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百城後計
作者:白湖灣      更新:2021-08-11 22:36      字數:4363
  關於百城如何選擇的問題,在百城領導層內部的爭吵肯定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張晨很清楚,這個問題終究是要做出一個決定。

  ??當初,如果不是汪華和王國紅被臨時調任,恐怕現在的百城早就已經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薑家誤事啊!

  ??原本張晨在沒有見郝檉柳之前,並不敢肯定這位學者型的新縣長一定會推動百城的改革,所以並不看好百城在白鶴改革中的機會。

  ??如果最終是這個結果的話,那麽恐怕即使是他也改變不了什麽,除了等白鶴成為國內經濟發展新的一極之後,由中央通過政治決策的方式,將百城最終強行拆分以外,恐怕沒有其餘的可能。

  ??一山不容二虎。

  ??這就是張晨對現在百城和白鶴的情況作出的判斷。

  ??在任何一個大型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犧牲一部分人或者地區的利益,但是要看到另一方麵,有所失必有所得。

  ??在大部分人和地區將會受益的對比下,少部分人和地區的利益絕對得不到最好的保證。

  ??現在白鶴地區的發展已經到了最為關鍵的轉折點,不僅僅需要擴張,而且需要大量的支持,包括資金、人才等等大量的資源,但是白鶴地區現在到底缺什麽?

  ??缺資金?

  ??隨著中央旗幟鮮明、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果斷表態在白鶴增設經濟特區以來,中央為白鶴經濟特區的公共設施尤其是交通設施建設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撥款。

  ??除此之外,隨著特區的設立,全國各地的企業。甚至港澳等地的投資人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白鶴這片新生的黃金之地,大量的資本開始流入白鶴特區。

  ??最重要的是,從早起開始,以白湖灣集團為首的一大批本地誕生的企業,隨著白鶴經濟特區的擴張和發展也漸漸變得羽翼豐滿。從早期的家庭式生產企業,變成了一個個具備嚴格管理製度的現代化企業,這樣一批生力軍的存在,不僅僅為白鶴經濟特區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甚至也不斷吞噬著周邊的市場擴大白鶴的競爭力。

  ??那麽白鶴經濟特區缺人才嗎?

  ??很顯然,缺!

  ??白鶴經濟特區從一個村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格局的急劇擴張使得城市出現了大量的空白領域,各種社會需求都得不到最佳的滿足,前一段時間甚至整個經濟特區都在找人掃馬路。

  ??至於高層次的人才,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吸引人才的是什麽?不是城市本身,而是一個城市能夠吸引的企業的層次和多少。隨著各大企業的進駐,白鶴的人才需求自然會越來越大,當然,對人才的吸引力也會不斷增加,永遠都不要小瞧掘金者的潛力。

  ??但是,百城能夠為白鶴提供充足的人才嗎?

  ??郝檉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張晨的三個問題事實上闡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百城和白鶴是一體的,但是必須要分得清主次。既然追不上人家,那就搭順風車。

  ??之所以要考慮白鶴未來的產業化道路,是因為這才是百城真正的未來。隻有把握住了白鶴發展的方向,白鶴才能夠緊緊咬在白鶴經濟特區後麵。

  ??好驚人的少年啊!

  ??郝檉柳看著張晨就像看著怪物一般。

  ??能夠直透表麵的爭論看到百城和白鶴問題的本質,這需要怎樣的大局觀和縝密的思維?

  ??即使是他自己,郝檉柳也清楚如果不去做一番極為深入的調查的話恐怕也很難看出來甚至看不出來。

  ??事實上,對張晨來講,看出這個問題並不難。其一是得益於後來的閱曆問題,曾經作為學術性的研究。張晨不止分析過一個城市拆分的案例。

  ??其二,如果張晨說在了解白鶴方麵。他排第二的話,有幾個人敢說排第一?恐怕即使就是胡德平也不敢誇下如此海口。

  ??作為白鶴經濟特區改革與發展的實際推動人,張晨可以說從他還是一個十歲的少年開始,就親身參與並經曆了整個白鶴經濟特區從一個小村發展到如今聞名全國的經濟特區的全過程,甚至在期間借著張文林的手做出了無數將會被寫入教科書中的精妙決策。

  ??“嗬嗬嗬!看來我看得還不如你一個中學生明白。”

  ??張晨笑了笑。

  ??他是中學生不假,但是兩世的年齡加起來恐怕比郝檉柳還要大了。

  ??“當初汪華書記和王國紅縣長在離開之前,雖然時間很倉促,但是仍然留下了不少極為珍貴的資料,他們的意思與你的想法有些不謀而合,我很好奇,你曾經有沒有和他們談論過有關百城改革的問題?”

  ??郝檉柳看向張晨的目光中有些期待,但是張晨並沒有說什麽,因為郝檉柳展現出來的態度並不明確,張晨不希望再次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

  ??郝檉柳在思考!

  ??張晨在等!

