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聯合白鶴新村改革八條》
作者:白湖灣      更新:2021-08-11 22:35      字數:3345
  “老黃,你覺得這個主意怎麽樣?”

  ??百城縣委的辦公會議室。

  ??餘江平臉上很嚴肅。

  ??黃鉞成同樣如此。

  ??就連帶著在會議室中旁聽的胡德平和百城縣的兩位父母官都一副嚴謹甚微的模樣,表情甚至有些震驚。

  ??不是他們太過於膽小甚微,也不是餘江平和黃鉞成太過於嚴肅,而是張文林說的那番話實在是太大膽。

  ??白鶴村的村村通改革,說白了並非是集體組織的一種有計劃以及有目的的改革,更不是政府為主導,提供資金以及優惠政策而進行的一場現代化建設工程,從現實意義上講,它僅僅是一場個人自發組織,集體參加的自我救助運動。

  ??所帶來的意義卻超出了當初這個小小集體能夠獨自應對的範圍,村村通改革的最大作用就在於順利實現了從傳統的農村經濟生產方式向產業化的變革。

  ??這其中人員的組織,資源的集中,資金的使用,都完全是現代化資本運營所產生的效應,缺一不可,也就是說,如果要想把白鶴村經驗推廣開,隻有一種方式,那就是擴大白鶴村的受益麵或者說擴大白鶴村的區域範圍。

  ??黃鉞成和餘江平的做法並不錯,但是作為宜安市的一二把手,他們更多地考慮了大集體的利益,而忽視了白鶴村以及張家這個小集體的利益,得到反對那是必然的。

  ??兒子張晨的主意同樣沒有脫離黃鉞成好餘江平的大方向,同樣是在地域範圍上通過兼並的方式,將周邊地區納入白鶴村的行政框架,這是前提,隻有統一的人員管理和資源使用,才能產生產業化的效應。

  ??但是張晨設想的方案中,跟他們所不一樣的,正是資本的運營方式,白鶴村憑什麽要他們加入改革的主體?資源,人口,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但是白鶴村如果僅僅是要做到脫貧致富,根本就不需要這些東西,僅憑現有的資源和人口就足夠了。

  ??所以,最關鍵的還是這幾個方麵,這其實也是張晨在教唆他老子變相地跟市領導提要求:

  ??第一,白鶴村同意在跟市委市政府協商的前提下,在能夠消化和可承受的範圍內對周邊的村進行合並和資源整合,一切條件跟白鶴村等同,不搞等級和特殊。

  ??第二,白鶴村村村通改革計劃根據發展情況每個季度進行一次更新並且進行發布,對改革的方案和計劃進行公開,對改革的實施過程和成績進行公布。

  ??第三,張灣張家將會在白鶴村發展過程中提供無息貸款,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允許當地民眾分期分段償還。

  ??第四,白鶴村堅決服從黨和政府的領導,緊跟中央各項方針、政策、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在法律的框架內實行產業化改革和創新,爭取做改革中的排頭兵。

  ??其實這四條內容都是張晨合計出來讓張文林代替白鶴村對上麵的承諾,這四條在來之前張文林就在白鶴村村委公開征求過意見,雖然並沒有在村民中公開,但是張文林已經交代過各個大隊的隊長要跟村民講清楚其中的利弊。

  ??中心思想就是白鶴村擴大了更有利於白鶴村發展壯大,但是條件就是怎麽個擴張法要讓白鶴人自己選擇。

  ??所以在這四條的中,最後一條其實就是在向上麵做政治表態了,白鶴村已經作出承諾在先,能不能答應就看接下來的條件了。

  ??同樣是四條。

  ??第一,白鶴村村村通改革方案將有白鶴村村委會主持召開村民大會進行製定和修改,由白鶴村村委進行監督,由村委書記統籌執行,受上級政府部門的監督和指導,自主管理和運營。

  ??第二,成立聯合白鶴新村村民自治委員會,重新選舉村委會成員,從新一屆村委會開始,由張文林出資成立白鶴投資公司,私人固定持有公司百分之三十股權,由白鶴村村委固定持有百分之二十股權,由白鶴村全體村民以土地和現金等作價持有相應股份。

