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更重要的事
作者:影山紅      更新:2021-08-12 02:34      字數:2519
  當張力帶著兩萬多人來到寧遠和錦州城下時,守城最大的將官分別是一名遊擊和一名參將。大明朝文貴武賤的傳統也讓張力著實受了一回益,兩座城池真真是一亮明身份便立刻開門。

  ??祖澤溥確實很著急去救老爹祖大壽,而且由於擔心自己帶大軍離開以後,叔叔祖大樂沒準在後方搞一些什麽幺蛾子出來,故而將祖大樂也隨軍帶上了。

  ??當張力進入錦州城的時候,不免微微有些感概--一世祖打江山總是很艱難,二世祖要敗家那可就是分分鍾的事兒了……

  ??錦州城的城防比寧遠城還要堅固,而且紅夷大炮也很多,碉樓、炮樓、箭樓、火銃射擊口、小型火炮射擊口一應俱全,實在是“烏龜殼”中的極品。

  ??所以,張力的遼東督師衙門,便設置在了錦州城。團山堡作為一個軍事訓練基地和產糧、放牧基地還是很不錯的,可惜並不是城市--但是錦州不一樣,錦州城是廣寧衛的核心,而廣寧衛又是明軍在遼東的重中之重。

  ??錦州城也比寧遠城要大上許多,這裏,在近一段時間內,必然是團山軍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

  ??張力入主錦州城的第二天,高元良帶著一萬人向東北方向的海州衛進發,而盧象升則受到張力重要,也帶著一萬人攻擊正東方向的蓋州衛,遼南金州衛的守將萬治傾巢而出,帶著金州衛的五千人馬向複州衛進攻。

  ??先前複州衛的守將敖爾汗已經被團山軍滅了,複州衛殘餘守軍正韃子隻有六七百人,二韃子千餘人,壓根兒也不是金州軍的對手。

  ??黃台吉五路伐明,張力則是三路進攻,頗有些異曲同工之妙--建奴打的是戰力羸弱的明軍,而張力打的是兵力空虛的女真後方!

  ??敵人後方已經沒有多少兵力了,炮兵隊每路大軍都有數百門各式火炮,故而團山軍的勝算很大。張力並不怎麽擔心。

  ??調虎離山--啊,不,等虎離山之後,錦州和寧遠正式納入團山軍的勢力範圍。有些事情就必須要著手解決。甚至在張力心中,這些事情遠比軍事進攻更為重要。

  ??錦州督師衙門,乃是由先前祖大壽的遼東總兵府改造而成,說是“改造”,其實短短幾日時間。也就是換了塊牌子而已。

  ??議事大廳中濟濟一堂,然而卻不見了張力經常開會的對象,而是換了另一撥人。武將基本都隨軍出陣了,現在出現在這裏的,自然都是文官--宋應星、戈希夢、王奇峰、陳正操、顧有風等等不一而足。

  ??從品階上來說陳正操和顧有風乃是朝廷命官,遠比先前的吏員戈希夢等人高出許多。不過在團山堡文官體係,目前排第一的是“政績顯赫”的宋應星。

  ??文官不比武將,軍事係統講究一個等級分明,下級絕對服從上級。而團山堡目前文官體係的官場風氣很好,大夥兒都是實心辦事。並不太計較座次,故而眾人濟濟一堂,氣氛十分熱烈。

  ??坐在主位上的張力掃視了在場眾人一眼,將大家興奮的神情收入了眼底。畢竟團山堡勢力擴張,治下人口翻著倍兒增加,又有誰人不高興呢?

  ??張力整了整嗓子,開始了發言:“諸位,現在寧遠衛和廣寧衛盡數在我團山軍的控製之中,關於民事方麵,大家都有什麽想法。可以暢所欲言。”

  ??宋應星目前主管的是團山堡的兵工廠,而陳正操和顧有風雖然品階挺高,可是終究對團山堡不太熟悉,也不好無的放矢。故而首先說話的是戈希夢。

  ??戈希夢一臉喜色,上前兩步,開口道:“大人,整個南寧遠各個屯田莊子秋收已畢,今歲糧食產量堪堪夠原有百姓食用,從關內來的十餘萬百姓的口糧還是得靠購買。”

  ??張力眉頭皺了起來。團山堡的田莊第一年都是不收賦稅的,用以讓百姓能夠安定下來,至少自給自足,不用靠救濟過日。眼下遼東土地還算肥沃,可惜天氣太冷,注定糧食產量也不可能“放衛星”。

  ??不過張力轉念一想,關內遷徙而來的百姓原本就屬於突然增加的人口,他們的口糧暫時由團山堡掏錢購糧也屬正常,重要的是--經過一年的實踐,這種大農莊的製度,證明至少在目前,可以讓百姓解決溫飽問題--這,才是最關鍵的。

  ??一想到此,張力開口道:“昔年劉玄德有言,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在我們團山軍勢力範圍,百姓永不嫌多。”

  ??眾人一聽此言,立刻正襟危立,一臉恭敬受教的模樣。

  ??張力掃視了大家一眼,接著道:“新來的流民百姓一律按照以前的規矩安置,金州衛和寧遠衛、廣寧衛都有很多肥沃的荒地可供他們耕種……”

  ??一直沒有發言的陳正操此刻聽張力如此說,不由得麵露疑惑之色,皺眉道:“張大人,如今廣寧衛乃是前線,若在兩軍交鋒的前線屯田……恐有不妥……”

  ??張力微微一笑,自信滿滿地看著陳正操,笑著道:“前線?前線很快便是海州衛了!”

  ??“嘩--”眾人立刻發出一片驚異之聲,大夥兒很快也都明白過來,看來張大人對海州衛是誌在必得了!

  ??海州衛也就是後世遼寧省的海城附近,北有鞍山,南有營口,再往北毗鄰的就是遼陽和沈陽,實在是一處咽喉之地。

  ??若是將與建奴的交戰前線東移到海州衛,那可是自從萬曆朝末年遼事糜爛以來,大明軍隊真真正正、前所未有的重大勝利了--須知道,被圓嘟嘟吹破了天的所謂“寧錦大捷”,也不過是一場防禦守城戰敵人被迫退兵而已……先前的金州衛,由於它地處遼南最南端,向來不是影響遼東局勢的重點區域,所有張力收複金州衛的事兒至少在朝廷看來,遠不能與收複海州衛相提並論。

  ??更為重要的是,廣寧衛擁有遼東名列前茅的河流資源,大淩河、小淩河、雙台子河、大遼河等等,水量充沛,土地肥沃,非常適宜耕種,隻是這些年戰亂不斷,田地都荒蕪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