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章 不公平的競賽
作者:木允鋒      更新:2021-08-12 05:12      字數:3694
  楊元首的名單當然是那些寵物們,這些人他是沒興趣劃拉來的,還是留著他們內部消化去吧,不過這份名單也把老潘嚇了一跳,他實在不明白,楊豐是如何知道這些人信息的,要知道他們那裏相對於外界還是比較封閉的,甚至這裏麵有不少人的處理結果連他都不知道,這個遠隔數千公裏的家夥是怎麽知道的?

  ??搞秘密工作出身的他,立刻就意識到楊豐在他們那裏有鼴鼠,而且還不是一隻鼴鼠。

  ??這倒沒什麽奇怪的,錦衣衛一向以神秘高效著稱,已經是和中情局齊名的特務機構,甚至名氣還要蓋過中情局,這樣一個特務機構要是在他們那裏沒有幾隻鼴鼠那才怪呢,不過能量大到這種地步,那就真需要警惕了。

  ??這一刻老潘立刻決定,一定要提醒國內注意這個問題。

  ??當然他想什麽就不關楊豐什麽事了。

  ??雙方的交易具體如何進行,這個同樣也不需要元首大人操心了,反正這邊把船派到新華各主要港口等著,然後李同誌負責把船裝滿就行,為了體現大明帝國對那些人的熱情,楊豐甚至都把自己的私人遊艇派了出去。在他的帶動下,大批同樣擁有大型遠洋遊艇的大明資本家們,也紛紛把自己的遊艇派出,還有一家遠洋郵輪公司,幹脆把一艘堪比泰坦尼克號的巨型豪華郵輪直接開到了上海。

  ??一時間把新華各大港口搞得烏煙瘴氣。

  ??而就在這時候。大明的第一艘戰略導彈核潛艇正式完工,並且在楊元首親自主持下交付海軍使用。

  ??這艘核潛艇和英法同樣即將完工的多少有點差異,當然這些差異從外麵是看不出來的,因為它使用的是新一代高強度鋼板,也就是原本曆史上米國HY80的後繼型號HY100。雖然說是鋼材。但實際上銅合金化的鋼,這是為未來核動力航母飛行甲板準備的,現在先拿來造核潛艇了,至於那艘超級航母目前建造速度相當緩慢,米國人的企業號都快造到機庫了,大明的這艘航母還在船底磨蹭呢!

  ??這也是米國難得可以嘲笑大明的,在他們看來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大明那薄弱的造船基礎。還有他們的元首不切實際的雄心。

  ??這艘以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命名的夏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八千噸,水麵排水量七千噸,兩萬馬力汽輪機組,核反應堆提供蒸汽,外形為拉長水滴型,使用最新的七葉低噪音螺旋槳,所有主要動力裝置都裝在減震浮筏上。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機械噪音。最快水下航速可達二十五節,裝有十六個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管,發射射程四千六百公裏的巨浪一型潛射彈道導彈,擁有長達兩個月的水下潛航能力,最大下潛深度可以達到三百米。

  ??當然,這是對外說的,實際上因為使用了新型高強度鋼板,它的最大下潛深度逼近五百米。

  ??而且這艘潛艇擁有全計算機控製的導彈發射係統,除此之外還有四具五三三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新一代重型線導魚雷。也就是楊豐仿造的美製MK48重型魚雷,至於聲呐係統就更不用說了,包括拖曳聲呐在內各種聲呐齊全。

  ??除此之外還有外殼實際上還覆蓋著消聲瓦,隻不過這一點同樣是外界不知道的。

  ??總之這就是一艘集目前大明科技之精華的真正水下幽靈,可以毀城滅國的幽靈,用楊元首的話說,這是大明帝國的殺手鐧。戰略核威懾力量的基石,任何敵人在覬覦大明帝國的利益時,最好先想想隱藏大洋深處的核潛艇,想想那隨時可以刺破海麵,帶著百萬噸級qing彈飛向他們頭頂的巨浪導彈。

  ??“從這一天起,我們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從這一天起華人受人欺辱的曆史永遠過去,從這一天起,沒有任何敵人敢於入侵我們的國土,從這一天起,我們讓世界知道,什麽是巨龍的咆哮!”

