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選學校與開學
作者:白湖灣      更新:2021-08-11 22:34      字數:4161
  “什麽?你要去鄉中?”

  ??小升初自然不需要填什麽誌願。

  ??但是張晨的成績實在是太過於吸引眼球了,不說是在壩頭鄉,就是在縣裏也是一時慧名遠揚,當然,壩頭鄉初中無論是上至校長還是下至新一屆班主任都不會去想張晨會進鄉中。

  ??以他全縣第一全市都排得進前三名的成績,基本就不可能會留在壩頭繼續讀初中,按照往年的慣例,不是最終被市實驗中學要走就是被縣實驗初中收入囊中。

  ??以壩頭鄉鄉中在全縣甚至排不進前五的水平,要想把全縣第一的尖子生收入本校實在是有些難度,但是,這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卻並不是外在的選擇,所有當張晨決定進入鄉初中的時候,別說白鶴小學的段春元,就是鄉中負責招生的教務處處長黃曉菊都難以置信。

  ??“黃老師,現在情況是這個樣子,張晨本人呢是想就近入學,進鄉中,但是市裏以及縣裏的實驗中學都打電話來想讓我們做做孩子的工作,我看要不鄉中的老師也下來看看情況?”

  ??“嗯,對對對!孩子本人是要進鄉中,家長?家長沒意見,張晨他爸爸就是張文林--對對對,就是修路那個張文林。”

  ??啪嗒!

  ??掛斷電話。

  ??從成績的角度來講,段春元自然希望張晨能夠進入市實驗中學或者縣實驗中學的,這不僅僅是將來對張晨的學習有利,對白鶴小學甚至他本人都是有利的。

  ??能夠在班上帶出一個全縣第一全市第二的尖子生,即使是段春元也臉上有榮,物質性的獎勵學校已經發了,而且他本人也即將成為白鶴小學的教務處主任。

  ??但是從內心來講,段春元畢竟還是壩頭鄉係統的人,對自家的一畝三分地看得比較重,往日裏尖子生都被縣裏要走下麵的學校就有意見。

  ??如今出了個全縣第一的苗子,孩子本人難得要留下來,段春元從情感上講是讚成的,而且張家的情況他清楚,以張文林如今的身家,想把孩子送到哪裏念書不行。

  ??前幾天鄉裏可是傳了很久,人家張文林買的車比鄉長的車還要好,好幾十萬,不說段春元,就是鄉黨委書記胡德平都沒坐過40萬的車。

  ??這車子就是放在全縣那也是獨一份,連縣裏領導的座駕都不及這車一半的價,要說老張家發了財,那白湖灣肯定是聚寶盆,鄉裏傳的有板有眼的,張文林去滬城炒股掙了幾百萬,這事恐怕不假。

  ??在壩頭鄉初中。

  ??黃曉菊本人在教師崗位上任教了二十多年,作為一個女老師,能夠出任教務處主任就能夠說明無論是能力還是口碑都應該是很強的。

  ??對於本鄉教育係統下麵出了張晨這麽一個尖苗子,要說黃曉菊不動心那肯定是是假的,但是她一開始也知道這事肯定落不到鄉中頭上,果然,成績出來沒幾天,縣裏就傳出來了。

  ??縣實驗初中打算免三年學費,讓張晨去實驗初中的特長班,雖然市裏沒有動靜,但是想來也不會放過全市第二的苗子,最令人看重的其實倒並不是全市第二的總成績,畢竟考試發揮的程度也占一大部分,反倒是張晨附加題滿分的成績。

  ??這可是奧數題的難度,能做全對就是全市那也是鳳毛麟角,張晨能做滿分,這絕對是一個好苗子。

  ??原本對張晨這件事黃曉菊是死了心的,但是沒想到事情的轉機就在這裏,張晨這個學生本人竟然不想去縣裏和市裏,隻想留在鄉中,而且家長竟然也尊重孩子的意見。

  ??這比張晨考出全市第二的成績更令人震驚,有哪家的家長肯讓孩子放棄這麽一個好機會,除非腦子壞了,但是張文林是什麽人,全鄉上下誰不知道壩頭現在最有錢的人恐怕就是張文林了。

  ??全鄉首富能是傻子嗎?人家發家的資金就是靠的聰明靠的眼光,這才從白湖灣裏掘了第一桶金發了家,要說他傻,黃曉菊卻覺得他比誰都聰明,出錢給鄉裏修路,既得了名聲又給了鄉裏麵子,還贏了工程隊。

  ??攏共上下,全鄉就屬他最有頭腦了,這樣的人能是傻子嗎,隻能說家長開明,要不然也養不出這麽聰明的孩子。

  ??在段春元給鄉裏打了電話後,黃曉菊第一時間就跟鄉中的校長作了匯報,當天下午他就帶人去了張灣。

  ??說是帶人去,其實就是作為教務處長的黃曉菊和她打算給張晨安排的班主任於飛鳳一起,兩人一人騎了一輛自行車。

  ??如果是以前的黃土路,坑坑窪窪的黃曉菊寧願走下去也不會騎車,但是現在筆直平坦的水泥路一路從鄉裏到張灣,基本上除了上坡就不費什麽力氣,這個年頭機動車輛鄉下少得不得了,兩人自然也樂得騎自行車下鄉。

