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團練大臣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08-12 05:44      字數:4370
  秦漠看著湖州城門口的那幾個身穿怪異裝束的士兵,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雖然他來湖州之前就聽過林哲的餘姚縣勇營裝束怪異,但是沒有想到會如此的傷風敗俗,這軍服看起來那裏還有國朝將士的樣子,簡直跟上海港裏的那些蠻夷士兵一摸一樣了。£∝頂點說,..

  ??他坐在轎子上觀察城門口的那些餘營士兵時,他的幾個隨從也是上前和這些餘營士兵們進行交涉,為什麽?

  ??因為他娘的這些餘營士兵竟然敢向堂堂的浙江按察使收取入城費!

  ??前方數米外,一個同樣身穿官袍的官員正在訓斥他麵前的那幾個餘營士兵:“你們可知道我們是誰,轎子裏的可是秦大人!”

  ??那幾個餘營士兵就算再傻,其實也看得出來這群想要入城的人都是些大官,但是大官又如何?我們家林大帥可是敢炮轟湖州城的主,城內最大的官知府曲勝潮見了我們家大帥,照樣得乖乖的低頭,你們幾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官就想在湖州城裏橫,門都沒有。

  ??秦漠這群人這還沒進城呢,就在城門口嚷嚷要讓林哲出城親迎,而且口氣非常的橫,這讓餘營士兵那裏受得了,加上領頭的一個少尉副連長也是沒什麽見識的,打了幾場仗就認為天下間除了天王老子,就是林哲最大了。

  ??要想讓林哲出城親迎,除非你是皇帝老子或者黃宗漢,不然門都沒有!

  ??秦漠看著那幾個一臉滿不在乎的模樣,心中暗想:看來這林哲手底下的都是些驕兵悍將啊,一個把總就敢對自己這些人擺臉色。

  ??不過他也沒有惱怒,能夠混上三品戴,當上一省按察使的人都是人精,他非常清楚現在林哲風頭非常強勁,連接數次大勝算是讓他在浙江官場上闖出了名頭,不僅僅讓黃宗漢對他賞識有加,就算是朝廷那邊也是對林哲大肆封賞,秦漠這一次來湖州,就是來宣旨的。

  ??而聖旨的內容是什麽,自然是對林哲、餘營將士的封賞了。

  ??所以秦漠低頭對轎外的人了兩句,而後那隨從快步上前,直接到那少尉麵前道:“我們家大人是前來宣旨的,還不快讓你們家督辦大人還有曲勝潮出城迎接!”

  ??那少尉也是個愣頭青,今年不過二十出頭,開始還滿不在乎呢,但是現在一聽這是聖旨,當即就是被愣住了,然後出言道:“真的是聖旨?”

  ??那隨從用鼻孔哼了一聲:“不然你以為我們家大人大老遠跑來湖州做什麽!”

  ??那年輕少尉愣了愣後,然後就是迅速轉身吩咐幾個手下:“好好招待著這幾位大人,可不要怠慢了!”

  ??然而他自己直接牽出一匹馬,翻身上馬後直奔營部而去!

  ??秦漠看了這幾人的反應,總算是略微了頭,這餘營將士雖然驕橫了些,但還是識大體,不過這餘營將士要是沒有這麽驕橫,秦漠倒是要懷疑林哲之前是怎麽打贏那幾場戰的了,一支戰敗之師可出現不了如此驕兵。

  ??秦漠在城門口並沒有等待多久,很快他就是看見了城門處出現了大量的人群,其中有身穿怪異服飾的餘營士兵,同樣也有身穿傳統馬褂戰袍的綠營士兵,而領著這些人的穿著也是不太一樣。

  ??領著餘營士兵的那幾個軍官穿著和方才的那個年輕少尉一樣,都是雙排扣的深藍色軍服,穿著長筒皮靴,帶著一定不倫不類的大簷帽,而另外一群人都是穿著傳統的僵屍官袍!

