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五行秘聞
作者:涼春也慕容      更新:2021-08-11 19:00      字數:4010
  第十八章五行秘聞

  ??那二人走後,李雨寧對此事也終於有了些許眉目,雖說仍舊雲霧繚繞,但也有了個大概的了解,他對於其中隱匿的真相還是極為好奇的。

  ??隻是眼下,他身居山門,個中想法卻無可一一驗證,卻也是無可奈何。

  ??李雨寧搖了搖頭,自嘲道:“似我這般思前想後,還莫不過踏踏實實找一門適合自己的功法才是。”

  ??李雨寧思緒回轉,重新抖擻精神,將手中的天鶴掌法塞回原處,開始在這第一層中瀏覽開來。

  ??要說這撫垣派的演武堂規模當真不小,僅這第一層便能容納百人同坐,但是由於此層書籍實乃稀鬆平常,因此鮮有問津,正因不被重視,往往清掃之人也是極為敷衍,致使此處彌漫著濃重的黴味。

  ??李雨寧漫無目的在其中閑逛,無心而始又無意而終,不知不覺竟是來到最深處的一個陰暗的拐角之地,這裏均是放置著一些江湖雜記,都是記錄著陳年舊事的書籍。

  ??李雨寧隨手翻弄著,一時間塵灰四起,黴腥撲鼻,更有不少書籍已經破敗。

  ??李雨寧手指自左向右的依次拂過眾書,擦去灰塵露出書名,目光隨之而動。未過許久,一本極厚的書籍映入眼中。

  ??李雨寧將其抽出,輕輕吹去覆蓋書籍的浮灰,登時露出六個蒼勁的大字《五行大派通鑒》。

  ??“這儼然也是用於記錄舊事的書籍。”

  ??李雨寧隨手將其翻開瀏覽一番。

  ??這書籍所著的年頭據此著實不短,加上這書籍放在第一層中的陰暗之處,早已有些破敗,其中不少內容已然晦澀難辨。

  ??不過李雨寧卻是煞有介事的大致品讀一番。他心生玲瓏、眼速甚快,僅消半個時辰,便將其所撰之意的七七八八明悟於心。

  ??原來這數百餘年前,江湖之上存在著這樣一個極為顯赫的超級大派,被稱作“陰陽五行大派”!

  ??此門派鼎盛之時,其門下弟子幾近萬人,可謂是威震江湖無人可敵,從而躁動一時。

  ??而後由於朝代更迭、戰亂紛爭,這一超級大派也終是難善其身,頗受牽連,從而由盛到衰,直至公元630年之際,趁著天下太平廣招門徒,才恢複一絲昔日的光景。

  ??但由於門派曆史悠久,門中所立更是錯綜繁雜,加上戰事紛爭、禍亂不斷,其內部早已分化,因而化去陰陽演變成了唐玄宗時期的“五行大派”。

  ??而這本書就是五行大派第二十一任尊主於公元770年所著,距今已是三十五年前的事了。

  ??此書中論及陰陽五行大派的淵源極深,甚至可追溯於諸子百家時期陰陽家的身影。

  ??經年流轉,雖有落寞,但在李唐時期的五行大派仍舊不失為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江湖組織。他們為正道之首,擔當著抵禦禍亂江湖的魔道勢力與守護武林的重擔。

  ??其中那豪氣幹雲的軼事,令李雨寧敬仰不已。

  ??公元705年,五行大派第十四任尊主,率眾鎮壓北域魔頭;

  ??公元713年第十五任尊主獨自襲殺禍亂江湖的鐵血凶徒;

  ??公760年第二十任尊主於唐肅宗時期協同大唐邊軍,西拒吐蕃;

  ??公元763年第二十任尊主率及門下幾近全部高手,西去抵禦化外高手,至此十去九回,江湖高手折損殆盡,甚為悲壯。

  ??而公元768年,年僅三十的第二十一任尊主,率領門眾中僅存一些資質不深的一輩,襲殺已然入魔荼毒武林的貪天魔頭。

  ??公元770年第二十一任尊主創立江湖同盟會,再與天下兵馬大元帥郭子儀擊潰吐蕃,穩住神州邊關,致使大派元氣再傷,無可複蘇…

  ??“原來,這五行大派有著如此悠久、恢宏且悲愴的曆史啊!列位尊主那崇高無比甘願奉獻的民族大義,更叫人心生敬仰!”

  ??李雨寧不知不覺已然翻至最後一頁,種種曆史叫其心潮澎湃,讚歎不已。

  ??感慨之餘,他心中稍作納悶,五行大派可歌可泣,但這本書籍怎會在撫垣派內呢?

  ??就在李雨寧即將合上此書封皮之時,不禁大感意外。

  ??“咦?怎麽此書的封麵如此宣軟!手指按壓卻感覺好似中空一般?而且這封麵明顯厚出一倍。”

  ??李雨寧經仔細觀察之下,發覺這封麵的邊角之處粘貼的並不工整,似是被人揭開後重新粘補之舉。

  ??“難道說其內藏有隱秘之物?”

