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炎帝國
作者:王不過霸      更新:2021-08-11 19:49      字數:5329
  隨著曹操敗亡,嶽飛、李靖、宋缺的三路大軍順利在許昌城下會師,天下大勢也日趨明朗起來,雖說還有江東、蜀中以及徐州之地未曾平定,但隨著兗州、豫州、青州、司隸、漢中的平定,加上李軒此前所擁有的雍涼幽並冀五洲,天下十三州,龍庭獨占九州,整個位麵的氣運、龍氣源源不絕的向龍庭匯聚而來,威勢之盛,令僅剩的諸侯聞風色變。

  ??然而,李軒並未如諸侯擔心的那樣,攜橫掃之勢一舉平定天下,在三路大軍會師許昌之後,便帶著一幫人馬返回了龍庭,大炎各方兵力也並未繼續出擊,而是開始進入休整時期,讓僅存的孫策、劉表、張繡以及蜀中劉焉這些諸侯微微鬆了口氣。

  ??李軒沒有繼續對外擴張,這些諸侯自然也沒有膽量在這個時候一掠胡須,劉表已老,昔日的銳氣早已被消磨殆盡,劉焉病重,不能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去招惹日漸強大的李軒,宛城張繡,夾在劉表與李軒之間,沒有了毒士賈詡,這個時期的張繡混的相當慘淡,江東孫策,倒是有心進取,但新占廣陵,江東內部也未完全清洗,還有汝南、廬江等曹操留下來的空白地盤等著他去收取,雖然知道若任李軒這樣下去,日後隻會更加強大,有心聯合一眾諸侯力抗李軒,奈何周圍一群豬隊友實在不給力,甚至出現相互攻伐的場麵,令孫策暗恨的同時,也隻能無力的看著李軒迅速穩定局勢。

  ??至於徐州陳家,此刻卻是麵臨一個尷尬的處境,曹操突然敗亡。顯然出乎了陳氏父子的預料,靠山倒了,在投奔李軒,顯然不大現實,經過徐州一翻謀劃。他們跟呂布算是徹底成了死敵,李軒既然收了呂布,那顯然日後陳家與李軒之間,隻能有一種關係,但如此一來,陳家就不得不站到台前來麵對四周虎視眈眈的諸侯了。

  ??孫策占了廣陵。對於徐州這塊地盤顯然也是十分眼熱,隻是如今孫策更大的精力用在吞並汝南一帶,暫時沒有去理會徐州,但陳珪和陳登都很清楚,以徐州眼下的局勢。雖掌控大半徐州,但手中可用將才卻太少,別說能夠媲美關羽、張飛、孫策、太史慈這種王級猛將,便是一流武將,徐州都拿不出來,在陳家父子費力挖掘之下,才從海西尋到一位有著名將潛力的大將,名徐盛。以陳珪的眼光看來,或許徐盛在武力上無法與那些巔峰武將相比,但卻精通戰陣。更善練兵,有名將之資。

  ??隻是一個徐盛,顯然無法緩解徐州有兵無將的尷尬局勢,這個時候劉備的到來,對陳家父子而言,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

  ??劉備自被呂布擊敗趕出徐州之後。就前往許昌,投奔了曹操。一來尋求庇佑,二來也是希望能得到一個正名的機會。漢室後裔,中山靖王之後,一直以來,都是劉備的政治資本,但這個資本,卻也一直是劉備的一塊心病。

  ??劉備很清楚,皇室後裔聽起來是個很高大上的身份,但大漢傳承四百年之久,開枝散葉,劉氏子孫,數不勝數,想想那恐怖的基數,這個身份,其實也沒什麽好傲人的,忽悠一下關羽這種底層人士還行,真正麵對那些世家大族的時候,這個身份,根本就是一個笑談,否則當初諸侯討董之際,也不會那樣尷尬。

  ??沒有皇室的認可,這個身份,不過是一個上層人士眼中的笑柄。

  ??也是劉備趕得時機太好,經曆了董卓、李榷、郭汜的傀儡之後,獻帝迫切的想要掌控權利,曹操對他不錯,但那又如何?

  ??隻是十年傀儡生涯,也讓劉協明白一個道理,手中沒有實力之前,千萬不要過早的露出自己的獠牙,是以遷都許昌以來,劉協一直很低調,許多事情即便曹操不知情,也會主動詢問意見,一副君臣相得的樣子,但暗中,卻是秘密聯絡漢室忠臣,培養自己的勢力。

  ??隻是曹操何等人物,這些小動作,又如何能夠瞞得住曹操,隻是曹操當時也想用獻帝這塊招牌,將朝中對自己心懷不滿的朝臣來個一鍋燴,因此假做不知,但曹氏和皇室的角鬥卻也愈發激烈。

  ??讓劉協苦惱的是,自己身邊有很多飽學之士,海內大儒,如馬日磾、趙融、楊彪、劉陶、黃婉、孔融,但軍隊方麵,卻被曹操死死攥在手中,根本容不得劉協插手,而劉協手中,也沒有一個可以托付的戰將。