  ??楊元首站在高台上揮舞著手臂吼道。

  ??在他麵前的軍港碼頭旁,剛剛服役的夏甲號核潛艇靜靜停靠,十六個發射管艙蓋同時向兩旁張開,而在岸邊是一台起重機,正在吊起一枚巨大的短粗金屬圓桶,從上向下放入敞開的發射管。這是巨浪一型潛射彈道導彈的訓練彈,這艘核潛艇服役既裝上這種訓練彈,然後在艇員駕駛下展開訓練,按照楊豐的計劃將在三個月後展開第一次核潛艇水下發射試驗。然後在後續三個月內將進行多次試驗,其中包括同時發射多枚導彈的試驗,等這十六枚訓練彈打完,就緊接著裝上第一批實彈,進行實彈發射試驗,爭取在明年六月之前真正具備作戰巡航能力。

  ??而後續他還將建造九艘這樣的核潛艇,正好以天幹數來命名,實際上他現在還有兩艘也已經接近完工,按照他的計劃這十艘核潛艇在六三年之前將全部建成服役。在未來最少要用四艘夏級核潛艇始終巡弋大洋保持著核威懾能力,它們一共六十四枚巨浪一型導彈隨時可以射向目標,這些導彈哪怕是單彈頭的,也足以給美蘇任何一個國家造成毀滅性打擊,雖然還不至於徹底從地球上抹去,但至少這個國家也基本上完了。

  ??而且這款核潛艇的導彈配置非常靈活,原本曆史上米國人早期一直從單彈頭的北極星A1更換到北極星A3,在反導係統開始出現後又緊接著換上了可以裝十枚彈頭的海神C3,到七十年代末的時候又換上了最新的三叉戟Ⅰ型。也就是說如果需要的話他也可以直接在以後換三叉戟Ⅰ型,這可是最大射程七千四百公裏,最多可以攜帶八到十枚十萬噸當量核彈頭,命中精度在五百米以內的導彈。

  ??那時候夏級核潛艇在阿拉伯海就能把導彈打到莫斯科,在南美以西的太平洋中心區,就能把導彈打到紐約。

  ??這樣一款核潛艇,足夠他保持二十年在戰略核威懾方麵的優勢,等這一批高速建造完成,就可以放出風去,自己要建造兩萬噸級超級核潛艇,逼著米國人跟進,然後就跟核動力航母計劃一樣,慢慢地建造一艘俄亥俄,爭取十年時間把它造出來,拖著米國蘇聯一起搞軍備競賽,直到把這些家夥一個個拖得精疲力盡,拖得經濟衰退他就高興了。

  ??這些家夥和他不一樣,這些家夥無論搞什麽,都是必須掏巨額研究費用的,這種研究費用才是大頭,而且還必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尤其是寶貴的科研力量,就跟蘇聯人到後來能造航天飛機,但卻造不出一台受歡迎的彩電一樣,就是因為寶貴的科研力量全部填進軍工上了。

  ??不但是研製,還有各種測試更是耗資驚人,就像米國人的宇宙神導彈一樣,發射一次就是扔上千萬美元聽個響,而且這個響還不一定能聽到,從五七年開始不停測試,結果一直到五九底年真正開始裝備,這期間扔了多少上千萬?

  ??這些消耗的都是國力呀!

  ??但有他在一旁刺激著,這些家夥想不搞也不行啊,不搞的話他就成老大了。

  ??但問題是他開掛的,誰能跟他比科研成本啊?

  ??米國人宇宙神項目總耗資五十點八億美元,這是三十五美元一盎司黃金時代的美元,最終收獲了采購價總計八億美元的導彈,也就是說四十多億全花在研製和測試上了,這筆巨款如果用來刺激經濟的話,能收獲的效益無疑是很恐怖的,但為了獲得足夠的核威懾能力,卻不得不填到一款永遠不會使用的導彈上。

  ??但他的巨浪導彈花了多少錢?

  ??從研製到投產花了不到一億龍元。

  ??他隻是在原本時空的不列顛某軍用倉庫裏,找到了幾枚封存的北極星A3導彈,可憐不列顛人修修補補把這款導彈差點用到了二十一世紀,直到所有決心級核潛艇退役才完成使命。

  ??然後他找到樣彈後緊接著便在旅行者號上測繪出了全套圖紙,包括所用材料和固體燃料也都分析出來,再把所有這一切交給他的研究團隊,後者輕鬆給他製造了出來,又經過他的機器人檢測合格,就這樣米國人花五十億美元幹的活兒,他隨隨便便完成了。

  ??這就是雙方的差距。

  ??他的高科技項目基本上都套用這個模式。

  ??比如說戰鬥機的製造方麵,米國人通過無數測試,製造大量驗證機,甚至需要飛行員去用生命換取的超音速飛行數據,在他這裏隻是普通工程師的最基礎知識。

  ??再比如空空導彈方麵,米國人在越戰中用無數戰鬥機的損失,無數飛行員的生命才完善起來的設計思想,在他這裏隻是最起碼的設計指標。

  ??類似的還有無數。

  ??他就是用這種不公平的方式,拖著別人傾盡國力地去跟他搞軍備競賽,就像他開著車和別人賽跑一樣,在他悠閑欣賞沿途風景的時候,別人已經累得精疲力盡甚至吐血而亡了。(未 完待續 ~^~)

  ??PS:  感謝書友雲龍風雪,ktyy,****何必曾相識,akakakakakhf等人的打賞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