  ??如今的張灣可不是半年前那種舉目望去滿目黃塵飛揚的路麵了,彎曲的灰白色公路線一直延伸到盡頭的村落裏。從進入白鶴村,由於是靠湖,基本上就沒有什麽山林。

  ??而且白鶴村的地勢也從高走低,從公路上一眼望去,幾裏地的風光盡在眼中,更遠處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湖水望不到邊際。

  ??公路的拐彎處可以清晰地看得見遠處的白湖灣大壩,還有被分割得錯落有致的魚塘,同樣一條灰白色但是看起來寬了很多的水泥路麵直接延伸至湖中心的土方上,這裏也算是白湖灣的集散中心。

  ??諾大的一個養殖塘,不可能都是魚池子,中間一條寬達五米的土台子從入村的公路上相連一直推進白湖灣中心,兩側都是低矮的船碼頭,平時各家魚池子拉魚曬網也都集中在這一塊。

  ??原本不過一片荒池子,如今竟有了不少的生氣,白湖灣黃曉菊以前也來玩過,畢竟是鄉裏有名的大湖,不過眼前的畫麵還是讓她頗有些吃驚。

  ??變化竟然這麽大!

  ??“老嫂子,我問一下啊,張晨是你們大隊的人吧,我是壩頭初中的老師,來找他有些事,就是不知道他家在哪裏,你能不能給我們指個路啊!”

  ??路邊上不知道是哪家的老嫂子一聽這話就笑了,張晨在張灣可是名人。

  ??“哦哦,曉得了曉得了,你沿著那邊那條路,就是去魚塘的那條路,走到底就看得到西邊有一棟還在做的樓房,那旁邊的魚棚子就是他家。”

  ??黃曉菊和於飛鳳又騎車沿著水泥路下坡路淌了下去,不過幾分鍾就看到了剛才那個老嫂子說的在做的樓房,這一看還真是棟不小的樓,難怪鄉裏人說張文林花了幾十萬在張灣造新別墅,這一看搞不好還真要幾十萬。

  ??過了將近大半個月,資金人手都充足,還叫了挖掘車,工程的確不慢,自地基打好後,一層樓幾乎上已經封頂了,一塊塊青石板被吊上二樓,十幾個工人片刻都不得歇。

  ??除了房子以外,同時建的還有後牆,也就是沿著西側和南側的楓樹林,按照當初跟隊上畫的範圍,一堵兩米多高的青石牆也同時在打基壘上去,老張家的院門就開在東側。

  ??樓前麵還有近兩畝地,至少可以圍出一個不小的院子了。

  ??黃曉菊和於飛鳳問了幾個人才拐彎抹角地找到老張家的魚棚子,正好老張家一家人都在家,張晨也有有些意外,除了這個黃老師他不認識,於飛鳳他可是印象頗深的。

  ??見於飛鳳似乎也不陌生,黃曉菊一問這才知道當初師生兩人還是在同一個考場,這隨即就又笑著說兩人有緣分。

  ??張晨倒是沒說幾句話就明白了,黃曉菊和於飛鳳這次來恐怕也沒什麽實質性的問題需要商量,除了承諾免除他三年學費以外,鄉中還準備獎勵他五千塊錢的擇校獎金,這可謂也算得上是曆史首次了。

  ??倒不能說鄉中太小氣,雖然5000塊錢在張晨看來可能有些少,但是96年對於鄉中而言能給出這麽多確實不算低了,而且將來張晨還不一定能夠取得現在一樣優秀的成績,這也算得上是賭一把了,賭的就是張晨的潛力。

  ??在問過張文林夫妻倆以及張晨本人的的意見,確定了張晨的確會選擇去鄉中後,黃曉菊和於飛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喜色,接下來隨便談了一些問題後兩人就起身離開了。

  ??96年9月1號。

  ??隨著張文林audi200的座駕開進鄉中的院子後,所有關於張晨到底選擇了鄉中還是被市實驗中學或者縣實驗中學挑走的爭論才到此結束。

  ??事後佩服的人有,誇讚的人有,罵傻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是張晨都顧不上,老頭子也僅僅是開車把他送到學校就離開了,甚至沒跟任何老師見麵,一切靠自己打理。

  ??當然最令張晨高興的是開學當天就領導了學校發的5000塊錢獎金,知道自家兒子是個什麽貨色的張文林自然不會去問他要回來,鄉中借宿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全鄉的小學畢業生都集中在這麽一個學校裏,十裏八村的不說多,一個初一年級也有將近六七百人了。

  ??張晨由於是第一名,果斷分進了101班,這是張晨完全陌生的一個嶄新經曆。

  ??於飛鳳果如當初黃曉菊承諾的一樣成了101班的班主任,於飛鳳本人是宜安市師範學院外語係畢業的學生,回到鄉裏在鄉中已經教書七八年,如今也是三十出頭的年輕骨幹教師,做個班主任自然是綽綽有餘。

  ??值得一提的是,張海林那王八蛋竟然也被分到了1班,後來張晨了解實情的時候,才知道這貨分班的時候竟然死皮賴臉跟於飛鳳要求換到1班,理由就是他和自己是一個大隊的。

  ??初一一共10個班,平均每個班都有六十幾個人,1班大人數正好68個,徐連被分到了2班,李令平去了8班,還有一個令張晨沒想到的是,考場認識的那個小胖子高林鵬,竟然也分在了1班,還真是無巧不成書。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