  ??他在等一個答案。

  ??而郝檉柳在思考怎麽找到一個平衡點,事到如今,他就是再笨再傻也該明白了,眼前這個少年恐怕真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把握白鶴經濟特區的決策。

  ??其實,他也是在等,隻是,張晨的餘地遠比他要大。

  ??時間緩緩過去了幾分鍾,兩人都沒有說話,張晨的臉色依舊很平靜,但是郝檉柳卻有些忍不住了。

  ??他算是知道了,這個少年遠遠比外麵的清秀模樣要強硬。

  ??許久。

  ??“張晨,你跟白湖灣集團是什麽關係?”

  ??初一聽,這個問題似乎很可笑。

  ??因為郝檉柳知道白湖灣集團的掌舵人是張晨的父親,從這一點上,張晨自然就是白湖灣集團的繼承人,但是郝檉柳有更多的期待。當初跟老爺子有舊得那位長輩曾經特意提出過白湖灣集團,因此他不相信張晨僅僅隻有白湖灣集團的繼承人這一重身份。

  ??張晨在聽到郝檉柳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明白這位百城縣的縣長在顧慮什麽了。

  ??當初汪華和王國紅還有之前劉正方都有過這樣的擔心,隻是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否則從白鶴改革之初發展到現在,最大的受益者除了白鶴以外。恐怕就是百城了。

  ??當初劉正方無視白鶴的發展未免不正是因為如此才止步於百城縣委書記的任上,當初汪華任縣長的時候,胡德平還僅僅是壩頭鄉一名職務靠後的副鄉長。

  ??但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如今胡德平已經進入副廳級序列,遠遠超過了當初的汪華。

  ??不過相對於劉正方,他們二人還是要明智很多。在知道張晨的身份後立馬就開始著手理順百城的內部意見。

  ??隻是可惜,終究還是半途而廢了。

  ??現在,郝檉柳同樣問到了這個問題,他的擔心與當初的汪華和王國紅如出一轍,因為如果白鶴特區政府排斥百城的話。那麽他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會白費甚至引起百城的反彈。

  ??在一片自古以來就是上行下效的土壤裏,要想自下而上地推動改革,需要付出的東西太多。

  ??白鶴村的成功,隻是個特例而已。

  ??白鶴人用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無比驚人的耐心還有對未來的追求實現了自下而上改革的成功,但是,這也需要大機遇。

  ??百城,錯過了發展中最大的機遇,他們現在似乎沒有更多選擇。

  ??但是。白湖灣集團或者說張晨可以創造新的機遇。

  ??“我是白湖灣集團的現任執行副總裁!”

  ??張晨終究還是選擇了信任郝檉柳,真正促使他這麽做的,是因為百城在他心中有著太多的分量。甚至不亞於生他養他的白鶴。

  ??張晨的話讓郝檉柳明白了。

  ??一切都明白了!

  ??隻有這句話才能夠解釋為什麽白湖灣和張晨在這件事情上有著這麽重的分量,甚至即使是當初汪華和王國紅都要跟這個少年協商事關白城發展的決策問題。

  ??白湖灣集團的執行副總!

  ??出身省委大院的郝檉柳比汪華和王國紅更清楚這個頭銜的意思。

  ??顯然,張晨才是白湖灣集團真正的掌舵人,而這才是百城參與改革能否成功的最關鍵之處。

  ??郝檉柳愣住了,沒有說話,轉動著手中的黑色鋼筆。張晨看得出來,他的內心在掙紮。

  ??作為百城的政府一把手。郝檉柳肩上擔的責任並不是看到的那麽簡單,張晨盡管已經表明了身份。但是怎麽去選擇,他並不會去幹涉。

  ??百城,是百城人的百城。

  ??“張晨,我聽說你們白湖灣集團的總部會搬離南江省落戶滬城?”

  ??郝檉柳似乎問了一句並不想幹的話,不過張晨還是搖了搖頭。

  ??“郝縣長,我們白湖灣集團是白鶴的企業,白湖灣集團的總部已經在白鶴建成了,年底應該就會搬回來,您應該清楚,將來落戶白鶴的,絕不會隻有白湖灣集團一家企業。”

  ??是啊!

  ??白鶴再也不是當初的白鶴了,甚至全中國也找不出幾個這樣具備吸引力的城市了。

  ??一旦靠近白湖灣的硬件設置建造完畢,將來的白鶴絕對會成為矗立在長江之畔的一顆嶄新的明珠,它的光彩甚至不會遜色於任何一座城市。

  ??有這樣的條件,白鶴去政府根本就不用擔心招商引資的問題,有了金窩棚,哪裏會吸引不了金鳳凰!

  ??隻可惜,當初百城錯過了!

  ??(雖然是打賞加更,但是還是要撒個嬌賣個萌求月票,對於沒有存稿的手殘黨來講,大晚上的加更真的很累,衣服洗了一半書友說加更條件滿了,我隻能說我代表陳夕來求月票的,你們給麽!!!!)(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