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回到原點
作者:明易君      更新:2021-08-11 16:10      字數:4619
  陶州……出事了!

  ??饒是在夢中已經有所預見,蘇慕聖還是忍不住暗暗心驚,但這消息來的太快,明明他兩日前才派人前往陶州接應,就算快馬加鞭,此時接應之人也應該還沒趕到陶州才對!

  ??……莫不是接應之人正好與蕭衍之在路上遇見了?可是既然如此,蕭衍之為何回京?他早該在去慶州的路上才對!

  ??曉嬋又在哪裏?若是自己派去的人遇見了宗慶元的人將曉嬋帶走,也就是說,自己派去之人宗慶元的人碰過麵,這樣一來,宗慶元是否已經將此事聯想到自己身上?

  ??果然惹得一身騷啊!

  ??他凝眉問道:“別慌,你先把事情細細說來與我聽!”

  ??陸章定了定神,沉聲回道:“剛剛得到消息,蕭衍之已然回到京都,在京兆府擊鼓鳴冤,狀告南晉世子宗慶元!”

  ??隻是這一句話,蘇慕聖聽來卻仿若驚雷響起!

  ??夢中這位“毒箭書生”的所作所為,一下子再一次浮現在蘇慕聖的腦海中!

  ??夢中蕭衍之也曾破釜沉舟,試圖帶曉嬋逃離世子府,隻不過那一次,他還未出尹都,就被宗慶元的追兵逮了個正著,卻不知何故,追兵隻帶走了曉嬋,卻被蕭衍之逃脫!

  ??若是一般的才子佳人夜奔的故事,到這裏也就結束了,宗慶元雖說棒打鴛鴦,但終歸是他自己的家事,誰也找不著他的麻煩。

  ??可惜第二日天還沒亮,蕭衍之就帶著一身沉重傷勢和一份厚厚的狀紙,到京兆府擊鼓鳴冤,告發的內容,卻不僅僅是宗世子強搶民女,更要命的是,這位書生直接在堂上宣稱,曉嬋發現南晉與朝中重臣勾結,意欲傾覆大周的江山,因此才被宗慶元追殺!

  ??而蕭衍之交給京兆尹那份內容詳盡的狀紙中,英國公蘇經恒的名字,赫然在列!

  ??本來一樁私奔小案,就此掀起大周朝堂的軒然大波!

  ??明明他親自規劃好的一切,莫非又回到了原點?!

  ??蘇慕聖眉頭擰起,沉聲問道:“他告的何事,事涉何人?”

  ??陸章咬牙道:“這個忘恩負義的狗東西,竟然狀告宗慶元與朝臣勾結,京兆尹不敢耽擱,已然入宮麵聖去了,狀紙的具體內容尚不可知,但是兄弟們打探到的隻言片語中,此事……可能事涉國公爺……”

  ??“蕭衍之回來了,那麽……曉嬋呢?”

  ??“被宗慶元捉回去了,現在情況未明。”

  ??果然……

  ??“他現在人在何處?宗慶元可有反應?”

  ??“有!宗慶元隻派家仆應對,反告蕭衍之勾引府中婢女,惡意陷害,按南晉風俗,應當把人交與他處置,讓京兆尹必須給他個交代,對勾結朝臣之事卻不置一詞。事關重大,京兆尹不敢放人,先將蕭衍之拘在獄中了。”

  ??狀告朝臣這樣的大事,絕不是蕭衍之這樣的落魄書生能輕易偽造出證據,蕭衍之的身後,必定還有一隻看不見的黑手,在攪 弄風雲!

  ??此事發生之後,蘇經恒立即引罪回府待查,等到永定帝表麵上絕不相信讒言,親自降旨安撫朝臣,下令徹查之後,君臣之間的猜忌,才剛剛開始!

  ??而蕭衍之自此,成了幕後之人的手中利刃,四處攀咬,整個大周朝堂,一片風聲鶴唳!