  ??這些人之中很快走出來了兩個人,分別是林哲和曲勝潮。

  ??和他們的屬下一樣,這兩個人的裝束也是區別明顯,林哲穿著餘營的新式軍官常服,而曲勝潮穿著他的從四品官袍。

  ??秦漠對林哲以及他麾下將士的穿著實話是看的非常不習慣,甚至有一定鄙夷的,不過他心中的這些想法自然不會對林哲出來。

  ??畢竟他也知道,餘營之所以搞新式軍服,是因為舊式傳統軍服在作戰的時候多有不便,所以才換上了這種不倫不類的服飾。

  ??其實不僅僅是餘營的服裝和傳統清軍不太一樣,實際上湘軍的軍服也是慢慢變得和傳統的綠營兵,八旗兵所穿的軍服開始有所不同,至於發展到後期的淮軍,其軍服樣式更是直接仿效常勝軍也就是華爾洋槍隊的軍服。

  ??此外當代國內的每一支地方軍隊其自主性相當大,擁有完全獨立的指揮體係、編製模式、財權、武器采購裝備等,更別軍服這種事了。

  ??哪怕是鹹豐自己都知道,那些地方團練實際上都是那些漢族地主的私軍,並不是朝廷的軍隊。

  ??的粗俗一些:就算餘姚縣勇營的士兵們光著屁股打仗,鹹豐皇帝都隻能幹瞪眼,更別秦漠這個區區浙江按察使了。

  ??經過城門口的一番混亂後,秦漠終於是在林哲、曲勝潮的迎接下進了城,然後向林宣讀了聖旨。

  ??看著手中的這份聖旨,林哲不出是高興還是無奈,這份聖旨上首先就是讚賞了林哲以及餘營其他有功將士的戰功,有大肆封賞。

  ??鹹豐皇帝很大方的給林哲升了一級,從正四品候補道員變成了正三品候補道員,賞銀五百兩,此外就是由於餘姚縣勇營驍勇善戰,特賜予‘餘勝軍’作為番號。

  ??從實際意義上來,從四品候補道員變成三品候補道員,對於林哲自身而言意義不大,餘姚縣勇營變成餘勝軍也並不會實際改變什麽。

  ??除了林哲自己外,餘姚縣勇營其他有功將士也是多有封賞,不過還是那句話,實際意義不大。

  ??而物資上的獎賞更是少到讓林哲提不起興趣的地步,封賞自己五百兩,其餘將士多則百兩,少不過數十兩,他都不知道擬出封賞的那些清廷大臣們是怎麽想的,你不給還好,給了就大方,給這麽一丁難不成是打發叫花子嗎?

  ??如果上述第一份的封賞聖旨不具備什麽實際意義的話,那麽接下來的第二份聖旨就有些意思了。

  ??因為這是一份委任聖旨,鹹豐金口一開,就給了林哲一個團練大臣的名頭,聖旨原文是這麽的:查浙省正四品候補道林哲忠勇善戰,特賞三品銜,著該員協同浙江巡撫辦理團練事宜,務必堵防粵賊南竄。

  ??晚清時代的官職比較亂,聖旨上雖然沒有什麽協辦大臣,團練大臣之類的稱呼,但後麵的那句話按照當代人們的稱呼,那麽林哲就可以稱之為‘協辦團練大臣’,民間一般統一稱呼為“團練大臣”。

  ??團練大臣!這才是鹹豐帝給林哲的最大封賞!

