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胡鄉長的三把火
作者:白湖灣      更新:2021-08-11 22:34      字數:3757
  “什麽?你說什麽?常委會提名胡德平為鄉黨委書記、代鄉長?”

  ??“完啦完啦!怎麽會是這樣!”

  ??“為什麽會是胡德平--”

  ??放下手中的話筒,劉明整個人像癱了一樣坐到靠椅上,整個人都猶如被抽幹了氣力一般提不起任何精神。

  ??他沒想到也根本就沒有料想到最終被扶上位的竟然是胡德平。

  ??這樣的情形同樣在壩頭鄉政府大樓內幾個副職的辦公室裏也出現了。

  ??壩頭鄉的情況極為特殊,王勝為人極為強勢,這種習性也帶到了工作上,極少有人能夠跟他唱對台戲,一人肩負兩職的情況已經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這次王勝因病提前去職退休,鄉裏頓時就空出了鄉長和書記兩個正職,按理說像壩頭這種情況,縣裏肯定會從本土的幹部中間選出一個來作為正職,即使不是黨委的一把手,那至少政府的一把手會由本土的幹部晉升擔任。

  ??結果也的確是這樣,縣委的確是從本土幹部中提拔了一個,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是,被提拔的人竟然是胡德平。

  ??為什麽會是胡德平?憑什麽是胡德平?

  ??這兩個問題一時之間不知道困擾了多少鄉政府大樓甚至是各個村裏關係壩頭鄉人事的人。

  ??隻有張文林一聽到這個任命後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壩頭鄉的地方主義作風盛行是不假,而且還是全縣收入排名倒數的鄉鎮,連年洪災泛濫,外派的幹部根本就鎮不住下麵的一群大老粗,即使是胡德平剛來的時候也不行,而是足足適應了好幾年之後才練就了一身“大老粗式”的習性,這才紮根在民間。

  ??但是對於本土幹部來說,這既是優勢又是劣勢,優勢很明顯,劣勢同樣是一目了然。

  ??本土作風太強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現象,現在壩頭鄉經濟上不去,群眾的條件得不到改善,壩頭鄉政府的責任和壓力太大。

  ??縣委縣政府自然也已經看到了這一點,而且極有可能已經思考了對策,這次之所以把胡德平提拔上來就是第一步。

  ??胡德平不僅僅是壩頭鄉政府學曆最高的幹部,也是最年輕的鄉鎮級幹部,最重要的是,胡德平不是本地人,一旦胡德平在壩頭鄉穩住了陣腳,那麽壩頭鄉政府的本土派就有可能被瓦解。

  ??到時候縣政府想要達成意願中的人事任命,壓力就會小很多,甚至不存在任何壓力。

  ??如果是以往的話,胡德平根本就沒有資曆也沒有條件能夠上位,但是在這次事件中,胡德平的表現實在是太好了,即使是縣委也沒有反對的意見。

  ??有張灣張家尤其是張文林的支持,張壩公路的這個政績肯定是要算在胡德平頭上的,王勝既然已經病退了,自然就不存在爭政績的問題,這對於胡德平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尤其是王勝在病退辭職報告中,就已經跟縣委組織部推薦了胡德平作為繼任者,這就更加堅定了縣委的決心。

  ??至於照顧壩頭鄉其他副職幹部的情緒,王勝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讓胡德平一肩挑兩職,讓下麵的人多個盼頭,不至於整日裏勾心鬥角一事無成,畢竟書記鄉長一肩挑的情況不會持續很久。

  ??下麵的副職幹部,人人都有機會上位,這一決定也就表明了縣委的決心,隻要你踏實工作,縣裏自然會權衡的。

  ??但是無論如何,胡德平都成了這一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壩頭鄉也終於迎來了胡氏時代。

  ??按照以前的印象,張晨知道胡德平在壩頭鄉任職的時間恐怕會多上幾年,原本96年底的時候他就會出任百崇城區重鎮的一把手,隨即進入了縣委副職,既然現在已經書記鄉長一肩挑了,恐怕離他進入縣委的時間也不會太久。

  ??畢竟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的,尤其是胡德平這種有能力有精力又有想法的年輕幹部,一旦進入領導序列掌握決策權力,恐怕很快就能攪動局勢,做出成績。

  ??事實證明胡德平的確值得王勝的大力推薦。

  ??就在胡德平被宣布擔任壩頭鄉黨委書記和鄉長不到兩天後,鄉政府的領導工作便進行了重新分工,劉明被分配去管文化等事業,這在壩頭鄉幾乎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領域。