  ??劉備的到來,對劉協而言,絕對是一大值得拉攏的助力,劉備之名,雖不如李軒、曹操耀眼,但虎牢關下,三英戰呂布,早已名傳天下,區區一個皇室後裔之名,對於兩個絕世猛將,還有一個同樣戰力不俗的劉備,絕對是穩賺不賠,更何況,有了宗親這份身份,曹操就算想拉攏劉備,也得掂量一下。

  ??可惜,劉協的一翻謀算,隨著曹操身死大野澤而煙消雲散,一開始,劉協確實很興奮,曹操死了,那就沒人再能阻止自己主掌大權了。

  ??隻是這份興奮並沒有維持太久,往日裏,獻帝自然是巴不得曹操立刻死去,但直到曹操真正死了,輪到自己主掌一切,劉協才能真正體會到過去曹操這個被他視為心腹之患的奸賊,為他擋下了多少狂風暴雨。

  ??最大的矛盾自然便是曹氏舊臣與劉協一派的衝突。

  ??沒有了曹操的鎮壓,這些昔日飽受擠壓的親皇派自覺揚眉吐氣的時候到了,除了極少數真正的智者之外,其他人逐漸開始跋扈起來,絲毫不管在李軒的進攻下,風雨飄搖的許昌朝廷還能維持多久,一幫人隻顧爭權奪利。

  ??而曹氏舊臣,卻矢誌報仇更讓劉協不好受的是,曹操雖死,但兵權卻都被這些曹氏舊臣死死的攥在手裏。劉協想要指揮,卻根本指揮不動,隻能任由這些人抗敵,而沒有統一指揮的曹氏舊臣,逐漸被分化。然後各個擊破,那段時間,許昌幾乎每天都有敗報傳來,當曹氏舊臣感覺到不妥,想要與皇室聯手的時候,三路大軍卻已經打到許昌城下。

  ??而劉備正是趁著這段時間。不斷收攏人心,開始為自己組建班底。

  ??曹操敗的太快,也太突然,別說曹氏將領,就是劉備都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覺。

  ??但開始的錯愕之後。劉備很快發現,自己的機會來了。

  ??從一開始,劉備就沒有想過上劉協這條破船,當然,表麵上,劉備還是漢室忠臣,他需要這塊招牌,來為自己拉攏更多的人才為自己所用。

  ??這段時間。憑著皇叔的身份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劉備著實為自己籠絡了不少人才,潁川陳群。陳震,還有婁圭,都是劉備在這段時間暗中拉攏的大才。

  ??而曹操的死亡,對於許昌甚至對劉協都不是什麽好消息,但對劉備而言,卻無疑讓他可以拉攏的人才更多了。

  ??前線敗報不斷傳來。再加上許昌城中的明爭暗鬥,還有帝黨的排擠。讓不少昔日的曹氏將領心灰意賴,而劉備卻趁此機會不斷收攏人心。先是暗中收服了昔日曹操麾下大將於禁於文則,更在於禁的引薦下,將許褚之弟許定暗中收服。

  ??隨著朝中爭鬥愈演愈烈,龍庭大軍的步步緊逼,劉備的動作也更加明顯,尤其是在一次意外之中,張飛救下夏侯惇的遺孤,夏侯氏,並一見鍾情之後,劉備看準機會,親自操辦,讓張飛迎娶了夏侯氏,頓時讓不少曹氏舊將對劉備觀感大大改善,不少人眼見朝廷分崩離析,而劉備隱隱透露出有另謀出路的想法之後,許多曹氏和夏侯氏的族將也開始紛紛來投。

  ??夏侯淵次子夏侯霸,年紀雖小,但一身勇武,便是關羽都讚口不絕,此外還有昔日曹操身邊的虎豹營統領曹純、曹家千裏駒曹休,以及一員曹氏的超一流猛將曹鵬,除了沒有地盤之外,劉備手中的文武實力已不在當世任何諸侯之下。

  ??龍庭大軍步步緊逼,中原戰事已經糜爛到無法挽回的地步,而許昌朝廷之中,劉協已經對劉備起了防備之心,也讓劉備堅定了去意,暗中聯絡如今的徐州牧陳珪。

  ??畢竟曾經做過徐州牧,而且在徐州一帶也很得民心,陳珪父子對於劉備觀感都不錯,而眼下的局勢,陳氏父子雖有謀略,但想要在如今這等局勢之下,割據一方,顯然差了太遠,聽說劉備欲回歸執掌徐州,當即毫不猶豫的將徐州牧之位拱手讓出,自甘為臣。

  ??而劉備在離開之際,還特地拜訪了一次司馬家,從司馬氏那裏,請來了兩位大才,司馬防長子司馬朗以及次子司馬懿,自此,劉備帳下文武齊備,文有司馬兄弟,陳氏父子,陳群、陳震以及昔日謀士簡雍、孫乾,武有關張二將,曹氏一眾將領,文武齊備,又一舉獲得徐州廣博土地,一躍成為天下除李軒之外最具實力的一路諸侯。