  ??晚清時期品級戴不值錢是公認的,鹹豐帝自己也知道給個三品的戴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很顯然鹹豐帝也不可能現在給林哲搞出一個什麽道台、巡撫的實際位置來,所以才給他搞了個團練大臣的名頭以安撫林哲。

  ??反正各種團練大臣的名頭鹹豐帝已經頒發了不少出去,而且未來肯定還會繼續發出去的,整個太平天國時期,清廷正式任命的各種名目的團練大臣足足有一百多個,這團練大臣的名頭越到後麵也就越不值錢。

  ??然而這對於林哲來卻是一場及時雨,林哲之前最大的擔心是什麽,就是還怕自己這支隻有地方府縣承認不被清廷官方承認,這樣一來自己在占據區裏收稅什麽的就會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幹擾,此外他更擔心哪天浙江來一個團練大臣,然後把自己的餘姚縣勇營給接受了過去。

  ??那樣的話自己肯定是不願意的,但是反抗的話就代表造反,現在造反還太早,自然也不是林哲所願意的。

  ??如今鹹豐帝給了他一個團練大臣的名頭,雖然僅僅是一個協辦,地位遠遠不如黃宗漢這個督辦那麽重要,但也是分量不輕了。

  ??鹹豐年間的團練大臣名頭非常多,各種名目不一樣,有‘督辦某某省團練事宜‘,有‘會同某某辦理剿匪事宜’,還有授予的‘協理團練銜’‘團練大臣銜

  ??’等等,但是他們的實際核心都是一樣的,而各個督辦,會辦,協辦等之間也沒有有著明確的隸屬關係,因為他們都是鹹豐帝欽命任命的官員,這種人有著另外一個稱呼,那就是欽差大臣。

  ??所以當代的普通民眾才會對各個團練大臣有著統一的稱呼,那就是‘團練大臣’。

  ??各個團練大臣根據具體差遣的不同,其權利大也是差距非常大,其他地方不,隻浙江的話,目前就兩個團練大臣,那就是浙江巡撫黃宗漢,他的名頭是‘督辦浙江省團練事宜’。而林哲的是‘協同浙江巡撫辦理團練事宜’。

  ??也就是浙江省的團練事務,黃宗漢才是真正的負責人,而林哲不過是一個協同辦理的副手而已。

  ??此外由於林哲並沒有其他本官實職,和其他身兼本地實權職位的團練大臣不一樣,他並沒有權力插手本地政務,甚至也沒有權力指揮那些綠營兵,他的權力隻限於餘營縣勇營裏。

  ??然而這對於林哲來也是一次巨大的進步,至少他不用擔心自己的餘姚縣勇營被人搶了去。

  ??餘姚縣勇營變成了餘勝軍,林哲也是搖身一變,變成了這個時代裏極為時髦的團練大臣,雖然僅僅是個協辦,但這好歹也是團練大臣不是。

  ??得到了這種名頭上的封賞,林哲也就不怎麽在乎鹹豐帝沒有實際拿出多少錢財封賞了,朝廷自己都沒幾兩銀子,不管是現在還是以為,都不能指望朝廷能給自己多少錢。

  ??要想擴軍,要想支撐軍隊打仗,還得靠自己撈錢!

  ??隨後的大半個月時間裏林哲就是在湖州忙著撈錢和擴軍這件事,太平軍也不知道是害怕了還是其他方向戰事吃緊,自從在泗安戰敗北逃後,隨後的大半個月竟然都沒出現在廣德附近。

  ??林哲自然也是樂的看見這種情況的發生,太平軍不來是好事,這樣自己就能夠騰出更多的時間來擴軍訓練了。

  ??然而林哲想要埋頭苦幹把部隊訓練幾個月,但是鹹豐三年的中國大地注定是平靜不下來的。

  ??七月十三日,受到福建刀會起義影響,江蘇太倉州嘉定縣的刀會在首領徐耀的帶領下爆發起義,並順利攻占該城,緊隨其後上海刀會的劉麗川等人也是也是率眾起兵並順利攻占上海縣城。

  ??上海被刀會攻占的消息如同一個石頭投進了平靜水麵,讓尚未遭受到戰火侵襲的江蘇蘇鬆太道地區、浙江杭嘉湖地區瞬間掀起了驚濤駭浪!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