  ??第三,給予聯合白鶴新村相應的免稅政策,在土地、資金、電力和交通等方麵給予應有的扶持。

  ??第四,三年之內,聯合白鶴新村不對外宣傳,不接受公開采訪,不接受考察和學習調研,不見報不上電視。

  ??這就是張文林提出的四點要求,第一點很好理解,目的是為了保證管理和運營自主,這對一個原本就是實行公民基層自治的村子來講,這無可厚非,所以餘江平和黃鉞成基本上不用考慮就予以答應了。

  ??第二條也很平常,這是人家很早就已經做過了的事情,現在隻不過是放在台麵上,改了個名字,得到公開承認和法律認可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點頭也是應該的。

  ??第三條就更明白了,如果僅僅是白鶴村改革的話,那張文林一個人就足夠承擔,但是現在組織上要求他主動進行擴張,把白鶴村做大做強,甚至出現一個點帶動一個麵的效應,要求獲得政策方麵的支持那肯定也是情有可原,答應。

  ??但是第四條,不光是餘江平和黃鉞成不理解,就是胡德平也懵掉了,劉正方和汪華倒是沒什麽意見,因為現在事已至此,就是白鶴村做得再好也跟他們沒關係,甚至百城都是看熱鬧的,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從內心上講,更是兩人政治生涯中的一大敗筆。

  ??不許宣傳見報上電視,那他們還費什麽勁,花這麽大力氣幹什麽?

  ??“你說說,為什麽不能見報,不能上電視?搞改革宣傳是應該的,既能夠鼓勁,又能夠得到來自四麵八方的支持,你有什麽理由提出這樣一條要求?”

  ??黃鉞成很好奇,張文林竟然會提出這樣一條看起來理所當然應該堅決反對的條件。

  ??其實作為一個普通基層村支書,張文林怎麽可能有底氣當著兩個市委領導的麵提要求,這不是當麵給自己找不自在那是什麽,再說了,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上麵一聲令下下麵豈敢不行。

  ??但是事實上,張文林就必須這麽做,白鶴村不是他一個人的白鶴村,捆綁了很多人的利益,他這樣做不是在捆綁利益去挑戰政府,恰恰相反,這是在服軟,是在坦誠自己的內心。

  ??他張文林也有私心,既然要擴大白鶴村的受益麵,首先就要滿足白鶴人自己的利益需求,這種利益需求就在於讓白鶴人自行決定如何管理,如何吸收兼並其他的村子,本質上更在於滿足老張家發展的需要,背後站著整個聯合白鶴新村的力量,老張家的企業基本上就沒有了來自上麵的潛在壓力,這是張晨一再想獲得的東西,否則他也不可能讓自家老子浪費大量的資金去整什麽白鶴村村村通了。

  ??任何一個能夠發展壯大的企業和家族都必須站在一塊堅實的土地上,而老張家要的,就是嶄新的聯合白鶴新村,隻有站得穩,才能夠跑得快,跑得更遠。

  ??之所以提出第四條這樣一個看起來很不合理的要求,張文林其實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轉移注意力,因為張晨相信,三年時間內,白湖灣集團能夠比白鶴村擁有更快的發展速度。

  ??在白湖灣集團發展起來以前,不能有白鶴村,隻能有白湖灣集團,隻能有白湖灣集團背後的張灣張家,這就是私心。

  ??一旦白鶴村過早曝光在公眾視線中,那麽白湖灣就不是白鶴村的依靠,而隻會成為白鶴村的附庸,張晨不想白湖灣的形象淪落為一個村辦企業,相反,他會讓世人認為,白鶴村是白湖灣發展的貢獻。

  ??但是這個理由絕對不會光明正大地出現在紙麵上,張文林也不會當著幾人的麵說出來,所以盡管他的理由說得錯漏百出,但是餘江平和黃鉞成在經過一番考慮後,仍然在這份以後被放進聯合白鶴新村博物館展出,被白鶴人稱為(又稱村改八條)的合同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大過節的,為了表示我對大家的表現,周末兩天三更,各種支持都上來吧,支持給力加更!!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