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餘勝軍協防團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08-12 05:44      字數:4210
  “果然不出所料,蘇州周邊的賊軍真的來增援蘇州了!”在餘勝軍的軍事會議上,石琅翼如此道一邊翻看著信報一邊道。

  ??施清瑄也是借口道:“這股賊軍應該是之前分兵出去攻打長洲縣各地的,根據偵騎的信報大約有萬人規模!”

  ??而上方的林哲也是適時開口了:“吸引周邊賊軍來蘇州,並在路上打掉他們是我們的既定策略,既然他們來了,那麽我們也不能幹坐著!”

  ??當即他看向石琅翼道:“翔之,你帶著第一混成團出戰,急速北上務必盡快解決他們!”

  ??隨後又是看向王呂雲:“你的第二騎兵連也要配合第一混成團作戰!”

  ??石琅翼和王呂雲自然是應聲而起,領命稱是,而等石琅翼以及王呂雲出去整合本隊人馬準備出戰的時候,施清瑄麵帶憂色對林哲道:“大帥,我們兵力本來就不多,如今分兵千餘出戰,到時候敵軍萬一出城來攻恐怕……”

  ??不過林哲卻是打斷了他的話:“無妨,我們如今營地穩固,他們不來還好,如果敢主動來攻,必定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吳汝孝如果一直龜縮在蘇州城內,林哲短時間內還真沒什麽好辦法,雖然餘勝軍的於攻城能力相對比其他太平軍,清軍而言強得多,但實際上也沒超越這個時代,依舊是用火炮轟炸為主,然後用步兵上前對射並強行登牆,而一旦靠近的話餘勝軍引以為傲的遠距離火力就會失去作用,被迫陷入城頭肉搏戰甚至城內巷戰這種情況。

  ??而這些情況對於餘勝軍而言是一直極為極力避免的,從餘勝軍的上海攻城戰,廣德攻城戰就可以看得出來,餘勝軍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正兒八經爬過牆頭,打上海的時候都是直接把城牆給轟塌了,然後依舊用線列作戰的方式進缺口作戰的。

  ??進攻廣德的就更加不用說了,餘勝軍從頭到尾就沒上過城頭,隻是用火炮轟個不停,硬生生用海量的炮彈把林成庭的部隊給趕出廣德,逼他們主動撤退最後追上去野戰。

  ??所以餘勝軍短時間內攻陷蘇州城不現實,不是打不下,而是不願意承受攻城所付出的傷亡代價。所以林哲巴不得他們主動出城,到時候自己完全可以和他們打一場野戰或者防守作戰,從而一舉擊潰他們,奠定勝局。

  ??“還有,我們的水師營也快到了,水師營這一次帶來的將士有三百之數,也可以協防一二!”林哲口中的水師營就是那支在上海組建的水師營。

  ??該水師營經過半年發展,已經是初具規模,擁有八百噸的風帆蒸汽明輪船一艘,四百多噸的風帆船一艘,另外還有十餘艘數十噸左右的內河改裝戰船。除了這些戰艦外,軍需局征用、雇傭的上百艘中小型內河運輸帆船隻也是臨時劃歸水師營管理。

  ??由於水師營的那兩艘八百噸以及四百噸的改裝戰艦都是遠航船隻,吃水極深,隻能在長江以及黃浦江航行,所以之前不管是出戰到湖州還是現在到蘇州,那兩艘戰艦都沒來,隻有一些中小船隻來了。

  ??蘇南雖說水網密布,但是大江大河也是沒有多少,水師營要到內陸作戰支援陸軍作戰,就隻能是派遣中小型戰船。

  ??這一次水師營不僅僅自身帶著十多艘小型戰船過來,而且還協同軍需局護送了數十船彈藥補給過來,用以緩解餘勝軍的龐大軍需壓力。

  ??至於援兵,除了三百多水師營的水兵了,其他的一個沒有。

  ??如今林哲麾下兵力奇缺,以往的時候還不覺得,但是這一個多月的作戰中卻是讓他深感兵力不足。

  ??剛在湖州打完呢,還沒來得及鞏固在皖南地區的戰果,把林成庭徹底逐出廣德州呢,蘇州那邊就是被太平軍拿下,而上海缺兵少將迫使他急匆匆的趕回蘇南。

  ??感到兵力奇缺的林哲還在湖州的時候,就已經動了繼續擴軍的心思!

  ??盡管擴軍後的軍費壓力太過龐大,但是現在不擴軍也不行,所以林哲想著先把軍隊擴編了再說,短時間幾個月內餘勝軍的小金庫還能撐得住,至於小金庫花完了以後怎麽養軍?

  ??林哲暫時還沒想過這個問題,方法不外乎幾個:向朝廷要錢;向地方官府要錢;自己直接動手搶。

  ??有兵有槍在手,還怕沒有軍費?

