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動力水車
作者:古代機械      更新:2021-08-12 05:24      字數:3300
  解決了洗澡間和廁所後,豪華房的裝修就大功告成。雷曉飛做好了這間豪華樣板房的裝修後,就把餘下的豪華房裝修工作交給了木匠們,他自己抽身到李村去組織進行“雙搶”的工作。

  ??“雙搶”就是搶收和搶插,是農民一年中最艱苦的日子。農民要在十幾天中,完成收割和插田的工作,這樣才能趕緊晚造農作物的種植季節。今年,李村的人還多了一個改造泥土的任務,所以時間更顯緊迫。

  ??今年李村的早造農作物,因為有了雷大人發明的水車灌溉,收成明顯要好於往年,估計畝產達到五百斤左右。李村的村民都為豐收而眉笑眼開,大家鉚足勁投入“雙搶”中,所以,基本上也不需要怎麽組織,雷大人隻是讓試點小組的成員一人負責一隊,自己與李和在現場進行調度就行。

  ??李村能動的人都出動了,收割的收割、運輸的運輸,脫顆的脫顆,曬穀的曬穀,還有一些休弱的村民也加入送茶遞水的行列,一時間全村的人都投入了熱火朝天的勞動中。

  ??因為看到了未來生活的美好情景,使村民們的勞動熱情空前高漲,導致李村的“雙搶”進度飛快,隻用五天,搶收的工作已基本完成,所有已脫顆的當地人叫“粟”的農作物和部分稻穀,堆滿了村前村後晾曬。

  ??接著,李村的人們又緊張地投入了改造泥土的工作中。

  ??雷曉飛讓村民把湖底泥敲碎,然後均勻地撒到水田裏。這工作,又花費了李村全體村民三天的工夫。

  ??改造泥土的工作完成後,就是犁田、耕田、插秧、施肥,直到這一係列農活幹完,“雙搶”才告一段落,雷大人在這“雙搶”期間,一直與李村的村民同吃同住,贏得了村民人由衷的愛戴,加上雷大人平易近人,沒有一點當官的架子,更讓村民與他打成一片,連李村的小孩子也不拘束他,把他當成了一位和藹可親的大哥哥。

  ??這個晚造,雷曉飛成功地說服了李村的人用大部分的水田種植水稻。雷曉飛把種水稻這個設想說出時,李村的人因一直是以“粟”為主糧,所以沒有過這樣的先例,大夥都猶豫不決。後來,一是雷曉飛承諾了全部包銷這一造的水稻,二是看早造的“粟”已足夠李村人一年的糧食,再加上對雷曉飛這個年輕大人的無條件信任,李村的人才應承了下來。

  ??雷曉飛之所以讓李村種水稻,是為了將來“合作社”的酒樓打算。因為當時的人都不以水稻為主糧,以致市場上的稻米少得可憐。而雷曉飛計劃建造的“合作社”酒樓,要像番山墟那邊一樣,推出“狗汁澆飯”和“竹筒飯”等等。並且,“合作社”現在的食品加工場已推出了粽子,這些都米製品都需要用稻米來製作,所以,雷曉飛要未雨綢繆。

  ??“雙搶”完後,就進入了農閑時間,農民這段時間裏基本沒有什麽事幹,隻是保證秧苗有足夠的水分,到時除除草、施施肥,就可以等收成了。

  ??雷曉飛現在先想到的是水田的灌溉問題。大湖的水已放幹,他組織挖的水溝裏再也沒有水,現在是時候要修建從清江引水到水溝裏的水車了。因為大湖已是時候注水了,李村的水田不久後也需要水來灌溉。

  ??靠水流衝力運轉的水車,雷曉飛隻是在前世的電視中見過和在一些旅遊點離遠望過,因已日久,他也隻是記得一個模糊的輪廓。機械工出身的他雖然清楚個中的簡單原理,但如果真正製作的話,很多數據還需要驗證,比如那斜附在大圓輪上的竹筒,斜多少度最佳?不夠斜就兜不到水,太斜了又不能把竹筒中的水倒淨。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取得這些數據,在沒有參照的情況下,要獲取數據的最好方法當然是實踐了。於是雷曉飛就著手做水車模型,以驗證其中數據。

  ??雷曉飛花了兩天的工夫,做了一個精致的水車模型,拿到引山泉水到客棧的水槽上試驗,通過幾次的調試後,終於取得了需要的數據。他根據模型的參數,構想、設計好大型水車,計算出水車每一部分的參數,畫好了草圖,才從客棧的裝修工程中調出三位木匠,再帶上自願當下手的周家父女,投入了水車的製作中。