  ??蘇慕聖狠狠地擰了擰眉,麵沉如水,一條一條地下令。

  ??“派人去找玄影,我要知道宗慶元最近都見了什麽人!”

  ??“調動京都玄衣衛人手,今日起牢牢守在宗慶元府門前,即使被宗慶元察覺也在所不惜,我要宗府所有人的動向。”

  ??“去尚書府向父親報信,讓他早做應對!”

  ??“……叫安玖去找若兮姑娘,讓她轉告宋……她的主子,宗慶元有異動。”

  ??“我們,立即回府!”

  ??陸章一條條記下,事涉別國世子,他自然知道蘇慕聖此時在擔心什麽,於是多問了一句:

  ??“是否要找人設法見見那個蕭衍之?”

  ??“不必,此時見他,隻能惹人疑竇,不僅我們不能見,也不要讓旁人見他!”

  ??“是!”

  ??……

  ??英國公府,東院書房。

  ??蘇慕聖凝神翻閱著玄影送來的宗慶元的消息,一處細節也不肯錯過。

  ??元月初一,按南晉習俗率護衛去京郊祭穀神。

  ??元月初三,與慶王私宴。

  ??……

  ??元月十五,花燈節,應慶王邀約上街觀看花燈。

  ??二月十一,與京中三紈絝,留宿花樓“明月樓”。

  ??……

  ??二月二十九,京郊慶王詩會,留宿。

  ??三月初六,世子府飲宴,廣邀京中勳貴。

  ??……

  ??自己,太小瞧這位宗世子了!

  ??這位世子的行程,簡直是太幹淨,分明就是一個徹頭徹尾耽於享樂的紈絝罷了!可問題就在這裏,南晉既然已經派人來接他回國,必定要先與宗慶元取得聯係!

  ??宗慶元那些淩亂的行程中,其中的兩次,甚至是蘇慕聖親身參與過的,那時人多眼雜,真要傳遞些消息,並不困難。

  ??玄影來尹都之前姑且不論,帶來消息的玄影既然都到了尹都多日,南晉前來營救的人不可能還沒到,既然到了,更不可能不向宗慶元傳信,既然如此,宗世子是如何不動聲色將與人互傳消息?

  ??作為他國質子,蘇慕聖不相信皇室沒有暗中派人監視宗慶元的一舉一動,宗慶元避過了皇室,更避過了玄衣衛!就算玄衣衛不以打探消息見長,但是久曆軍陣,能避過他們的耳目,這可不該是個胸無城府的人做出來的事情!

  ??……良久,蘇慕聖放下案卷,長長地歎了口氣。

  ??恐怕也正是因為宗慶元知道接應自己的人已到尹都,才會如此肆無忌憚,毫不理會後來永定帝讓他前往京兆尹自辯的旨意,因為他根本就不在乎,反正他快要回南晉了,還自辯什麽?大周朝堂越亂,他越開心!

  ??……

  ??大周的朝堂,果然亂作了一團!

  ??因為那個落魄書生的一封狀紙,朝臣們此時正在唇槍舌劍,爭得麵紅耳赤。

  ??“陛下!京兆尹所奏,涉及我大周好幾位勳貴朝臣,事關重大,絕不可不查!”

  ??“臣附議,既然有人首告,就必須一查到底,此事陛下決不能輕忽!”

  ??“臣也附議,這訴狀中寫一個月前英國公下朝之後,與晉人在茶樓飲茶,臣記得清楚,那日正是臣家中老父過壽,臣去邀請英國公時,英國公正是以約了人在茶室飲茶為由婉拒。”

  ??“不錯,臣也記得張侍中數月前曾跟臣炫耀,家中新納的小妾正是南晉潞州女子,還誇南邊的女子嫵媚多情,與他甚是相得。臣雖不知狀紙中所言是否屬實,但不敢欺瞞陛下,請陛下詳查!”

