戰的主力部隊抽調回來,以保衛南京!

  ??聽著陳雲陶說話的時候,林哲自己也是陷入了沉思,他也是在思考著諸多得失,也是在考慮著一旦和英法爆發戰爭,後續應該怎麽應對。

  ??半響後,林哲才是抬起頭:“如果要實施上述戰略規劃,參謀部打算怎麽做?”

  ??陳雲陶道:“從現在開始,暫停對贛北、安徽、華北、福建方向的作戰物資以及兵力支持,在上海、江陰、鎮江、京師、杭州囤積大量的作戰物資,尤其是鎮江,如果敵軍推進到鎮江之後,到時候鎮江極有可能陷入包圍從而被短缺補給,因此必須提前囤積大量的作戰物資,尤其是糧食!”

  ??“從現在開始,從贛北、安徽抽調至少一個師兵力回援,從華北抽調最少一個師,一個騎兵團回援。”

  ??“另外,緊急加大新兵的征召,必須時候降低兵員的素質也要在最短時間內征召到超過五萬人的後備兵力,其中有一部分將會用於組建第八師以及第九師,而其餘新兵則是留作預備士兵,隨時補充作戰部隊的傷亡!”

  ??林哲開口問道:“擴軍五萬人,短時間內軍械如何解決?”

  ??陳雲陶道:“這一點是有些難度,由於英法聯軍使用的都是米尼步槍,要與其對抗就必須使用米尼步槍,協防軍手裏的那些燧發槍和火繩槍用處不大。對此除了讓林德機器廠加班加點生產外,也要敦促金陵兵工廠盡快完成廠房建設以及設備調試,爭取在三個月內完成生產。

  ??不過要想完全解決軍械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對此軍械部步槍司的建議是,多人共同使用一支槍,即作戰時兩人或者三人使用一支步槍,由於我們將會采取防守作戰為主,因此士兵被在傷亡以後槍支會遺留在己方陣地,此時由替補士兵繼續使用槍支作戰,確保現有火力不會因為人員的傷亡而降低!”

  ??陳雲陶說的這個可是非常殘酷的,說是共同使用一支步槍還聽不出什麽來,但實際上這個模式就是讓幾個手無寸鐵的士兵和那些拿著槍支的士兵一起作戰,他們隻能在戰友傷亡後才能撿起槍支作戰。

  ??曆史上二戰時期,受到德軍閃擊而損失慘重的蘇軍由於嚴重缺乏軍械,蘇軍就是不得不采用這種辦法,讓諸多手裏沒槍的士兵跟著有槍的士兵一起發起衝鋒,前麵拿槍的士兵倒下了,後麵的士兵撿起步槍繼續衝鋒,倒下,撿起槍支再衝,如此周而複始直到死光為止。

  ??現在陳雲陶說的這個同樣是屬於無奈中的無奈,這米尼步槍又不是滑膛槍,很難依靠小型手工作坊大規模生產,隻能是依賴林德機器廠以及未建成的金陵兵工廠這種大型的正規兵工廠批量生產。

  ??這產量就這麽多,就算是按照正常損耗以及擴軍速度都無法供應中華軍,現在又來緊急擴軍就更加不夠了。

  ??槍支不夠也沒辦法,隻能用幾個人合用一支槍了!

  ??陳雲陶和林哲繼續商談著,還要是林哲偶爾問幾個問題,陳雲陶再進行解答,不過說的都是一些戰略層麵的東西,具體戰術細節的話卻是很難在現在就做出決定,而陳雲陶來平仁堂匯報該戰略的時候,實際上軍方內部也沒有統一意見,彼此的爭論還非常大。

  ??這不,陳雲陶從平仁堂出來後,剛返回統帥部那邊,那些高級將領就是迫不及待的拉著他再一次進行會議。

  ??而會議的內容自然是陳雲陶的這份戰略報告了!

  ??最先發難的是海軍部總長林達標,隻見他滿臉的怒氣:“為帝國而戰,為陛下而戰是我們海軍的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我們海軍將士有信心,也有勇氣在上海外海和敵軍任何之艦隊進行決戰,怎麽能一炮不發就退守江陰,怎麽能讓花費了數百萬圓才打造起來的艦隊不和敵人進行決戰,反而是自沉與江陰?

  ??關於閉塞作戰,我們海軍是保持反對的意見!”(未完待續。。)u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