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倭寇入朝
作者:影山紅      更新:2021-08-12 02:34      字數:2577
  德川家喜是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的親弟弟,也是此次征朝的總大將。

  ??原來在多爾袞兵敗廣鹿原的時候,洪承疇已經敏銳地意識到,此戰過後女真人再無戰勝團山軍的任何可能。

  ??這也是很顯然的事情,連最能打的多爾袞都打不贏,而且還上了滿清最精銳的白擺牙喇兵,依然是大敗的下場,女真人那一套騎射和步戰絕壁是不靠譜的了。

  ??來到朝鮮國之後,洪承疇忽然想起萬曆年的往事--倭國一直對朝鮮念念不忘,而他們確實也有強大的軍力。

  ??萬曆年間遼東還有李如鬆這樣的名將,若是換在明末,倭國人與大明的戰爭誰勝誰負還真不一定。

  ??現在光憑滿清的軍力顯然已經無法在朝鮮戰勝團山軍了,何不將倭國拉下水?

  ??洪承疇立刻找鄭家牽線搭橋,與倭國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搭上了線。這裏不得不提的是,日本在明末萬曆之後的這段時間,其實國內很不太平--這也是日本所謂的“戰國時代”。

  ??其實豐臣秀吉當初遠征朝鮮甚至覬覦大明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他吃飽了撐的,而是因為“封賞”的問題讓他無比頭疼。

  ??戰國時代幾乎一統天下的豐臣秀吉,手下自然是有一幫悍勇的武士為他賣命。仗打贏了,可是豐臣秀吉悲催的發現,日本國內已經沒有封地可以封賞這些有功的武士。

  ??這可怎麽辦?人家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你席卷天下,到頭來不封個“城主”、“國主”,這尼瑪分分鍾是要造反的節奏呀!

  ??所以豐臣秀吉無奈之下發動了侵朝戰爭,寄希望於在朝鮮國獲得土地,以封賞那些有戰功的武士。

  ??可惜當時遼東有名將李如鬆,倭寇被吊打也是應有之義。再後來豐臣秀吉死後,老烏龜德川家康起兵造反,一舉奪了天下,開創了德川幕府。

  ??然則德川家康遇到的問題與豐臣秀吉一樣,沒有土地封賞有功的武士。現在日本國內也是有如火山爆發前的寧靜一樣。各種野心家、陰謀家都在等待時機--恰巧這個時候,鄭芝虎帶著滿清的國書來到了日本。

  ??滿清邀請德川幕府出兵朝鮮,滅了團山軍之後,劃漢江而治。漢江以北歸滿清。漢江以南歸日本。

  ??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是不想答應這事兒的,可是下麵的人“群情洶湧”,一直要求德川家光發兵朝鮮。

  ??據說還有好幾個武將在江戶當街自*焚,采取了死諫這種激烈的進言方式。德川家光畢竟年輕氣盛。不似他祖父德川家康那般老奸巨猾,開疆辟土的誘惑也著實不小,於是頭腦一發熱,就答應了出兵朝鮮之事。

  ??德川家光命令弟弟德川家喜為總大將,帶著加賀藩藩主前田利常和仙台藩藩主伊達忠宗率領七萬大軍,跨海進擊朝鮮。

  ??德川家喜也憋著勁兒,想在兄長德川家光麵前大大地露一次臉,因為他自己的領地不過十萬石而已,也就大致等於大明的一個縣罷了。若是能攻占南朝鮮,起碼有日本國三成那麽大的地盤……

  ??德川家喜看了家老井伊直弘和石川木雄一眼。淡淡地道:“前田肥前守的四萬大軍和伊達越前守的三萬大軍已經向開城進發,料想七萬大軍會同清**隊,定可以一舉消滅團山軍的張力。”

  ??肥前守和越前守是日本的官名,“肥前”和“越前”都是地名,“守”顧名思義,這官職大致等同於某某太守之類。當然,日本國的官職更多的是一種品階,並不代表肥前守就一定是管理肥前這個地方。譬如這前田利常是加賀藩的藩主,而伊達忠宗是仙台藩的藩主,都不管轄肥前和越後。

  ??日本的這些官職估摸等同於中國的漢、唐時代的官職體係。還停留在太守、州牧這種級別,至少在這個時代,日本還是很落後的。大明先進的內閣製度,以及地方軍政分離的行政製度。他們是怎麽也學不來的。

  ??尊稱對方官職,這也是跟中國學來的--日本人沒有字號,若有幸獲得官職,那麽就一定希望對方稱呼自己的官職。

  ??井伊直弘點了點頭,一本正經地應道:“哈伊!肥前守和越前守一定會旗開得勝!”

  ??……

  ??夜,漆黑。

  ??“嘩嘩嘩”的波浪聲不停的敲打著礁石。這裏是元山港東南的一處山崗。山崗的東邊乃是懸崖峭壁,而光滑的峭壁下麵就是深不可測的大海。

  ??這裏人跡罕至,光禿禿的岩石峭壁上連一棵樹木也沒有--所謂鳥不拉屎的地方,也便是說的這種地方了。不過這裏卻有大塊大塊嶙峋的岩石,所有很利於“躲貓貓”--啊,不,很利於軍隊隱藏。

  ??盧象升站在最靠近西北方向的一塊大岩石前,目不轉睛地盯著遠處的元山港。在他身後,密密麻麻的團山軍兵士潛伏在岩石之後,總數超過兩萬!

  ??是的,這一座小山幾乎每一塊岩石後麵,都隱藏在一隊團山軍兵士。

  ??站在盧象升身旁的是他的弟弟盧象晉,現在盧象晉已經是登萊兵備道的官職了。大明滅亡之後,團山軍的所有重心都在朝鮮,所有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官職和官銜都是沿用明製,張力還騰不出手做出修改。

  ??盧象晉看了麵色凝重的盧象升一眼,小聲地道:“大哥,這元山港防禦鬆懈,待會應該不難攻克。”

  ??盧象升轉過頭來,微微搖頭道:“不可大意。雖說白天倭寇大軍已經出城,但是咱們的斥候擔心暴露而不敢過於接近,隻能遠遠打探,預估的數目是七八萬人,但元山港中到底有多少敵人,咱們還不能確定。”

  ??盧象晉點了點頭,揉了揉太陽穴:“大哥教訓得是。這次團水水師提督陳大人從天津衛臨時將咱們運送到此,確實事態緊急,咱們還是小心謹慎一點為好。”

  ??盧象升眉頭緊皺,沉思良久之後,對盧象晉道:“我不清楚陳提督怎麽知道清軍竟然與倭寇勾結--他的水師這次真真是立下了潑天大功!”(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