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白鶴精神
作者:白湖灣      更新:2021-08-11 22:35      字數:3406
  甜!酸!

  ??什麽叫酸酸甜甜?

  ??就是這個味兒!

  ??張嘴咬下去,一股子紅番茄的味道沁入心脾,色澤紅潤,果實飽滿,滿嘴的汁液涼得牙根都發酸,但是這味道真沒得二話說。

  ??一盆子裝了十幾個鮮紅欲滴,表皮上還滾著黃豆大小的水珠、十來歲少年拳頭大小的紅番茄,王紅豔他男人往在場的大小幹部們一個個都遞了過去,雖然是大冷天的,但是這紅番茄的色澤還是讓人肚子裏的饞蟲一個勁兒地往外湧。

  ??“來來來,大家都不要客氣,嚐嚐這紅番茄,這可不是菜市場買到的,地地道道的農家產。”

  ??胡德平知道有他在場,他要是不第一個動手的話,恐怕這盆子番茄是一個都不會吃的掉,所以也不客氣,出手那叫一個利索。

  ??張文林接著立馬就拿了一個最大的,跟著一幫子鄉幹部他還要客氣個什麽,這番茄在家他就是當水果吃的,這段時間吃得不少,但是這味道他是百吃不厭,就是再來兩個都不在話下。

  ??等胡德平和張文林動手了,其餘的人也不客氣,紛紛上前一人挑了一個,幾個靠在後邊的人還沒撈著,雖然嘴裏一個勁兒說著沒事沒事,但是張文林看得那叫一個好笑喲,那眼睛恨不得都快要看到番茄肉裏去了。

  ??王紅豔也不知道是真傻還是有意的,也當做是沒看見,照例說還有人沒吃著肯定是要讓自家男人回家再洗幾個去的,她倒好,一把子接過盆子就放到了門口的竹椅子上,根本就沒有再洗之類的話。

  ??“不錯!”

  ??“汁液很足,而且沒水味兒!”

  ??“比菜市場買的要甜,還真是怪了,都是一個樣的東西味道差這麽大。”

  ??一群土包子。

  ??如果是張晨在這裏的話,肯定會有這麽一句話。

  ??這能一樣嘛!人家這番茄可是正兒八經的在大棚裏純天然培育出來的,不施肥料不加農藥,完全就是純天然純綠色的土木灰加有機肥種出來的,而且種子還是生農大農作物研究所的教授們帶著學生搞出來的試驗品種。

  ??你上菜市場找找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個頭兒這麽周圓,果實這麽飽滿,色澤這麽紅潤,汁液這麽濃鬱,酸甜可口居家旅行隨時必備的西紅柿來?

  ??他敢拍胸脯打保票,不敢說全中國,至少整個宜安市那是絕對找不出來的。

  ??“這番茄都吃了,味道怎麽樣也都知道了,現在這蔬菜大棚搞得好是毋庸置疑的,我們都聽聽隊上的情況。文林同誌,這樣吧,年底了我給你分配一點任務,你辛苦一點,讓村裏各個大隊都把詳細的情況都總結一次。

  ??數據一定要詳實,嗯--我想想-這樣吧,回頭我讓辦公室小吳下來配合你拍一些照片,把材料盡量做得詳實一些,年前我要用,所以材料要盡快趕出來,這次你們白鶴村的成績我們已經大概知道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不要說在百城是頭一家,就是全市恐怕也是數一數二的,一定要好好宣傳一下。”

  ??胡德平說完,身後的幹部們都一個勁的鼓掌,張文林也不能免俗,畢竟是領導講話,不給個麵子先肯定是不行的,手上的西紅柿汁還沒擦就啪啪地拍個不停。

  ??“胡書記,這事可是個文雅活兒,我一個大老粗哪裏幹得來這碼子事,萬一沒搞好這責任可就大了去了,您看是不是換個人來操刀。”

  ??張文林這話說得也對,但是錯就錯在沒悟清楚胡德平的心思。

  ??胡德平現在需要的不是一篇華美的文章,也不是一堆漂亮的數字,這些東西都沒用。

  ??改革開放搞到現在,中央的精神在前七八年的時候要想貫徹下去還有難度,一直到第二代偉大領袖借著南巡之機,一錘定音,解決了改革最大的方向問題,中國的改革開放才真正開啟了揚帆前進的大時代。