  ??並且,司馬懿剛到,就為劉備獻上一計,趁著孫策進攻廬江之際,暗中收服盤踞在汝南的黃巾賊劉辟、龔都等黃巾舊將,兵不血刃,拿下汝南大片城池。

  ??眼見到嘴的肉被人橫插一腳,奪了大半,孫策自然不甘心,大怒之下,兵發壽春,卻在壽春城下,被關羽攔住,雙方一場大戰,孫策終究不敵關羽,被關羽一刀重創,重傷而回,於回廬江途中,不治身亡,江東大哀,周瑜帶著孫策靈柩連夜渡江,持孫策遺命,輔佐孫策之弟孫權繼承了孫策的位置。

  ??至此,天下大勢逐漸清朗,北方龍庭李軒,獨尊北地中原,而南方,卻是劉備、劉表以及江東孫氏三方割據,西方劉焉困守巴蜀,至於南方的膠州以及宛城張繡兩支勢力,任誰都看得出,這兩支人馬顯然不具備稱雄天下的資格。

  ??然而,正當天下諸侯以為即將迎來一段安寧日子之事,北方傳來的一則消息,卻又讓天下局勢陷入緊張的狀態,李軒在回歸龍庭不久之後,少帝劉辯正式禪位,讓位於李軒,李軒改國號為大炎,正式建立大炎帝國。

  ??龍庭,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九州龍氣匯聚,昔日九條萬丈金龍如今已經擴展到十八條,龍城也浮到百丈高空,已經具備了一絲天庭氣象。

  ??龍城之上,巨大的人皇祭壇已經不再像剛剛凝聚成型時一般若隱若現,而是凝成實體,帶著一股恢弘威嚴的氣勢,享受著四方龍氣供應。

  ??祭壇之上,一翻祭拜天地之後,李軒終於在此界正式打響了大炎帝國的旗號,無盡龍氣匯聚,體內不斷產生一聲聲輕微的氣爆之聲,李軒能夠感覺到,自己與此方天地的聯係更加緊密,身體也在無盡龍氣的衝刷下,向著位麵承受的極限不斷強化、淬煉,靈魂更是每時每刻都在吸收著此界氣運,絲絲縷縷的靈魂霧氣越來越多。

  ??而一直被李軒覬覦厚望的幽冥世界,也隨著龍氣覆蓋的範圍越來越廣,不斷擴張,如今已經將九州之地囊括,每天,都有大量的魂魄通過輪回,進入幽冥,隻是讓李軒疑惑的是,他在幽冥之中,找到了夏侯淵、夏侯惇的魂魄,唯獨曹操魂魄,卻始終未能找到。

  ??“李靖聽命!”九龍朝天椅上,李軒緩緩睜開眼睛,看向一眾文武之中的李靖。

  ??“臣在!”李靖大步上前,躬身道。

  ??“命你為鎮西將軍,入主漢中,益州牧劉焉大限之日不遠,命你整頓兵馬,劉焉歸天之日,便是我大炎入主蜀中之時!”李軒淡然道。

  ??劉備的崛起確實出乎李軒預料,但也因此,使得西川在劉焉死後,將無人可以染指,劉備遠在徐州,孫策新喪,孫權忙著穩定江東,顯然也無餘力去管益州的事情。

  ??李軒如今最擔心的,就是三分天下的格局形成,那樣無疑會拖慢一統的腳步,所以,蜀中必須盡快掌握在自己手中,隻要掌控蜀中,也掌握了長江上遊,隻要組建一支水軍,順江而下,荊州、揚州、徐州三州之地,將盡數都在龍庭的攻擊範圍之內,隻等休養生息完畢,水陸齊出,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臣,遵旨!”李靖躬身領命。

  ??“封宋缺為鎮東將軍,享神官業位,坐鎮許昌,監視徐州動向,嶽飛為鎮南將軍,享神官業位,坐鎮潁川,鎮壓張繡、劉表一幹叛亂。”

  ??“謝主隆恩!”宋缺、嶽飛出列,躬身謝恩。

  ??“寇仲,你為鎮海將軍,於青州選址,建立海軍,一應造船人才,可向工部調用,朕會命真妃前往協助你成軍。”

  ??“臣領旨!”寇仲恭敬道。

  ??“此外,劉辯禪位有功,封為安樂侯,食邑滎陽,享輔神業位!”李軒最終,將目光看向祭壇之下,一臉無助的劉辯以及何後,微微一笑,朗聲道。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祭壇之上,一縷金光落入劉辯體內,頓時讓劉辯感到一陣神清氣爽,通體舒泰,同時腦海之中,也多了一份信息,關於輔神業位的信息,原本茫然無助的臉上,頓時多了幾分喜意,在何後意外的目光中,朝著李軒拜倒,恭敬道:“臣劉辯,謝主隆恩。”

  ??李軒伸手虛扶,微笑著看向群臣道:“大炎帝國初建,外患未除,還望各位臣公勠力同心,早日恢複國力,隨朕一起,平定天下!”

  ??“臣等謹遵聖諭!”(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