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火再燃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08-12 05:44      字數:4059
  可是不管再憤怒,清廷麵對林哲的稱帝建製也是無可奈何,如今江北清軍自保都嫌不足,更別提渡江進剿了。∑,

  ??原先被寄予厚望的浙江巡撫何桂清也是兵敗自殺,讓清廷惋惜的同時也是更加驚慌!

  ??要知道浙江一地的清軍雖然不說有很多,但是林林總總加起來至少也有兩三萬人,其中何桂清擔任浙江巡撫後,編練的新軍也頗為能戰,曾在皖南和太平軍打的互有勝敗。

  ??但是杭州一地連半個月都沒能守住,浙江一省在兩個月內就被餘勝軍拿下,這讓清廷對餘勝軍的戰力之強更有了一個直觀認識。

  ??以往他們就知道餘勝軍的戰鬥力很強,但到底是沒有直接麵對過,隻知道餘勝軍打的太平軍節節敗退,當初就認為餘勝軍戰力很強的他們很幹脆的就仿效了餘勝軍編練新軍,八旗和綠營的新軍暫不去說。

  ??不過李鴻章的江淮新軍以少勝多,一舉攻克揚州,湖北胡林翼等湘軍將領編練的新軍也是戰力不俗,並攻克了武昌。

  ??這也從側麵印證了餘勝軍的戰力之強的同時,也是讓如感到好奇,這山寨版的江淮新軍和湖北新軍就有如此戰力了,那麽作為正版的餘勝軍戰力到底有多強呢?

  ??如今浙江那邊的清軍被餘勝軍的一支偏師輕鬆擊敗,兩個月內就是徹底拿下了浙江,這讓清廷高層對餘勝軍的戰力之強有了一個直觀感受。

  ??而這種直觀感受也是帶給了他們更大的恐慌!

  ??這區區一支餘勝軍的數千人的偏師就有如此戰力了,那麽囤積在蘇南各地的餘勝軍主力又是有著何等戰力?

  ??如果到時候餘勝軍的主力渡江北上,那麽江淮新軍以及其他清軍是否能夠抵擋的住?

  ??對於這個自問。哪怕是再自大的清廷高層也是自信不起來,當年太平賊軍的北伐。清廷先後調集了十餘萬人四處堵截,都被人家一路打到了直隸。

  ??要是換成了更加厲害的餘勝軍來。那麽清軍還能擋得住嗎?

  ??帶著這種驚慌,清廷一方麵是詔令南方各省嚴防死守,派兵征討浙江、江蘇,另外一方麵又是用盡了所有力氣編練新軍。

  ??隻不過清廷方麵已經對南方各省不抱什麽希望,南方各省中,浙江、蘇南已經被林哲的中華帝國所占據,皖南、江蘇西南部,皖北部分的地區,贛北則是被太平天國占據。而江西省南昌以南地區則是被林成庭占據。

  ??湖廣兩省雖然有兵力。但是一個九江他們就無法拿下,除非可以飛過贛北、皖南等地,不然也是別指望他們可以進軍蘇南,浙江了。廣東也是麵臨著洋人的兵鋒威脅和林成庭南下的威脅,而福建雖然還在清廷手中,但是本來就是人少山多,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窮省,根本無法湊出多少軍隊來西拒林成庭的東進,或者抵擋北方餘勝軍的南下。

  ??讓南方各省進剿餘勝軍就是一句空話!

  ??所以清廷麵對林哲的稱帝建製。其最直接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手段,還是在北方各省編練新軍。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清廷的大力扶持的對象已經不包含李鴻章的江淮新軍了。

  ??過去兩年裏,李鴻章的江淮新軍和八旗新軍一起。同樣是朝廷的主要扶持對象,累計投入的軍費不下數百萬。

  ??但是林哲公然反叛後,也是讓清廷對地方督撫辦的地方團練更加提心吊膽。害怕曾國藩和李鴻章等人也是步林哲的後塵舉起反叛。

  ??所以自從去年底開始,朝廷就是把編練新軍的重點放到了八旗新軍以及各省練軍上頭來。

  ??不過八旗新軍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哪怕是堅持支持辦練八旗新軍的滿族權貴也是不得不承認,八旗實在是爛透了。要想從中練出新軍來難度比登天還大。

  ??過去兩年裏,朝廷為了編練八旗新軍,累計支出的軍費高達數百萬兩,但是現在雖然編成了近萬八旗新軍,但是隻要去這些八旗新軍的軍營裏一看,就會發現軍營裏平日根本沒有幾個人,操練點卯的時候很多八旗士兵都是雇請乞丐,閑漢充數,自己繼續在家裏抽大煙逗鳥。

  ??與之對比,之前沒有得到太多朝廷支援力度的練軍卻是辦的有聲有色

  ??這讓清廷高層不得不轉移重心,把更多的經費和資源投入到‘練軍’當中來,去年上半年的時候就是招募新兵,編練了一支京畿練軍,下半年清廷繼續加大了投入,為了籌集京畿練軍的軍費,大量裁汰了京畿地區以及直隸等地的綠營,把騰出來的軍費用於編練京畿練軍和直隸練軍。