  ??製作水車,在當前的加工條件下,最難做的是軸和輪配合那部分,配合過緊的話,就導致水車運轉不順暢;配合太鬆的話,又會導致水車運轉時偏心,七八米直徑的龐然大物,內圓偏心一毫米的話,外圓就偏到不得了了,甚至導致整個水車倒塌。這關鍵部位當然就要雷曉飛親自刀了。

  ??水車的其次難加工是拚湊外圓的圓弧木板。因為七八米直徑大的龐然大物,運轉時的平衡很重要,而當前的條件下,是沒有可能調校整個輪子的平衡,隻能在製作過程中,通過準確重量、尺寸等手段來控製平衡,所以,那圓弧木板不但要外形近似,而且還要重量也相近。這樣的要求,在當前純手工製作的情形下,需花費不少工夫。

  ??為了獲取圓弧木板的準確尺寸,雷曉飛利用上了機械製作中的板金工製作工藝,給圓弧木板放樣。雷曉飛先取來一根四米長的竹子,在竹子上相應鑽上幾個孔,製兩支孔一般大小的削尖的小竹枝,製作了一個簡易圓規。然後把水車的外圓畫在地上,再把外圓幾等分,這樣,就得出了拚湊木板的圓弧度和拚湊斜度,雷曉飛再用硬紙皮把放樣拓印下來,按拓印剪裁出的硬紙皮,就成了圓弧木板的封樣,雷曉飛把封樣交給了木匠,讓他們按此封樣製作圓弧木板。

  ??雷曉飛放樣的整個過程中,周家父女都在旁認真觀看,見神奇的雷小哥隻用一根竹子就把大圓輕而易舉地等分了,驚奇之餘當然就纏上了雷小哥,雷小哥隻好給他們父女上了一堂幾何基礎課,什麽“任何通過圓心的直線都能把圓兩等分”,什麽“在這根直線的基礎上,作一根通過圓心的垂線就能把圓四等分”,什麽“以任何兩個相鄰的直線與圓弧的交點作圓心,劃出一個交點,這個交點與大圓心的直線,右以把這段圓弧兩等分”連比劃帶說,直到雷小哥口幹舌燥,才把等分圓形的方法教會周家父女。

  ??周學士拿起雷小哥口中說的圓規,用上胡醫師的口吻歎服道:“天才就是天才,這麽複雜的學術,用這簡單的用具、這麽簡單的方法,就解了出來。”

  ??雷曉飛心道:這有多複雜,不過是您老沒有學過幾何而已,這在幾何學中是最簡單的啦,再說點深奧的,還不嚇壞您老?

  ??接下來幾天,雷曉飛帶著周家父女和三個木匠投入了緊張的水車製作中。讓雷曉飛想不到的是,周學士也是一把幹木工活的好手,他幹起木工活來,比三個專業木匠毫不遜色,而周夢蝶的手藝雷曉飛已見識過,在暗歎“有其父必有其女“的同時,也心喜多了兩個行家幫手。

  ??雷曉飛的軸和輪配合部分用了五天才完成,而周家父女和三個木匠的圓弧拚板也幾乎同時完成。雷曉飛又讓周家父女幾人做水車的支撐杆、連接杆,自己則要獨力完成水車的底座。

  ??水車的底座支架,既要承托起七八百斤的重量,又要能經得起清江的急流衝擊,技術要求頗高。雷曉飛思索了好幾套方案,才選擇了用斜三角正麵支撐的方案,因為三角形最具穩定性,而且能支承的力度大;正麵支撐是因為正麵的麵積最小,受江水的衝擊力當然最少。

  ??又耗費了五天的工夫,雙方的才完成各自的工作,接下來當然是組裝了。組裝的工作也難度不小,一是水車龐大,每一項工作都要消耗不少氣力;二是為了平衡,每一個子件都要過稱,如果超重的就要“瘦身”才能上線裝,輕了就當然要“加料”了。

  ??用了足足三天的時間,眾人才把這個龐然大物組裝完畢。雷曉飛又讓周家父女幾人給水車附兜水的竹筒,自己則想辦法,把水車的支架固定在平地上,試試水車的運行。

  ??雷曉飛先在平地釘了幾根木樁,把水車支架的底座穿過木樁,然後叫人抬來了幾塊百斤以上的石頭把壓住底座,固定整個支架。

  ??周家父女幾人完工後,雷曉飛又叫來了十多人,才把水車的大輪子豎起,放入了固定好的支架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