  ??“你們混蛋,就為了區區一份狀紙要攪得大周天翻地覆嗎?”

  ??“陛下,臣也以為,此事不宜大張旗鼓,狀紙中所言,不過是捕風捉影,請讓朝臣自辯,陛下派人去核實清楚即可,實無必要為此大動幹戈。”

  ??“何為大動幹戈?周大人莫不是不知,謀逆乃十惡不赦之罪?不加徹查,讓此等人留在朝中,豈不是養虎為患?”

  ??“盧大人此話是在影射何人?!英國公為國立功之時,盧大人恐怕還不知在哪個犄角格拉裏玩泥巴,怎麽,現在太平盛世,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周大人,我知你一向與英國公交好,但是身為臣子,難道不該事事以陛下為重,如此偏私,豈是為臣之道?莫不是……你也與那南晉有所勾結,怕查到你身上來?!”

  ??“呸!姓盧的,你莫要學那瘋狗,胡亂攀咬!查?你們要查誰?查英國公、平國公?還是張侍中、安太仆?或者直接將整個尚書府的人都查一遍?真是一群蠢貨!”

  ??“鄭侍郎!朝堂之上,我等就事論事,你怎可如此汙言穢語,辱罵我等!”

  ??“罵得就是你們這群蠢貨!不但鄭兄要罵,我也要罵!陛下都不禁朝臣勸諫啟奏,我們還不能在朝上直言,罵幾個蠢材不成?”

  ??“這裏是大周朝堂,不是你清河崔氏的一言堂!事涉謀反,怎能不查?!要我說,不但該查,狀紙中所列眾臣,都應當引罪回府待查,而不是在此喧鬧!”

  ??“好得很!盧大人打得好算盤,我們這些老家夥回家去了,你豈不是要平步青雲,朝堂上你盧氏一家獨大?你又是打的什麽主意?想要蒙蔽聖聰不成!”

  ??“陛下!崔清源如此紅口白牙誣陷於臣,求陛下為臣做主!臣一心為我大周,絕不敢有擅權之念啊!陛下!”

  ??……

  ??耳中聽著眾人對著這一封狀紙爭論不休,本該是爭論焦點的蘇經恒,此時卻麵沉如水,不置一詞!

  ??他剛剛在尚書府衙處理公務之時,便已收到蘇慕聖的傳信,緊接著就收到宮中傳旨,召眾臣宮中議事。

  ??及至永定帝將這一封滿篇子虛烏有的訴狀交由眾人傳閱時,他雖是驚怒,卻已然心中有數,自然對現在發生的事情,毫不意外。

  ??原因無他, 那位書生的狀紙內容,實在是太詳細,也太勁爆了!

  ??當朝勳貴,手握虎賁營兵馬,兼尚書令的英國公蘇經恒,居然被告與南晉勾結!

  ??而領兵二十萬,二十餘年來一直為國戍守北境的昭烈將軍,平國公宋世詹,也牽涉其中!

  ??更有甚者,朝中好幾位勳貴大臣,都與南晉有所勾結,意圖顛覆大周正統,取而代之!

  ??這樣一紙訴狀,若是換在平時,肯定會被人嗤之以鼻,笑掉大牙,怎麽可能,大周的手握兵權的勳貴一個個全都要謀反,那皇帝豈不是早就換了人了?

  ??可問題就在於,這一份狀紙竟然詳細列舉了幾位朝臣在何時、何地、通過何種方式與南晉聯絡,並與南晉達成了何種交易,罪狀輕的隻是與南晉暗中做些鹽馬生意,罪狀重的竟然意圖顛覆朝堂——眾人咋看隻覺驚心,再仔細一琢磨,又似乎環環相扣,仿佛確有其事。

  ??真相往往信者寥寥,假話也容易被智者揭穿,偏偏對於似是而非的東西,人心最易信以為真,而這狀紙所言種種,有真有假,是非難辨,恰恰抓住了人的這種心態!

  書屋小說首發