  ??雖然沿海的改革搞得熱火朝天,各種旗幟鮮明地挺進改革開放,爭奪全國領先、甚至第一,但是內地燒起來的這一把火並不旺盛,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嶄新的改革模式。

  ??經濟一直搞不好,就更不提農村的突破了,國家搞改革的源頭陣地一開始其實就是在農村,廣大的農村天地是大有作為的,但是真正實現成功改革,經濟獲得突飛猛進的地方少之又少,即使有,那也是在沿海發達省份,這些地方無論是資源條件還是地理位置、市場優勢等等都不是內地可以比擬的。

  ??所以這些地方其實對內地而言並沒有很大程度上的借鑒作用,在所屬上也並非內地農村改革的成功典型。

  ??白鶴村雖然隻是一村之地,人口不過萬兒八千,“村村通”說不上是舉著改革開放的大旗,更談不上是新興產業模式的探索,但是人家愣是折騰出人均年收入超過5000的成績,這在97年簡直就是奇跡,光是這份成績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要說沒有推廣價值和宣傳的作用,胡德平根本就不相信,要想把白鶴村的經驗做大,靠他個人之力還是不行,隻有高瞻遠矚,站得高,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創造出十個甚至百個白鶴村,甚至將來的白鶴區都未必不是沒有可能。

  ??當初越過百城直接以私人關係把張文林的這份報告交給了黃鉞成的時候,其實胡德平內心也掙紮過,按理說作為百城的下轄地區,壩頭鄉的改革情況必須要跟百城匯報,但是“村村通”搞產業化經營這種說起來模棱兩可的改革模式,到底會不會得到百城領導層的支持都是個未知數,所以胡德平權衡再三,最終還是以私人身份拜訪了黃鉞成。

  ??所以白鶴村雖然搞得很火熱,其實百城的領導層具體的情況並不清楚,雖然也有可能有些風聲傳進耳中,但是具體的情況應該是不知曉的。

  ??但是這一次如果要大張旗鼓地聲張起來宣傳白鶴村的話,胡德平肯定是繞不過百城縣政府的,不單如此,恐怕還要把材料做的漂亮做的真實才能有還轉的餘地。

  ??在一份請功的成績單麵前,胡德平未報先幹的做法簡直就不算是問題,這一點拿捏得準了,胡德平根本就沒什麽好顧忌的。

  ??因此這些數據不僅僅要詳實,而且回報的材料恰恰還真不需要是花團錦簇的,張文林也算是粗通文筆,雖然寫不出錦繡文章,但是由他這個村支書和親自主持改革、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親自執筆的效果,比任何人、任何華美文章都要有效果。

  ??到時候這篇文章就署名叫做“白鶴精神”!

  ??王紅豔嘴中說出來的數據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胡德平雖然仍舊聽得仔細,但是有心人都看得出,胡書記似乎已經在心底有了主意。

  ??這些數據跟鄉財政所的幹部們算出來的相差的很小,就是有差距,那也是統計項目的增減問題,6000塊錢的人均收入大可不必匯報出來,留一手總是好的,5000塊錢的人均收入已經足夠讓人震驚了。

  ??當天下午回去後,壩頭鄉政府第一時間就召開了年底工作總結會議,會議上胡德平第一次完整地闡述了張文林當初提交的那份“村村通”計劃書。

  ??雖然白鶴村已經率先在改革的路子上邁開了第一步並且巨大了驚人的效果,但是胡德平並不想冒進,他提出的方案是在保持現有戰鬥力的情況下,壩頭鄉政府要繼續支持白鶴村取得更大的成績。

  ??之所以沒有旗幟鮮明地提出在全鄉推進白鶴村的改革經驗,是因為胡德平比人任何都清楚這期間張文林的作用,或者說張灣張家起的作用。

  ??如果在沒有跟張家取得協商一致的意見的前提下,壩頭鄉單方麵推進白鶴經驗恐怕不會取得任何成績。

  ??所以胡德平心裏已經有了主意。

  ??是時候跟張文林父子麵對麵談一次了,對張文林那個十幾歲的兒子,胡德平可是印象深刻。

  ??“好了,沒事就散會吧!”

  ??這周能不能求個支持!!!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