  ??而兩個年久經驗豐富的副職,則被胡德平安排作了最適當的工作,鄉政府進行了作風學習和整頓。

  ??接下來的一件事更令壩頭鄉上上下下都首次領略到了這位新任書記的實幹作風。

  ??作為書記鄉長一肩挑的強勢領導,胡德平在整頓完政府內部後,三把火立即燒到了下麵各個行政村和大隊。

  ??他極為迅速地將白湖灣的管理權下放給了張灣大隊,並重新考量了民意,撤消了一大批不幹實事專挑刺兒的村幹部和大隊書記,幾乎是親自監督完成了各個村的選舉工作。

  ??白鶴村委會也正式選舉張文林擔任白鶴村村委書記,並讓選舉了張灣大隊的老隊長,年近六十的石進才做了白鶴村的村長。

  ??何劉寶獨霸一方的時代也一去不複反了。

  ??“村村通?這是一個大工程,現在鄉裏的財政是個什麽情況你也清楚,這個工程很不錯,但是我們實施不了。”

  ??在書記辦公室。

  ??張文林坐在胡德平的對麵,與王勝的土氣相比,胡德平的辦公室布置得更文雅些,但是很實際很幹練。

  ??張文林如今也算是壩頭鄉響當當的人物了,胡德平在這次選舉中,一度想讓他進入鄉政府任職,算是破格推薦和提拔,但是張文林果斷拒絕了。

  ??老張家的人不從政,這是張文林一早就堅定了的想法,做個白鶴村的村支書已經是頂天了,真正的工作其實還是村長石進才在做,他最多也就負責一些村裏實在是拿不定主意的大事。

  ??這次提出村村通的想法也是張晨想通過自家老子給胡德平送政績,除了這個想法外,張晨的真正目的其實還是想讓胡德平在任的時候為壩頭鄉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壩頭鄉從地理位置上就像是一柄杆三尖兩刃刀插入白湖之中,白鶴村張灣就是那劍尖,而劉楊村則是一側的刃,另一側是白灣村,其餘的各個行政村緊緊靠著這三個村一直延續到壩頭鄉政府。

  ??由於是在長江流域、靠江的平原上,所以壩頭鄉境內除了劉楊村後麵有一脈延綿到很遠的山林以外,其餘的地方可以說都是極少見的平坦地勢。

  ??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得天獨厚的福地,水資源充足,土地肥沃,靠山沿江,湖泊麵積廣袤,交通雖然不便利,屬於交通的最盡頭,但是張壩公路一修,足足就改變了原本的不足。

  ??如果在任期內能夠將村村通的目標實現,恐怕壩頭鄉就真的能夠趁勢崛起了,要知道這時候壩頭有著接近**萬的龐大人口,跟壩頭鄉相鄰的其餘三個鄉也都有不下於七到八萬的人口。

  ??也就是說這麽一個環湖的沿江地帶,已經有了三十幾萬的龐大人口,這足以支持一個小型化的城市了。

  ??最重要的是,現在還沒有形成大量的人口外遷,一旦進入新世紀,整體經濟形勢得到好轉之後,整個百崇境內的人口都會大量流失,紛紛搬遷到沿海地帶。

  ??張晨還記得百崇原本八十餘萬近九十萬的人口,在二十年後已經流失得隻剩下七十餘萬了。

  ??大量的勞動力在90年代末期到21世紀頭十年這段時間裏,外出務工後便在各地紛紛落戶安家,留下的都是一些經濟條件較弱的人群。

  ??作為最偏遠最貧窮的鄉鎮,壩頭鄉的壯勞力外出最早,也最多,流失的人口自然最多,張晨並不想這一次仍然是這樣,老張家除了發跡以外,或許還多了一份責任,那就是建設一個美麗的家鄉。

  ??胡德平自然知道村村通的意義,他也非常驚訝張文林竟然會有如此令人叫好的想法。

  ??在張文林描述的村村通建設項目中,不僅僅是要建設一個能夠溝通整個壩頭鄉各個行政村和大隊的三米寬鄉級公路,還要在將來把電話通信網絡覆蓋整個壩頭鄉。

  ??可以說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但是一旦張文林設想的這個項目能夠建成的話,恐怕壩頭鄉就真的要令人側目不已了。

  ??“胡書記,村村通也隻是我臨時起意的一個想法,雖然工程量大了些,但是也不是不可能完成。

  ??別說是我們壩頭鄉,就是縣裏推行也有難度,不過我覺得可以把這個項目做成完整的申請材料遞交到縣裏甚至是市裏省裏,讓上麵支持我們一部分資金。”

  ??張文林說完,胡德平就陷入沉思當中,不得不說,張文林的這個想法讓胡德平心動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