  ??李雨寧想到此處心頭一顫,定睛觀瞧四下無人,便小心翼翼的將其覆蓋的紙張揭開。

  ??果不其然!這封麵之內赫然是一個夾層,其中居然有著一張枯黃的油紙包裹之物。

  ??李雨寧心中一喜:“這是什麽!竟讓人藏匿於此。”

  ??他將這油紙展開,其內竟是放著幾片蠶絲織就的錦帕,此物質地精湛極為纖薄,恍如蟬翼。

  ??李雨寧將其一一攤開,其上赫然寫著一行暗黑色的血字!

  ??“吾恨,天道不端,人道偏頗,世人皆是指鹿為馬,強談正邪,吾手刃仇敵反而遭困近乎數載!爾等道貌岸然之輩,實乃偽君子、真小人,說吾為魔頭?那群自詡正派之輩,無非是覬覦吾之神功,致使吾妻兒造淩、吾家人受屠,吾手刃仇敵反而成魔?爾等恃強淩弱偏頗不公何敢言正?五行之人身為武林第一大正派卻不分青紅皂白困我數載載,倒叫真正賊子逍遙法外。可歎皇天不負有心人,吾之神功大成,現今脫困而出,定要叫你們這群偽善之人麵目盡露!”這一片蠶絲帕竟有落款寫於公元773年春。

  ??“吾積病尤深,難以治愈,雖奮然脫困,卻實如強弩之未,隻歎未能手刃仇敵,心生不甘,但也擊斃十餘虛假偽善之徒,實乃大快人心!今日留書於此,警戒後人,世間混濁,黑白本就一體,無黑又何來白!稱吾為魔,吾偏不認!爾等稱之為黑,吾卻叫白,稱之為白,吾偏叫黑!世人皆黑唯我獨白,仗劍一許清風自來!遺歎世間渾濁不堪,唯有源頭清水潺潺!最後附上神功貪天於此,望後人得之定要潛心學習,不叫吾之心血沉寂江湖。”此書落款赫然寫於公元773年夏。

  ??後兩片蠶絲帕撰寫著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字,居然是那叫貪天的功法。

  ??李雨寧心中一驚。

  ??“這人留下神功名為貪天,難道說此人便是這書中所言的貪天魔頭?”

  ??李雨寧趕忙複看落款,喃喃道:“此血書留於公元773年,而書中所言那貪天魔頭被斃於公元768年。這究竟是何緣故?”

  ??李雨寧稍作沉吟:“難道說這留下血書之人並未被斃,反而如他血書所言被囚禁數載,那這又與書中所記相悖!到底何為真何為假!”

  ??想於此處,李雨寧突然記起。

  ??方才見這貪天魔頭留書所言,自己家族妻兒皆因自己這功法而被殺。若他真是被囚,難道也是因為這則功法不成?

  ??看著血書,卻是字字悲愴,不似是假,倘若為假,選擇這樣的一種方式詆毀五行大派,豈不是收效甚微,恐怕三十年間自己是唯一看到此書之人。

  ??想到此處,李雨寧心中不覺吟道:“世人皆黑唯我獨白,仗劍一許清風自來!遺歎世間渾濁不堪,唯有源頭清水潺潺!”

  ??一縷孤獨的身影恍若於他眼前浮現,清風陣陣,衣袂飄飄。不覺間油然而生:“倘若世間混濁已如常態,那麽自清之人便是身懷罪惡。”

  ??再看這血書,雖時日頗久,字跡黯淡,但從這筆觸之間,不難看出,這留書之人內心深處那滔天的怨憤與狂放之情。

  ??李雨寧托著此物,心中念及自己的遭遇,父親一生清廉,如今卻深陷牢獄,一時間心中有所共鳴,竟也暗自悲愴起來。

  ??莫道不消魂,同為天涯淪落人!

  ??李雨寧暗歎一聲,輕輕搖頭重新收拾了心情,此處人多眼雜,他未敢在此繼續翻讀。便將那蠶絲帕收好塞入懷中。好在此物本就不大又極為輕薄,被演武堂外的師兄一番搜索也並未被發現。

  ??李雨寧懷揣重寶,喜怒不假於色,急速而歸,心中暗念。

  ??“若按這留書之人所言,此名為貪天的功法,定然不俗,實乃眼下我正急需之物。”

  ??李雨寧先前由於自身缺陷,無法習練功法,隻能錘煉一些外家功夫。而前些日子的一些機遇致使他終於敲開了修煉內功的大門,並獲得了龜息功,隻是這龜息功乃是一門掩藏實力的功夫,並非凝聚真氣的內功心法,而他丹田之中由於服用赤焰靈芝而產生的一股真氣,則顯得更加珍貴,實乃一經消耗便無從彌補。

  ??因此他才迫切需要真正的內功秘籍。至於那龜息功李雨寧早已是熟記於心,將之遺棄在山林之中,唯恐帶入門派之後露出端倪,於己不利。

  ??他步伐陳定的返回住所。像往日一般食用過飯食之後,便獨自一人,悄悄來至他經常練功的後山山頂。

  ??這裏前低後高,通往此處僅有一條道路。任何上山之人都能極易被他所察覺。

  ??李雨寧環顧四周,見之當下無人,才放心的掏出那條蠶絲帕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