  ??所以他在湖州的時候就組建了第七步兵營,第六炮兵連以及第三騎兵連以及第三輜重營,並加上第四步兵營、第五炮兵連共同組建了第二混成團。

  ??同時他還派了人回浙江,尤其是去浙江南部的幾個府縣招募兵員,同時又傳令上海那邊的人在鬆江府一帶招募新兵。

  ??並命令原第一混成團參謀長許鵬安返回紹興,招募兵員並組建訓練第八步兵營。

  ??抵達蘇南後,又派遣原第一輜重營營長費群陽返回上海,上海周邊地區招募兵員用以組建第九步兵營,並充當上海守軍的司令官,統轄原駐紮上海商貿區的第六營以及駐紮上海縣城的五百綠營,當然了新組建的第九步兵營也會臨時加入上海守軍的序列。

  ??隻不過這些新擴編的軍隊大多都還處於初期擴編的階段,隻有第七步兵營和第六炮兵營的情況好一些,但是第八步兵營和第九步兵營現在連士兵都還在剛招募的階段,要成軍至少也得幾個月以後。

  ??因此短時間內來說,蘇州方向的餘勝軍已經不可能獲得援軍,一切隻能靠自己。

  ??為了解決兵力緊缺,林哲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那一萬多人俘虜上頭。

  ??這些俘虜的太平軍士兵雖然老少殘弱都有,但是全都是男性。吳汝孝的大軍裏頭雖然男女老少都有,但是絕大部分還是男性,畢竟就算是挾裹,人家也不是亂挾裹的,抓壯丁也隻抓青壯年。軍中的少部分老弱婦孺,大多是士兵們的家屬,他們自己跟著過來的,並不算是吳汝孝麾下的士兵。

  ??這些俘虜都是男性,而這些男性當中還是有相當一部分青壯年,如果能夠把這些青壯年用上的話,估計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自己的兵力緊缺問題。

  ??而林哲想來是個想做就做的人,如其養著他們幹活,還不如把他們重新武裝起來緩解自己的兵力不足呢。

  ??當然了這些挑選出來的青壯由於各種問題,肯定是不能直接補充進入餘勝軍裏頭的,餘勝軍對士兵的要求非常高,募兵的時候不僅僅對士兵的身體素質有要求,更要求身家清白的農村子弟,有家人,有村老莊頭擔保,不要市井小民,不要流民逃兵。

  ??更加沒有把俘虜補充進來的習慣!

  ??林哲是打算把這些挑選出來的青壯俘虜統一編為單獨作戰的部隊,並讓原第三步兵營的副營長劉和濤負責編練該部。

  ??那些俘虜們聽到餘勝軍要從他們當中挑選一部分青壯從軍,表示隻要願意為餘勝軍作戰,那麽他們以往投效太平軍的事跡就一筆勾銷,往後他們就不是賊軍而是官軍了。

  ??凡入選者可以一日就食三餐,其中兩餐都是幹飯,隻要服役一年就可以重獲自由並返鄉,同時會獲得一筆遣散費。如果願意繼續服役,並通過考核者,繼續服役期間可按月領取一定數額的餉銀。

  ??聽聞這些條件,不少青壯都是躍躍而試,他們都不是看重什麽官軍,長毛的區別,也不看重以後是否能夠獲得自由,他們看重的東西很簡單:一日三餐,兩餐幹飯。

  ??說起來,這些戰俘其實也都是一些可憐人,他們原本隻是普通老百姓,但是太平軍到來後,他們就是被太平軍的士兵們強行征召,成為了一個炮灰。

  ??吳汝孝的太平軍由於一直流動作戰,糧食基本靠搶,而且他們人有多,這軍糧自然是優先供應那些正規軍,他們這些被強行拉來的壯丁一天頂多兩餐,一頓稀飯一頓幹飯。有時候每天一頓幹飯都吃不上。

  ??要不然前頭被打敗逃跑的時候,他們也不會隻跑了幾百米就累的跑不動最後被俘虜了。

  ??餘勝軍也不是慈善機構,對這些俘虜雖然也給吃的,但每天也隻給點稀飯而已,如今聽聞隻要入選就能夠吃飽飯,他們那裏還管你餘勝軍是長毛還是清妖啊,也不管以後是死死活,先加入進去吃飽飯再說。

  ??僅僅是用了吃飽飯作為誘惑,餘勝軍就輕鬆從一萬多戰俘裏頭挑選了一千五百多名青壯,那些沒被選上的都是唉聲歎氣或者露出絕望神色,因為那些被挑中的人當場就在邊上被發放了一碗米飯,很多人蹲著就是直接吃了起來。但是其他沒被選上的隻能是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吃大碗大碗的白米飯,自己隻能以稀粥果腹,最後茫然度日等待著餘勝軍把他們主動釋放的那一天。

  ??一千五百多青壯挑選出來後,編組了三個步兵營,合編為一個團,林哲把這個團命名‘餘勝軍協防團’的番號。

  ??由劉和濤加少校銜,並擔任餘勝軍協防團的團長,再從餘勝軍調來了多名軍官分別擔任團參謀長,營長、副營長,又調來了餘勝軍四十多名資深士官擔任這些俘虜們的連長、副連長,至於上百個排長職位,則是從俘虜中直接選拔。

  ??由於是俘虜部隊,而且都是一些未經訓練的民夫百姓,林哲自然不會給他們裝備先進的米尼步槍,隻是從餘勝軍之前繳獲的大量冷兵器、火繩槍等挑出來一部分讓他們裝備。

  ??對這種臨時從俘虜中挑選兵員編成,裝備簡陋原始武器的部隊戰鬥力自然是不用抱有太大的希望,他們和湘軍,餘勝軍這種清軍體內的地方團練精銳沒法比,也打不過太平軍內的正規軍。

  ??但是總比那些地方鄉勇、比那些毫無組織的流民軍隊好一些。

  ??林哲也沒指望過這支協防團能夠給自己帶來什麽驚喜,他隻要協防團能夠略微分擔一些餘勝軍的壓力,那麽這就足夠了。

  ??而當林哲搞著這個‘協防團’,防止蘇州守軍出城的時候,石琅翼率領的第一混成團也已經是繞過蘇州城,然後直抵蘇州西北部地步,而在他們的西方方向,則是從長洲增援蘇州的太平天國援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