  ??等到了1857年初,清廷已經編練‘京畿練軍’八千餘人,‘直隸練軍’五千餘人。

  ??何為練軍?其名取自‘裁舊練新’,大體上就是新練之軍的意思,其軍製效仿餘勝軍、湘軍、江淮新軍等。

  ??由於洋槍樣炮奇缺,京畿練軍和直隸練軍共約一萬三千人,但是裝備的洋槍不足四千杆,洋炮不足十尊,大部分還是裝備舊式的火繩槍、舊式火炮,而冷兵器也是普遍裝備。

  ??不過即便如此這些還正在編練中的練軍還是成為了清廷中央最為重要的一支武裝力量,目前京畿練軍和直隸練軍已經相繼南下河南,皖北進剿撚軍。

  ??至於湘軍和江淮新軍,雖然要更多,戰鬥力也更強一些,但是誰都知道這些軍隊都是那些將領們的私軍,並不屬於朝廷。

  ??而從這方麵的角度去看的話,也可以說這支練軍才是清廷近年來編練新軍的成功典範!

  ??現在清廷要做的就是,繼續加大,加快編練京畿練軍、直隸練軍的步伐。同時也是詔令山西、河南、山東、東三省等各地地方督撫編練新軍。

  ??給清廷足夠時間的話,弄出十來萬練軍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提清廷和太平天國那邊怎麽反應。但是林哲卻是繼續整頓內務,派兵四出!

  ??1857年二月二十號。林哲下發‘整編中華皇家陸軍’詔令。

  ??餘勝軍陸軍部分改稱為‘中華皇家陸軍’所屬之隨營學堂改為‘中華皇家陸軍軍官學校’。

  ??除了名稱上的改變外,林哲也是正式下令把各步兵師中的混成團改編為純步兵團,所屬炮兵等部隊直接歸屬各步兵師師部管轄,以形成真正的師級編製部隊。

  ??實際上這種整編在兩個月前就已經開始,花了兩個月時間後各師已經完成了逐步整合,各混成團雖然還掛著混成團的名頭,但是各所屬的輔助部隊已經被抽調到師部直轄,現在第二師、第三師所屬部隊直接換個名頭就行了。

  ??第四步兵師那邊要麻煩一些,不過林哲已經是決定把南下福建的第十混成團升級為第十混成旅。另外的第八混成團、第九混成團則是原地整編。

  ??於此同時,還把原有的所有甲等協防團、部分乙等協防團升格為餘勝軍正規步兵團,並補入各師、混成旅,以讓各師、旅達到滿編狀態。

  ??截止到林哲率軍前往常州的時候,中華皇家陸軍已經編成五個步兵師、兩個混成旅的正規軍,上述部隊做到了師轄三個步兵團、混成旅轄有兩個步兵團的基本編製。

  ??不過炮兵、 炮兵、輜重等兵種就是嚴重缺編了,真正做到滿編製的隻有第一步兵師而已,其他部隊裏,第二步兵師隻有區區三個炮兵連。兩個輜重營、一個騎兵連。第三步兵師也隻有兩個炮兵連,一個輜重營,一個騎兵連。

  ??第四步兵師則是有四個炮兵連,兩個輜重營。一個騎兵連。

  ??第五步兵師是完全新編部隊,雖然是按照滿編製來編的,但實際上很多火炮都沒到位。不過所屬的一個騎兵團倒是滿編的。

  ??上述部隊裏目前大約總兵力為四萬人左右,其中隻有半數是老兵精銳。小半是純新兵還有部分則是協防團升格而來的士兵,如此也就導致雖然正規軍的數量更多了。但是平均素質和戰鬥力卻是比以往要下降了不少。

  ??不過這也是建立大量正規軍的必須措施,哪怕是戰鬥力下降也要忍過去。

  ??除了對正規軍大量整編後,林哲還對協防團加以整頓和改變,把原有的大量乙等協防團、丙等協防團統一整編,廢除以往的甲等、乙等、丙等區別。按照就近原則,以三個協防團為基準,編練了第一協防師到第八協防師一共八個協防師。

  ??這些協防師每個師的人數大約在四千人,裝備上基本都是就地取材,主要是裝備繳獲的各種火繩槍,冷兵器,以及部分的舊式小口徑火炮。

  ??總兵力大約在三萬人左右,不過人數雖然不少,但是協防部隊的戰鬥力本來就不咋地,更何況已經把少數能打的甲等協防團、乙等協防團都抽調到各皇家陸軍中,所以這些新編成的協防團戰鬥力實在堪憂,一部分依舊隻能充當民夫當苦力,而另外一部分也隻能當當炮灰了。

  ??甭管好的壞的,皇家陸軍和協防軍加在一起,新生的中華帝國的陸軍兵力總數已經將近七萬人,如果再加上了海軍的五千人,那麽中華帝國的全部武裝力量大約在七萬五千人左右,再加點水份的話,號稱十萬半點問題都沒有。

  ??上述部隊絕大多數都是屯兵在蘇南、靠近天京的浙北、皖南一帶,囤積如此多重兵在這一地區,要是不打仗那就是浪費!

  ??二月二十八號,林哲禦駕親征,統帥皇家陸軍第一師、第三師、第五師以及三個協防師從常州出發進行西征。

  ??而中華帝國的西征,也是讓江南大地戰火再燃!(未完待續。。)u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